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统编版道德与法治4.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上册统编版道德与法治4.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增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帮助学生掌握多种了解父母的方法,提升对父母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包括关心、照顾、陪伴父母以及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等。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促进家庭和谐。
教学重点
让学生深刻体会父母之爱,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引导学生掌握了解父母的方法,提升对父母的认识。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爱父母不仅是顺从,还包括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的习惯。
相关资料和课件等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视频,视频中展示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吃饭、学习等场景,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父母之爱。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这个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父母之爱和自己对父母的感情,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二)体会父母之爱
回忆与父母的点滴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一些难忘的经历,如父母给自己过生日、带自己去旅游、生病时照顾自己等。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后,在全班分享自己的回忆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父母之爱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教师提问:“在这些经历中,你感受到了父母对你的哪些爱?你是如何回应父母的爱的?” 引导学生思考父母之爱的具体表现和自己对父母之爱的回应,强调爱是相互的。
感受父母的辛苦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父母工作辛苦的视频,视频中展示父母在工作中的忙碌、劳累和压力。
教师提问:“看完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父母的工作内容吗?你了解父母在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吗?” 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辛苦和不易,强调要理解父母、关心父母。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父母为了家庭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关心父母。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来减轻他们的负担呢?”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为父母做的事情,强调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理解父母的期望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父母对孩子期望的视频,视频中展示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未来等方面的期望。
教师提问:“看完这个视频,你了解父母对你的期望吗?你觉得父母的期望合理吗?你会如何努力实现父母的期望呢?” 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责任,强调要努力学习、成长,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后,在全班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父母的期望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关心,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期望,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了解父母的方法
观察日常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日常生活,如父母的饮食习惯、兴趣爱好、作息时间等。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后,在全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观察日常生活是了解父母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关心父母、照顾父母。
教师提问:“在观察父母的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父母的哪些优点和不足?你会如何对待父母的优点和不足呢?” 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优点和不足,强调要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帮助父母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沟通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如与父母聊天、询问父母的工作、生活情况等。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后,在全班分享自己与父母沟通交流的经历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沟通交流是了解父母的重要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父母的想法和感受,增进亲子关系。
教师提问:“在与父母沟通交流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 引导学生思考沟通交流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强调要尊重父母、倾听父母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共同解决问题。
参与父母的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父母的活动,如与父母一起做家务、一起运动、一起旅游等。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后,在全班分享自己参与父母活动的经历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参与父母的活动是了解父母的一种有趣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体验父母的生活,增进亲子感情。
教师提问:“在参与父母的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你对父母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参与父母活动的收获和对父母的新认识,强调要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多了解父母、关心父母。
查阅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查阅关于父母的资料,如父母的出生年月、籍贯、职业经历等。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后,在全班分享自己查阅资料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查阅资料是了解父母的一种全面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父母的过去和现在,增进对父母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提问:“在查阅资料中,你发现了父母的哪些故事?这些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思考查阅资料中的发现和启发,强调要传承父母的优良品质,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四)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关心照顾父母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关心照顾父母,如给父母倒杯水、帮父母捶捶背、为父母做一顿饭等。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后,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关心照顾父母是表达对父母爱的一种具体方式,可以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
教师提问:“在关心照顾父母的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引导学生思考关心照顾父母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强调要坚持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不断提高自己的关心照顾能力。
陪伴父母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陪伴父母,如与父母一起看电影、一起散步、一起玩游戏等。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后,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陪伴父母是表达对父母爱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陪伴和爱。
教师提问:“在陪伴父母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你觉得陪伴父母对家庭关系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陪伴父母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强调要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多陪伴父母,促进家庭和谐。
帮助父母实现愿望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愿望是什么,如父母想去旅游、父母想学习一门新技能等。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后,在全班分享自己对父母愿望的了解和想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帮助父母实现愿望是表达对父母爱的一种特殊方式,可以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爱。
教师提问:“你会如何帮助父母实现愿望?在帮助父母实现愿望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帮助父母实现愿望的方法和收获体会,强调要努力为父母创造条件,实现他们的愿望,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
(五)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
认识不良习惯的危害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可能存在的不良习惯,如吸烟、喝酒、熬夜等。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后,在全班分享自己对父母不良习惯的认识。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不良习惯对父母的健康和生活有很大的危害,我们应该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
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不良习惯会给父母带来哪些具体的危害吗?你是如何认识到这些危害的?” 引导学生思考不良习惯的具体危害和自己的认识途径,强调要通过学习、观察等方式了解不良习惯的危害,提高对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
分析不良习惯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父母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如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不好、缺乏健康意识等。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后,在全班分享自己对父母不良习惯原因的分析。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了解不良习惯的原因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找到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的方法。
教师提问:“你觉得父母形成不良习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是如何分析这些原因的?”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不良习惯原因的方法和依据,强调要从父母的工作、生活、心理等方面综合分析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
寻找改正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如劝说父母、制定计划、陪伴监督等。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后,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方法和想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需要我们有耐心、有方法,要根据父母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师提问:“你觉得哪种方法最适合帮助你的父母改正不良习惯?为什么?你会如何实施这种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选择方法的依据和实施方法的步骤,强调要制定具体的计划,逐步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
实践与坚持
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方法付诸实践,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并坚持下去。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后,在全班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需要我们的坚持和努力,要不断鼓励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
教师提问:“在实践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你觉得自己的方法有效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实践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以及方法的有效性,强调要不断调整方法,提高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的效果。
(六)总结与拓展
总结回顾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体会父母之爱、了解父母的方法、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以及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等。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父母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你将如何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表达对父母的爱?你会如何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思考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的行动方向。
拓展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给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做一张贺卡等,表达对父母的爱。
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开展 “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主题活动,如制作手抄报、举办演讲比赛、开展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建立家庭沟通机制:在班级中建立家庭沟通机制,鼓励学生与父母定期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父母的工作、生活情况,增进亲子关系。
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发展。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方法,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父母之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掌握了多种了解父母的方法,学会了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也认识到了帮助父母改正不良习惯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