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10:CDCAC DABDA;
11--20:CCBCB CCABC;
21--30:BABCC ADDCB。
二、读图题(每空1分,共20分)
31.(1)北回归线 3 文昌
(2)西北 (40°N,100°E) 北 中
(3)符合条件的地点有2个。根据地图信息,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的大致经纬度为(38°N,112°E)。
32.(1)赤道 昼夜等长 北 增加
(2)夏至 短
(3)寒露
(4)北 短 长七年级地理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未来,太阳将毁灭,地表冰封,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不料在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出了意外。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向木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穿越( )
A.水星轨道 B.土星轨道 C.火星轨道 D.海王星轨道
2.与地球相比,木星( )
A.距离太阳更近 B.表面温度高 C.有人类的存在 D.体积、质量大
人们曾经就谁是宇宙的中心进行过长期争论,有传统的“地心说”,还有后来的“日心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日心说”的观点是( )
A.地球是静止不动的,位于宇宙中心
B.地球是运动的,位于宇宙中心
C.太阳是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转
D.太阳是宇宙中心,地球围绕其他行星转
4.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牛顿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5.以下说法中,适合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有( )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有坚硬的岩石 ③距太阳适中,表面温度适中④有卫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自古以来,宇宙一直是人类探求和研究的对象。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对太空的深入探索已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太空探索更是用30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完成下面小题。
6.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是( )
①推动科技进步②抢占宇宙空间资源③探索生命起源④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下列属于我国太空探索领域成就的是( )
A.“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B.哈勃望远镜成功发射
C.“旅居者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D.“东方1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8.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
A.人口的增长 B.科技的进步 C.复杂的环境 D.发达的交通
下图为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中看到的绝美地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在空间站能观测到地球表面的( )
A.经线 B.纬线 C.地轴 D.海洋
10.在空间站,可见证地球( )
A.是巨大的球体 B.天圆地方 C.围绕太阳公转 D.围绕月球公转
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小舟利用泡沫球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小舟在绘制过程中发现( )
A.纬线共有90条 B.所有的经线都是圆
C.纬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增大 D.经度由赤道向东西两侧增大
12.绘制过程中,需要用虚线表示的是( )
A.赤道 B.极点 C.北回归线 D.本初子午线
1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做( )
A.两极 B.北极 C.南极 D.星极
14.成语“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最后不能达到目的地,“东辕西辙”,理论上可以到达目的地。解释其原因正确的是( )
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经线不等长;纬线等长
③经线是圆;纬线是半圆 ④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渔民甲在A地附近海域捕捞作业,渔民乙从B地前往A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A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10°N,117°W B.10°N,117°E C.10°S,117°W D.10°S,117°E
16.A地所属的半球位置是( )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在地球仪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在地球仪中,乙地( )
A.位于南温带 B.终年寒冷 C.位于甲地的东南方向 D.位于东半球
“日月东西行,寒暑冬夏易。阴阳无停机,造化渺莫测。”——唐苏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日月东西行”,下列关于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D.太阳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
20.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我们的影子也随之变化,以下关于影子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A.短—长 B.短—长—短 C.长—短—长 D.长—短
21.“寒暑冬夏易”,关于季节更替的原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自转
B.同一地点在地球公转到不同的位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在变化
C.昼夜的更替
D.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6月25日,熔铁六号探测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当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23.同学们在关注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返回—着陆期间,会经历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4.嫦娥六号探月探测器从发射到准确着陆期间,北京市的市民可感受到( )
A.白昼渐短 B.天安门旗杆影子越来越长
C.昼长夜短 D.天安门广场升旗越来越晚
2024年夏季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19时30分在巴黎(约49°N,采用东一区区时)开幕,至8月11日结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北京的小明于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的______观看了此次夏季奥运会的开幕式直播( )
A.上午 B.下午 C.凌晨 D.晚上
26.造成北京和巴黎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两地经度差异 ④两地纬度差异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7.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时,位于南半球的悉尼此时应是( )
A.春暖花开 B.夏日炎炎 C.秋高气爽 D.寒风瑟瑟
小华同学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冬至、夏至及其它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9.图示光照现象( )
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
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小华所在学校位于( )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温带
二、读图题(每空1分,共20分)
31.北京时间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的发射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对推广北斗系统特色服务、支撑北斗系统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虚线表示的纬线名称是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位于该线以北的有 个。纬度是影响航天发射场选址的重要因素,纬度越低,发射火箭获得的初速度越大,越节省燃料。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最节省发射燃料的是 。
(2)此次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 方向。读图可知,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 ,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的 (填“高”、“中”或“低”)纬度地区。
(3)小明查阅资料,知道了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的大致经纬度,但是由于粗心大意,他将其记成了(38°N,112°)。按照小明的记法,地球上符合条件的地点有几个?请你据图写出太原卫星发射基地正确的大致经纬度。(3分)
32.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丰富细腻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目录说明书”。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左河水《春分》
(1)“白天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春分时太阳直射 (纬线),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动到 (填“北”或“南”)半球,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 (填“减少”或“增加”),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材料二 昼晷巳云极,宵漏自此长。——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
(2)此诗句反映了北半球为 (节气)时,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物体影子达到一年中最 。
材料三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谢逸《点绛唇》
(3)“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迎来 (节气),天气渐渐风寒水凉。
材料四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杜甫《小至》
(4)冬至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 (方位)移动,南半球昼逐渐变 ,夜逐渐变 。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