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案-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案-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的第 一课。本课主要讲述内容为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都是有关于思想文化的内容。因此老师 在授课时,授课难度不宜过大,在导入时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内容并且在教学时辅以相关的图 片等,引导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 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掌握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3)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4)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2.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学生们能够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 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 实现,初步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时空观念:学生们能够运用时空观念,梳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发动 的前后关系。
(3)史料实证:学生们能够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理解这些思想解放运动对欧洲社会所 产生的影响。
(4)历史解释:学生们能够通过老师的引导,认识到历史解释的重要性,能够学会对文 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特有现象作出历史解释。
(5)家国情怀:学生们能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到世界文明的璀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和影响;启蒙运动中各个思想家的观点和影响。 难点:对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材料分析法、讲述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法国共和制
14世纪 16世纪前后1517 1543 17世纪 1687 1689
新航路开辟 哥白尼 牛顿
早期殖民扩张 “日心说”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87 1875
设计思路:通过时间轴,构建本单元的单元结构,让学生对本单元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掌 握主要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新课讲授
一、文艺复兴
设计思路:通过探究一,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析出文艺复兴的动因,培养学生史料实 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1.文艺复兴的原因
材料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民众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冲击,虚无缥缈的宗教许诺和实实在在的 经济利益比起来,简直轻如鸿毛,意大利人很快做出了放弃前者选择后者的决定。就这样,资 本主义取得了广大的民意基础,政客和教徒的根基也随即被撼动。再加上大学的兴办、语言的 统一、学术的繁荣和充裕的财富,新的资产阶级一经产生就站稳了脚跟,意大利也因为独特的 内因条件而中了头彩,幸运地成为了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从此载入人类的光辉史册。
——邵嘉骥《欧洲文化简史》 展示材料,提出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有哪些。
先学生分析回答,然后老师归纳总结。
(1)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 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要求冲破教会的束缚;
(3)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汲取了东方文化,聚集了拥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4)黑死病使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2.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设计思路:通过一个表格设计让学生根据教材概括和归纳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及其代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教材自主内容完成下表。
地位 姓名 代表作
文学三杰
艺术三杰
英国杰出代表
先学生自主完成,然后老师展示相关知识点。
地位 姓名 代表作
文学三杰 薄 伽 丘 《十日谈》肯定人的价值尊严
但丁 《神曲》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示憎恶,歌颂自由
比特拉克 《歌集》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艺术三杰 达 ·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英国杰出代表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3.精神内核(核心):人文主义
本知识点以老师的讲解为主,通过对天主教神学主张与文艺复兴的主张的对比,让学生理 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神权至上 禁欲苦行 压抑人性 愚昧迷信

人性至上 追求幸福 张扬个性 探索研究
4.文艺复兴的意义
设计思路:通过一个探究设计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析出文艺复兴的影响,培养学生史 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材料一 他们成为了后代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他们影响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世界。 ——游戈《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材料二它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 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 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展示材料,提出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的影响。 先学生分析回答,然后老师归纳总结:
(1)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桎梏,解放了长期压抑的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 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基础;
(2)开创了划时代的文学和艺术,催生了近代科学;
(3)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
二、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
设计思路:通过一个探究设计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析出宗教改革的背景,培养学生史 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材料一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 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材料二 16世纪时,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 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材料三 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这种骗人的谎言激起了 德意志……马丁 ·路德的极大反感,他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 售赎罪券的种种荒谬,从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展示材料,提出问题:阅读以上材料,指出关键句,组织回答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先学生分析回答,然后老师归纳总结。
①思想基础:文艺复兴的影响。
②社会基础: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精神禁锢与经济掠夺。
③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④直接原因:教皇出售赎罪券。
2.德意志宗教改革
设计思路:通过一个自主学习的设计让学生根据教材概括和归纳出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标志 和主要主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依据教材内容归纳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标志和主要主张。
先学生自主完成,然后老师展示相关知识点。
(1)标志:1517年,马丁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主要主张
①主张信仰得救(因信称义),倡导简化繁琐的宗教仪式。
②认为《圣经》高于一切,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倡导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洁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3.宗教改革的扩展
设计思路:通过地图掌握宗教改革的由一国到多国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学科 素养。
展示地图,老师讲述:受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纷纷进行宗教 改革,出现了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
4.宗教改革的影响
设计思路:通过一个探究设计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析出宗教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史 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展示材料,提出问题:阅读以下材料,思考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一 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
人变成了僧侣。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材料二你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有关职业的数据统计……大部分商界领袖、资本所有者以及
那些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工和接受过高级技术和商业培训的职员,基本上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材料三 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 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
史》
材料四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欧文明的现代化。当时,识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跃;民众觉
醒和参政的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先学生讨论分析回答,然后老师归纳总结提升。
冲击神权统治,促进思想解放,传播人文主义。 促进了新教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推进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设计思路:本目内容不是教材的重点内容,以老师的讲述为主,只近代科学的兴起的影响 设计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1.近代科学兴起的概况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16—17 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2.近代科学主要成就
(意大利)伽利略 从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 体定律、惯性定律和伽 利咯相对性原理等,莫 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英国)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建 立完整的力学体系
(波兰)哥白尼 “日心说”更正了 人们的宇雷观,解 放了人们的思想
3.近代科学兴起的意义
展示材料,提出问题:依据材料分析近代科学兴起的意义。
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 论中去找。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的最伟大的书里的。这本书就是宇宙, 就是自然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
——伽利略
牛顿的宇宙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启蒙思想家希望他们能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一样,找到统治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新全球史》
先学生讨论回答,然后老师归纳总结。
(1)科学革命形成了科学的方法,即观察、实验、分析、归纳与综合的基本科学方法。
(2)科学革命打击了基督教的世界观神学体系,削弱了封建统治精神支柱。有助于进步 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形成科学的观念。
老师讲述过渡:用时间轴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的时间和逻辑关系 展示出来,思想解放推动科学进步,科学进步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过渡到启蒙运动。
四 、启蒙运动
1.“启蒙”与启蒙运动的含义
老师讲述启蒙与启蒙运动的含义。
“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
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2.启蒙运动的背景
设计思路:通过一个探究设计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析出启蒙运动的背景,培养学生史
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展示材料,提出问题:依据材料分析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
18世纪,欧洲大陆……已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资产阶级已不像文艺复兴时代一样……希 望夺取政权……资本主义经济在18世纪的西欧有了长足的发展……资产阶级思想经过文艺复 兴和宗教改革,开始形成并在人民中间传播。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深化与拓展。
——董小燕《西方文明史纲》
先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后老师归纳总结。
(1)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束缚。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3)科学革命进一步推动了思想解放。
3.启蒙运动的概况
设计思路:通过地图掌握启蒙运动在欧美发展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时空的学科素养。
展示地图,老师讲述:
(1)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3)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4.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设计思路:通过一个表格设计让学生根据教材概括和归纳出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 代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依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人物 主张 共同点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亚当 ·斯密
康德
先学生自主完成,后老师展示答案。
人物 主张 共同点
伏尔泰 君主立宪制 天赋人权、平等、自由、 法制、权力制衡等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卢梭 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制
亚当 ·斯密 经济上自由竞争
康德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5.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设计思路:通过一张世界地图,把重要的事件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呈现出来,让学生从时空 和全球视野理解启蒙运动的影响。
根据以下材料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
9年后,美国颁布联邦宪法。
他们逝世6年后,康德回答了什么是“启蒙运动”
11年后,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00多年后,严复、梁启超等人开始研读他们的
著作。
)
先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后老师补充总结归纳。
(1)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 统治。
(3)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五、拓展
【合作探究】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文精神的诠释有何不同
设计思路:本课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个历史事件的一条主线就是人文主义 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把三个历史事件学完后,对这一主线进行设计一个表格进行归 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整体把握历史脉络的学科能力。
事件 对人文精神的不同诠释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先学生讲,后老师来总结归纳提升。因为这个知识点有点难,以老师的讲解分析为主。
事件 对人文精神的不同诠释
文艺复兴 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 个性解放,是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 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了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扭曲
宗教改革 主张信仰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 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启蒙运动 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 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 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
本课小结:
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演变曲线图
复兴
压制
进一步发展 追求政治白由 (启蒙运动) 发展 追求信仰自由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 ——信仰自由 科学革命——科学探究 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
追求现实幸福
(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中 世 纪 1 4 世 纪 1 6 世 纪 1 7 世 纪 1 8 世 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