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蒲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临汾市蒲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一)
八年级生物(人教版)参考答案
第【卷选择题(共15分)
1-5
BC D C A
6-10 C B D C B
11-15 B D C A B
第■卷非选择题(共35分)
16、(每空1分,共13分)
(1)两侧
扁形
(2)鳃肺
皮肤
(3)胎生、哺乳
犬齿
(4)外套膜

(5)流线型
羽毛

(6)家免和麻雀
17、(每空1分,共10分)
(1)毛细血管
(2)口
鳃盖后缘
氧气
(3)减小
不变
(4)节肢
外骨骼

脊柱
18、(每空1分,共12分)
(一)
(1)环带
圆筒
体节
环节
(2)刚毛
(3)慢
(二)
(1)有机物
(2)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
保证变量唯一
(3)越长
氧气
(4)避免出现偶然性(合理即可)】2024 - 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一)
八年级生物(人教版)
第I卷选择题(共15分)
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桃花水母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它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据此判断,桃花水母属于
A.软体动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线虫动物
2.下列动物中,身体分节的是
A.珊瑚虫 B.小麦线虫 C沙蚕 D.水螅
3.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吸虫有口有肛门
B.血吸虫属于线虫动物
C.血吸虫对人体健康危害并不大
D.血吸虫病患者排出的粪便中含有虫卵,需无害化处理
近日,云南大理大学团队在大理苍山发现一个昆虫新物种——苍山潜穴虻(加图)。请完成4~5 题。
4.下列有关苍山潜穴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外骨骼
B.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
C.体内有脊柱
D.具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5.下图中的四种动物与苍山潜穴虻均属干昆虫的是
6.卫生习惯较差的人易感染蛔虫病,下列关于蛔虫特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消化器官结构复杂 D.可寄生在人体小肠中
7.下列不属于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的一项是
A.用肺呼吸 B.终生生活在水中
C.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8.缢蛏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一种海洋生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由此可判断它属于
A.腔肠动物 B.节肢动物 C.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
9.下列动物中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是
10. 2024年5月,国家公园志愿者在百山祖园区景宁片区的小溪中,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 物——中国癗螈。中国癗螈的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山中小溪和石块之 间,皮肤裸露湿润,用肺呼吸。据此可以判断中国癗螈属于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张志和《渔歌子》中的诗句,描述了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的景象。请完成11 ~ 13小题。
11.下列有关鳜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鳃呼吸B.能够在陆地上产卵
C.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运动时的阻力D.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下列关于白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喙无齿B.胸肌发达C.长骨中空D.在肺和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
13.下列属于鳜鱼和白鹭的共同特征的是
A.都有外骨骼 B.都是胎生C.都属于脊椎动物 D.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14.大熊猫(如图)是中国的国宝,它以其独特的外貌和憨态
可掬的性格,深受人们的喜爱。下列对大熊猫特征的叙述,
错误的是
A.用气囊辅助肺呼吸B.胎生、哺乳
C.体表被毛D.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5.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导盲犬、军犬等是人类得力的助手
B.貂、狐的皮毛有特殊的经济价值,人类应尽可能地捕捉
C.家畜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D.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应合理防控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本卷共3个小题,共3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动物的主要类群
16 (每空1分.共13分)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下面是某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的图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涡虫的身体呈_____对称,有明显的背腹之分,属于 动物。
(2)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用 呼吸, 辅助呼吸。
(3)家兔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与狼相比,家兔的牙齿没有 。
(4)蜗牛的身体柔软,有壳保护。它的壳是由 的分泌物形成的。蜗牛靠 运动。
(5)麻雀适于飞行,从外形来看,适于飞行的特点是身体呈 ,体表被覆 ,前肢变成。
(6)动物的体温恒定,可以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图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
鱼和螃蟹的比较
17.(每空1分,共10分)鱼和螃蟹都是用鳃呼吸的,为什么鱼离开水很快就会窒息而死,而螃蟹不会呢?某兴趣小组对鱼的鳃和螃蟹的进鳃行了对比观察。
①将新鲜的鱼鳃和螃蟹鳃分别放入水中,观察鳃丝的分散情况如图甲所示:鱼的鳃丝在水 中较分散;螃蟹的鳃外形蓬松。
②将鳃从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据的变化如乙图所示:鱼的鳃丝粘连,表面黏稠;螃蟹的鳃外形无明显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活鱼的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 。
(2)鱼呼吸时,水从鱼的 流入,经过鳃,然后从 流出,水中的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减少。
(3)鱼离开水后,鳃丝粘连,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填“增大”或“减小”),不利于气体交换,故会窒息而死;螃蟹离开水后,据的外形无明显变化,与空气接触面积 ____,故可以存活一段时间。
(4)由图示可知,螃蟹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 动物,体表有 ,故体表较硬,推测螃蟹在生长过程中 (填“有”或“无”)蜕皮现象。与螃蟹相比,鱼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 。
对蚯蚓的探究
18.(每空1分,共12分)蚯蚓穴居在土壤中,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某生物兴趣小组对蚯蚓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
(1)取一条活蚯蚓(如图),同学们观察到靠近[①] 的一端是蚯蚓的前端。它的身体呈 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 构成。蚯蚓属于 动物。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 ,它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3)通过观察,同学们发现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糙纸上运动的速度要 (填“快”或“慢”)。
(二)探究适合蚯蚓生活的土壤湿度
生物兴趣小组计划利用蚯蚓来分解果皮、菜叶等生活垃圾,净化环境。在确定处理方案 时,该小组决定首先探究适合蚯蚓生活的土壤湿度(以土壤含水量表示)。实验方案如下: 材料用具:蚯蚓若干条,土壤,无盖的纸盒等。
方法步骤:
Ⅰ.采集同种花园土壤,随机均分为5份,并使其土壤含水量依次递增,分别为30%、40%、 50%、60%、70%。
II.将不同湿度的土壤分别平铺放入5个纸盒中,并对其编号。
III.将蚯蚓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放入5个纸盒土壤中的同一深度。置于阴暗环境中,其余 的条件相同且适宜。
IV.观察记录蚯蚓在不同湿度土壤中停留的时间。
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能用来处理生活垃圾,是因为蚯蚓的食物来源是土壤中的 (填 “有机物”或“无机物”)。
(2)该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中各组土壤的种类、多少等都应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
(3)理论上,在该实验中,蚯蚓停留的时间 ,说明该土壤湿度越适合蚯蚓生活。若土壤含水量过高,蚯蚓很快会从土壤里钻出来,这是因为蚯蚓需要的 不足,蚯蚓钻出土壤进行呼吸。
(4)实验中,每组用多条蚯蚓而不用1条的原因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