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汽化和液化(含答案)—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汽化和液化(含答案)—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

资源简介

3.3汽化和液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道汽化和液化现象。
2.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
3.能区别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了解液化的方法。
4.能用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情况,理解沸腾的条件及图像的含义。
5.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能解释生活中有关汽化、液化的现象。
知识集锦:
知识点1 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①________变成②________叫作汽化。
(2)液化:物质从③________变成④________叫作液化。
★★知识点2 沸腾
(1)沸腾:沸腾时液体内部和表面⑤________发生的⑥________汽化现象。
(2)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⑦________的温度,这个温度叫作费带你。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3)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⑧________;二是液体⑨________。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知识点3 蒸发
蒸发:在⑩ 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 ________,蒸发越快。(2)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 ________,蒸发越快。(3)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越 ________,蒸发越快。
蒸发致冷:蒸发使自身及周围物体温度降低。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达到沸点
温度变化 温度降低 温度不变
发生部分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及内部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影响因素 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种类不同,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吸热现象 蒸发时,从液体自身吸 热,导致未蒸发的部分温 度降低 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当环境温度等于或低于沸点时,液体就不能从外界吸热,就停止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知识点4 液化
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2)压缩体积:在一定温度下,用 __________的办法也可以使其他液化。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器材和实验装置: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烧杯、实验室用温度计、秒表、火柴、硬纸板等。
(2)实验步骤:
①按实验装置图组装实验装置;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并给烧杯盖上硬纸板,同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观察水温的变化;
③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值,直到水沸腾后5 min为止,同时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
④根据记录的温度值,作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
(3)实验现象:
①水沸腾前,烧杯底部有少量气泡产生,且温度越高,气泡越多,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渐渐变小;水的温度持续上升
②水沸腾时,烧杯底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液面时破裂;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4)实验结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
①液态 ②气态 ③气态 ④液态 ⑤同时 ⑥剧烈 ⑦确定 ⑧达到沸点 ⑨继续吸热 ⑩任何 高 大 快 压缩体积
自我检测:
1.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B.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C.蒸发和沸腾过程都需要不断放热
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2.在劳动实践活动课上,小明采取的下列操作中,能够加快蒸发的是( )
A.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 B.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C.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 D.将蔬菜用保鲜膜包裹后放入冰箱中
3.夏天,小宁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都有部分位置出现小水珠,小水珠都是由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宁还发现小水珠出现在两只烧杯杯壁的位置不同,其中乙杯是_______(选填“内壁”或“外壁”)出现了小水珠。
4.如图所示为人夏天游泳上岸后,站立在阳光中还冷得瑟瑟发抖的情境,其原因是人身上的水在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在此过程中要______热量。图中人的姿势是为了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水的蒸发。
5.探究水沸腾的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器材有铁架台、烧瓶、温度计、秒表、石棉网等。
(1)在安装如图甲的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固定______的位置(用图中字母表示);
(2)实验中,其中一次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
(3)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将烧瓶从铁架台上取下,拿橡皮塞塞紧瓶口,把冷水倒在烧瓶底(如图丙),里面的水可重新沸腾,原因是烧瓶内空气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_。
6.小海在劳动课实践中发现,水滴入热油锅中,油花四溅。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小海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如下探究。
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从水温达到90 ℃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直至水沸腾并持续加热一段时间。
(1)小海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了相应的点,如图乙所示。
①请你根据图乙中描出的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②根据绘制的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2)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如果被这样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同温度的水会________大量的热。
(3)小海发现,当试管内的水沸腾时,烧杯中的食用油却没有沸腾,由此可知食用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________,所以水滴入热油中会迅速汽化,引起油花四溅。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是汽化的两种形式,都需要不断吸热;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需达到特定的温度(沸点)才能发生;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而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
2.答案:A
解析:将洗过的衣服晾在通风处,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可加快蒸发,故A符合题意。
3.答案:液化;内壁
解析:由题图知,甲杯中装的是冰水,杯外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壁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烧杯的外壁;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壁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烧杯的内壁。
4.答案:汽化;吸收;减慢
解析: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身体表面有较多的水,水蒸发(汽化)吸热,所以人感觉特别冷。将胳膊抱在胸前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可减慢水的蒸发。
5.答案:(1)a;(2)94;(3)降低
解析:(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酒精灯放置好后,根据外焰的高度确定石棉网的位置,然后放置烧杯,最后温度计的高度要确保温度计的液泡不碰到烧杯底部和侧壁,且液泡完全放入被测物质中,应先固定a的位置。
(2)温度计的每一个大格代表,每一个小格代表,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示数是。
(3)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
6.答案:(1)①如图所示;②100
(2)液化;放出
(3)高
解析:(1)①根据图乙中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②根据绘制的图像,在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上升到100 ℃后不再上升,可知水的沸点是100 ℃;
(2)被水蒸气烫伤时,水蒸气在人体皮肤表面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放出热量,所以比被同温度的水烫伤更严重;
(3)当试管内的水沸腾时,烧杯中的食用油却没有沸腾,表明油沸腾时的温度比水要高一些,所以水滴入热油中会迅速沸腾,引起油花四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