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案-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案-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为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 世界格局的演变》,包括“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早期殖民扩张”三目 内容。三目内容分别讲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这种影响带来了一连串反应,包括人口迁移、 物种交换、疾病的传播、美洲作物传入对中国明清时期的正面影响),以及三角贸易与白银贸 易,和早期殖民扩张的表现、影响。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 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了解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的史实,理解全球物种大交换对人类历史发展带来怎样的影 响。
了解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的基本史实,重点理解三角贸易 和白银贸易的影响。
掌握西班牙和葡萄牙及其他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分析早期殖民扩张的影 响。
(二)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学生们能够通过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了解认识到新航路 开辟后给全球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初步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时空观念:学生们能够运用时空观念,梳理建立全球物种交换、全球商品交换以及全球 殖民扩张的路线。
3.史料实证:学生们能够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理解新航路开辟后给世界所带来的重要影 响。
4.历史解释:学生们能够通过老师的引导,认识到历史解释的重要性,能够学会对价格革 命以及商业革命等特有现象作出历史解释。
5.家国情怀: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够认识到世界文明的整体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2.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难点:1.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2.白银贸易这 一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且反转较大的点,这种反转体现在“闭关锁国政策”与“白 银最终流向中国”这一现象。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材料分析法、讲述法、问题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V导入新课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有 人说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有人说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也有人说它是欧洲殖民掠夺之 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新航路开辟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V讲授新课
一、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
(一)人口迁移
设计思路:通过一个探究设计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析出人口迁移的条件、概况、特点 和影响,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合作探究一:根据以下材料归纳人口迁移的条件、概况、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新航路开辟 后的100年间,随着欧洲人的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减少90%—95%。 与此同时,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 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土著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统的人,共同生 活在这里。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
——《中外历史纲要》 先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回答出新航路的条件和概况,后老师归纳总结。
条件:新航路的开辟,航海交通技术的进步。
概况:欧洲人入侵美洲;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各地区有族群混合现
材料二
宗主国与殖民地分布图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16—17世纪,英国 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 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接着学生根据材料地图和文字分析回答出新航路的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 结补充。
特点:①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②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
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
材料三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以后,不仅侵占和掠夺了印第安人的土地,而且对印第安人 进行了血腥的杀戮……残酷的殖民战争造成印第安人的巨大伤亡,从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到1570年征服大业基本完成的78年内,大约有256万印第安人死于殖民战争之中。
——《印第安人的血泪史:美洲大屠杀》
材料四
运送黑奴的船只 美洲大陆上劳作的黑奴
材料五
_IFE HIS
AORE
AN
各地区人口族群混合
种族歧视
学生再根据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分析回答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补充
影响:(1)欧洲人对美洲进行殖民掠夺,给印第安人带来沉重灾难;(2)形成了罪恶的黑 奴贸易,但同时也促进了美洲开发;(3)改变人口地理分布,出现族群混合和种族歧视现象。
(二)物种交换
1.物种交换的概况
设计思路:物种交换的概况,教材只从植物和动物的角度提及,我把微生物的内容整理过 来,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列成一个表格,以老师的讲述为主。
政 洲 一 美 美洲一 一世界
植物 小麦、燕麦、大麦、裸麦 橄榄、葡萄等 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 花生、南瓜等
动物 马、牛、猪、羊、鸡等 小龙虾、黑豚、负鼠等
微生物 各种疾病和传染病病菌 (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
2.物种交换的特点和影响
设计思路:通过一个探究设计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析出物种交换的特点和影响,培养 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合作探究二:根据以下材料分析物种交换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另 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 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 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哥伦布大交换》
先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补充。
特点:欧洲主导,内容丰富、结果具有双重性、范围广、具有长期性。
材料二
材料三 明朝后期,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后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 胜五谷几倍”,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 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
——摘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先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补充。
积极:(1)丰富食物结构、促进经济开发;(2)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3)促进 文明文明交流融合。
材料四 欧洲人随身带来的病菌乃是他们最强大的征服武器。他们在新世界横扫一切,因 为当地居民对欧洲人带来的病菌无免疫力……在加勒比海地区,几乎所有的土著部落居民在不 到50年的时间里被扫荡殆尽。在大陆上,病菌的传播比科特斯和皮萨罗率领的远征军进展得 更快更远,也更有毁灭性。他们带来的新植物种子和动物则以较慢的速度传播着他们的危害。
—— 《白银资本》
先学生分析回答,后老师归纳。
消极:(1)各种疾病的传播、原住民大量死亡;(2)同时伴随着更加快速的欧洲殖民统治。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世界宏观发展
设计思路:通过两张地图的对比,使学生从时空的角度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一个宏观认识。
新航路开辟前欧亚传统商路图 15至17世纪世界贸易图
发展概况: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联系增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地区微观发展
设计思路:通过一个表格把几条贸易路线的概况整理归纳出来,培养学生的概括整理学科 知识的能力。
自主学习:根据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印度洋贸易 ( )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占优势 主要商品:金银—→丝茶香料瓷器纺织品等
大西洋贸易 欧洲人主导的( ) 主要商品:制造品—→ ( )—→金银棉花烟草毛皮等
( )贸 易 西班牙横跨太平洋贸易 主要商品:白银—→生丝、丝绸、棉布、瓷器
( ) 澳门中转贸易 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主要商品:( )—→生丝、瓷器
围绕中国的 ( )圈 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东南 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先学生自主完成,后老师展示答案。
印度洋贸易 (欧洲人)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占优势 主要商品:金银←—→丝茶香料瓷器纺织品等
大西洋贸易 欧洲人主导的(三角贸易) 主要商品:制造品—→ (黑奴)—→金银棉花烟草毛皮等
( 太 平 洋 ) 贸 易 西班牙横跨太平洋贸易 主要商品:白银—→生丝、丝绸、棉布、瓷器
( 葡 萄 牙 ) 澳门中转贸易 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主要商品:(白银) →生丝、瓷器
围绕中国的 ( 白 银 贸 易 ) 圈 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东南 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1)三角贸易
设计思路:在学生掌握了几条贸易路线的基本史实后,重点学习三角贸易的内容及其影线 和白银贸易对中国的影响,突破教材的难点。
资本主义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三角贸易的内容结合地图以老师的讲解为主。
(2)白银贸易
(
白银贸易:
丝绸、棉布、
葡萄牙、西
班牙主导的



太平洋贸易


白银最终流向中国
明清白银需求增加

清“闭关锁国”海禁政





)
设计思路:白银贸易的基本史实老师结合灯片的示意图讲解,而白银贸易的影响设计一个 探究题,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合作探究三:依据材料分析海路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西班牙帆船到中国来进行贸易,中国史料记载很多。明末时人记载,“其夷佛郎机 也,其国有银山,有夷人铸作;银钱独盛……若贩吕宋,则单得其银钱”。关于明代流人中国 白银的估计,我国学者王裕巽通过对国内外史料的分析,认为明代中国从国外贸易中得到了超 过3亿两的白银,具体数字为:从西班牙得到87,750,000两,从日本得到200,000,000 两,从葡萄牙得到42,762,750两,总计为330,512,750两。
——韩琦《美洲白银与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
先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补充。
(1)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2)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三、早期殖民扩张
设计思路:通过地图和教材了解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时空素养,通 过一个探究题,分析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的学科是素养。
(一)早期殖民扩张概况
殖民扩张的概况以老师的讲解为主。 1.16世纪
(1)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 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
(2)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 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2.17世纪
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二)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合作探究四:依据材料分析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材料 2003年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反种族歧视大会”上,非洲国家普遍认 为,欧洲的殖民主义和奴隶制度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是造成非洲贫穷和落后的最主 要原因。因此,欧洲国家应向非洲进行道歉并赔偿损失。
在整个欧美社会,殖民主义的阴暗面被小心翼翼地回避着、淡化着,它总体上仍是一段值 得夸耀的光荣史和冒险史,早期的殖民者也仍是被广泛传诵的英雄。
所谓的基督教人种在世界各地对他们所能奴役的一切民族所采取的野蛮和残暴的暴行,是 世界上任何时期,任何野蛮愚昧和残暴的人种都无法比拟的。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 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 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学生依据讨论分析回答出新航路开辟对殖民地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
补充。
1.对殖民地的影响
(1)消极影响
①美洲:掠夺金银、原料和种族屠杀。
②非洲:黑奴贸易,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发展。
③亚洲:殖民侵略、殖民据点和商业垄断。
(2)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殖民地近代化进程。
材料
商业革命:商业的商品、方式、中心、范围、主导发生变化,促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 场开始形成。
价格革命:金银增加、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促使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临解体。 接着分析对欧洲的影响。
学生依据讨论分析回答出新航路开辟对殖民地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 补充。
2.对欧洲的影响
出现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 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 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资本论》
最后分析新航路开辟对全球的影响。
学生依据讨论分析回答出新航路开辟对殖民地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 补充。
3.对世界的影响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但本质是罪恶的。
四、拓展:从黑暗森林到命运共同体
设计思路:历史联系现实,带领学生了解一系列事件发生后带来的人口种族歧视,国际关 系、世界格局的变化,文明的冲突。物种交换带来了丰富性和多彩的一面,同时带来挑战。而 这种大互动发生后,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推广,改变人类传统的已有观念。使学生深入理解当
今社会关系的复杂性问题,并相较于《三体》中黑暗森林法则,明白当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中国方案的智慧,当今的中国为人类的和平发展做出的贡献和大国担当,进行家国情怀和国 际视野的教育。
展示两段材料,在学生畅所欲言的的基础上,老师在归纳总结提升。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 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 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 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
——刘慈欣《三体 ·黑暗森林》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 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互享。
(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本课小结:
——习近平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条件、概况
人口迁移 特点
人口迁移与 概况 (影响)
物种交换 物种交换
特点 影响
阿拉伯商人
印度洋 欧洲商人
欧洲手工品←→美洲贵金属、蔗糖、烟草
大西洋
商品的世界 三角贸易
性流动 澳门中转站海上贸易
太平洋:西班牙经营,墨西哥<→菲律宾 海上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概 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 早期殖民 况 17世纪:英国、法国、荷兰
扩张 影 对美洲、非洲商、业 (亚)命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
响 对欧洲 价格革命 大变革的时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