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善用法律课件(共29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善用法律课件(共29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2024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善用法律
第三框
XXX中学:XXX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道德与法治
温故知新
1.犯罪的含义、特征?
3.★为什么有了不良行为会容易走向犯罪?
2.★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①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②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①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抵制不良诱惑。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近日,一款名为“蛋仔派对”的游戏在青少年群体中风靡一时,而诈骗分子也抓住了这款游戏的吸引力为青少年群体“量身定制”骗局以“免费赠送皮肤、装备”等名义诱骗未成年上当受骗。当面临网络诈骗时,我们该怎么做呢?这节课我们一起通过此案件学习“善用法律”。
倒 计 时
4分钟时间到
1.遇到侵害,怎么依法维权?P58
2.诉讼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P60
3.★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P61
4.★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2
学习要点
要求:阅读教材p58-62,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1
环节一:超市搜身--依法维权
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鸣叫起来,再次通过仍然鸣叫。随后,小华被保安带到一边询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
(1)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2)你会怎样帮助小华讨回公道?
保安的行为,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由权、名誉权(民事侵权)。
小华可以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请你来定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1.遇到侵害,怎么依法维权?
①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③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能够帮助我们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助我们出主意,甚至替代们解决涉及法律的事务。
律师是熟悉法律的专业人士。能回答我们的法律问题,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给我们当法律顾问,替我们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他们还能受委托打官司,当辩护人。
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公证员能够依照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
连连看
小智需要打官司,但由于家庭困难请不起律师
法律服务站
律师事务所
公证处
小智需要请人代写法律文书、给自己维权出主意
小智需要找专业人士处理法律事务,帮自己打官司、当辩护人
小智想要证明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
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服务机构
人民检察院
公安局
人民法院
法律救济
非诉讼手段
诉讼手段
法律服务机构
法律服务所
律师事务所
公证处
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救济
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非诉讼手段
2.诉讼的含义、地位和类型?
①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②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③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俗称“打官司”,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争议案件的活动。
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民事违法行为
政府机关的行政侵权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如:财产分割、婚姻问题、债务纠纷等
如:税务局、环保局、公安局等政府部门或其工作人员的侵权等行为
如:杀人、放火、盗窃、抢劫、虐待等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某照相馆未经小李允许擅自用其照片,小李向法院起诉。
甲某将乙某打成重伤致残,乙某的母亲向法院提起诉讼。
浙江义乌王红老师因“右眼义眼无眼球”导致无法通过教师资格证认证,王红将义乌市教育局告上法庭。
中学生小宇在放学路上,被几名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小宇要钱,小宇说没钱。随后他们便开始搜小宇的口袋,掏出所有钱,往小宇的头上拍了一巴掌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
你认为小宇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
忍气吞声
助长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可能再次受到侵害
死打硬拼
可能会造成身体受伤害、钱财也损失
不能维权
打击报复
可能会伤害对方或两败俱伤
可能会造成新的违法犯罪的发生
先妥协,事后报警
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容易维权
可以维权
影响
结果
做法
环节二:维权方法
3.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原因)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①、受到不发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③、我们要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4.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保护好作案现场。
议学延伸
法治意识应当根植于人们的头脑深处,但当今社会,诸如欺诈抢劫或者校园霸凌等负面报道层出不穷,侵权行为屡见不鲜。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和素养,强化维权意识,明确维权途径,全校将开展一场‘我的权利我做主’的维权宣传活动。现请你完成校园维权宣传活动方案中的目的和具体维权方式部分。
善用法律
遇到危害
依法求组
课堂小结
诉讼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救济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为什么要同犯罪斗争
法律援助
怎么同犯罪斗争
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张某在工地偷电缆线时被陈某发现,见事情败露,张某跳入附近的河中。陈某担心其出事,再三要求他上岸,并当即报警。张某不听劝阻,最终溺亡。法院审理后认为,陈某追赶行为并无不当,无需担责。从这一案件中可以看出( )
A.陈某维护权利能够守程序
B.陈某勇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C.公民享有的权利具有广泛性
D.张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B
2.(2024·福建·中考真题)中学生小闽发现邻居行迹神秘,通过观察怀疑他们在实施违法行为,于是拨打报警电话,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重要线索。小闽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
A.自己遭遇侵害时学会依法求助
B.惩恶扬善,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C.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D.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C
3.(2024·四川自贡·模拟预测)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某中学三名学生霸凌、杀害同学案又一次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做好校园防霸凌工作永远不能松懈。远离校园霸凌,中学生应该( )
①树立法治观念,坚决不能欺负同学
②坚决同校园欺凌行为作斗争,以牙还牙
③看到同学遭遇校园欺凌,及时告知老师或报警
④在自己遭遇校园欺凌后,担心被报复而忍气吞声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D
4.(2024·辽宁大连·一模)近日,河北邯郸三位初中生长期欺凌同学王某某,并涉嫌将其杀害的案件引发社会关注。截至2024年3月18日,三名嫌疑人因涉嫌“故意杀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只有科学立法才能彻底根除校园欺凌
B.三名嫌疑人被刑事拘留这属于刑罚的处罚
C.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会求助,依法维权
D.未成年人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可以为所欲为
C
5.【2021 桂林】小明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的罚款。小明爸爸的行为(  )
A.属于民事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B.属于行政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
C.属于刑事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D.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3善用法律 教学设计
课题 善用法律
时间 第七周 节次 第2节
来源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5课第2框,课本第58-62页的内容。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八年级
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学校等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对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的分析,培养学生增强法治意识,增强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 (2)法治观念:通过分析案例,树立依法维权意识,知道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懂得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3)责任意识:通过探究活动,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习目标 1.遇到侵害,怎么依法维权?P58 2.诉讼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P60 3.★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P61 4.★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2
学习重点 遇到身边的不法侵害,如何学会依法求助。
学习难点 结合实际社会生活,学会有勇有谋,应对身边的违法犯罪。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评估要点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近日,一款名为“蛋仔派对”的游戏在青少年群体中风靡一时,而诈骗分子也抓住了这款游戏的吸引力为青少年群体“量身定制”骗局以“免费赠送皮肤、装备”等名义诱骗未成年上当受骗。当面临网络诈骗时,我们该怎么做呢?这节课我们一起通过此案件学习“善用法律”。 老师根据学生听课和参与齐读活动的积极性,进行观察评价。 借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体会,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探索新知 自主学习 自主预习:参照《学习要点》 1.遇到侵害,怎么依法维权?P58 2.诉讼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P60 3.★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P61 4.★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2 (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 获取新知 学习活动二:超市搜身--依法维权 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鸣叫起来,再次通过仍然鸣叫。随后,小华被保安带到一边询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 请你来定(1)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2)你会怎样帮助小华讨回公道?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总结:1.遇到侵害,怎么依法维权? 通过讲解与连连看 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并从中分析诉讼与非诉讼手段引出2.诉讼的含义、地位和类型? 学习环节二:维权方法 任务:分析材料: 中学生小宇在放学路上,被几名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小宇要钱,小宇说没钱。随后他们便开始搜小宇的口袋,掏出所有钱,往小宇的头上拍了一巴掌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 你认为小宇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 结合于知识点,3.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学习活动三:观看视频《不同的人生》 归纳总结: 4.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评价与鼓励。 教师通过学生分享交流的有效性,及时做出评价。 教师通过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的准确性,做出评价也指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情况,及时做出评价。 通过违法事例的性质理解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让学生认识可以依法维权违法无小事。 通过案例分析,知道我们怎么怎么维权,以及知道什么要维权 通过案例分析,树立依法维权意识,知道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懂得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尝试应用 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张某在工地偷电缆线时被陈某发现,见事情败露,张某跳入附近的河中。陈某担心其出事,再三要求他上岸,并当即报警。张某不听劝阻,最终溺亡。法院审理后认为,陈某追赶行为并无不当,无需担责。从这一案件中可以看出( ) A.陈某维护权利能够守程序 B.陈某勇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C.公民享有的权利具有广泛性 D.张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2.(2024·福建·中考真题)中学生小闽发现邻居行迹神秘,通过观察怀疑他们在实施违法行为,于是拨打报警电话,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重要线索。小闽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 A.自己遭遇侵害时学会依法求助 B.惩恶扬善,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C.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D.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3.(2024·四川自贡·模拟预测)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某中学三名学生霸凌、杀害同学案又一次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做好校园防霸凌工作永远不能松懈。远离校园霸凌,中学生应该( ) ①树立法治观念,坚决不能欺负同学 ②坚决同校园欺凌行为作斗争,以牙还牙 ③看到同学遭遇校园欺凌,及时告知老师或报警 ④在自己遭遇校园欺凌后,担心被报复而忍气吞声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4.(2024·辽宁大连·一模)近日,河北邯郸三位初中生长期欺凌同学王某某,并涉嫌将其杀害的案件引发社会关注。截至2024年3月18日,三名嫌疑人因涉嫌“故意杀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只有科学立法才能彻底根除校园欺凌 B.三名嫌疑人被刑事拘留这属于刑罚的处罚 C.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会求助,依法维权 D.未成年人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可以为所欲为 5.【2021 桂林】小明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的罚款。小明爸爸的行为(  ) A.属于民事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B.属于行政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 C.属于刑事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D.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
课堂小结
迁移拓展 法治意识应当根植于人们的头脑深处,但当今社会,诸如欺诈抢劫或者校园霸凌等负面报道层出不穷,侵权行为屡见不鲜。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和素养,强化维权意识,明确维权途径,全校将开展一场‘我的权利我做主’的维权宣传活动。现请你完成校园维权宣传活动方案中的目的和具体维权方式部分。
教学反思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先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进行充分讨论、反思,让学生充分交流归纳。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看法,进行引导点拨。板书是根据教材中所划分的模块写的,过于简洁、笼统,可以根据知识点的内容,先让学生总结,教师再来归纳整理;多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课堂的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