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教版)专项复习 流域的生态治理(2024陕西渭南大荔期末)黄河流域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下图示意2017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空间格局。完成1—2题。1.黄河流域在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最严峻的是( )BA.下游地区 B.中游地区C.上游地区 D.源头地区【解析】 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人口稠密,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最严峻,B正确;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生态环境相对较好,A错误;黄河上游和源头地区人口稀少,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不如中游严峻,C、D错误。2.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CA.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B.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C.强化行政区划的界限与管理D.建立流域管理与协同机制【解析】 大招15 三治一护,逐个击破流域治理四大难题四、护生A(×)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该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D(×)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流域管理与协同机制,利于协调全流域资源分配,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该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强化行政区划的界限与管理 ,容易造成各自为政,不利于全流域协调发展,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2024江西宜春宜丰中学月考)黄河下游滩区是指黄河大堤与生产堤内临河黄泛区,既是行洪、滞洪和沉沙的重要区域,又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下图示意黄河下游某滩区剖面。据此完成3—4题。3.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嫩滩应发挥的主体功能是( )CA.生产功能 B.生活功能 C.生态功能 D.三者兼顾【解析】 大招15 三治一护,逐个击破流域治理四大难题四、护生结合黄河下游滩区剖面图可知,嫩滩位于主槽两侧,水位高时位于水下,水位低时露出水面,属于湿地,故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嫩滩应发挥的主体功能是生态功能,C正确。4.滩地居民外迁、生产堤拆除有利于黄河下游( )BA.提高滩地土地利用率B.降低主河槽汛期水位C.减少滩地泥沙来源D.增加河流汛期流速【解析】 滩地居民外迁、生产堤拆除可以使主河道加宽,有利于黄河下游降低主河槽汛期水位,B正确;拆除生产堤会淹没滩地,降低滩地土地利用率,A错误;滩地泥沙来源与生产堤无关,与上游水土流失有关,C错误;河道加宽,可能会使河流汛期流速降低,D错误。马上拓展黄河下游宽河道河槽的两侧,被左右摆动的河槽和生产堤所分割,形成宽窄不等的自然滩。滩地存在着大量串沟、洼地、堤河等地貌,还有平行河道的护滩工程、生产堤,以及星罗棋布严重阻水的片林、村庄、避水村台、房台等人工构筑物。一旦发生大规模洪水,滩地上的农田和村庄将面临极大危险。圣劳伦斯河是北美东部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源于安大略湖,自西南向东北流,注入大西洋的圣劳伦斯湾。1824年以前的圣劳伦斯河滩多流急、可航行里程短,尽管该河上游连接着北美的五大湖区,但中游河段的险滩急流既不能让下游的探险者逆流而上,又不能让上游的船只顺流而下。1824年人们开始对中游“瓶颈”段进行整治和开发。下图为圣劳伦斯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5.圣劳伦斯河( )AA.有凌汛现象B.年径流量小,流速慢C.含沙量较大D.水位季节变化较大【解析】 圣劳伦斯河纬度较高,有结冰期,且因河流由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易发生凌汛现象,A项正确;由材料可知,圣劳伦斯河滩多流急,流速较快,B项错误;河流含沙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覆盖率等相关,圣劳伦斯河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C项错误;圣劳伦斯河发源于安大略湖,受湖泊调节作用影响,水位的季节变化小,D项错误。6.1824年人们对中游“瓶颈”段进行整治和开发后,圣劳伦斯河( )BA.生态环境改善B.上下游经贸往来更加频繁C.旅游资源得到大力开发D.河流入海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解析】 大招15 三治一护,逐个击破流域治理四大难题二、治水由材料可知,圣劳伦斯河中游河段的险滩急流既不能让下游的探险者逆流而上,又不能让上游的船只顺流而下,说明“瓶颈”段主要表现为通航能力差。因此,1824年人们对中游“瓶颈”段进行整治和开发后,圣劳伦斯河通航能力大为改善,更方便上下游的贸易往来,而对生态环境改善、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河流入海径流量季节变化的作用不大,B项正确,A、C、D项错误。7.圣劳伦斯河作为国际性河流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B①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机制②沿河大力发展工业,促进经济发展③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④加快梯级电站建设,提高上游蓄水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大招14 六向三阶梯两重点,厘清流域协调开发三、流域协调开发的两大重点圣劳伦斯河作为国际性河流应注重上下游的协作开发,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机制(流域内分担义务、共享权利、共同发展),①正确、④错误;五大湖附近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在河流开发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经济的发展,也要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结合流域优势要素,开发和保护并行),②错误、③正确。马上拓展2024年5月,水利部联合财政部印发《全国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提出的治理方向如下。黑吉辽:山丘河段以保持原生态状况为主,以护岸为主加强河道岸坡整治,局部加固或新建封闭堤防。平原河段以清违清障、固岸保滩、控制河势、稳定主槽、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为主,兼顾改善排涝和灌溉条件。京津冀晋:重点提高河道过流能力,改善排涝及灌溉条件,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内蒙古陕甘宁青新:对于重要城市等人口分布集聚区,合理安排堤防工程。对少量耕地及零星村庄等保护对象,重点对河流弯道、水流顶冲与淘刷河段进行防护。对草原地带分布零散的牧民区,实施堤防护岸达标建设。鄂豫皖赣湘:重点对河势调整剧烈的河段加强岸坡守护,对局部阻洪碍流河段实施清淤疏浚。严控城镇向河流行蓄洪空间发展,统筹中小河流和干支流治理。鲁苏沪浙闽粤琼: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平原河流以贯通河流瓶颈段、打通断点、底泥疏浚为主。山东半岛及东南沿海独流入海河流以河道疏浚通卡、扩大行洪断面为主。云贵川渝桂藏:高寒高原山区河流以山麓河谷人口较集中区域为重点保护对象,建设堤防、护岸及局部河段清淤疏浚,新建排洪隧洞,畅通地下岩溶通道。(2024内蒙古赤峰期末)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沿岸城市众多,生活和生产排污量大。汾河入黄口湿地是受汾河和黄河共同作用形成的狭长形三角洲湿地。近年来,汾8.5月汾河入黄口湿地的直接补给水源是( )BA.大气降水 B.汾河水 C.冰雪融水 D.黄河水【解析】 读图可知,5月份汾河入黄口湿地附近降水直接补给汾河,汾河水补给湿地,湿地地下水补给黄河。该地没有冰雪融水,B正确。河入黄口湿地有退化趋势。下图为5月汾河入黄口湿地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9.该月汾河入黄口湿地地下水水质最差的地点是( )D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解析】 由材料“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沿岸城市众多,生活和生产排污量大”可知,汾河水污染严重。图中④地离汾河最近,汾河水直接渗入补给④地地下水;③②①地离汾河越来越远,受汾河水体影响越来越弱,因此该月汾河入黄口湿地地下水水质最差的地点是④地,D正确。10. 汾河入黄口湿地退化会导致( )AA.黄河汛期含沙量增大B.汾河的径流量减小C.黄河流域面积缩小D.汾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解析】 大招15 三治一护,逐个击破流域治理四大难题一、治沙;四、护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汾河入黄口湿地退化,湿地的拦沙和蓄沙能力下降,汛期黄河含沙量增大,A正确;汾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汾河入黄口湿地受汾河水补给,湿地退化对汾河的径流量影响不大,B错误;入黄口湿地退化对黄河流域面积影响不大,C错误;汾河入黄口湿地退化对汾河流域的降水量影响较小,D错误。随着周边地区工业化快速发展,美国于1913年在怀特萨蒙河上修建了康迪特坝。该大坝上游是洄游鱼类鳟鱼和鲑鱼的产卵场,2019年 8月该大坝被拆除。据此完成11—13题。11.修建康迪特坝的主要目的是( )DA.防洪 B.养殖 C.旅游 D.发电【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大坝是随着周边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修建的,其主要目的是发电,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防洪、养殖、旅游,A、B、C错误。12.拆除康迪特坝的主要原因是( )C①溃坝风险大,维护成本高 ②工业化发展趋势变缓③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④水产养殖易污染水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 大招15 三治一护,逐个击破流域治理四大难题三、治污;四、护生根据材料“该大坝上游是洄游鱼类鳟鱼和鲑鱼的产卵场”可知,拆除大坝可以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③正确;由材料可知,该大坝已修建100多年,时间过久,溃坝风险大,维护成本高,①正确;材料未提及周边地区工业化发展趋势变缓,②错误;水产养殖污染水源不足以导致大坝被拆除,④错误。综上所述,选C。13. 康迪特坝的拆除对我国流域开发的启示是( )BA.大规模拆除河流上的大坝 B.减少效益低下的大坝建设C.通过修建和拆除拉动就业 D.充分利用落差来建设大坝【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大坝的修建和拆除说明在修建该大坝时没有充分考虑其长期效益。A(×)大规模拆除河流上的大坝不符合现实。B(√)对我国流域开发的启示是应该在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减少效益低下的大坝建设。C(×)修建然后拆除,浪费人力、物力、财力。D(×)充分利用落差来建设大坝与拆除大坝的启示无关。14.(2024陕西安康阶段练习,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汉江流域位于我国南北过渡带,西部山脉众多,东部地势相对平缓。得益于流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汉江流域输沙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图1示意汉江流域,图2示意汉江皇庄站1957—2016年输沙量变化过程。图1图2(1) 结合图2,归纳1957—2016年汉江流域输沙量的变化规律。(4分)【答案】 1957—2016年汉江流域输沙量总体减小;(2分)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变小。(2分)【解析】 从图2中可以看出,整体上 1957—2016年汉江流域输沙量波动下降,且年际变化逐渐变小。(2) 相比于皇庄站河段,说明白河站所在河段的径流特点。(6分)【答案】 白河站位于上游,径流总量小;(2分)白河站落差大,径流侵蚀能力强(或径流输沙能力强);(2分)白河站所在河段山高坡陡,径流汇集速度快。(2分)【解析】 题干明确要求从“径流”这一点答题,故可从径流量、径流侵蚀能力、径流汇集速度等方面答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白河站位于上游河段,皇庄站位于下游河段,且材料提示汉江流域“西部山脉众多,东部地势相对平缓”,故白河站径流总量小,且位于上游,落差大,径流侵蚀能力强。此外,白河站所在区域山高坡陡,故径流汇集速度快。(3) 分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导致该流域输沙量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答案】 植物根系固结土壤,减少水土流失;(2分)林冠截留雨水,减少了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2分)增加雨水下渗,减轻地表径流对地表的侵蚀。(2分)【解析】 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能力,一方面植被可以通过根系固结土壤,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林冠截留雨水,减少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从而减少对地表的侵蚀。此外,植被覆盖率增加,也增加了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的厚度,增加了下渗量,减少了地表径流,使河流侵蚀能力减弱,最终导致流域输沙量减小。(4) 除增加植被覆盖率外,请为进一步改善汉江水质提出可行性建议。(4分)【答案】 合理建设大坝,拦截泥沙;建设水源保护区(或建设水源涵养区),减少人类活动干扰;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流域水质的管理保护;加快产业升级,减少高污染和高耗能产业数量。(4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 大招15 三治一护,逐个击破流域治理四大难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