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视点教学设计思路以《新青年》的创办、发展和影响为主线,通过铺陈若干历史细节,诸如袁世凯祭孔、《青年》杂志封面、钱刘演双簧戏、刘半农改名、毛蒋阅读《新青年》、北大首开女禁等,引导学生理解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进而从中体悟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思想启蒙。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导入】2001年美国方言协会举行了世纪之词的评选活动,获得提名的世纪之词有“自由”、“正义”、“科学”、“自然”等词,而进入决赛的只有两个词,那就是科学,还有代指女性人称代词的“她”,最终“她”战胜了“科学”被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如今汉语中的“她”,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然而有多少人会想到一个“她”字的出现,与近代的一场历史事件有关呢?在妇女被压制的近代中国,“她”的出现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迁?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重新走进一百年前的那段历史,看看以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为开端,拥有中西文化为背景的青年才俊在转型的中国,向社会与大众发出怎样的声音?给那个时代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又给今天的中国留下了什么?【设计意图】以“她”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习史兴趣,同时传达“用历史的眼光去理解、洞察日常熟悉的事物”的理念。【展示课题】《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视点一、时势所逼:《新青年》的创办说起新文化运动,大家一定会想到陈独秀与《新青年》杂志。让我将时间聚焦在1915年,这年的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尽管生活拮据,并且已是两个小孩的父亲,但他一直忙于一件事情,就是筹备创办一份杂志,经过三个月的紧张忙碌,9月15日,第一期杂志在上海顺利诞生,陈独秀给它取名《青年》杂志,当时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份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设问:陈独秀为什么要创办这份杂志呢?(提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陈独秀在1915年前夕,看到的民国是什么样子的?)1. 民国乱象:袁世凯的丑剧展示材料1:1912袁世凯总统 1913祭天仪仗 1914祭孔 1915签署《二十一条》国书民国建立,历史给了袁世凯机会,让他重新整合中国社会。然而袁世凯毕竟是旧体制衍生出来的领袖,狭隘的利益和权力观,加上对外界形势的错误判断,他逆历史潮流而动,想圆自己的皇帝梦。于是,他在政治上,破坏民主和法制,并且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部分条款,在思想文化领域,袁世凯推行“复古尊孔”,为复辟大造思想舆论。1914年,袁世凯正式颁发《祭孔令》,恢复祭孔规定,明令于孔子诞辰之日,中央和各地方必须举行祭孔典礼。9月28日,袁世凯于早晨6点半抵达孔庙,换上了绣有四团花的十二章大礼服,下围褶紫缎裙,头戴平天冠,由侍从官引导行礼,俎豆馨香,三跪九叩。此后还要求政府定“孔教”为“国教”,列入“宪法”。此后,孔教会、孔道会、尊孔会团体纷纷出笼,鬼神迷信甚嚣尘上。【设计意图】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民主共和。相反,袁世凯欲帝制自为、尊孔复古,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的加剧,这一事实本身说明新的体制难以扎根于旧的社会土壤。民国乱象催生更多的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治国的新方案。2. 寻找出路:新青年的反思如此乱象刺痛了陈独秀的神经,他内心很苦恼,民主共和很好的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行之有效,却在中国难以实施?为什么帝制还有那么大的市场?展示材料2:“吾因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借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陈独秀《一九一六》,载《新青年》一卷五号陈独秀回顾近代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历程,鉴于多年的政治纷争,他认识到:无论是洋务运动也好,君主立宪也好,辛亥革命也好,老百姓在那里看热闹,隔岸观火,认为这个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怎么能行呢?这样中国怎么能搞好吗?他觉得根源出在国民的思想方面。所以陈独秀说,首先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设计意图】陈独秀等先进意识到,这个国家需要一些基本的东西来唤醒民众。这种意识不仅来源于民国初年的危机,也是对近代以来各种救亡图存方案的反思的结果。可以说,《新青年》创办的缘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二、锋芒渐露:《新青年》的成长当我们看到这份杂志的封面,有两个地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副题印有法语“La Jeunesse”,就是“青年”的意思。二是,刊物的封面人物是富有进取心的卡内基先生,他以白手起家到成为美国钢铁大王。从内容来看,值得关注的是,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六点希望。展示材料3: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实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设问:显然,这样的封面和内容设计,并不是偶然的,它传达了怎样的历史信息呢?(问题分解:陈独秀将希望寄托在所有国民身上?洗刷旧思想的新思想来自哪里?)总结:陈独秀满腔热情的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他们有新思想,用来自西方的新思想来洗刷中国的旧思想。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早期的《新青年》并无多大影响。【设计意图】杂志封面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传达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另一原因,受到西方文明,包括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此外,从这一细节中体悟陈独秀创刊的用心良苦。展示材料4:《新青年》大事年表1.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2.1916年,改为为《新青年》,陈独秀主编,徽籍作者群体,发行量不大,面临停刊3.1917年,《新青年》迁入北京,北大同人刊物,发行量16000多份……4.1926年,停刊.前两年的《新青年》因销路不好,一度中止出版,后来陈独秀极力交涉,才勉强支撑下来。然而,《新青年》杂志在1917年后,命运迎来了一次重大转机?(提示:它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并且善于运用宣传策略,让更多人关注它)1.借助北大:登上全国舞台设问:为什么北大能够推动《新青年》杂志的发展呢?展示材料5:这是画家沈嘉蔚著名的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该画创作于1988年,是第一幅描绘新文化运动时期代表性知识分子的群象作品,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引导学生从图片上人物的服饰、年龄和手上拿的书刊)画上共16人,由左至右是:刘师培、黄侃、沈尹默、陈独秀、胡适、朱希祖、辜鸿铭、马叙伦、蔡元培、李大钊、马幼渔、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梁漱溟、刘半农。这就是蔡元培做校长时期的北京大学,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兼容和宽容。在蔡元培的“三顾茅庐”之下,1917年陈独秀受聘为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到北大以后,《新青年》编辑部也随着迁到北大,这本身就是无形的“广告”,产生了名校的效应。此后陈独秀打造了一批北大教授为主体的强大编辑团队,单是罗列作者的名单就足让人心头一震。这样一来,《新青年》由一个以安徽读书人为中心的地方性刊物(省级刊物),转变成为以北大教授为主体的“全国性”刊物。《新青年》开始登上了全国的舞台,一所大学与一份刊物、一群青年才俊携手开启的思想文化运动进一步发酵。【设计意图】以油画《北大钟声》,凸显蔡元培校长奉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理念。蔡元培为开北大新风气,广罗人才,陈独秀等青年才俊方能大显身手。2.演双簧戏:宣传文学革命过渡:正当胡适、陈独秀踌躇满志地举起新文学大旗(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的时候,外界的反映却不尽人意。按鲁迅的话来说,是特无人赞成也无人反对。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18年正月初二,一位署名为王敬轩的读者(暗指林纾,林纾号畏庐,敬轩对仗畏庐),在《新青年》上发表题《王敬轩君来信》一文,以旧派人物的口吻,洋洋洒洒数千言,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攻击主张新文化的人废除文言文,不要祖宗。随后,刘半侬撰写了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又称《文学革命之反响》),针对王敬轩所提出的所有观点一一加以驳斥,把实无其人的王敬轩批驳得体无完肤。谁都没想到,这其实是钱玄同、刘半农二人演出的一场 "双簧"戏,用这种双簧戏的形式把两个阵营的观点都亮出来,引发别人参与论战,引起社会更大的关注。刘半农正是看到《新青年》杂志上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大受震动,决定与旧文学决裂,投向新文学,并且同钱玄同商量,想方设法推动新文学的发展。正是在文学革命的影响下,刘半农觉得自己以前使用那种香艳媚俗的笔名“半侬”十分可耻,毅然改为“半农”,以示与过去决裂。此外,他在1920年写下一首白话文的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展示材料6:《教我如何不想她》(节选)刘半农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设问:这首新诗有什么特点呢?她字的出现,从无到有,折射了怎样的进步呢?跟过去的文言文诗相比,它的新特点表现在有新式标点符号、横排从左到右书写、出现女字旁的“她”。在这首新诗中,刘半农第一次使用自己创造的“她”字,(思想,什么思想?男女平等,简称平等。)设问:根据以上的分析,你认为刘半农为什么会支持新文学,批判旧文学呢?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呢?总结:文字是思想的载体;白话文、标点符号等新文化形式可让更多国民识字、阅读,利于传播新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新文学的本质即是对“人”的重新发现。【设计意图】通过“演双簧戏”、“刘半农改名”、“她”等细节故事,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提倡新文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传播新思想,让国民更容易接纳“德先生”与“赛先生”。3.“打孔家店”:反对纲常礼教过渡:另一个让《新青年》备受关注和争议的是,胡适等人提出“打孔家店”。之前,《新青年》再怎么“挑衅”,旧派的代表林纾还以沉默。然而到了1919年,林纾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愤怒了。林纾对陈独秀进行了谩骂,同时致信蔡元培,责难北大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蔡元培随后发表《答林君琴南函》,作了申辩与反驳。展示材料7:在北大并无“覆孔孟、铲伦常”之说,《新青年》杂志中偶有对于孔子学说之批评,初非直接与孔子为敌。——《答林君琴南函》设问:蔡元培的观点是否有道理,为什么?(提示,学生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展示材料8: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陈独秀《一九一六年》,载《新青年》,第1卷第5号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陈独秀1919年1月第6卷第1号《本志罪案答辩书》总结:蔡元培认为北大并没有否定孔孟,破坏伦理道德。其中少有批评孔子的学说,其最初的目的不是与孔子为敌。蔡元培在公开信中,重申北大的办学指导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不干预学术。另一方面,认为陈独秀等人只是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旧道德或孔教,而非孔子本人。【设计意图】学术界对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不同的见解,这一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论证观点的能力。根据史料,让学生认识“打孔家店”,反对“旧道德”的真正内涵和动机。4.亮“挡箭牌”:宣扬“民主”“科学”过渡:刚才,我们知道了《新青年》抓住了历史机遇,借助北大。并且善于使用宣传策略,如演双簧戏、打孔家店等来引起当时的新闻媒体的注意,效果确实也达到了。当时新闻媒体对《新青年》杂志的关注多集中于“文学革命”与“反对孔教”这两个方面。而我们熟悉的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却甚少进入当时新闻媒体的视野,而且《新青年》本身也很少讨论。展示材料9:《新青年》自1915年创刊至1926年终刊,总计发表各类文章1529篇。其中专门讨论“民主”的文章只有3篇,专门讨论“科学”的文章多一点,也不过五六篇。检索了“民主”、“科学”两个主题词出现的频度。结果,“民主”仅出现了260次,“科学”的频度高一些,也只出现1907次。在总字数多达540万字的《新青年》中,“民主”和“科学”出现的频度都相当低。——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设问:请阅读以下材料,思考为什么《新青年》很少讨论“民主”和“科学”?展示材料10:“要有气力、有胆量来反对德、赛两先生,才算是好汉,才算是根本的办法。”——陈独秀《本志罪案答辩书》(1919)“近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是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开对它表示轻视或戏辱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总结:原来,早在清末,“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就得到知识界的反复倡导,到五四时期,已成为知识界的主流话语了。《新青年》如果仅仅是老调重弹,就不会惊世骇俗。所以《新青年》很少发表文章讨论“民主”与“科学”,也就在情理之中。这样陈独秀才敢对非难《新青年》的人叫板说:“要有气力、有胆量来反对德、赛两先生,才算是好汉,才算是根本的办法。”设问:对于“民主”与“科学”,既然不能老调重弹,那么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的“民主”和“科学”,跟之前又有什么不同呢?展示材料11:陈独秀等人民主诉求的重心,已从国体、政体等具体政治建制层面,转向民主政治内在精神的探讨,……这种动力, 上承严复“开民智”的呼吁, 梁启超“新民说”的探索,而在五四时期则以民主与科学相结合的“理性启蒙”、文学革命、伦理革命以及“改造国民性”等形态得以展开。——冯天瑜《〈新青年〉民主诉求的特色刍议》对于“民主”与“科学”而言,新文化运动更加强调的是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的一面。据此,我们可以更好理解,新文化运动侧重于思想方面的启蒙。设问:内在精神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中我们还可以解读出什么历史信息呢?总结:可以说,历史不自今天开始,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变革过程的继续和发展。这种启蒙,它甚至可以说,上承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批判君主专制、程朱理学的束缚,到严复“开民智”的呼吁, 梁启超“新民说”的探索。而在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拥有中西文化背景的青年才俊,他们在转型的中国,向社会与大众发出这样的呼吁与呐喊——以“民主”与“科学”伟思想武器,通过文学革命,反对压抑个性的旧文学,提倡人的文学;通过批判纲常礼教,让人们从传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设计意图】应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尽量避免把复杂历史简单化。一,指出当时《新青年》宣传“民主”和“科学”的真实状况;二,让学生理解“民主”和“科学”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变革的延续和发展。而不是“器物—制度—思想”的线性思维。当然,如何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极为关键。三、思想启蒙:《新青年》的影响过渡:《新青年》这样的呼吁,究竟给那个时代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透过以下材料,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1.不要惊讶:毛蒋喜欢《新青年》展示材料12: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新青年〉)。我非常钦佩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毛泽东设问:从这则材料我们解读出哪些历史信息?1936年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中提到他很早就成为《新青年》的忠实粉丝,“非常钦佩”、“模范”说明了《新青年》对毛泽东的影响有多深,两位安徽籍的思想家取代了两位广东籍思想家,成为新思想的领袖,成为那个时代不少知识青年的共识。展示材料13:1919年12月4日:“看《新青年》。”1919年12月5日:“上下午各看《新青年》杂志一次。”1919年12月10:“看(《新青年》)易卜生号。”1920年4月9日:“在船中看《新青年》杂志。”1926年4月21日:“看《新青年》。”1926年4月22日:“看《新青年》。”1926年5月5日:“看《新青年》。”——《蒋介石日记》设问:从这则材料我们解读出哪些历史信息?而另一位青年阅读《新青年》始于1919年,至1926年,在他的日记中不断出现有关记载。这位青年是蒋介石,蒋介石虽然军人出身,但“上下午各看”、“在船中”都说明它对《新青年》也是情有独钟的。两则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蒋介石虽然两个人后来走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成为了共产党领导人、一个成为国民党的领导人,但是两个人对《新青年》的追捧,反映了五四一代青年受到了新文化的洗礼与启蒙,《新青年》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埋下了改变现状的思想种子。2.先睹为快:北大首开女禁民国初年,部分舆论还认为,女子不易接受新教育。有的人甚至劝留学的孩子找对象“能不以女学生为妙”。 然而在新文化潮流的影响下,1920年,中国大学首次出现男女同校的情形,照片中的三位女生是王兰、奚浈、查晓圆, 1920年2月的老照片记录了三名女子在北京大学留下了她们的珍贵合影。虽然我们无法清晰地看到他们的摸样,但是她们的勇气和举动,正是印记着中国经历了新文化的洗礼后,逐步向前发展的轨迹。作为北大学生的顾颉刚,正如北大的师生一样,对于这一前所未有的创举感到很新奇,想目睹为先。展示材料14:有一天我去取北大《日刊》,哪知早已被同学们一抢 而光,原来这天报上登着这些女同学的姓名,大家要先睹为快呢!——顾颉刚《悼蔡元培先生》北大首开女禁,上海、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竞相仿效,女生络绎进入各地大学,终于蔚成风气。设问:大学“男女同校”的出现向时代发出了怎样的信号呢?它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亲”的男尊女卑的旧礼俗。总结:《新青年》给五四一代的男女青年以思想的洗礼,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埋下了改变时代的思想种子,推动他们打破旧礼俗、旧思想,勇敢地追求新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设计意图】选择有丰富细节的文字、图像史料,让学生神人历史情境,情境化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四、多元理性:新青年的认识今天,我们从《新青年》杂志的创办、发展、影响去重新认识新文化运动。下面请大家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表达你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谈谈“你心目中的新文化运动”。学生活动:我心目中的新文化运动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历史认识,从而深化对课题的理解。结语:我心目中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虽然时代、国度不同,但启蒙者的心路却是相通的。如果说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那么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以孔子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下挣脱出来。虽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最终完成这一使命,但正如“她”字的诞生,在妇女被压制的近代中国,为女性赋予了一个独立的人格。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人权、自由、平等、独立人格”的思想与精神,是穿越历史的普世价值,是我们值得铭记的“好声音”,它们将深刻地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