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河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6题,总分48分)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通过大坝水库和山涧隧道网,在大分水岭的东坡蓄水,将东坡斯诺伊河的一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需水地区。下面两图分别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和澳大利亚东水西调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与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相比,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A.移民数量小 B.可调水量大 C.工程造价高 D.受益地区广2.两国的调入区由于地下水水位升高,会引起相似的环境问题。其原因主要是( )A.海水入侵 B.废水排放多 C.蒸发旺盛 D.基本无降水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总量大但年均温不高,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些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②强④弱 B.②强③弱C.③强④弱 D.①弱④弱4.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加剧,据科学研究表明,过去五十年来南极植物陆续出现,有关南极洲变绿的影响,正确的是( )A.①变弱,气温升高 B.②增强,气温升高C.③减弱,气温升高 D.④增强,气温升高5.北美西部的“魔鬼塔”高264米,顶端直径84米,塔基直径305米,由一根根多棱形岩浆岩石柱组成。5000万年前,“魔鬼塔”所处区域是一片平坦的海底。下图示意“魔鬼塔”景观,“魔鬼塔”形成的地质过程最可能是( ) 海底沉积一岩浆活动一外力侵蚀一地壳拾升B.海底沉积一岩浆活动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C.地壳抬升一海底沉积一岩浆活动一外力侵蚀D.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一岩浆活动一海底沉积图甲是某区域等温线示意图,图乙是该区域甲至乙一线特大暴雨随地形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6.甲地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 B.高原 C.丘陵 D.低山丘陵7.同纬度大陆西岸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8.甲至乙一线最大暴雨量分布地区的海拔约为( )A.500米 B.800米 C.1000米 D.1800米湿地盐碱化是指湿地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的积累过程,导致土壤pH值升高,土壤结构疏松,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松嫩平原西部有大面积盐碱化湿地。科技人员研发了“稻-苇-鱼”系统,可有效改善土壤盐碱化问题。下图为盐碱湿地组成及利用方式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9.据图可知( )A.湖泡养殖咸水鱼 B.沼泽区蒸发旺盛C.草甸区地下水位高 D.草甸区盐碱化严重10.沼泽区种植芦苇能有效改善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 )A.芦苇释放酸类物质,中和盐分 B.芦苇耐盐碱性强,增加生物多样性C.芦苇生长茂盛,抑制水分蒸发 D.芦苇生长需水分,降低沼泽区水位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显著。云南省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现象。下图示意1986年和2010年该省不同海拔范围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导致该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呈单峰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降水 B.温度C.植被 D.地形12.1986—2010年,该省以下海拔范围中,当地人类活动引起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量最大的是( )A.<1000m B.3000~4000m C.4000~5000m D.>5000m13.1986—2010年,气候变暖对该省海拔5000m以上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降水增加,有机碳侵蚀增强B.温度升高,有机碳分解加快C.冰川退缩,有机碳侵蚀减弱 D.植被增多,有机碳来源增加下图示意某年3月份某气旋从初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甲、乙、丙分别是气旋发展过程的三个时刻。此次气旋移动过程引起的风暴潮导致部分区域的海水水位发生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P甲、P乙、P丙分别为甲、乙、丙三个时刻气旋中心气压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依次是( )A.P甲>P乙>P丙 B.P甲>P丙>P乙 C.P丙>P甲>P乙 D.P丙>P乙>P甲15.此次气旋移动过程中,乙时刻渤海海峡出现( )A.偏东风,低水位 B.偏东风,高水位 C.偏西风,低水位 D.偏西风,高水位16.图示区域中①②③三地按风暴潮导致的最高海水水位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最可能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二、综合题(共3大题,总分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贵州省目前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贵州省是我国主要食辣省份之一,其辣椒生产规模和加工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按加工层次,辣椒加工业划分为以干辣椒制作、油辣椒生产为主的初级加工和以辣椒红色素提取、辣椒碱研发、生物制药为主的深加工。(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乌江的水文特征。(6分)(2)分析贵州石漠化的原因及其对贵州省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利影响。(8分)(3)简述贵州省发展辣椒加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4分)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雾凇俗称树挂,是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在寒冷的冬季,由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华而成。在中国,雾凇的分布整体上呈现北方多于南方,东部多于西部,集中分布在湿润地区的高纬地区。12月26日,随着新一轮冷空气的到来,新疆博湖县境内的南山沙漠地区也出现了罕见的沙漠雾凇景观,石海沙漠中犹如开出了“玉树琼花”,此盛况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慕名前往。右图为悬挂枝梢的洁白雾凇仿佛盛开的繁花。(1)分析此次罕见的南山沙漠雾凇形成的条件有哪些?(8分)(2)我国吉林省的冬季雾凇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著名景观之一,请指出其与瀚海雾凇相比的显著不同。(4分)(3)博湖境内雾凇的出现对当地意义重大。请分析雾凇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带来的积极作用。(6分)19.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东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31米)。吐鲁番盆地年平均气温只有14.5℃,然而日最高气温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9.6℃,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热极”,当地居民建立了半地窖式(一半埋在地下)的房屋。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地质剖面。(1) 说明吐鲁番盆地成为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有“中国热极”之称的自然原因。(6分)(2)从气候角度简析当地居民建立半地窖式房屋的原因。(4分)(3)在吐鲁番地区某果园中,人们在果树下土壤表层覆盖一层粗砂或砾石的作用。(6分)高三月考地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D D B A B A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D D B A17.(1)径流量较大,径流量季节变化显著;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小;无结冰期。(6分)(2)原因: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植被破坏严重。 影响:水土流失加剧,耕地面积减少;部分地区气候恶化,旱涝灾害频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资源不足。(8分)(3)工业区位优势:原料辣椒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成本低。(4分)18. (1)持续的低温天气;充足的水汽;有一定的植被分布;静风或微风的环境。(8分)(2)持续的时间更久;由于大型植被分布较多,雾凇景观更高大更常见。(4分)(3)增加地表积雪的厚度,直接增加地表水资源;雾凇散落之后增加土壤含水量,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有利于丰富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增加空气适度,调节当地局部小气候。(6分)19、(1)晴天多,光照强烈;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比热容小,夏季增温快;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散失;焚风效应明显。(6分)(2)夏季气温高,半地窖式房屋可以减少太阳辐射进入,保持室内凉爽;冬季气温低,半地窖式房屋可以减少室内热量散失,保持室内温暖。(4分)(3)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大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累积;减少风沙对土地的侵蚀(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