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PP老师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我,肉眼看到了地球自转!”2023年4月16日,央视新闻报道:摄影师高博利用赤道仪拍到了地球自转的延时摄影,众多网友为之惊叹“大自然的美太震撼了!”地球是怎么运动的?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认知过程“地心说”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做旋转运动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静止不动地球的运动有两种一一自转和公转即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日心说”地球的自转定义: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地轴北极星赤道NS地轴:地球的自转轴,是假想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穿过地心,连接南北极两点;与赤道面垂直;定义、方向、周期从侧面看,地球自转方向为自_____向_____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_____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则为_____时针方向。西东逆顺“ 北 逆 南 顺 ”地球的自转定义、方向、周期你可以用小箭头表示出地球三种视图下的自转方向吗?地球的自转“练一练”恒星道地球公转轨恒星日太阳日NA59′59′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日项目 恒星日 太阳日参照点旋转角度时间长度意义原因 遥远的恒星太 阳360°360°59′23时56分4秒24小时真正周期昼夜交替周期选取参照物不同和地球绕日公转地球的自转定义、方向、周期地球的自转为什么地球会发生昼夜交替呢?为什么只有太阳照到的一侧明亮,另一侧不明亮?我们来做一下假设推理。地球的自转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假设一: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无昼夜现象全部为白天透明球体全部为白天地球的自转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全部为白天自身发光全部为白天假设二:地球是一个会发光的球体无昼夜交替现象无昼夜现象地球的自转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假设三:地球是无自转现象一侧永远是白天,另一侧永远是黑夜昼夜现象无昼夜交替现象无昼夜交替现象地球的自转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地球不透明地球不发光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阳光线太你可以归纳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了吗?地球的自转地理现象——昼夜交替为什么地球会发生昼夜交替呢?为什么只有太阳照到的一侧明亮,另一侧不明亮?我们来做一下假设推理。(1)昼夜现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是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是夜半球。(2)昼夜交替: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3)时间差异:随着地球自转,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会出现时间的差异。东面的时间总是比西面的时间早,即东早西晚地球的自转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夜半球昼半球晨昏线完全处于黑夜的一个半球完全处于白天的一个半球白天与黑夜的交界线地球的自转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思与学是天转还是地转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这究竟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天转”似乎更符合人类的直觉。古人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运动,这是曾在欧洲长期盛行的“地心说”的观点。16世纪中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多年的观测研究,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不断围绕太阳公转。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当时的统治者视为异端邪说。直到后来,伽利略使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支持“日心说”的天文现象,“日心说”才逐渐被关注。如今,地球自转与围绕太阳公转已经成为大众熟知的科学常识。当然,我们今天已经更清楚地认识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活动实验操作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观察地球仪(注意黑暗区域与光亮区域的面积对比)。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地球仪(注意黑暗区域与光亮区域的分布状况)。演示地球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变化,思考这种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林林,上午好妈妈,晚上好美国纽约中国北京在同一时刻,林林和正在国外出差的妈妈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活动日常生活中地球的自转1.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都是东升西落。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2.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4.诗句“梦里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但是能通过星斗作为参照物了解地球在自转。3.当我国领土东端的乌苏里江上已经洒满早晨金色的阳光时,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星头满天。地球自转导致时间的差异活动课堂训练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无数个宜居星球,这些星球都与地球十分相似,很可能就是我们的第二家园。其中开普勒--186f行星是与地球相似的“兄弟”,它距离地球490光年,比地球重10%,由岩石构成,科学家推测其地表有可能存在液态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宜居星球必备条件不包括( )A.距中心天体远适中 B.自转方向需自西向东C.所处宇宙环境安全 D.中心天体的光热稳定2.推断开普勒-186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原因最可能是( )A.质量和体积适中 B.日地距离适中C.与其所环绕的恒星距离话中 D.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小题1】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使得宜居星球有适宜的温度条件,这是必备条件,A不符合题意: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不是存在生命的必备条件,B符合题意;所处宇宙环境安全是宜居星球必备的条件,C不符合题意;中心天体的光热稳定是宜居星球必备的条件,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小题2】存在液态水的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该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原因最可能是与其所环绕的恒星距离适中,使其有适宜的温度,C正确:质量和体积适中影响的是大气层的厚度,A错误;该天体不属于太阳系,日地距离适中与该行星有无液态水无关,B错误;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会影响该天体的温度,但不是使该天体有适宜温度的最主要原因,D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故选C。BC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下图为“某时刻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4.此时,地的人面朝西方,最可能看到( )A.旭日东升 B.烈日当空C.晚霞满天 D.繁星闪烁5.该日,北极附近(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C.出现极昼 D.出现极夜课堂训练BCD【小题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小题4】读图和根据所学可知,地球自转造成昼夜交替,地是昏线处,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地最可能看到日落,C正确,ABD错误。故选C。【小题5】读图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南极附近出现极昼,北极附近出现极夜,此时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D正确,ABC错误。故选D。课堂小结地球自转 定义方向周期地理现象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约24小时)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共41张PPT)PP老师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公转为什么天安门广场早上的升旗时间不一样呢?课外延伸: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降时间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具体时间是由北京天文台的天文专家专门计算的。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旗时间。日期不同,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导入思考: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变化的现象呢?春夏秋冬导入地球的公转定义:地球绕太阳为中心进行公转,公转轨道是接近于正圆的椭圆。方向:自西向东,周期: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特点:地轴是倾斜的,且方向始终不变;北极一直指向北极星;定义、方向、周期、特点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绕日公转, 与自转方向一致。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绕日公转。地球的公转定义、方向、周期、特点参照物恒星365日6时9分10秒360°真周期角度参照物意义性质时间天文研究恒星年【公转周期】地球公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地球的公转定义、方向、周期、特点参照物太阳365日5时48分46秒稍微小于360°假周期角度参照物意义性质时间日常生活太阳直射点两次直射春分点中间经过的时间公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大约每400年要补上97天。2024年为闰年,全年366天,2月29天。回归年【公转周期】地球公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地球的公转定义、方向、周期、特点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呈90°时的点,称为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思考一下太阳直射与斜射对地表有什么影响呢?太阳斜射的范围广,但热量较小;太阳直射的范围小,但热量集中,辐射更强。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随着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也在不断移动读图说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赤道地球公转轨道冬至12月22或23日春分3月20或21日秋分9月22或23日夏至6月21或22日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春 分夏 至秋 分冬 至太阳直射在那一条纬线上,哪条纬线就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在哪一个半球 ,哪个半球就是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你能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吗?0°23.5°S23.5°N3.21春分夏至6.229.23秋分次3.21春分冬至12.22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种移动叫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一年直射两次赤道,分别是春分和秋分。23.5°N0°23.5°S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北回归线:太阳直射能够到达的最北的纬线。南回归线:太阳直射能够到达的最南的纬线。回归运动地理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的公转读图思考?两分两至日太阳分别直射在什么纬线上?春分日和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直射赤道直射23.5°N直射23.5°S3月21前后节 气太 阳 直 射昼 夜 长 短春分日赤 道昼夜等长春分日地理现象——昼夜变化地球的公转6月22前后节 气太 阳 直 射昼 夜 长 短夏至日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昼夜变化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此时北极出现极昼,南极出现极夜。6月22前后夏至日全球的昼夜长短变化南极俯视图北极俯视图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昼夜变化9月23前后节 气太 阳 直 射昼 夜 长 短秋分日赤 道昼长等长秋分日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昼夜变化12月22前后节 气太 阳 直 射昼 夜 长 短冬至日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昼夜变化12月22前后冬至日全球的昼夜长短变化南极俯视图北极俯视图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此时南极出现极昼,北极出现极夜。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昼夜变化观察地球的公转完成下列表格内容:日期 节气 太阳直射 直射点移动 昼夜长短(北半球)3.21前后6.22前后9.23前后12.22前后北回归线赤 道南回归线赤 道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夜等长昼夜等长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向北移动向南移动向南移动向北移动填一填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四季更替地球总是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而且地轴的倾斜方向保持不变。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的变化,同一纬度地带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在变化,便产生了季节变换。随着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各地的太阳高度发生改变,昼夜长短发生改变(赤道地区除外),气温也随之发生改变,形成四季。春夏秋冬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四季更替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四季更替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春分日前后的3,4,5月为春季夏至日前后的6,7,8月为夏季秋分日前后的9,10,11月为秋季冬至日前后的12,1,2月为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四季更替根据二分二至日,我们就可以划分出南北半球的四季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3,4,5月3,4,5月6,7,8月6,7,8月9,10,11月9,10,11月12,1,2月12,1,2月北半球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四季更替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地球的公转二十四节气任务二: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TO TASK北半球昼夜平分昼最长夜最短昼最短夜最长昼夜平分地球公转轨道冬至12月22或23日春分3月20或21日秋分9月22或23日夏至6月21或22日昼渐短夜渐长昼渐短夜渐长昼渐长夜渐短昼渐长夜渐短在二分二至日之间,昼夜长短又是怎么变化的呢?太阳光线43°08′0°66°34′46°52′23°26′0°90°昼半球夜半球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极夜: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极 昼极 夜冬至日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四季更替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极夜: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夏至日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光线北极圈66.5°N夜半球昼半球极 夜极 昼南极圈66.5°S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四季更替春分 夏至日 秋分 冬至日时间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昼夜长短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 现象6.2212.22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无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以内极昼南极圈以内极夜北极圈以内极夜南极圈以内极昼向南全球昼夜平分昼渐长夜渐短9.23赤道向南全球昼夜平分昼渐短夜渐长昼渐短夜渐长昼渐长夜渐短无极昼极夜现象3.21向北向北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四季更替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五带划分一年之中,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以内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内北温带热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23.5°N66.5°N66.5°N、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23.5°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南北极圈66.5°23.5°S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五带划分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天文特征气候特征地球的公转地理现象——五带划分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以内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内试着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对比,完成表格:运动 中 心 方 向 周期 地理意义自 转公 转地 轴太 阳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一天一年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填一填仔细观察地球仪,可以发现,南北半球分别有两条纬线是虚线,它们被称为回归线或极圈。为什么有的纬线叫回归线,有的纬线叫极圈呢?原来,每年夏至日,太阳垂直照射在23.5N,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位置。此后太阳垂直照射位置向南移。每年冬至日,太阳垂直照射在23.5°S,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位置。此后太阳垂直照射位置北移。这样23.5N和23.5°S就成了太阳垂直照射位置“回归”的界线,所以把它们称为回归线。极昼和极夜是南北极及其附近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称为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称为极夜。66.5N、66.5S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以把这两条纬线称为极圈。地球仪上为什么有的纬线叫回归线,有的纬线叫极圈北温带热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23.5°N66.5°N66.5°N23.5°S思与学仔细观察地球仪,可以发现,南北半球分别有两条纬线是虚线,它们被称为回归线或极圈。为什么有的纬线叫回归线,有的纬线叫极圈呢?原来,每年夏至日,太阳垂直照射在23.5N,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位置。此后太阳垂直照射位置向南移。每年冬至日,太阳垂直照射在23.5°S,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位置。此后太阳垂直照射位置北移。这样23.5N和23.5°S就成了太阳垂直照射位置“回归”的界线,所以把它们称为回归线。极昼和极夜是南北极及其附近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称为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称为极夜。66.5N、66.5S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以把这两条纬线称为极圈。地球仪上为什么有的纬线叫回归线,有的纬线叫极圈知识小结公转特征中 心方 向公转意义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依 据界 限特 点地表热量的差异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天文特征和气候特征周 期太阳自西向东一年,约365天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的变化太阳的回归运动菏泽的小海学了地球的知识后,回家给父母做地球运动的演示(下图),椭圆形纸板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铅笔代表太阳直射光线。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小海的做法错误的是( )A.演示自转时,将地球仪绕纸板一周B.演示自转时,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C.演示公转时,地轴空间指向始终不变D.演示公转时,运动方向是①-②-③-④2.早上上学发现,夏季7点天已亮,而冬季此时天还没亮,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不透明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3.小海将地球仪从③移到④的过程中,可以模拟、解释以下哪种现象( )A.太阳直射点北移 B.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增大C.山东的白昼逐渐变长 D.校园内旗杆的正午影子日渐变短ADB课堂训练读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手持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仪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B.保持地球仪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C.地球仪按照①→④→③→②的顺序移动D.公转同时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5.地球运行至①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6.当地球运行至③位置时( )A.赤道地区昼长夜短 B.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C.北京正值夏季 D.北京旗杆正午影长最短7.当我们寒假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8.以下四个节日中,璧山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教师节 B.圣诞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BBBCC课堂训练春晚是中国春节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2024年2月9日20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里,如约与观众见面。本次春晚设北京主会场和辽宁沈阳、湖南长沙、陕西西安、新疆喀什四个分会场。图为“地球二分二至日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播出当天,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长夜短B.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③段C.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D.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10.2024年2月9日20点,在开场节目中北京主会场与湖南长沙分会场、辽宁沈阳分会场、陕西西安分会场已是天黑的状态,而唯独新疆喀什分会场直播时天还是亮的,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B.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C.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D.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CD课堂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1地球的运动.pptx 1.3.2地球的运动.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