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4.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学设计(共3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4.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学设计(共3课时)

资源简介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体会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
2.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理解其重要意义,学习相关法律规则。
3.体会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
课前准备:
1.收集宪法、民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相关保护条例。
2.相关关爱未成年人图片、短视频。未成年人违纪违法警示案例。关爱留守儿童图片。
3.PPT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进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重点),体会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难点)。
教学进程:
一、情景导入。
二、课中共学。
1.文本阅读。阅读教材72页第一段,弄清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年龄界限,了解我国未成年人在全国人口比例。
2.课中活动(一)——未成年人的特殊处。
①出示课本72页活动园学生认真阅读活动园。
②联系回家与父母交流未成年人的特殊性纪律,小组交流讨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相比,他的特殊性爸爸妈妈是怎么看的?对爸爸妈妈的看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③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④讨论交流。通过刚才的讨汇报交流,同学们都知道了我们未成年人的特殊性。那我们未成年人在哪些地方会受到伤害呢?
⑤学生汇报交流受伤害情景。
视频播放:留守儿童在校外居住被伤害短视频。让学生知道保护自己。
3.文本阅读。阅读课本72-73页知识窗。了解:①不同国家法定成年人;②未成年人不同年龄节点在法律上的意义。
4.视频播放。一位少年犯的忏悔。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明白达到了相应的年龄节点,犯了错就会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
5.课中活动(二)——家务承担大讨论。
①出示73页活动园。阅读活动园案例思考:
A.案例中王阿姨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B.案例中刘律师的看法你认同吗?说说你的看法。
②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上面两个问题。
③学生汇报交流情况。
④教师归纳小结。
A王阿姨说法不对,是对孩子的溺爱与不负责任,孩子出了社会生活不能自理,还会缺少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B.刘律师的看法正确。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在抓好学习的同时还应该力所能及地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做有意义的事。
⑤播放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整理班务、义务劳动等场景图片。升华责任意识。
三、课中总结。
经过课堂两个活动的交流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或明白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对未成年人特别保护的几部法律(重点),理解其重要意义(难点),学习相关法律规则。
教学进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二、课中共学:
1.文本阅读。阅读教材74页第一段,理解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专门制定了相关法律。
2.课中活动(一)——走进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
①出示P74页活动园,A.认真观察,找出专门为未成年人的制定的三部法律(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B.你对这三部法律有了解吗?如果有,说说你了解哪部法律的哪些细节内容。
②学生交流三部法律相关内容。
③学生代表班级分享知道的细节内容。
④教师小结(略)。
3.文本阅读。了解《义务教育法》对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4.知识扩展:A.阅读知识窗小知识。B.视频播放《义务教育法》的制定和修改历程,学生进一步认识《义务教育法》制定的重要性。
5.课中活动(二)——《义务教育法》知多少。
①判断对错。出示75页活动园进一步了解《义务教育法》。
②除了课件出示的相关知识,你还知道《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哪些内容?
6.课中活动(三)——走进《未成年人保护法》。
①阅读文本P76页,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由来。
②活动:讨论交流。
A.《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规定了哪些内容?B.我们未成年人在社会生活中会受到哪些伤害?C.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家庭、社会、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③学生班级分享交流。
④文本阅读小结。阅读P76页最后一段“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政党、人民团体等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7.课中活动(四)——走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①文本阅读P77页一段,知识窗。关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②活动:未成年人犯罪主要类型比例。
出示P77页活动园。认真阅读统计图,分析统计图,尝试从未成年人角度说说你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建议。
③学生讨论交流。
④教师小结。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课中总结。
1.通过课堂几个活动的开展,你知道了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制定了哪三部法律?
2.在课堂的互助交流中你收获了什么?
四、课外延伸。
查阅资料,学习保护未成年人的三部法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体会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
教学进程设计:
一、激趣引入。
视频播放校园开展地震逃生演练场景。引入并板书课题:我们守特殊保护(三)
二、课中共学。
1.文本阅读。阅读P78页第一段,懂得关爱未成年人是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2.课中活动(一)——来自家庭的关爱。
①文本阅读P78页第二段及阅读角,理解:A.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各自的权益和义务。B.了解国际家庭日的由来,记忆国际家庭日时间(每年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及符号标志。
②分组讨论交流:在你的成长路上,你感受到了哪些来自家庭的关爱。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之心。
③全班分享交流。
④在你的成长路上,除了来自爸爸妈妈的关爱,还有来自国家、社会,你知道有哪些是来自国家的关爱呢?
3.课中活动(二)——来自国家、社会的关爱。
①你遭遇过家庭暴力吗?请你说一说。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学习了解。
文本阅读P79页知识窗《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学习了解。A.本法律制定时间:2015年制定,2016年3月施行。B.了解哪些行为属于家庭暴力(详见文本、课件)。
②教师小结。为了反对家庭暴力,国家通过《反家庭暴力法》制定,用法律约束规范家庭文明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
③保护未成年人还有来自社会的关爱,你知道有哪些来自社会的关爱吗?学生讨论交流。
④学生分享,教师课件图片回应点评并补充。
A.国际社会签订协定《儿童权益公约》;B.社会公园景区门票减免(免费)娱乐场所悬挂警示牌;C.妇联开展关爱女童、留守儿童;D.警察叔叔到学校宣讲交通安全知识……
4.课中活动(三)——来自学校的关爱。
①你知道学校是如何关爱未成年人的呢?学生讨论交流。
②学生汇报分享。教师适时点评并课件出示回应。
A.开展火灾、地震、楼道逃生演练;B.开展心理健康主题队活动;C.开展贫困学生送温暖行动;D.关爱留守儿童行动;E.家访沟通,矫正问题学生言行……
5.课中活动(四)——关注留守儿童。
①你知道什么是留守儿童吗?
②学生交流: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们应当如何更好地关心他们?教师点评。
③文本阅读,了解留守儿童在全国各年所占比例。知道关爱他们刻不容缓。
④教师小结(略)
三、课中总结。
通过本节课几个活动的讨论与交流,你收获了哪些?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总结。
四、课后延伸。
1.课后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
2.与爸爸妈妈一起制定家庭责任与关爱计划表,逐步养成能分担家庭责任,懂得感恩的好少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