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含答案)—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含答案)—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

资源简介

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
学习目标:
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不同形状固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代的方法。
2.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3.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知识集锦:
知识点1 量筒的使用
1、量筒
(1)量筒是测量①____________的仪器,也能用来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
(2)量筒上的标度单位一般为mL(毫升),量筒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对应的体积为其分度值,量筒最上面的刻度线所对应的数值为②_________________,1 mL = ③_______cm3。
2、量筒的使用方法
选 在测量前应根据被测液体的体积和测量精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筒,认清量筒上的单位、 和最大测量值
放 使用量筒测量前,量筒要平稳地放置于④_______桌面上
看 量筒用来测液体体积时,直接向量筒中缓缓倒入被测液体,再读出所测液体的体积,读取数据时,若液面是凹液面,应平视凹液面的⑤_______;若液面是凸液面,应平视凸液面的⑥_______
记 记录的结果由数字和⑦_______组成
★知识点2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名称 测量盐水的密度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原理 ⑧_______
实验器材 ⑨_______、烧杯、量筒、盐水 托盘天平、⑩_______、水、小石块、细线
实验步骤 (1)用托盘天平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 (3)测出烧杯和烧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4)盐水的密度 _____ (1)用托盘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m; (2)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浸没,记下体积V2; (4)小石块的密度 ____
※知识点3 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的部分测量方法
(1)密度比水大(在水中会沉底)、体积较小、不吸水且不溶于水的固体——“排水法”:
a.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b.将待测固体用细线拴住,使其慢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c.待测固体的体积V=V2-V1。
(2)密度比水小(在水中会漂浮)、体积较小、不吸水且不溶于水的固体——“沉坠法”(也称为“助沉法”):
a.将待测固体和能沉入水中的重物用细线拴在一起(重物在待测固体下方),先用手提着待测固体上方的细线,只将能沉入水中的重物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体积V1;b.然后将拴好的两个物体一起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2;c.待测固体的体积V=V2-V1。
(3)体积较大、不吸水且不溶于水的固体——“溢水法”:
用水装满溢水杯,以水刚要溢出为准,此时把待测固体浸没在水中,且同时用另一容器承接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待不再溢出水后,用量筒测溢出水的体积V,则V就是待测固体的体积。
(4)吸水且溶于水的固体——“排沙法”:
用细沙代替水,利用量筒和细沙测量体积。
答案:
①液体体积 ②最大测量值(量程) ③1 ④水平 ⑤底部 ⑥顶部 ⑦单位 ⑧ ⑨托盘天平 ⑩量筒
自我检测: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先测物体的体积,再测物体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C.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若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
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A. B. C. D.
3.小京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先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g。再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
4.多种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现小明同学测量某一实心复合材料块的密度,测材料块质量托盘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材料块质量为_______g;按照图乙和图丙所示,通过观察量筒水位的变化,可获得该材料块的体积,若按照图丙中眼睛从B处读数,会导致所测密度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误差”);纠正错误后,材料块的密度是_______。
5.小明在研学途中捡到一块别致的小矿石,他想知道这块矿石的密度,回学校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选填“左”或“右”)_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中,通过向右盘加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3)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及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g;
(4)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矿石并放入量筒中后,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
(5)实验所测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老师告诉小明矿石具有吸水性,则本实验所测矿石的密度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测量物体体积时,将其从水中拿出时会带出来水,在测量质量会使质量偏大,所以应先测质量,再测体积,故A错误;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砝码和物体按照左物右码放置,故B正确;
C.称量前,应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不允许再调节平衡螺母,故C错误;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如果俯视则读数偏小,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液体的体积增加量,液体的质量增加量,液体的密度,当液体的体积为时,液体的质量为,则空烧杯的质量为。
3.答案:54;20;2.7
解析:该金属块的质量为:由图乙知,该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为60 mL,则该金属块的体积为;该金属块的密度。
4.答案:26.4;偏小;
解析:由图甲可知,材料块的质量
若按照图丙中眼睛从B处读数会造成测得总体积偏大,图乙中示数是准确的,因为材料块的体积
所以测得材料块的体积偏大,材料块的质量也是准确的,由可知测得密度偏小。
材料块的体积
材料块的密度
5.答案:(1)水平;零刻度处;右;(2)移动游码;(3)48.8;(4)20;(5);(6)偏大
解析:(1)使用天平前,需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天平平衡。
调节天平时,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
图甲中,分度盘中指针向左偏转,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让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2)测量时,加减砝码后,指针偏转如图甲,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左盘中质量偏大,应移动游码,让天平平衡。
(3)图乙中,矿石的质量
(4)由图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6mL,矿石和水的总体积为46mL,矿石的体积
(5)矿石的密度
(6)矿石有吸水性,则测得的矿石及水的总体积偏小,矿石的体积偏小,矿石质量为准确值,所以密度偏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