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单元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单元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知识导引
知识清单
知识点1:空气的组成
1.空气的组成
空气成分 氮气(N2) 氧气(O2)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CO2)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易错易混辨析】
①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一般是指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②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
2.物质的分类:
定义 举例 特征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 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等 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空气、海水、盐水、汽水等 混合物中各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都保持各自的性质,不可用化学符号表示
【易错易混辨析】
①稀有气体包含氦、氖、氩、氪、氙气等,属于混合物。
②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3.测定空气的组成及组分含量
Ⅰ.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
(1)实验原理:汞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中压强减小,由于压强差,汞槽的汞被压入玻璃钟罩内,玻璃钟罩内汞的液面会上升,压入玻璃钟罩内的汞的体积约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药品:汞(Hg,有毒的液态金属)
(3)实验装置:
(4)实验现象: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玻璃钟罩内汞的液面上升。
(5)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汞 + 氧气 → (加热) 氧化汞
(6)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O2)和氮气(N2)组成。
Ⅱ.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实验原理: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中压强减小,由于压强差,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药品:红磷、水
(3)实验装置:
(4)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②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6)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2)→ (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
(7)实验推论:红磷燃烧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或N2) ,该气体不易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易错易混辨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药品的选择
①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原因是木粉和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不能引起密闭容器中压强的变化。
②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原因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消耗氧气。
知识点2:空气中各组分的用途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性质 用途
氧气 供给呼吸 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潜水等
支持燃烧 炼钢、航天、气割、气焊等
氮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作保护气:灯泡、食品、金属焊接等
液氮沸点低 制造低温环境:医疗、超导材料等
可转化为氨气等 用于化工生产,制造硝酸、化肥
稀有气体 通电发光 作电光源:霓虹灯、航标灯、闪光灯等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作保护气:灯泡、金属焊接等
氦气密度小 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热气球等
液态氦沸点低 制造低温环境
知识点3:保护大气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检测项目 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 固体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入肺颗粒物(PM2.5)
污染的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
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等。
【易错易混辨析】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增强,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②目前全球三大大气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 甲烷等)、酸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等)。
③目前,我国采取的空气质量等级分为五级,等级越低,空气污染指数数值越小,即空气质量越好,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知识点4: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只能溶解约30 mL氧气。
4.三态变化: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9℃变成淡蓝色固体。
知识点5: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烧。
2.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比较
物质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硫粉 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剧烈燃烧,放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二氧化硫
木炭 燃烧,持续红热。生成一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剧烈燃烧,放热,发白光,生成一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氧气二氧化碳
铁丝 只能红热,不能燃烧 剧烈燃烧,放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实验结论:氧气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易错易混辨析】
①在做硫粉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瓶底放少量的水,为了吸收二氧化硫以防污染空气;
②在做铁丝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要先放少量水或细沙,是防止熔融的生成物溅落集气瓶瓶底,使集气瓶炸裂。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
知识点6:氧气的制备方法
1.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易错易混辨析】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的“液氧”属于混合物,其中还混有少量的稀有气体等物质,工业上制取的“液氧”通道常加压后储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和发生装置
反应原理 加热高锰酸钾 分解过氧化氢
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
发生装置 固体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装置选择依据 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 反应物为液体,反应条件为固体催化剂和常温
(2)氧气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氧气的收集方法 收集装置 对应氧气性质 优点 验满方法
排水法 ①不易溶于水 ②不与水反应 较纯净 当集气瓶中的水排完,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 ①密度比空气大 ②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较干燥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特别提醒: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集满 .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
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内,使之平铺在试管的底部,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定:用铁夹夹持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记得预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开始收集);
移:实验完毕,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水面(防止水倒吸回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 导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F)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3.催化剂
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易错易混辨析】
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③一种催化剂只针对某一反应,不同的反应,催化剂可能不同;
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如二氧化锰、硫酸铜等都可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知识点7:化学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 多变一 一变多
表达式 A + B + …… → C A → B + C + ……
补充: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缓慢氧化是氧化反应的一种,如食物腐烂、酒的酿造等。
【易错易混辨析】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