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习指导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学习指导1秦灭六国的原因、时间、过程、意义秦楚齐燕赵魏韩战国后期秦灭六国嬴政(秦王)1、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定。2、商鞅变法,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3、秦王嬴政招募人才,委以重任,听取建议,积极策划。原因:时间、过程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随后,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秦灭六国的意义即时训练1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A.洛阳B.咸阳C.长安D.北京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具体措施自学指导2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监察行政军事最高统治者中央郡县地方郡县制是有实行对郡县制的评价: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在《秦王扫六合》一课的讨论环节中,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分封制”和“郡县制”进行了激烈争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B.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D.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即时训练2C自学指导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在文化上:在 经济上:在交通上:在军事上:在文化上:统一文字作用: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圆形方孔钱在经济上:统一货币作用:统一货币,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秦度秦衡秦量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作用: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是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秦皇古道在交通上:车同轨作用: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在交通上:开凿灵渠作用: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在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匈 奴辽东临洮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蒙 恬秦的疆域长城一带南海陇西东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能够体现这一含义的是A.秦灭六国,统一天下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开创科举,选官取士D.废除行省,设立三司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下设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①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②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 小篆(官方)本课小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修筑灵渠③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如图所示是四方故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B积累识记:1、秦灭六国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2、确立中央集权制的措施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在中央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交通上:车同轨,修灵渠。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达标检测1、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2、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县令CA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 国家是( )A夏 B商 C秦 D汉4、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皇权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C车同轨 D实行分封制5、秦朝开创了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的(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CDD6、秦始皇时开凿的、沟通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白渠 D、灵渠7、秦始皇时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文字( )A、隶书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8、秦长城的起点是 ( )A、东到大海,西到辽东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DDB9、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是A.大修驰道,使车辆在全国畅行无阻B. 统一文字,推行全国C. 统一货币D.建立皇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