资源简介 三上11一块奶酪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文化自信:①通过童话故事感受中国当代儿童文学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学认同感。②体会故事中的团队合作与纪律意识等文化内涵,感悟童话独特魅力,提升文化底蕴。语言运用:①认识“酪、宣”等字,学习多音字“处”理解课文,体会生动语言,正确流利朗读,提升表达能力。②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字词,学会用恰当语言描述情节与人物。思维能力:①分析蚂蚁队长行为决策,培养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②引导学生思考若自己是蚂蚁队长的做法,拓展思维深度。审美创造:①感受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之美,培养审美情趣。②体会蚂蚁们的可爱及团队精神之美,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思政元素:学习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严守纪律的品质,培养责任感与公正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品质。引导学生交流对蚂蚁队长的看法,培养表达与批判性思维。教学难点理解蚂蚁队长面对诱惑时的内心挣扎与选择。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体会情感,理解内容。2. 讨论法:组织讨论促进思维碰撞与合作学习。3. 问题引导法:以问题引导思考,深入理解课文。教学过程1.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走进了许多奇妙的故事世界。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群可爱的小蚂蚁和一块特别的奶酪。想知道在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精彩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块奶酪》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3)全班齐读生字词,巩固读音。(4)强调多音字“处”(5)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课文主要讲述了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面对美味的奶酪渣,以身作则、严守纪律,最终把奶酪渣分给最小蚂蚁的故事。3. 精读课文,体会品质师:同学们,故事中的蚂蚁队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蚂蚁队长的语句,想一想,你喜欢蚂蚁队长吗?为什么?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师:谁来分享一下你的想法?生: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它很有领导力,带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师:能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说明吗?生:“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这句话体现了蚂蚁队长有领导力且纪律严明。师:非常好。还有谁来说说?生:我也喜欢蚂蚁队长,它以身作则,面对美味奶酪渣时忍住了诱惑,没有偷吃。师: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生:“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它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这里可以看出蚂蚁队长在诱惑面前很纠结,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师:分析得很到位。那有没有同学不喜欢蚂蚁队长呢?为什么?生:我觉得蚂蚁队长有点太严格了,小蚂蚁们那么辛苦,它不应该这么严格要求它们。师:你的想法很有创意。那你觉得蚂蚁队长应该怎么做呢?生:我觉得它可以适当放松纪律,让小蚂蚁们也能尝一尝奶酪的味道。师:其他同学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呢?生:我不同意,蚂蚁队长严格要求是为了队伍的利益,这样才能保证纪律性和团结性。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蚂蚁队长的严格要求确实是为了整个队伍,但执行纪律时也应考虑小蚂蚁们的感受。4.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有特点的蚂蚁队长。它既有领导力,又能以身作则、严守纪律。同时,我们也对它的行为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讨论。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像蚂蚁队长这样的人呢?或者你自己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呢?生:我觉得我们的班长就像蚂蚁队长一样,有领导力且严格要求我们遵守纪律。生:我有一次在操场上捡到一块钱,本来想自己花掉,但想到老师说要诚实,就交给了老师。我觉得那时的我就像蚂蚁队长一样,遵守了纪律。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蚂蚁队长一样,以身作则,严守纪律,关爱他人。5. 布置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写一篇小短文,描述生活中遇到的像蚂蚁队长一样的人或事。板书设计蚂蚁队长:领导力 —— 宣布纪律,带领队伍以身作则 —— 面对奶酪渣忍住诱惑严守纪律 —— 最终将奶酪渣分给最小蚂蚁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学生深入理解了《一块奶酪》的故事,通过交流讨论培养了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引导学生理解蚂蚁队长内心挣扎时可更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增强其实效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