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教版)专项复习 区域产业结构区位熵是指一个地区某一部门占全国该部门的比重与该地区整个工业在全国工业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区位熵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和丘陵占74.6%,平原占20.3%。下表示意部分年份浙江省三大产业区位熵,其中第一产业中种植业与林业区位熵差异大。读表,完成1—3题。年份 1978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第一产业 1.37 1.7 0.68 0.49 0.49 0.48 0.5 0.49 0.48 0.49第二产业 0.91 0.99 1.16 1.1 1.08 1.08 1.09 1.11 1.12 1.13第三产业 0.76 0.75 0.93 1.1 1.03 1.04 1.01 1 0.99 0.991.2000年以后,对浙江省的产业结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DA.第一产业的专业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B.第一产业的产品供给能力较高C.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D.第二产业的专业化水平高【解析】 大招13 归属、特征和变化,三步骤厘清产业结构的判读步骤二、描述产业占比由材料可知,区位熵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由表格数据可知,2000年以后,浙江省第一产业区位熵小于1,第一产业明显处于劣势,A、B错误;第二产业区位熵均大于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其专业化水平高,D正确;第三产业区位熵接近1,基本居于全国平均水平,C错误。2.形成浙江省种植业与林业区位熵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CA.气候 B.劳动力 C.地形 D.市场【解析】 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因此种植业生产处于劣势,林业生产具有优势,因此形成浙江省种植业与林业区位熵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与气候、劳动力、市场的关系不大,C正确。3.下列关于浙江省产业发展的建议,正确的有( )B①建设水产品深加工基地 ②扩大种植业的规模③提升工业产品的竞争力 ④降低第三产业比重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 浙江省海岸线长,分布有舟山渔场,渔业发达,应该发展水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①正确;浙江省平原少,不宜扩大种植业规模,②错误;提升工业产品竞争力有利于产业发展,③正确;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三产业比重应适当提高,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汉诺威是德国下萨克森州的首府,同时是该州的交通枢纽以及汽车、机械、电子等产业中心,商业、金融、保险、会展和旅游产业发达,该类产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就业人数的2/3。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于二战后建立,目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展览场,一年内可承办几十个行业的一流展会,如信息通信、工业技术、数字化技术、能源、环保设施等。如图为德国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会展业在产业结构中属于( )BA.公共服务业 B.生产性服务业C.旅游服务业 D.生活性服务业【解析】 大招13 归属、特征和变化,三步骤厘清产业结构的判读步骤一、了解产业归属会展业主要是为各类企业和行业提供展示、交流、交易的平台,而公共服务业是指通过政府和政府授权的机构为公众提供一系列基本服务,如医疗、教育、环保、水务、公共交通等服务,具有非营利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点,与该产业性质不符,A错;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以提供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为主导的行业,会展业属于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类型产业,B对;生活性服务业是指满足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服务活动,与会展业性质不符,旅游业也属于生活性服务业,C、D两项错。5.世界第一大会展中心坐落在汉诺威的原因是汉诺威( )DA.位于柏林核心区1小时经济圈B.工农业发达,产品种类多C.荒地面积广,土地租金低D.产业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解析】 材料中并未提及汉诺威位于柏林核心区1小时经济圈内,A错;由材料可知,汉诺威第二、三产业较发达,并未提及农业,B错;汉诺威是德国下萨克森州的首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租价格较贵,C错;汉诺威作为水陆交通枢纽以及汽车、机械、电子等产业中心,水陆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为世界第一大会展中心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D对。6.汉诺威会展业的发展为其带来的影响是( )B①提升城市形象 ②促进经济发展③提升城市等级 ④推动产业升级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综上所述,故选B。(2024河北保定期末)晋江市位于福建省沿海,濒临台湾海峡。该市最初从制鞋业起步,被誉为“中国鞋都”,是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创立于晋江的某运动鞋服品牌,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体育用品集团。下图为1978—2021年晋江市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7.晋江市最初发展制鞋业的优势条件是( )AA.劳动力成本低 B.资金丰富C.加工技术水平高 D.消费市场广阔【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鞋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1978年之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晋江市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国外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结合产业发展规律推知,晋江市最初经济发展水平低,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劳动力丰富廉价,所以晋江最初发展制鞋业的优势条件是劳动力成本低,A对,B、C错;晋江市当地消费市场比较狭小,D错。故选A。8.1990—2021年晋江市三大产业的变化表现在( )BA.第一产业产值大幅降低B.第二产业整体得到加强C.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D.第三产业产值先升后降【解析】 大招13 归属、特征和变化,三步骤厘清产业结构的判读步骤三、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读图可知,1990—2021年晋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下降,但其产值不一定大幅降低,A错;第二产业比重先下降后上升,但整体上得到加强,B对、C错;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先升后降,但第三产业产值整体上升,D错。9. 未来晋江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 )DA.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第一产业比重B.引进重化工业,优化轻重工业结构C.利用劳动力优势,扩大制造业规模D.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第三产业比重【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及所学知识可知,产业结构升级通常表现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A、C错。重化工业污染严重,应降低重化工业比重,B错。可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第三产业比重,D对。马上归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方法(1)优化供应链: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优化物流和库存管理等方式,降低采购和库存成本。(2)节约能源:企业可以采用节能措施,如使用节能灯具等方式来降低能源成本。(3)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可以减少人工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例如,企业可以使用自动化机器人来替代手工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4)提高产量: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可以增加产量,从而分摊固定成本,降低单位成本。(2024河北石家庄模拟)就业人口的集聚与分散是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日本东京都市圈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1980年东京都市圈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为61.64%,至2020年已达80.48%,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在各圈层呈明显梯度分布态势。下图示意1980—2020年东京都市圈各圈层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变化率。完成10—12题。10.1980—2020年东京都市圈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整体变化趋势是( )BA.持续上升 B.上升—下降—上升C.持续下降 D.下降—上升—下降【解析】 大招13 归属、特征和变化,三步骤厘清产业结构的判读步骤三、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由图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变化率可知,1980—2000年,东京都市圈各区域均为正值,说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在此期间整体上升;2001—2010年核心区、边缘区为负值,过渡区和外围区为正值,负值总和大于正值总和,说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在此期间整体下降;2011—2020年核心区、过渡区、外围区为正值,边缘区为负值,正值总和大于负值,说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在此期间整体上升,因此1980—2020年东京都市圈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整体变化趋势是上升—下降—上升,B正确。11.2011—2020年新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主要承载地为( )AA.核心区 B.过渡区 C.外围区 D.边缘区【解析】 由图可知,2011—2020年新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在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均为正值,在边缘区为负值,其中核心区数值最大,因此,在此期间新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主要承载地为核心区,A正确。12.1980—2020年新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主要承载地的变化,反映出近10年来( )CA.高技能行业向外扩散B.一般技能行业向心集聚C.高技能行业向心集聚D.一般技能行业均衡分布【解析】 1980—2020年新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主要承载地的变化为由过渡区和外围区转向核心区,这说明出现了第三产业人口向都市圈核心区集聚的现象,A、D错误;最可能的是都市圈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人口向都市圈核心区迁移,C正确;城市中心地价较高,一般的行业受限于成本核算,向城市中心集聚的可能性较小,B错误。(2022山东卷)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13—15题。13.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 )AA.人口惯性的影响 B.环境条件的改善 C.青壮年人口迁出 D.康养产业的发展【解析】 由材料可知,1958年嘉峪关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了钢铁厂,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人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劳动力人口的年龄不断增大,到2005—2010年时成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A正确;青壮年人口的迁出并不能增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C错误;环境条件的改善和康养产业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但不会使其迅速增加,B、D错误。14.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A.交通运输 B.自然资源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解析】 嘉峪关市位于大陆内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受水资源条件限制,当地可开发利用的农业用地数量少,农产品产量和产值低,因此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B正确。该市位于兰新铁路线上,交通运输便利,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A错误;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较多,C错误;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劳动力人口丰富,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劳动力支持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因此当地发展第一产业并不缺劳动力,D错误。15.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DA.造纸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加工工业 D.装备制造工业【解析】 大招12 五大动作,全方位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三、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因此延长产业链,利用当地丰富的钢材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工业有利于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D正确。当地第一产业比重较低,木材和秸秆等造纸原料缺乏,加上水资源不足,不宜发展造纸工业,A错误;目前当地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缺少发展纺织工业需要的劳动力,B错误;当地第一产业比重较低,发展食品加工工业的原料不足,C错误。(2024山东聊城期中)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其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结构偏离度为正值,则说明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反之则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下图为1969—2014年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16.1969—2014年,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可能吸纳劳动力的行业是( )AA.制造业 B.餐饮业 C.农业 D.金融业【解析】 大招13 归属、特征和变化,三步骤厘清产业结构的判读步骤一、了解产业归属读图可知,图中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值小于0,说明第一产业不具有吸纳劳动力的优势;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值约等于0,也不具备吸纳劳动力的优势;而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值一直大于0,说明第二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的优势。据此判断,四个选项中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A正确,餐饮业、金融业属于第三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B、C、D错误。17.产业结构变动会对城市产生一定的影响,就美国东北部城市群而言,该区域的( )BA.城市服务种类减少B.工业区位优势增强C.水资源短缺问题加重D.农业总产值显著下降【解析】 结合三大类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分析,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值大于0,且数值较大,说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增强,而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说明工业的区位优势得到增强,B正确;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值小于0,仅能说明农业不具有吸纳劳动力的优势,但不能说明农业的总产值下降,D错误;城市服务种类的多少与城市规模有关,城市规模及产业结构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城市服务种类的变化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且一般情况下会变多,A错误;美国东北部靠近五大湖沿岸,水资源充足,C错误。18.(19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株洲市位于湖南省,是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中国电力机车之都”。下表为株洲市不同时期产业结构数据表(单位:%)。时期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1978年 33.7 50.0 16.32010年 9.7 58.5 31.82022年 7.6 47.4 45.0(1) 选择柱状图或饼状图,绘制株洲市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统计图,并依据数据说出株洲市产业结构特点。(7分)【答案】 绘图如下。(4分)特点: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1分)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分)第三产业比重升高。(1分)【解析】 结合题目要求,绘制株洲市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统计图如下:大招13 归属、特征和变化,三步骤厘清产业结构的判读步骤三、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从数据上看,株洲市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在1978—2022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升高。近年来,株洲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由传统工业重镇向创新型工业新城转变,以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为引领,加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特色等五类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陶瓷、服饰两个传统优势产业,构建“3+5+2”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株洲市已形成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营运维保、物流配套于一体的、全球首个千亿规模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2) 概括株洲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表现。(6分)【答案】 以动力产业为主导,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2分)产业规模扩大、产业集群形成等;(2分)产业链延长,产品附加值提高等。(2分)【解析】 大招12 五大动作,全方位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三、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材料中“株洲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由传统工业重镇向创新型工业新城转变”以及具体变化可以看出,株洲市以动力产业为主导,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体量上,产业规模扩大、产业集群形成等,产业链不断延长,产品附加值提高,综合实力不断上升。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通过开通城际铁路、促进产业协同、共建综合物流枢纽、人才引进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措施,积极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建设,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3) 简述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对株洲市发展的助推作用。(6分)【答案】 利于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推动动力产业、新兴产业等的发展;(2分)利于完善交通运输网,提高对外联通效率和联系强度等;(2分)促进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提高辐射能力等。(2分)【解析】 结合材料“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及“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通过开通城际铁路、促进产业协同、共建综合物流枢纽、人才引进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措施”可知,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对株洲市发展的助推作用体现在产业、交通、城市化进程三方面。产业方面,利于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推动动力产业、新兴产业等的发展等;交通方面,共建综合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利于完善交通运输网,提高对外联通效率和联系强度等;城市化进程方面,都市圈建设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提高辐射能力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