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6.1《友谊的真谛》课件(共4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6.1《友谊的真谛》课件(共40张PPT)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6.1 友谊的真谛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第六课的第一框。本单元《成长的时空》是七上教材的第二单元,带领学生探讨家庭、师生、朋友、集体等话题,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与家人、老师、朋友、同学的交往,学会正确处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以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断成长进步。本节课“友谊的真谛”是“友谊之树常青”的第一框内容,这一框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和体悟,引导学生明确并认同友谊的几个重要特质。
本节课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一、友谊的建立;
二、友谊的真谛;
三、友谊伴随学生成长。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4.1 家的意味
4.2 让家更美好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6.1 友谊的真谛
6.2 交友的智慧
单元导语
第五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
5.1 走近老师
5.2 珍惜师生情谊
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
7.1 集体生活成就我
7.2 共建美好集体
二、说学情分析
青少年时期,学生逐渐离开父母的怀抱,更多地寻求同龄人的认同,与同龄人密切交往、建立真挚的友谊成为迫切的内心需要。青少年时期的同伴关系对学生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具有独特的、成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对朋友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学生只有一些模糊的体验,把学生的感悟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友谊的力量,明确交往和友谊在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珍惜友情,善待朋友。
在现实交往中,七年级学生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朋友,或多或少存在人际交往中的需要与困惑:友谊是甜蜜的还是苦涩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变得更丰富、更复杂,是不是交朋友更困难了?很想交到知心朋友,但朋友往往让人失望,到底什么才是友谊?对友谊有很多美好的憧憬和期待,这些期待合理吗?……本课基于以上学情,澄清对友谊的期待和理解,形成正确的友谊观,为缔结真挚友谊打好基础。
道德与法治课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七上 6.1 《友谊的真谛》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道德修养】团结同学,宽容友爱。(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2)
【健全人格】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建立同学间的友谊。(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5)
三、说核心素养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友谊,知道友谊最重要的一些特质。
教学难点:
能认同友谊的一些重要特质。
五、说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6.1 友谊的真谛
导入: 巴黎奥运赛场上的惺惺相惜
交流分享:友情让比赛拥有了无法用奖牌来衡量的意义。生活中,友谊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请和大家分享下。
设计意图:本活动通过观看奥运赛场上超越竞技的美好瞬间引导学生感受友谊的温暖和美好,通过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彼此分享友谊带给自己的感受,引出本课主题——友谊的真谛。
超越竞技的美好瞬间 : 奥运赛场上,拼搏与超越无疑是最大的主题,但一些团结与友谊的瞬间,更能直抵人心。中朝韩乒乓球运动员自拍照刷屏......
总议题
探索无价情感 ,寻觅友谊真谛
子议题一:建立友谊 体悟友谊
子议题二:剖析友谊 探寻真谛
子议题三:相伴成长 珍惜友谊
议学活动:
1、课前小调查:调查班里的同学在与朋友相处中最重视的三项特质。哪些特质的支持率较高?填写在横线上。
2、小组讨论:进入初中,你结识新朋友了吗?你的友谊是怎样建立的?
子议题一:建立友谊 体悟友谊
设计意图:本活动通过调查学生对友谊中最重要的特质的理解,从学生的经验和认知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友谊的特质。
议学任务 : 怎样建立友谊?
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从陌生到越来越了解和熟悉,逐渐建立了友谊。
子议题一:建立友谊 体悟友谊
子议题二:剖析友谊 探寻真谛
议学活动:谈谈你对上述情境的看法,并和同学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设计意图:本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友谊故事,体验成长路上有朋友相伴的温暖与感动,同时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子议题二:剖析友谊 探寻真谛
议学任务:如何正确认识友谊(友谊的真谛)?P44-45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更多的快乐和温暖,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伟大的友谊: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列主义的创始人。他们都全心全意地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资本论》第1卷出版后,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全力以赴的整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直至出版。
议学活动:1、两则情境中什么最打动你?请你分享其他名人的友谊故事。
2、这两篇名人的友谊故事有共同点吗?请你谈一谈。
子议题二:剖析友谊 探寻真谛
▲鲁迅与瞿秋白之旷世情谊: 一位是文坛巨匠,一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18年的年龄差、性情与仪态的不同,掩不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倾世情谊。这段中国文学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文人相亲”的千古绝唱,令世人赞叹、敬慕乃至膜拜。鲁迅和瞿秋白之间是默契的“知”、清晰的“悉”、深刻的“懂”,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能同频共振,甚至“真正懂你的人,未必是你自己”。
▲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他们彼此了解、互相信任。管仲曾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后来,人们常用“管鲍之交”形容好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知音之交 俞伯牙是著名琴师,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是他的琴意只有钟子期能听得懂。钟子期死后,俞伯牙为钟子期弹了一首《高山流水》,此后破琴绝弦,再也不弹琴了。“知音之交”比喻非常了解、相互赏识的知音朋友。
▲忘年之交 东汉末年的孔融和祢衡,两个人的年龄相差很大,但是他们相互欣赏,成为好友。后来,人们用“忘年之交”形容年龄、辈分不相当的人结交为好友。
子议题二:剖析友谊 探寻真谛
子议题二:剖析友谊 探寻真谛
议学任务:如何正确认识友谊(友谊的真谛)?P44-45
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实现心灵的沟通和契合。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议学活动:陈芋汐和全红婵的友谊对你有哪些启发?
设计意图:本活动通过带领学生了解奥运会跳水冠军全红婵和陈芋汐的神仙友谊,给学生在交友方面提供一个正面学习的典范。
最好的“跳台双子星” :2024年8月6日,巴黎奥运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全红婵成功卫冕,陈芋汐获得银牌。赛后两人暖暖相拥。她们总是相互鼓励、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她们的友谊并不是简单的互相关心,而是彼此间寻找到了一种默契和坚定的支持。
子议题二:剖析友谊 探寻真谛
议学活动: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看待“我”心里的滋味。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
议学提示:(1)“我”主动帮助了朋友,却没有得到朋友的帮助,“我”的失落是正常的表现,朋友应该相互分担。(2)不会。作为朋友,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设计意图:“我”和小鸣的故事可能就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这样的故事很快就能让学生联结到自己的经验,引发共鸣和思考。本活动设计主旨就在于由学生的共鸣自然引出“友谊应该是平等的、双向的”这一重要观点。
子议题二:剖析友谊 探寻真谛
子议题二:剖析友谊 探寻真谛
议学任务:如何正确认识友谊(友谊的真谛)?P44-45
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①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梦李白》唐 杜甫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
议学活动:品读诗词,并将诗词与友谊的特质进行配对。
A.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B.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C.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①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长久地在思念你。
②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③老朋友请你再饮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旧。
子议题二:剖析友谊 探寻真谛
设计意图:本活动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丰富的关于友谊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配对练习回顾本课知识点——关于友谊的特质。
子议题二:剖析友谊 探寻真谛
议学任务:如何正确认识友谊(友谊的真谛)?P44-45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议学活动:结合材料,同桌探究友谊的作用?
子议题三:相伴成长 珍惜友谊
设计意图:本栏目让学生在歌曲中再一次体验友谊的珍贵,友谊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友谊的作用。
子议题三:相伴成长 珍惜友谊
议学任务:友谊的作用?P45
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们一程,有些朋友伴我们一生。我们应当不辜负每一段情谊,让友谊伴随我们成长。
七、课堂小结
八、板书设计
实践作业:了解身边同学的交友状况,包括交友的标准、交
友的方式、交友的收获并记录下来,为第二课时
《交友的智慧》的学习做准备。
书面作业:见练习册《能力培养与测试》
P44-45单项选择、非选择P46 8(2)
九、作业设计
十、教学评价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分项 分值 自评 组评
探索无价情感 寻觅友谊真谛 子议题一 建立友谊 体悟友谊 能说出与朋友相处中最重视的三项特质 ★ ☆ ☆
能说出怎样建立友谊 ★★ ☆☆ ☆☆
子议题二 剖析友谊 探寻真谛 根据教学素材表达自己的看法 ★ ☆ ☆
依据材料总结出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 ☆☆ ☆☆
根据教学素材能表达最打动自己的地方 ★ ☆ ☆
能列举、分享其他名人的友谊故事 ★★ ☆☆ ☆☆
能总结两篇名人的友谊故事的共同点 ★★★ ☆☆☆ ☆☆☆
依据材料总结出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 ☆☆ ☆☆
依据陈芋汐和全红婵的友谊表达对自己交友的启示。 ★★★ ☆☆☆ ☆☆☆
根据分析教学情境,表达自己对友谊的观点 ★★★ ☆☆☆ ☆☆☆
结合议学活动总结出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 ☆☆ ☆☆
品读诗词,能将诗词与友谊的特质进行配对。 ★★ ☆☆ ☆☆
子议题三 相伴成长 珍惜友谊 结合教师所展示的素材,进行合作探究,总结友谊的作用。 ★★ ☆☆ ☆☆
3
课堂练习
1.【2024四川中考】“投桃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它的意思是:你赠给我一颗桃,我会回报你甜李。这启示我们( )
A.友谊是没有原则的
B.友谊是平等与双向的
C.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D.友谊是会带来竞争的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友谊的特质。B:“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意思是一方给予,另一方回应,体现了友谊的平等双向性,故B符合题意;AC:说法均错误,友谊是有原则的,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D:题干没有体现友谊与竞争的关系;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2.【2024湖南中考】小刚和小军是好朋友。初中三年,他们共同分享,相互分担,彼此关怀。由此可见,友谊是( )
A.一成不变的
B.没有矛盾的
C.没有原则的
D.平等双向的
【答案与解析】D 本题考查友谊的特质。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真正的友谊中,友谊是平等双向的,双方需要平等地付出和收获;故D符合题意;ABC:说法均错误,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友谊中也会存在矛盾,友谊是有原则的。
3
课堂练习
3.【2024福建中考】下列是课堂学习的一个环节,同学们的发言要点符合任务要求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友谊的特质。①④:材料中,小闽和小福形影不离、彼此分享、互相帮助体现了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两人一起参加校园歌手选拔赛,小福在小闽被选上时依然真诚祝贺,说明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故①④正确;②③观点错误;
3
课堂练习
4.【2023山东中考】“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这些诗词蕴含的道理是( )
A.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B.友谊是心灵的相遇
C.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D.友谊意味着没有冲突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对友谊的特质的认识和把握。题文中的诗句说明了友谊贵在心灵相通、志趣相投,故B说法符合题意;A:材料未体现;C:说法错误,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D:说法错误,友谊并不是没有冲突;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5.【2023广西中考】“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这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应该( )A.相互竞争
B.志同道合
C.互相影响
D.形影不离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与友同行。诗句意思是志同道合的两个人,哪怕相隔万里,也能心意相通。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哪怕就在身边,也是话不投机,之间存在着隔阂,好像相隔万里。这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应该志同道合,故B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6.【2023湖南中考】“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视频演讲中引用的这两句古诗告诉我们( )
A.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B.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C.美好的友谊是一种亲密、单向的关系
D.友谊要以自我为中心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友谊。诗句意思是我和你相隔千里,但能相互了解、彼此交心,就不在乎深远的云海将我们分开了。表明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故B说法符合题意;A:题干没有体现;C:友谊是亲密、双向的关系,故C错误;D:以自我为中心,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7.【2023云南中考】“下列古语或诗句能体现友谊特质的是( )
A.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B.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友谊的特征。A: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比喻彼此善来善往,以礼相待,体现了友谊是平等、双向的;A正确;B:描述了爱情的真谛;C: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D: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
课堂练习
8.【2022山东中考】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下列诗句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友谊的特质。A:意思是兄弟之间要崇尚和睦,朋友之间要注重诚信,A不符合题意;B:体现了友谊的温暖,B不符合题意;C: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C符合题意;D:描述故人相遇的情景,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
课堂练习
9.【2022江苏中考】《论语》有云:“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启示我们( )
A.在学会交友中提高道德修养
B.在善于思考中感受学习乐趣
C.在关爱他人中懂得责任担当
D.在奉献社会中活出生命精彩
【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友谊相关知识。A:“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思是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这启示我们在学会交友中提高道德修养;A正确;BCD: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本题选A。
3
课堂练习
10.【2022江苏中考】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下列句子与上述材料体现的观点相符的是( )
①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据
③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
④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友谊的重要性。题文中描述了友谊的重要性。①:意思是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①符合题意;②:体现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与题意不符;③: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与题意不符;④:表明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