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冲关24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流水的搬运作用以机械搬运为主,包括推移、跃移和悬移三种方式。如图所示,推移是物质颗粒在流水的作用下沿河床底面滑动和滚动,跃移是物质颗粒沿河床底面跳跃前移,悬移是物质颗粒在流水中呈悬浮状态被搬运。流速不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机械搬运方式也不同。据此,完成1~2题。1.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中,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的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3月C.8月 D.10月2.不同流速作用下,关于同一粒径的砾石搬运形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流速快时,以推移为主B.流速慢时,以推移为主C.流速慢时,以跃移为主D.流速慢时,以悬移为主解析:1.C 2.B [第1题,由图文信息可知,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说明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搬运能力强,而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8月时,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冰雪融水从高山汇流而下,落差大,流速大,搬运能力大。因此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C正确;1月份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停止,河流流量小,机械搬运方式只能是悬移方式,A错误;3月份气温刚回升,10月份气温已经开始下降,气温都比较低,高山冰雪融水量小,河流流量小,不会存在推移搬运方式,B、D错误。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砾石颗粒较大,不会出现悬移搬运形式,D错误;流速快时,以跃移方式为主,A错误;流速慢时,以推移方式为主,B正确,C错误。故选B。]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沉积岩)的上升过程。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如图是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图,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地层上表面高度的时间变化。据此,完成3~5题。3.造成该断面附近地层上升的主要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C.堆积作用 D.变质作用4.该断面上,甲地层比乙地层( )A.形成早,厚度小 B.形成旱,厚度大C.形成晚,厚度小 D.形成晚,厚度大5.当前,该断面地貌类型是( )A.V形谷 B.河漫滩C.冲积扇 D.三角洲解析:3.B 4.C 5.A [第3题,根据材料,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根据流水侵蚀的痕迹,该处的岩层不断稳定上升,造成该断面附近地层上升的主要作用是地壳运动,B正确。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该地岩层是沉积岩,A错误。堆积作用发生在低洼处,C错误。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D错误。第4题,沉积岩层中,下面的沉积层形成的早,上面的形成的晚。该断面上,甲地层在上面,形成的比乙地层晚,根据水流侵蚀线宽度,比乙地层厚度小,C正确。A、B、D错。第5题,当前,该断面岩层持续上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地貌类型是V形谷,A正确。河漫滩、冲积扇、三角洲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C、D错误。](2024·河南商丘高二校联考)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在出山口处形成扇形堆积体——冲积扇。冲积扇在平面上呈扇形,可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部分,扇顶伸向谷口,在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下面左图为“干旱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右图为“湿润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干旱地区冲积扇形态较湿润地区冲积扇形态显著的原因是( )A.干旱地区冲积扇面积大B.干旱地区河流落差小C.湿润地区地形起伏大D.湿润地区流水作用强7.干旱地区的聚落适宜布局在( )A.冲积扇扇缘 B.冲积扇扇中C.冲积扇扇顶 D.山谷中解析:6.D 7.A [第6题,干旱地区冲积扇形态明显,主要原因是冲积扇形成后受到的流水作用弱,沉积物主要留在了河流出山口,而不会被流水搬运更远。而湿润地区河流流量更大,流水搬运能力更强,所以湿润地区的冲积扇形态不显著。故选D。第7题,根据流水机械沉积分异规律可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因此冲积扇扇缘的土壤颗粒小。冲积扇的出山口(扇顶)地势高,地下水会向扇缘部分流动,导致扇缘地下水较充足,因此,在干旱区,土壤条件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冲积扇扇缘有利于形成绿洲,聚落多分布于此。故选A。]如图为金沙江某河段河流阶地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8.图示河段的河流流向最可能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北向南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南向西北9.图示河流阶地形成之前,该地区可能发生的内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C.地震 D.岩浆活动10.下面四个阶段中,河流流速最慢的是( )A.T1 B.T2C.T3 D.T4解析:8.A 9.D 10.B [第8题,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东北方向,金沙江位于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读图可知,该河段河流东北岸以河流堆积地貌为主,据此可判断,河流流向最可能为自西北流向东南。第9题,读图可知,金沙江该河段的基岩为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河流阶地形成之前,最可能发生岩浆活动。第10题,河流流速快慢会影响河流阶地沉积物颗粒的大小,河水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河水流速慢,沉积物颗粒小。T1、T2、T3、T4四个阶地中,T2阶地由粉砂层组成,沉积物颗粒小,因此此时期河流流速最慢;T1、T3、T4阶地由河流砾石组成,沉积物颗粒大,河流流速快。]阴山南麓许多新洪积扇体呈叠瓦状披盖在年代较老的洪积扇上,被称叠瓦型洪积扇(如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叠瓦型洪积扇的形成说明该区域经历了( )A.流水的持续性侵蚀作用B.流水的间歇性侵蚀作用C.流水的持续性堆积作用D.流水的间歇性堆积作用12.叠瓦型洪积扇的形成说明该区域历史时期多发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寒潮 B.山洪C.沙尘暴 D.旱灾解析:11.D 12.B [第11题,根据所学可知,洪积扇是洪水堆积作用形成的,A、B错误;据材料“新洪积扇体呈叠瓦状披盖在年代较老的洪积扇上”可知,叠瓦型洪积扇的形成至少经历了两次洪水的堆积作用,说明该区域经历了流水的间歇性堆积作用,D正确,C错误。故选D。第12题,洪积扇是洪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叠瓦型洪积扇的形成说明该区域历史时期多发的自然灾害是山洪,B正确;洪积扇与寒潮、沙尘暴、旱灾没有关系,A、C、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13.(2024·重庆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称为河流袭夺。袭夺发生后会改变原来水系的分布状况,重新组合成新的水系,部分河流流向也会发生变化。如图示意四川省北川湔江水系流向演化过程图。(1)说明古都坝河部分河段的河道与北川映秀断裂带在分布上高度一致的原因。(2)指出湔江水系演化过程中流向发生转变的河段,简述其流向发生转变的过程。(3)分析新水系形成后对青莲地区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古都坝河部分河段和北川映秀断裂带走向一致,且存在部分相交地带。由于断裂带的存在,导致河流流经该地区时,会向地势更低的断裂带汇集,最终河流会在断裂带地区汇聚形成新的河道,造成古都坝河部分河段的河道与北川映秀断裂带在分布上高度一致的现象。第(2)题,由图文信息可知,古都坝河最早沿北川映秀断裂带自东北向西南经擂鼓汇入苏宝河;通口河和古都坝河之间存在分水岭,且通口河由于侵蚀能力较强,最终切穿分水岭,使其和古都坝河相通;由于北川映秀断裂带对地壳的抬升作用,最终造成擂鼓河床海拔高于黄家坝河床海拔,结合水往低处流动的特性,曲山至黄家坝河段的流向由向西南流动转向向东北流动。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水系形成后,通口河径流量明显增大,最终造成青莲地区河流水量加大,水位抬升;青莲地区河流水量增大之后,能够满足当地农业发展用水需求,促进农业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河流的通航能力,利于提升河流的航运价值。弊端是水位抬升之后,河流极易冲破河岸束缚形成洪涝灾害。答案:(1)北川映秀断裂带由于地势较低,地表水易在此汇聚成河流;古都坝河走向和北川映秀断裂带走向一致,且有相交地段,因此古都坝河极易沿北川映秀断裂带形成河道,最终造成古都坝河部分河段的河道与北川映秀断裂带在分布上高度一致。(2)曲山至黄家坝河段流向发生转变。通口河发生溯源侵蚀,最终切穿分水岭,通口河和古都坝河相通形成新的水系,且由于擂鼓附近地壳断裂抬升,导致黄家坝河床海拔较擂鼓低,古湔江转而流向海拔更低的黄家坝,最终使曲山至黄家坝河段流向由向西南流动转向向东北方位流动。(3)利:青莲地区水量加大,水源增多,更有利于农业发展;水量加大,水位上升,利于该地内河航运的发展。弊:水量加大,更易导致洪涝灾害。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河流阶地,是指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形成主要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之下,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很多古老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某校学生到河北省桑干河大峡谷生态旅游区开展河流地貌研学活动。研学考察中,同学们发现较完整的河流阶地多保留在凸岸。如图为桑干河某河段阶地剖面图,T1、T2、T3为不同时期的河流阶地。(1)按照形成从早到晚给图中河流阶地排序。(2)简述河流阶地地貌的形成过程。(3)简析“完整的河流阶地多保留在凸岸”的原因。(4)分析耕地和聚落多分布在河流阶地的自然条件。解析:第(1)题,当地壳相对稳定或下降时,河流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然后地壳上升,河床比降增加,水流转而下切,于是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的阶地,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则可以形成多次阶地。所以距河道越远的阶地形成时间越早,距河道越近的阶地形成时间越晚,所以图中形成从早到晚的阶地顺序为T3、T2、T1。第(2)题,构造运动往往造成河道比降的变化,影响河流系统中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当地壳相对稳定或下降时,河流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此时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塑造出河漫滩;然后地壳上升,河床比降增加,水流转而下切,于是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的阶地。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则可以形成多级阶地。第(3)题,由图文信息可知,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明显。河流凸岸多为沉积岸,泥沙沉积多,阶地沉积面平坦开阔,面积大,容易被观察到。其次,河流凸岸受流水侵蚀较弱,在不同时期阶地地貌更容易留存而被发现。第(4)题,河流阶地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受泥沙沉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同时河流阶地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良,有利于耕地的分布。其次,河流阶地地形平坦,交通建设以及聚落建设的难度小,所以耕地和聚落多分布在河流阶地。答案:(1)T3、T2、T1(2)地壳相对稳定或下降时,河流携带泥沙沉积明显,河漫滩发育;地壳上升,下切加剧,原河漫滩形成河谷两侧的阶地;若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则形成多级阶地。(3)河流凸岸多为沉积岸,阶地沉积面地形较开阔,容易被观察到;凸岸受河流侵蚀较弱,不同时期的阶地地貌较易留存。(4)河流阶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地形平坦,有利于交通线和聚落的建设。课时冲关24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流水的搬运作用以机械搬运为主,包括推移、跃移和悬移三种方式。如图所示,推移是物质颗粒在流水的作用下沿河床底面滑动和滚动,跃移是物质颗粒沿河床底面跳跃前移,悬移是物质颗粒在流水中呈悬浮状态被搬运。流速不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机械搬运方式也不同。据此,完成1~2题。1.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中,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的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3月C.8月 D.10月2.不同流速作用下,关于同一粒径的砾石搬运形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流速快时,以推移为主B.流速慢时,以推移为主C.流速慢时,以跃移为主D.流速慢时,以悬移为主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沉积岩)的上升过程。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如图是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图,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地层上表面高度的时间变化。据此,完成3~5题。3.造成该断面附近地层上升的主要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C.堆积作用 D.变质作用4.该断面上,甲地层比乙地层( )A.形成早,厚度小 B.形成旱,厚度大C.形成晚,厚度小 D.形成晚,厚度大5.当前,该断面地貌类型是( )A.V形谷 B.河漫滩C.冲积扇 D.三角洲(2024·河南商丘高二校联考)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在出山口处形成扇形堆积体——冲积扇。冲积扇在平面上呈扇形,可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部分,扇顶伸向谷口,在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下面左图为“干旱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右图为“湿润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干旱地区冲积扇形态较湿润地区冲积扇形态显著的原因是( )A.干旱地区冲积扇面积大B.干旱地区河流落差小C.湿润地区地形起伏大D.湿润地区流水作用强7.干旱地区的聚落适宜布局在( )A.冲积扇扇缘 B.冲积扇扇中C.冲积扇扇顶 D.山谷中如图为金沙江某河段河流阶地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8.图示河段的河流流向最可能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北向南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南向西北9.图示河流阶地形成之前,该地区可能发生的内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C.地震 D.岩浆活动10.下面四个阶段中,河流流速最慢的是( )A.T1 B.T2C.T3 D.T4阴山南麓许多新洪积扇体呈叠瓦状披盖在年代较老的洪积扇上,被称叠瓦型洪积扇(如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叠瓦型洪积扇的形成说明该区域经历了( )A.流水的持续性侵蚀作用B.流水的间歇性侵蚀作用C.流水的持续性堆积作用D.流水的间歇性堆积作用12.叠瓦型洪积扇的形成说明该区域历史时期多发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寒潮 B.山洪C.沙尘暴 D.旱灾二、非选择题13.(2024·重庆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称为河流袭夺。袭夺发生后会改变原来水系的分布状况,重新组合成新的水系,部分河流流向也会发生变化。如图示意四川省北川湔江水系流向演化过程图。(1)说明古都坝河部分河段的河道与北川映秀断裂带在分布上高度一致的原因。(2)指出湔江水系演化过程中流向发生转变的河段,简述其流向发生转变的过程。(3)分析新水系形成后对青莲地区产生的影响。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河流阶地,是指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形成主要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之下,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很多古老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某校学生到河北省桑干河大峡谷生态旅游区开展河流地貌研学活动。研学考察中,同学们发现较完整的河流阶地多保留在凸岸。如图为桑干河某河段阶地剖面图,T1、T2、T3为不同时期的河流阶地。(1)按照形成从早到晚给图中河流阶地排序。(2)简述河流阶地地貌的形成过程。(3)简析“完整的河流阶地多保留在凸岸”的原因。(4)分析耕地和聚落多分布在河流阶地的自然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练习24 河流地貌的发育(原卷版).doc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练习24 河流地貌的发育(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