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或行动计划(含解析)—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调查统计类实验专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或行动计划(含解析)—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调查统计类实验专练

资源简介

(5)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或行动计划
——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调查统计类实验专练
1.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环境的好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态环境部门梳理出十大重点任务,包括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优生态等。为完成生态环境的保护任务,下列相关措施错误的是( )
A.减少尾气排放及减少微生物分解产生的CO2,可实现增蓝天
B.减少生活污水排放,加强河流污染防治,有助于保碧水
C.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控,加强农业用药污染防治,有助于保护净土
D.加强山水林田综合治理,推进河、湖生态修复,有助于优化生态
2.宁夏渝河一度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随意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功能失调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综合养殖、发展生态农业等途径对渝河流域的生态进行治理和恢复,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可利用的能量包括太阳能和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
B.该举措恢复环境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随治理的进行,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栽种的杨、柳等植物一般都是当地原有物种
3.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B.全球变暖可减缓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
C.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最有效措施
D.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可防治水体污染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的“三孩政策”有利于提高出生率,从而调整年龄结构
B.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
C.全球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及食品安全问题等都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D.转基因农作物进行推广种植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熊猫有很多科研价值,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B.建立植物园和动物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每一种野生生物的灭绝都意味着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消失
D.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增加会形成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
6.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④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常在依山傍水的区域修建湿地公园。一方面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另一方面注重人工池塘或湖泊的清澈与美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公园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调查湿地公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C.湿地公园中人工林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阳光
D.人工种植的荔枝林比自然荔枝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8.近几年,我国积极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生态、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因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而且本地物种已经高度适应本地生态环境,所以在城市绿化时应尽量使用本地树种、草种
B.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应是一个绿色城市首选的生产模式
C.野生生物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D.以自然景观为对象的生态旅游也叫绿色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这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包括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9.近几年来,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我国实施了垃圾分类政策,有效缓解了环境压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施垃圾分类可以增大生态足迹
B.将厨余垃圾作为有机肥施在农田的做法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C.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之一
D.将垃圾分类粉碎后,再用相应的微生物处理,可加快分解速度
10.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种生物的基因库不同,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基因多样性
B.对濒危物种可进行易地保护,也可以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帮助其繁育
C.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而不是完全禁止利用
D.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尾气排放可实现增蓝天,减少微生物分解产生的CO2不可,A错误;减少生活污水排放,加强河流污染防治,有助于保碧水,B正确;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控,加强农业用药污染防治,有助于护净土,C正确;加强山水林田综合治理,推进河湖生态修复,有助于优生态,D正确。
2.答案:C
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A正确;渝河生态治理是通过综合养殖、发展生态农业等途径实现的,既可恢复环境,又发展了经济,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B正确;随着治理的进行,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栽种的杨、柳等植物一般都是当地原有物种,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考虑了生物与环境的适应,D正确。
3.答案:C
解析:臭氧层的作用是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A错误;全球变暖可加速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沿海国家和地区可能会被海水淹没,B错误;酸雨是指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时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分结合而形成的雨,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氨氧化物的排放量,C正确;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可缓解温室效应或酸雨,但不属于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A、我国实行的“三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A正确;B、大量开垦森林、草地,发展粮食生产,会破坏生态环境,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的问题,B错误;C、食品安全问题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C错误;D、转基因农作物推广种植可能破坏当地的环境稳定性,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破坏生态平衡,D错误。故选A。
5.答案:C
解析:大熊猫有很多科研价值,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建立植物园和动物园属于易地保护,而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B错误;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每一种野生生物的灭绝都意味着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消失,C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形成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D错误。
6.答案:B
解析:开荒辟地、围湖造田会使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因此途径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题选B。
7.答案:C
解析: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B 错误;造成人工林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阳光,C正确;人工种植的荔枝林通过人工管理,导致生物种类减少,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错误。
8.答案:D
解析:“绿色旅游”即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最重要的是保护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维持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社会文化的完整性,使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位一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D错误。
9.答案:A
解析:实施垃圾分类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减小生态足迹,A错误;厨余垃圾富含有机物,将其作为有机肥施在农田,其中的有机物经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供植物利用,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B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C正确;将垃圾分类粉碎后能增大相应微生物与这些垃圾的接触面积,可加快分解速度,D正确。
10.答案:A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对濒危物种可进行易地保护,或者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帮助其繁育,B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而不是完全禁止开发和利用,C正确;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地发展,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