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二)【学习目标】 1.理解抛物线的简单几何特征. 2.能求与抛物线相关的轨迹问题.【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与抛物线有关的轨迹问题求解与抛物线有关的轨迹的方程的常见方法:(1)定义法:若动点P(x,y)的运动规律符合抛物线的定义,则可先设出轨迹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解方程中的参数,即可求得轨迹方程.(2)直接法:若动点P(x,y)的运动规律满足的等量关系容易建立,则可用点P的坐标(x,y)表示该等量关系,即可求得轨迹方程.(3)相关点法:若动点P的运动是由另外一点P'的运动引发的,而点P'的运动规律已知(坐标满足某已知的曲线方程),则用点P的坐标(x,y)表示出点P'的坐标,然后将点P'的坐标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可得到点P的轨迹方程.(4)交轨消参法:在求动点轨迹时,有时会出现要求两个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这类问题通常通过解方程组得出交点(含参数)的坐标,再消去参数得到所求的轨迹方程.◆ 知识点二 抛物线中的最值问题抛物线中的最值问题的求法大体归结为“回归定义法”“构造目标函数法”和“数形结合法”三类.【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1)抛物线y2=2px(p>0)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的最小值是0. ( )(2)抛物线y2=2px(p>0)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p. ( )◆ 知识点三 抛物线的实际应用与抛物线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建立坐标系,利用坐标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而建立坐标系的方法为:以抛物线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一条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样可使得抛物线不仅具有对称性,而且曲线过原点,方程不含常数项,形式更为简单.【诊断分析】 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抛物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课中探究】◆ 探究点一 与抛物线有关的轨迹问题例1 已知动圆M与直线y=-2相切,且与定圆C:x2+(y-3)2=1外切,那么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 . 变式 (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直线l平行于y轴,且l与x轴的交点为(4,0),点A在直线l上,动点P的纵坐标与A的纵坐标相同,且⊥,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的形状.(2)已知点P是曲线y=x2+1上任意一点,A(2,0),连接PA并延长至Q,使得=2,求动点Q的轨迹方程.[素养小结]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轨迹问题的关键点:①要深入理解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各种方法及其适用的基本题型.②求轨迹方程时要注意检验,多余的点要除去,而遗漏的点要补上.③要明确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选相应的解题策略和拟定具体的解题方法.◆ 探究点二 抛物线中的最值问题例2 (1)已知定点Q(1,0),P是抛物线y2=8x上的动点,则|PQ|的最小值为 . (2)已知点P是抛物线C:x2=12y上的一点,过点P作直线y=-1的垂线,垂足为M,若G(4,0),则|PG|+|PM|的最小值为 ( )A.3 B.4C.5 D.6变式 (1)已知A(3,2),点F为抛物线y2=2x的焦点,直线l为抛物线的准线,点P在抛物线上移动,当|PA|+|PF|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为 ( )A.(0,0) B.(2,2)C.(1,) D.(2)已知抛物线C:x2=4y的焦点为F,O为原点,点M是抛物线C的准线上一动点,点A在抛物线C上,且|AF|=2,则|MA|+|MO|的最小值为 . [素养小结]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最值问题,常结合抛物线的定义、几何性质进行转化构建函数.其中构建函数是确定最值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但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拓展 设抛物线x2=4y上一点P到x轴的距离为d,点Q为圆E:(x-4)2+(y+2)2=1上任意一点,则d+|PQ|的最小值为 ( )A.2-1 B.2C.3 D.4◆ 探究点三 抛物线的实际应用例3 如图所示,某桥是抛物线形拱桥,此时水面宽为4 m,经过一次暴雨后,水位上升了1 m,水面宽为3 m,则暴雨后的水面离拱顶的距离为 ( )A. m B. mC. m D. m变式 已知某大桥在涨水时有最大跨度的中央桥孔,示意图如图所示.上部呈抛物线形,跨度为20米,拱顶距水面6米,桥墩高出水面4米.现有一艘货船欲过此桥孔,该货船水下宽度不超过18米,目前吃水线上部中央船体高5米,宽16米,且该货船在现有状况下还可多装1000吨货物,但每多装150吨货物,船体吃水线就要上升0.04米.若不考虑水下深度,问:该货船在现有状况下能否直接或设法通过该桥孔 为什么 [素养小结]求解抛物线的实际应用问题的步骤第2课时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二)【课前预习】知识点二诊断分析 (1)√ (2)×知识点三诊断分析解:一元二次函数与抛物线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数学建模、物理学和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其对称轴不一定是坐标轴,其顶点不一定在原点.【课中探究】例1 x2=12y [解析] 方法一:设M(x,y),由题意知,=|y+2|+1,易知y≥0,所以x2+y2-6y+9=y2+6y+9,整理得x2=12y.方法二:由题意知,动点M到点C(0,3)的距离比到直线y=-2的距离多1,则动点M到点C(0,3)的距离与到直线y=-3的距离相等,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点M的轨迹是以直线y=-3为准线,点(0,3)为焦点的抛物线,设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则=3,得p=6,故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x2=12y.变式 解:(1)由条件可知,直线l的方程为x=4,因此点A的横坐标为4.设点P的坐标为(x,y),则点A的坐标为(4,y),因此=(4,y),=(x,y).因为⊥的充要条件是·=0,所以4x+y2=0,即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y2=-4x.从而可以看出,轨迹是开口向左的抛物线.(2)设动点Q的坐标为(x,y),点P的坐标为(x1,y1),则=(x-2,y),=(2-x1,-y1),y1=+1.因为=2,所以x-2=2(2-x1),y=-2y1,可得x1=,y1=-,代入y1=+1得-=+1,整理得y=-x2+6x-20,所以动点Q的轨迹方程为y=-x2+6x-20.例2 (1)1 (2)A [解析] (1)∵点P是抛物线y2=8x上的动点,∴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设点P的坐标为(x,2),x≥0,∵点Q的坐标为(1,0),∴|PQ|===,又x≥0,∴当x=0,即P(0,0)时,|PQ|取得最小值1.(2)由抛物线C:x2=12y可知其焦点坐标为(0,3),准线方程为y=-3,记抛物线C的焦点为F(0,3),连接PF,FG,如图,所以|PG|+|PM|=|PG|+|PF|-2≥|FG|-2=-2=3,当且仅当点P在线段FG上时等号成立,所以|PG|+|PM|的最小值为3.故选A.变式 (1)B (2) [解析] (1)在y2=2x中,当x=3时,|y|=>2,所以点A在抛物线的内部.作AB⊥l,垂足为B,设点P到抛物线的准线l的距离为d,准线的方程为x=-,所以|PA|+|PF|=|PA|+d≥|AB|=3+=,当且仅当点P为线段AB与抛物线的交点时,|PA|+|PF|取得最小值,此时点P的坐标为(2,2).故选B.(2)由题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y=-1,因为|AF|=2,所以yA+1=2,所以yA=1,所以xA=±2,不妨取A(2,1),如图,作A关于准线的对称点B,则B(2,-3),连接OB,MB,所以|MA|+|MO|=|MB|+|MO|≥|OB|,当且仅当O,M,B三点共线时取等号,所以|MA|+|MO|的最小值为=.拓展 C [解析] 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则F(0,1),准线方程为y=-1,连接PF,则d+1=|PF|,即d=|PF|-1,所以d+|PQ|=|PF|-1+|PQ|.连接FE,FQ,因为圆E:(x-4)2+(y+2)2=1的圆心为E(4,-2),半径r=1,所以d+|PQ|=|PF|-1+|PQ|≥|FQ|-1≥|FE|-r-1=-1-1=3,当且仅当点P,Q均在线段EF上时取等号,即d+|PQ|的最小值为3.故选C.例3 C [解析] 在一个铅垂平面内,以拱顶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桥孔所在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y(p>0),A,B(2,t-1),由题可得解得t=-,所以暴雨后的水面离拱顶的距离为 m.故选C.变式 解:如图所示,在一个铅垂平面内,以拱顶为坐标原点,过拱顶的水平直线为x轴,过拱顶且垂直于水平直线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因为拱顶距离水面6米,桥墩高出水面4米,所以A(10,-2).设桥孔上部所在抛物线的方程是x2=-2py(p>0),则102=-2p×(-2),所以p=25,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x2=-50y,即y=-x2.当x=8时,y=-×82=-1.28,所以若货船沿正中央航行,则当船体吃水线上部货物的高度不超过6+(-1.28)=4.72(米)时可正常通行.又目前吃水线上部中央船体高5米,所以无法通行.因为5-4.72=0.28,0.28÷0.04=7,150×7=1050,所以若该货船通过增加货物通过桥孔,则至少要增加1050吨货物,而货船最多还能装1000吨货物,所以货船在现有状况下不能通过该桥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