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任务单(04)课题:第二节 快与慢(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一些运动的大致速度。2.会判定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二、自主学习:活动1:阅读课本第16-17页内容,计算小汽车的速度,思考以下问题:小汽车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小汽车每段路程和总路程各做什么运动?说出你的理由.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用速度公式计算出的速度有什么物理意义?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的。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对于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计算出的是该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 。活动2:阅读课本第17-18页例题,把你认为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标出来。完成下列问题。题目中给出的已知量是什么?待求的未知量是什么?分别用什么字母符号表示?物理和数学计算题格式上有什么区别?(课本18页窗口“策略提炼”)仿照例题,完成课本第19页第3题(注意,解题格式要规范)已知:求:解:答:活动3:阅读课本第18页“科学书屋”,积累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三.当堂检测:1.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 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4km/h B.4.8km/h C.5km/h D.6km/h2.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C.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B.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时间t成反比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时,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得越来越快。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2s,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为 cm/s。5.已知两物体A、B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2,经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它们的时间之比是 。另一物体C在某次运动过程中,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已知v1 :v2=2:3,则v1 :v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