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不同视角下辛亥革命史教育价值刍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把握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养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素质。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年。作为教师,不仅要全面把握与辛亥革命相关的背景知识,还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适当扩展教材,讲清史实,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高中教材必修一有第13课《辛亥革命》一节,必修三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节。很显然,两节课时内容分散于两个不同的学期,在这样的隆重纪念年份,这样的教学安排,显得有点单薄。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背景知识,从不同视角审看历史,整合扩展教材,有助于学生更加完整地认识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海峡两岸的辛亥史观这是我们在讲述辛亥革命引言时就必须对学生讲清楚的问题。教材主要是从中国革命史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但是从中国近代史的眼光是怎么看待这段历史的?现在主政台湾的国民党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学生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大陆的学者一般都认为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的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第一次。“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这样才有五四运动。经过种种修改,经过正反两方面力量的交集或者是发展成为内战,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有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奠定的基础,才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所以说,“1911年和1949年两次革命,是一种辩证式的历史发展,正反合的三段论” [2]。“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看作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作它最终结出的硕果” [3],我们今天进行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建设,也可以认为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是为了完成革命志士实现的民族复兴的梦想。但是在台湾,地方政府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是有些不同于大陆的。“在大陆,辛亥只是一个历史事件,孙中山只是革命的先行者。在台湾,国民政府是南京时代的延续,辛亥的开国,在台湾的观点看,并没有终结,孙中山的理想,还有待实现。[2]”马英九在2011年的元旦祝词,还在自称为“总统”,称孙中山为“国父”。3800多字的元旦祝词全文里用到了29个“中华民国”字样,甚至认为2011年的元旦是“建国一百年的起点”。由此可见,虽然两岸经过多年互动,关系发展良好,三通已经实现,但是台湾政府还是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政权,祖国统一之路还非常遥远。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有意设计这样的情节师:100年前的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起点。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年的纪念年,届时,中央政府会联合海峡两岸积极支持祖国统一的民主进步人士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召开盛大的庆典大会。作为辛亥首义之地的武汉,正在积极筹备辛亥百年庆典,而且在力争成为百年庆典的主会场①[4]。如若武汉真正成为庆典主会场,则必然会使全球更多的人了解武汉,极大地提升武汉的知名度,推动武汉的经济发展。每当到这时,调皮的学生总会问一个问题:“那时是否会放假?”引发全班哄堂大笑,师:大陆放假是肯定不可能的。但是这一天是台湾所谓的“国庆节”,全岛放假,台湾地方政府会组织非常隆重的集会和阅兵活动。这是因为辛亥革命是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由于后来复杂的历史变迁,国民政府在内战失败后迁往台湾,所以台湾当局每年都隆重纪念这一日子,并且把这一节日定为“双十节”。师:我们大陆真正的民族纪念日是“十一国庆节”,因为这一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的纪念日,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新起点。这样的引言设计强化了两岸不同的辛亥史观,既能把辛亥革命和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主体线索相联系,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教学中仅仅找两岸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认识能够达成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吗?所以,我们必须关注问题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大陆与台湾在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上也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两岸“直到今天都视辛亥革命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起点,都视辛亥革命为珍贵的历史教育材料,都尊崇孙中山为中国革命的领袖。”“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直以来两岸民众和政府所向往、努力的仍是辛亥革命追求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而未竟的事业,国民党政府在台湾所做的富有成效的尝试与大陆政府几经挫折后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同属辛亥革命时期就期望的建设现代中国的继续” [5] (p726)。若教学中告诉学生,我们用这样的思路思考问题,其实就是找到了两岸沟通和合作的桥梁,这是有益于祖国统一大业走向前进的。多样化的的辛亥史观对辛亥革命这一事件的不同评价反映了不同的观察视角,代表了不同的历史观。国人对辛亥革命价值的认识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民国初年即有人开始着手辛亥革命的研究,民初谷钟秀所著《中华民国开国史》首次阐述了辛亥革命“摒除帝制,肇建民国”的伟大功绩;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共两党都有意识地加强了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国民党方面,左舜生、郭真等人把辛亥革命史纳入党史的编纂和研究,国民党元老邹鲁、冯自由编撰了一批比较严肃的辛亥革命著述。共产党方面,胡绳著《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为当时的革命斗争服务,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奠定了新中国史学界评价辛亥革命的基调。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和国家领导层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都给予充分肯定。陈旭麓所著《辛亥革命》一书和胡绳武《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形成》等论文把辛亥革命定位为“近代三大民主革命高潮之一”,纳入革命史观的总体框架。文化大革命则将中国近代史上的人物脸谱化、标签化,突出无产阶级和农民群众代表的光辉形象,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包括革命派则被丑化、矮化,甚至孙中山也难以幸免。 因此辛亥革命因其“妥协性”被当作反面一再批判。文革结束后,章开沅先生致力于肃清“左”的影响,为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拨乱反正阐发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见解。在章先生和其他老一辈辛亥革命史研究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随着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的到来,辛亥革命史研究迎来了它的春天,终于实现了全面的“拨乱方正”,俨然由三十年前河东的“险学”一变而为三十年河西的“显学”。现时代不同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主流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是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若斯从根本上否定了辛亥革命,他认为,辛亥革命是一群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领导的,“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他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6]”。 最近几年,李泽厚等学者提出“告别革命说”,他们认为,“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革命”在中国不一定是好事情,并指责辛亥革命是造成民初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7]他甚至直指“辛亥革命搞糟了”,进而提出“告别革命”,包括“一切形式的革命”。[8]对辛亥革命前后发挥了重大作用的立宪派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认识变化的过程。过去的观点对立宪派多有贬低,认为立宪派在武昌起义后“投机”革命。现在的新观点认为立宪派的势力和影响比革命派更大,没有立宪派辛亥革命不会成功。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材料一:岳麓版中学历史教材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人教版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材料二: 1911 年的革命,基本上是一场失败,不是一个创造……几乎每个省都由‘新军’的指挥官担任省的督军,同省议会共同组成新的省政府。事实上就是一省的温和改革派,以宣告独立来继续保持他们的士绅统治。用这样的办法,他们摆脱了北京的控制而维持住他们在各自地方的政治和经济控制权。-----(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9]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有何不同? 造成认识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反映了辛亥革命中的什么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历史教学强调对历史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知。上述问题设计主要反映了对不同辛亥史观和对立宪派的不同认识。材料一主要是要求学生认识中外不同学者对辛亥革命的两种不同观点,题目着眼于理解不同立场、视角下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知。材料二反映了立宪派参与革命,加速了清王朝灭亡的史实,涉及到了后来的学者对立宪派在革命中作用的认识变化。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之所以要讲解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使历史教学尽可能接近独立学术,使历史教学不至于受政治的影响过深。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中国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对于辛亥革命,传统观点总是从革命史角度,用阶级分析方法挖掘其价值内涵。上世纪80、90年代,大量的宣传文章均用一种固定格式宣扬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这种观点认为,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因受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避免失败的结局;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改良派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关键时刻易于妥协。所以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这样的观点还写进了大学教材,有资料表述为: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指导思想。在领导地位上资产阶级让位给工人阶级,在指导思想上民主主义让位给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10]这种分析模式存在对历史单纯的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弊端,片面强调了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否定了两者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实质上就是一种“你不行,由我来”的思维模式,并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和发展线索。面对新时期更富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年青一代,这种理论的说服力有多大,是很值得怀疑的。正因为认识到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湖南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刘云波,武汉大学宣传部的扬天树等学者开始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联系,他们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其一,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得以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备了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其二,它开创的政治、经济生活新局面是中国共产党得以产生发育的社会条件;其三,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初步传播,为先进的知识分子后来接受马列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例如,毛泽东就是在1912年从湖南革命党人的喉舌《湘江日报》及革命党人江亢虎的小册子中,最早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想;其四,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准备和培养了干部,教育和锻炼了群众。中共初创时期,直接或间接参加辛亥革命的超过三分之一,出身同盟会的占10%,陈独秀由康党——革命党——共产党的人生轨迹就颇为典型;其五,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为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革命提供了启示。[11]这样的分析就把辛亥革命的发生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视作一个前后相继的历史过程。若教学从百年或更长时间段审视历史,这样的结论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也更能为学生所接受。现代民主宪政背景下的辛亥史观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中国从来没有停息过现代化的脚步。以此视角观之,“辛亥革命仅是现代化长河中的一个阶段。”但是,“缅怀辛亥革命的光辉业绩,把它放在中国现代化长过程中进行考察,我们将能更深刻地理解辛亥革命的贡献和伟大意义,将更能激励我们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12]”站在历史的高度,充分挖掘辛亥革命前后百年国民在从专制统治下的臣民向现代民主政治下公民转变的斗争史实,我们会发现,加强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正是《辛亥革命》这一节教学所需要完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新课程考试背景下的教学重视材料的引入。我们可以设置如下材料,让学生认识那个主张民主民权的公民意识的觉醒时期的社会面貌。为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救国救民,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海内外奔走呼号。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提出以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积极发动了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马笃山起义等十几次反清的武装起义,无数志士为了民主共和国的建立献出了生命的代价。武昌起义后,政党林立,大大小小的政治党达到了312个。宋教仁“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呼吁“以前是旧的破坏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政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他主张“正式政府由政党组织,内阁实行负责任,凡总统命令,不特须阁员副署,并由内阁起草,使总统(立于)无责任之地位”。为了实行政党政治,组建责任内阁,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决意拒绝袁世凯的拉拢和贿赂,结果为了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②百年前,孙中山提出把“民权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引进了普世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及民有、民治、民享、法制、人权、 分权主义等等民主政治观念,借鉴西方的相关社会政治制度,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演绎。袁世凯篡权,北洋军阀独裁统治建立后,他的建设现代的民主宪政国家的梦想没有实现。问题:结合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现状 ,你怎样看待上述事件?各版本教材均涉及到辛亥革命精神,但是并没有涉及民主观念和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这样的材料引入拓展了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了教学的内容。百年前先进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主权利而斗争。百年后,我们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如何?国人的公民意识发展到哪一层次,有政治参与的热情和机会吗?高中政治教材虽然有明确的回答,但是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材料后问题的设置,就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其实,即便是辛亥革命过去百年,现代中国各阶层要求完善民主政治的呼声也在不断高涨。著名的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在接受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访谈中说“孙中山那个时候提出的民权,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完成。[1]”他在回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反思当今中国政治发展现状时说“我们参加所谓投票那都是一种形式,不是行使民主权利,我这样的人,当过校长的,教授层级的人,公民权利都是不完整的,你还说什么我们社会主义民主地位的优越性,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我们还是希望改革,虽然已经成为一个瓶颈。[1]”现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时期,但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还没有恢复到应有的高度。私人生活受监控、私有财产受侵害的情况屡见不鲜,[13]”全社会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再也不能拖延了。我党我国如只在经济上改革开放,而不使政治体制改革紧紧跟上去,说重点的话,我们真可能重蹈蒋介石国民党在大陆走向灭亡的官僚资本主义道路。[14]” 2010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郑青原的文章《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章公开承认“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无论是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是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相比,仍有不足和弊端,依然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2010年,温家宝总理多次表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他在深圳说“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所有这些都表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高度民主的和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这需要“人性的回归[1]”,也需要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1925年,孙中山先生临去世前提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③的伟大号召。几代仁人志士,在这条路上奋斗不息。或许,我们可以说,今天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与百年前的现代化目标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是在完成百年前未能完成的现代化事业。作为中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民主的意识,灌输民主的观念,而且还要做社会发展进步的自觉推动者。讲清以上问题,对于深化教学,加强历史教学与现实的联系,很有意义。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变革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还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中国人观念的深刻变革。现代中学生往往关注现实中的时尚潮流胜过关注历史上的时尚变迁,知道现实社会生活面貌而不知道该面貌在过去是如何发展的。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如下内容。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学者余英时认为辛亥革命后“儒家变成了现代社会的游魂”。张朋元认为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传统的道德中追求忠孝仁爱,忠于国家,孝顺父母,对人要有仁爱之心等体系内容,革命后中国“社会混乱、崇尚暴力”。并进而号召“中国一定要精神立国,即使繁荣强大了也不能侵扰他国,要坚持正义。[15]”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剪辫、放足、易服等社会变迁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满清政府实行剃发蓄辫的国策,并以此作为汉人臣服于满清的标志。为了反抗满清的民族压迫政策,汉人有过“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抗争。武昌首义后,国民政府宣布蓄辫为满清罪状之一,自此之后,全国剪辫成风,所以有人戏称,辛亥革命“从头顶上解放了男人”缠足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是汉人的恶习。晚清时期,社会各界极力政府禁止妇女缠足,清政府也曾经多次下旨严禁缠足,但是社会影响范围有限。辛亥革命后,湖北军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都下达了放足令,放足运动轰轰烈烈,让很多妇女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可以说,放足是中国妇女脱离苦海的起点,辛亥革命从脚下解放了女人。满清政府对汉人的衣冠服饰有严格限制,去满装,穿西服是杀头之罪。革命前,新军衣易服,是最早整体换装的团体。革命后,上海、武汉、天津等地出现了穿西方服饰的潮流,当时流行的竹枝词反映了这一时期中西服饰混搭的情形,如“偏偏捷捷少年郎,不着长装着短装”,“时装女服不兴长,尺寸先需合体量。窄袖短衣高护领,青裙还要仿西洋。”对社会生活史的考察已经成为最近几年的高考关注的热点。过去的历史教学对这一块介绍不多。现行高中教材增加了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的学习,但是并没有专门提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以上内容的介绍有助于应对高考,有助于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也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章开沅:辛亥革命需要探索上下三百年.2010年10月8日 凤凰网专稿[2]许倬云 :回望辛亥百年,文化革新亟待开始.2010年10月08日 凤凰网专稿[3]金冲及:辛亥革命 :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人民日报》2001年10月09日第九版[4]民革湖北省委《关于做好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工作的建议》.世纪行2010(2)[5]章开沅,严昌洪.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6]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走向未来,1986(1).[8]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7(1)[9]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10]何沁,张静如.中共党史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11]扬天树.世纪回望,是非成败从头说——辛亥革命地位述论.鄂州大学学报.2006.1[12]戴逸: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J] .瞭望新闻周刊2001(42)[13]袁伟时:辛亥革命是一场盛大的假面舞会.2010年10月08日 凤凰网专稿[14]谢韬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J] .炎黄春秋2007 2[15]张朋元:夸大辛亥革命不合适.2010年10月08日 凤凰网专稿注释①、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宏大的武昌首义遗址周边环境整治计划,包括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首义广场扩建维修工程,地下空间利用工程,紫阳湖公园整治工程等,修建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和百米纪念碑。由此形成了从紫阳湖公园到黄鹤楼、蛇山、龟山、直到长江汉水交汇之地和月湖公园的天人合一的景观区。②、相关材料源于蔡寄鸥的《鄂州血史》和邹鲁的《中国国民党史稿》,转引自章开沅和严昌洪主编的《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516页。③、原文为:“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后来汪精卫对之加以改造后加以宣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