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学案 | 物理学科沪粤版8年物理上册单元考点大通关学案(全国通用)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目录学习目标单元归纳单元实验总结典例精讲对点演练1.通过各种现象理解物理就在身边.2.通过探究式实验,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3.正确使用刻度尺,识记使用规则.4.会利用所学的长度、时间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际的问题。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_______和_______的一门科学。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界的认识。 科学家______发现了等时性原理,生活中有哪些工具运用了这种原理,举一例子:_______________。2.学习物理过程中,常要进行单位换算,请完成下面数据的换算。0.0036km=3.6×_______m=3.6×_______dm=3.6×_______cm=3.6×_______mm;(2)125mm=1.25×_______m=1.25×_______km(3)25nm =_______cm =________m(4)7200s =________min =_______h3.长度的“间接”测量:测量物体的细微的长度时(如一张纸的厚度),先数出n张纸,叠好压紧后再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h,则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称为__________。测量物体内部某一长度时(如圆柱体的直径、锥体的高等)常利用直尺、_______等构建几何等量关系,然后进行测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测量曲线的长度时(如地图上的路线),可将细线与被测曲线重合,做好两端的记号,再将细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___的长度,即为所测曲线的长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4.题4图中,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物块的长度,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B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其中用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5.如题5图所示,停表的示数为______min_____s,合_______s。6.我们在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球质量、摆幅和摆长关系”的实验中,如果要研究摆长对摆的摆动快慢的影响时,应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同时改变_________。(以上三空均选填“摆球质量”、“摆幅”、“摆长”),在物理中把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总结:长度、时间的测量及单位换算1.在使用刻度尺测量前,我们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和_______,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据,又要标明测量______,否则记录结果是没有意义的。2.用刻度尺测量一下:手一柞(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间的距离)的长度大约是______cm;食指的宽度大约是_______cm。用钟表测量一下:正常情况下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大约是______次;平静时1min呼吸的次数大约是______次。3.1km=______m 1m=______mm 1mm=______um 1um=______nm1m=______dm=______cm=______mm 1h =______min=______s1.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同学们都想亲自动手操作,测出最准确的数据.小王同学说:“只要认真按老师讲课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小林同学说:“只要遵守实验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小清同学说:“对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多测量几次,然后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小张同学说:“实验误差只能减小,不可避免,无论谁测量也会存在误差.” 你同意______同学的观点. 你认为采取什么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举出两种方法即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红在家里的房间写作业,发现了在书桌上有一根铜丝.于是她想利用本节学到的长度测量知识,测量铜丝的直径.如题3图,小红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5圈后用刻度尺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cm,则该细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cm.这种测量方法称为_______.考点1. 刻度尺的读数【例题1】用A刻度尺测物块的长度,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考点2. 秒表的读数【例题2】秒表的读数为_____。考点3. 量筒的读数【例题3】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进行了如下实验: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轻轻地放入水中,直至______,读出总体积为V2;(3)如图所示为实验过程,由图可知,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演练1】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读数为______cm。【演练2】 该停表的示数为______min_____s,合_______s。【演练3】该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cm3。无论哪种测量工具的读数,都要先观察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根据下面给出的试题答案与解析自测自评)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哪个科学家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A.牛顿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钱学森2.以下各物体的长度接近8dm是( )A.教室的高度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课桌的高度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3.下列过程中,所用时间大约为1s的是( )A.人眨一下眼睛 B.人呼吸一次 C.人打一次哈欠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4.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5.一元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吸一下”,这时有同学手拿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讨论 B.猜想 C.实验 D.分析填空题(本大题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6.小张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25.26cm,则他的数据中准确值是______,估计值是______;从记录结果可以判断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7.在下列的物体中填写上适当的数据或单位:(1)课桌的高度大约为________cm; (2)教室门口的宽度约为________m;(3)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_______; (4)小明的身高大约为1.68________.8.一包A4型号复印纸共500张,小吴用刻度尺测出这包复印纸的厚度为5.00cm,那么一张这样的复印纸的厚度为_______mm。9.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里提到的“纳米”“光年”都是________的单位,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86m,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6400______。10. 误差是_____避免的,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_____的方法。11.你身边的“尺”和“表”(1)用刻度尺测量一下:手一柞(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间的距离)的长度大约是______cm;食指的宽度大约是_______cm;(2)用钟表测量一下:正常情况下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大约是______次;平静时1min呼吸的次数大约是______次.12.小慧等同学在探究摆的奥秘,他们从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______有关,而跟摆幅、摆球质量无关。摆的这个特性,叫做摆的______原理。13.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瓶无色的液体,他认为“可能是一瓶酒”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环节。小华说“闻一闻”就知道是什么了,对于“闻一闻”这一过程是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环节。(选填“设计和进行实验”“提出问题”或“猜想与假设”)三、实验题(本大题6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4.小明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操作如题12图所示,他在该次测量过程中有哪些不恰当的地方,请把它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同学们都想亲自动手操作,测出最准确的数据.小王同学说:“只要认真按老师讲课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小林同学说:“只要遵守实验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小清同学说:“对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多测量几次,然后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小张同学说:“实验误差只能减小,不可避免,无论谁测量也会存在误差.” 你同意______同学的观点. 你认为采取什么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举出两种方法即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长度的“间接”测量:测量物体的细微的长度时(如一张纸的厚度),先数出n张纸,叠好压紧后再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h,则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称为__________.测量物体内部某一长度时(如圆柱体的直径、锥体的高等)常利用直尺、_______等构建几何等量关系,然后进行测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测量曲线的长度时(如地图上的路线),可将细线与被测曲线重合,做好两端的记号,再将细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___的长度,即为所测曲线的长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17.小红发现了在书桌上有一根铜丝。于是她想利用本节学到的长度测量知识,测量铜丝的直径。小红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5圈后用刻度尺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cm,则该细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cm。18.有一根金属管,测得管的内直径为5.2mm,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金属管的外径,读数如图甲所示,由此得金属管外径是_______cm,金属管壁的厚度是_______m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19.在学校开展的小组实验操作过程中,小红想测量一金属块的体积,由于金属块的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红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cm3。按照小红的这种测量方法测得金属块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素养提升精炼答案一、1.B 2.C 3.D 4.A 5.B二、6. 25.2cm,0.06cm,0.1cm(或1mm)7.(1)80(2)1(3)mm(4)m8.0.19.长度,km10.不可,平均值11.(1)17.00~25.00;1.00;(2)60~100;12~20;12.长度,等时性13.猜想与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三、14.(1)被测物体的左端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倾斜没与尺面垂直;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没紧贴被测物体.15.小张;(1)选择精密的仪器;(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16.(1)L/n;累积法;(2)三角板; 组合法/配合法;(3)细线两端记号之间;化曲为直法17.5.00;0.20;18.1.30; 3.9;368.5;19.70;偏大;金属块取出时带出了一部分水;学习目标单元归纳题5图题4图AB单元实验总结典例精讲A分析思路:(1)看清量程、分度值、是否从零刻度量起(不是从零刻度量起的要减去起始刻度值);(2)刻度尺读数 准确值+估计值(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单位3.1 0.01 cm物体的长度是: 4.11cm -2.00cm = 2.11cm分析思路:停表的读数=小表盘的分钟数+大表盘的秒数.t=5×60s+37.5s=337.5s分针过半,秒针>30s5min37.5s5min37.5s1020304050mL1020304050mL对点演练解题方法点拨考点梳理考点梳理素养提升精炼4 5 6 7 cm甲 乙标记标记标记A.加水到标记(金属块浸没水中)取出金属块(准备补充水)C.将量筒中水倒入杯中至标记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