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练习14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练习14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课时冲关14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选择题
地中海周边地区是地中海气候的典型分布区,如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地中海气候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凉爽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
2.地中海地区东南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  )
①受西风影响强 ②受西南季风影响 ③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时间长 ④受大西洋水汽影响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地中海区对地中海气候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冬季地中海区形成低压区,有利于吸引西风深入 ②冬季地中海区形成高压区,有利于加强副高势力 ③夏季地中海区形成低压区,有利于吸引西风深入 ④夏季地中海区形成高压区,有利于加强副高势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1.A 2.D 3.C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水汽,降水较多,气候温和湿润。故选A。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地中海地区东南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夏季降水量较少,冬季降水占全年的比例更高,③正确;地中海地区东南部地区距离大西洋较远,受大西洋水汽影响较小,降水量较少,所以冬季降水占全年的比例更高,④正确,①错误;该地不受西南季风影响,②错误。故选D。第3题,地中海地区,夏季海水温度相比陆地低,从而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加剧夏天的炎热,③错误,④正确;冬季地中海的水温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吸引西风,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增强冬天的降水,①正确,②错误。故选C。]
如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甲、乙、丙、丁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受甲风带影响的地区一定少雨
B.乙气流因受冷暖气流交汇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北移有关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5.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索马里海域海雾较浓鱼群增多
B.尼日尔河径流量骤减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堪察加半岛寒冷干燥
解析:4.C 5.A [第4题,据图可知,甲为北半球低纬的东北信风带,由于东北信风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水汽不易遇冷凝结,因此,受其影响,一般情况下,降水较少。但是,如果东北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且陆地地势起伏较大,则会带来较多的地形雨,A错误。乙气流位于赤道附近,是因为气温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的,B错误。丙风向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的,因此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北移有关,C正确。丁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非洲西部,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因此不能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D错误。故选C。第5题,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为北半球的夏季。夏季,索马里海域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为离岸风,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寒流;由于该地纬度较低,水汽受寒流影响,易凝结成雾;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增加,鱼类饵料增加,鱼群增多,A正确。西南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在地形地势影响下,尼日尔河流域降水增加,河流的径流量增加,B错误。夏季,亚欧大陆增温快,形成亚洲低压,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高压仅仅保留在海洋上,C错误。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堪察加半岛为温带季风气候,此时气温较高,降水较多,D错误。故选A。]
(2024·黑龙江哈尔滨高二统考)如图为某大陆四地一年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时长。读图,完成6~8题。
6.四地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甲丙乙丁 D.丁丙乙甲
7.下列关于四地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
B.乙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C.丙气候在欧洲分布范围最广
D.丁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干湿季分明
8.图中甲、丁对应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6.A 7.C 8.D [第6题,纬度由低到高的是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甲受西风带控制接近12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短;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接近4个月,受西风带控制8个月左右,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6个月左右,受西风带控制6个月左右;从图中可看出丁受信风带控制长达8个月左右,不受西风控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约在4个月左右;因此四地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甲、乙、丙、丁。故选A。第7题,甲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只有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A错;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B错;丙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在欧洲分布范围最广,C正确;丁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D错。故选C。第8题,甲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丁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故选D。]
读图,完成9~10题。
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
9.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10.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解析:9.C 10.A [依据图示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可知:①地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的大陆东岸地区;②地最低月均气温15 ℃以上,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③地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夏季降水较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地区;④地冬雨夏干,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区。]
如图为四地气候要素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四地(  )
A.可能出现在同一个大洲
B乙地年降水量最大
C.丙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D.丁地位于大陆东部
12.四地中,降水主要来自同一风带的是(  )
A.甲地和乙地 B.乙地和丙地
C.丙地和丁地 D.甲地和丁地
解析:11.C 12.D [第1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一个大洲最多出现上述三种气候类型;读图可知,甲地年降水量最大,丙地气温年较差最大;丁地为地中海气候,一般位于大陆西部。故选C。第12题,由前面分析可知,甲、丁两地气候类型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降水均主要来自湿润的盛行西风。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3.读日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北京、东京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中等温线为1月份0℃等温线,请分析A、B两处等温线分布特征的差异并解释成因。
(2)结合气候资料图,分析北京、东京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3)里日本(日本本州岛面向日本海一侧的地区)冬季多降雪,试分析成因。
解析:第(1)题,解答该题需要明确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并结合两地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第(2)题,可根据气候资料图,对比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布等。差异成因可从两地气候的海洋性和大陆性等方面分析。第(3)题,里日本位于冬季西北季风的迎风坡,日本海对季风有加湿作用,且受暖流影响大。
答案:(1)分布特征:A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B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原因:①A处是海洋,B处是陆地,此时是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A处气温较同纬度陆地地区高,B处气温较同纬度海洋地区低;②A处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③B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2)差异:北京的年降水量小于东京;北京降水更集中,集中于7、8月份,东京降水集中于9、10月份;北京雨季短,东京雨季长。原因:东京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
(3)冬季气温低;里日本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风挟带日本海海面的水汽在迎风坡形成降雪;日本暖流增温增湿。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如图为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最南、最北的位置分布图。
(1)指出图乙盛行几内亚季风的季节,并分析该季风的成因。
(2)简述图示地区辐合带多雨的原因。
(3)分析图乙所示季节,Q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4)分析图乙中P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图甲东北信风南移,赤道辐合带在赤道附近,说明太阳直射点南移,表示北半球冬季;图乙东北信风带北移,赤道辐合带在赤道以北分布,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表示北半球夏季。几内亚季风的成因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的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有关: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形成西南风即几内亚季风。第(2)题,在图示热带辐合带区域,气流从低纬地区带来大量暖湿水汽(主要是几内亚季风带来水汽),在辐合带由于辐合上升,形成大范围的空气对流,含有水汽的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凝结,常形成厚厚的积雨云,降水多,多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第(3)题,读图可知,Q地位于30°N-40°N大陆西岸,属地中海气候,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当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干燥;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当地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第(4)题,图乙中P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P地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几内亚季风的影响,降水多;P位于山地迎风坡,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多地形雨;沿岸几内亚暖流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气温高、降水多。
答案:(1)北半球夏季。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几内亚季风(或西南风)。
(2)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
(3)主要特点: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候高温少雨。
(4)热带雨林气候。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几内亚季风的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沿岸几内亚暖流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课时冲关14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选择题
地中海周边地区是地中海气候的典型分布区,如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地中海气候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凉爽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
2.地中海地区东南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  )
①受西风影响强 ②受西南季风影响 ③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时间长 ④受大西洋水汽影响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地中海区对地中海气候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冬季地中海区形成低压区,有利于吸引西风深入 ②冬季地中海区形成高压区,有利于加强副高势力 ③夏季地中海区形成低压区,有利于吸引西风深入 ④夏季地中海区形成高压区,有利于加强副高势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如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甲、乙、丙、丁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受甲风带影响的地区一定少雨
B.乙气流因受冷暖气流交汇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北移有关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5.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索马里海域海雾较浓鱼群增多
B.尼日尔河径流量骤减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堪察加半岛寒冷干燥
(2024·黑龙江哈尔滨高二统考)如图为某大陆四地一年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时长。读图,完成6~8题。
6.四地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甲丙乙丁 D.丁丙乙甲
7.下列关于四地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
B.乙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C.丙气候在欧洲分布范围最广
D.丁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干湿季分明
8.图中甲、丁对应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读图,完成9~10题。
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
9.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10.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如图为四地气候要素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四地(  )
A.可能出现在同一个大洲
B乙地年降水量最大
C.丙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D.丁地位于大陆东部
12.四地中,降水主要来自同一风带的是(  )
A.甲地和乙地 B.乙地和丙地
C.丙地和丁地 D.甲地和丁地
二、非选择题
13.读日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北京、东京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中等温线为1月份0℃等温线,请分析A、B两处等温线分布特征的差异并解释成因。
(2)结合气候资料图,分析北京、东京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3)里日本(日本本州岛面向日本海一侧的地区)冬季多降雪,试分析成因。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如图为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最南、最北的位置分布图。
(1)指出图乙盛行几内亚季风的季节,并分析该季风的成因。
(2)简述图示地区辐合带多雨的原因。
(3)分析图乙所示季节,Q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4)分析图乙中P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