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12.3滑轮》
一、教材分析
滑轮作为力学中的基础内容,其教材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材通过清晰的定义、 生动的图示和丰富的实验案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应 用场景。教材内容结构紧凑,逻辑性强,既涵盖了滑轮的基本概念,又深入探讨了其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设计一系 列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滑轮知识的理解。总体而言,该教材内容全面、实 用性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滑轮这一内容时,由于之前已经学习了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基础知识,因此 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然而,滑轮作为新的学习内容,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对学生来说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部分学生可能对滑轮的定义、特点及应用理解不够深入, 容易混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
三、设计思路
此外,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不准确等问题。针对这些 学情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滑轮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加强实验操 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滑轮的相关知识并具备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
四、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学生能够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学生能够掌握滑轮组的基本构成和组装方法,理解其省力原理。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滑轮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科学态度与责任: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 理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及特点。
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六、教学准备
滑轮(定滑轮、动滑轮各若干)细线、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刻度尺、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引入新课 情境导入:播放升旗仪式 和晾衣架使用的视频,引导学 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装置中都 有一个共同的部件——滑轮, 它有什么作用呢 生活中的其他杠杆, 激发学生进一步进行 课内探究的兴趣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 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内探究 2.新课讲授 定滑轮: 概念:滑轮位置固定不变, 不随物体移动。 作用:改变力的方向,但 不省力。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分组 实验,测量使用定滑轮提升重 物时拉力的大小,并观察力的 方向变化。 总结:定滑轮实质上是一 个等臂杠杆,因此不省力但可 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概念:滑轮位置随物体移 作使杠杆平衡,并找 出影响杠杆的因素, 根据实验,提出自己 的猜想 利用宽杠杆,实验检验 学生的猜想,并得出结 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 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 用点的距离,而支点到 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从 而突破教学难点总结画 力臂的方法,并加强练 习
动。 作用:省力(省一半力), 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分组 实验,测量使用动滑轮提升重 物时拉力的大小,并与物体重 力进行比较。 总结:动滑轮实质上是一 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省力 杠杆。 滑轮组: 概念:由定滑轮和动滑轮 组合而成。 作用:既省力又可以改变 力的方向。 分析:利用杠杆平衡条件 分析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引导 学生理解滑轮组中绳子的段数 与省力倍数的关系。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分组 组装滑轮组,并测量使用滑轮 组提升重物时拉力的大小。 3.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练习题,如判断 滑轮类型、计算滑轮组的省力 倍数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并相互讨论。 4.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 的知识点,包括定滑轮、动滑 轮和滑轮组的特点、作用及工 作原理。
思维延伸 5.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相关习题, 并观察生活中使用滑轮的例 子,思考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 景 倾听、思考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 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本 节课的收获,更有利于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 维的打开。
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定滑轮、 动滑轮的优、缺点,目的是使 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 理解和巩固。最后提出新的问 题,是不把下课的铃声当做教 学的终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走 出教室,课后去继续探究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八 、板 书 设 计
滑轮
一、定滑轮
1.定义:位置固定不变
2.作用: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
3. 实质: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
1.定义:位置随物体移动
2. 作用:省力(省一半力),不改变力的方向 3.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三、滑轮组
1.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2.作用: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 分析:绳子段数与省力倍数的关系 教学反思
在教授《滑轮》这一章节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以期在未来的教学 中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我认识到实验教学在本章节中的重要性。通过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 他们不仅加深了对滑轮工作原理的理解,还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不准确等问题, 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实验前的指导和实验中的监督,确保每位 学生都能规范、准确地完成实验。
其次,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的学 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而应因材施教。对 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我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掌握 滑轮的基本知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则应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此外,我还发现学生在理解滑轮组的省力原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 由于滑轮组的结构相对复杂,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用更多的直观教学手段,如动画演示、模型展示等,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省力原理。同时,我也会加强与学生的互 动交流,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享想法,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 享。
最后,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持续学习和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
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我也将积极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将先 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