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调查统计类实验专练1.下列有关生物数量、种群密度等的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对调查数据结果及应用分析错误的是( )A.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均影响调查的准确性B.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直接吸取上层菌液时结果会出现偏大C.在某群落中调查多种植物不同时期的相对密度可了解群落演替方向D.对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可间接了解土壤有机质的分布情况2.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大别山向浅山过渡的丘陵地带,森林覆盖率高。某兴趣小组欲调查森林公园内不同生物类群的种群密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样方法调查的对象B.常用样方法调查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C.调查具有趋光性的蛾类昆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灯光诱捕法D.分别调查森林中乔木和灌木的种群密度,两者的样方大小必须一致3.下列有关使: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田鼠、蚜虫和跳蝻的种群密度时要采用标志重捕法B.选择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时,使用网目比较大的渔网不会影响调查结果C.使用样方法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样方面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D.计数样方中个体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且要计数样方边线上的所有个体4.某同学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上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如果该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放大B.如果种群内的个体随机分布,则可选取较少数量的样方调查计数,不影响调查的准确性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D.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5.如图表示用样方法进行相关调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B.若图甲表示一个样方中某种植物的分布状况,则计数值应为8C.如被调查种群个体数目较少,可适当扩大样方面积D.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6.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以下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越多、面积越小,越准确B.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虫卵的种群密度C.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D.调查蝗虫若虫的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7.某长方形样地中有甲、乙两种大小相近的双子叶草本植物,目测发现植物甲分布比较稀疏,植物乙分布较为密集。某兴趣小组欲调查植物甲、乙的种群密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植物甲、乙种群密度时所选样方的大小和数目应保持相同B.调查植物甲、乙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等距取样法进行取样C.植物甲、乙种群密度估计值为该种群各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D.仅调查某一时期的种群密度无法反映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8.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下列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可调查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B.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C.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D.调查蝗虫幼虫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9.如图表示用样方法进行相关调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B.图甲表示一个样方中某种植物的分布状况,则计数值应为8C.图乙表示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时设定样方面积最好为S2D.与单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10.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要保证标记物不能影响标记动物的正常生活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菌体D.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11.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用样方法调查时,调查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应选择的取样方法是____。(2)调查不同类型的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大小可能不同,如调查某乔木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要比调查某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____。(3)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12.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用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3)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4)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各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__________ m。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株、18株、16株、16株、15株、13株、15株、11株、13株、11株,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____________株/m2。(5)如果要调查某一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该调查方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样方法的注意事项: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所以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均影响调查的准确性,A正确;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直接吸取上层菌液,由于没有混合均匀,酵母菌主要在底部,所以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B错误;C.调查不同时期的相对密度可预见群落发展的方向,可了解群落演替方向,C正确;D.土壤中有机质的分布决定了土壤小动物的分布,所以对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可间接了解土壤有机质的分布情况,D正确。故选B。2.答案:C解析: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难以辨别个体数目,故一般不作为样方法调查的对象,A错误;蛇的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故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采用灯光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调查森林中乔木和灌木的种群密度,两者的样方大小一般不同,调查乔木的样方面积要大,D错误。3.答案:C解析:蚜虫和跳蝻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其种群密度应用样方法,A错误;用大网目的渔网捕鱼,只能调查某种鱼中大鱼的数量,因此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时,若网目过大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B错误;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样方的大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C正确;计数样方中个体时,边线上个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夹角的个体,一般“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D错误。4.答案:B解析:A.调查草地上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如果该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放大,A正确;B.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应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统计出每个样方的个体数,然后算平均值,B错误;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C正确;D.根据分析可知,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D正确。故选B。5.答案:D解析:A、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在分布较密集或稀疏的地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A正确;B、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对样方边线上的个体要统计相邻两边的数目,所以对甲图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8株,B正确;C、乙图中,随着样方面积的增加,物种数目增加,到达S0时达到最大。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由于样方面积达到S0后,物种数目不再增加,因此调查该植物的样方面积最好是S0m2,C正确;D、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方法,应选择调查容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比较合适,D错误。故选:D。6.答案:D解析: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的数量、大小要合适,并不是样方越多、面积越小,越准确,A错误;可用样方法调查虫卵的种群密度,B错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C错误;蝗虫若虫活动能力弱,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时,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D正确。7.答案:A解析: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样方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若该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由于“植物甲分布比较稀疏,植物乙分布较为密集”,故调查植物甲的种群密度时选取的样方面积应大于乙的,A错误。由于是“长方形样地”,故调查植物甲、乙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等距取样法,B正确。植物甲、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为该种群各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C正确。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某一时期的数量,但仅这一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其他数量特征,D正确。8.答案:D解析:用样方法可调查活动能力弱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蚜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宜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样方法调査种群密度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取样方法可根据地段的形状来确定,D项正确。9.答案:D解析:A、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在分布较密集或稀疏的地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A正确;B、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对样方边线上的个体要统计相邻两边的数目,所以对甲图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8株,B正确;C、乙图中,随着样方面积的增加,物种数目增加,到达S0时达到最大。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由于样方面积达到S0后,物种数目不再增加,因此调查该植物的样方面积最好是S0m2,C正确;D、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方法,应选择调查容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比较合适,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0.答案:D解析:A、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的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A正确;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的正常活动,以达到被标记个体和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B正确;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菌体数,C正确;D、单子叶植物大多数为蔓生或丛生,不易统计个体数目,因此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D。11.答案:(1)五点取样法(2)大(3)8解析:(1)用样方法调查接近正方形的地块时,一般采用五点取样法。(2)选取样方时要依据植物个体本身特征,适当调整样方面积大小,乔木个体较草本植物大,所占面积也大,故调查某乔木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要比调查某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大。(3)样方中个体的计数原则:统计样方内的个体数以及样方的相邻两边(计左边不计右边,计上边不计下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数。据图可知,该样方中应记录的数目为8。12.答案:(1)随机取样;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2)大(3)8(4)10;14(5)标记重捕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解析:(1)采用样方法调查时,为了使结果更接近实际值,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2)采用样方法调查时,一般根据调查对象的大小确定样方大小。由于乔木比草本植物大,因此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大。(3)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样方四边的个体只能计1/2,样方四角的个体只能计1/4一般只计算每个样方左边、上边和左上角的个体,所以应记录的数目是8。(4)该地块长、宽各为100m、50m,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100m÷10=10m.由于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各个样方的平均值,所以某种植物种群的密度为(12+18+16+16+15+13+15+11+13+13)÷10=14.2,约14株/m2。(5)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的生物种群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由于鱼的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因此常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其种群密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