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 理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 本卷命题范围:大气运动十水的运动十区域地理。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6小题 , 每小题3分 , 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巴西政府实施大规模的雨林开发计划,新建城镇居民点、造纸厂、炼铝厂,加上当地农民放 火焚烧森林,开荒种地,开辟牧场等,使得热带雨林面积锐减。截至 2022年 8 月 , 巴西亚马孙流 域近 8000km2 雨林遭到砍伐 , 比 2021年同期增长 3% 。下图示意某年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 开发区域分布。据此完成 1~3题。1. 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区域沿河分布 , 其主要目的是A. 接近消费市场 B. 增加居民收入C. 方便布局工厂 D. 吸引人口流入2. 大规模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会导致当地A. 空气污染减轻 B. 土壤盐碱化加剧C. 耕地面积减少 D. 水土流失加重【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地理 第 1页(共 6页)】 25—T—072C3. 为应对热带雨林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协调经济发展 , 巴西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 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B. 开辟牧场和农场C. 严格控制工业发展规模 D. 完善交通路网沙摩西岛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多巴湖内的湖中岛 , 高跷屋是其传统民居 , 两头翘起而 形似牛角 , 如下左图所示 。我国徽派建筑大致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 , 如下右图所示。 据此完成 4~6题。4. 高跷屋是沙摩西岛的传统民居 , 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环境特点是A. 高温干旱 B. 炎热潮湿 C. 寒冷干燥 D. 温和多雨5. 高跷屋宽大的窗户及悬空的屋脚的作用分别是A. 通风透气 抵抗潮湿 B. 遮风挡雨 利于排水泄洪C. 遮阳防晒 降低成本 D. 增加采光 防止虫蛇侵入6. 相较于高跷屋 , 徽派建筑A. 屋角上翘角度大 B. 房屋窗户更大C. 屋脊坡度较和缓 D. 屋脚悬空更高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 该地区黄土滑坡灾害数量多、危害大、经济损 失高 , 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地理位置。据此完成 7~8题。7. 黄土高原地区滑坡灾害多发 , 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 周高中低且奇峰林立 B. 黄土结构松散C. 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强 D. 全年降水丰沛 8. 防治黄土高原地区滑坡灾害 , 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 构筑草方格沙障 B. 重点建设防风固沙林C. 建设引水排水工程 D. 将周边居民全部迁出【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地理 第 2页(共 6页)】 25—T—072C冷锋和暖锋或者两个冷锋合并而成的锋,称为锢囚锋。 华北锢囚锋是华北地区形成的一种 地方性锢囚锋,多由冷空气分东西两路进入华北地区而形成。 下图示意某次锢囚锋位置及当时 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 9~11题。9. 相较"和Ⅲ , I处气团的性质是A. 暖干 B. 暖湿C. 冷湿 D. 冷干10. 图示范围内降雪的特点是A. 影响小 , 强度大 B. 雪量小 , 持续短C. 云层薄 , 降温小 D. 范围广 , 持续久 11. 统计发现 , 1月华北锢囚锋出现的概率很小 , 主要是因为A. 多受单一冷气团控制 B. 受海洋影响较大C. 多受单一暖气团控制 D. 夏季风势力强盛拉尼娜是关键海区(120。W~170。W、南北纬 5。之间的海域)海水异常变冷的现象,通常海 表温度连续 3个月低于气候平均状态 0. 5℃时,即进入拉尼娜状态。 下图示意 2017年 9 月 ~2022年 5 月关键海区海表温度距平。据此完成 12~13题。【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地理 第 3页(共 6页)】 25—T—072C12. 下列最可能处于拉尼娜状态的时段是A. 2017年 9~11月 B. 2019年 3~5月C. 2020年 7~9月 D. 2021年 10~12月13. 进入拉尼娜状态时A.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温差较小B. 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C. 中国东南沿海夏秋台风频次减少D. 南美洲西海岸渔业减产受各种水系综合作用的影响 , 东海北部特别是长江 口及其外海区域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和 能量流动频繁 , 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 , 9 月长江 口及附近海域表层水为高温低盐水 , 底层水为 低温高盐水。 据此完成 14~16题。14. 9月长江口及附近海域表层水为高温低盐水 , 底层水为低温高盐水 , 主要影响因素是A. 上升流 B. 黄海沿岸流C. 长江径流 D. 黑潮近岸流15. 长江口处形成上升流区 , 最可能是因为A. 有洋流经过 B. 大陆架浅且宽阔C. 离岸风强盛 D. 海水垂直温差大16.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 , 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二、非选择题:共 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 (16分)南苏丹共和国(简称“ 南苏丹”) , 是东非的一个内陆国家 , 2011年独立后经济发展缓慢。 南苏丹油气资源丰富 , 但配套设施不完善 , 油气资源外运不畅。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 , 我国石 油企业积极参与南苏丹的石油勘探与开发。 近年来 , 南苏丹规划修建通过邻国肯尼亚 , 或埃 塞俄比亚、吉布提的输油管道。 下图示意南苏丹位置及周边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地理 第 4页(共 6页)】 25—T—072C(1)指出南苏丹吸引我国石油企业参与石油勘探和开发的优势条件 。 (4分)(2)简述南苏丹规划建设新出海输油管道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 (6分)(3)请你为南苏丹加快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6分)18.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 (18分)伊比利亚半岛多高原、山地 , 西部和西南部有低地分布 , 中部的梅塞塔高原平均海拔 610m , 占半岛面积的 60% , 断块山地横穿高原 , 将半岛分为南北两大盆地 。伊比利亚半岛 的反季节蔬菜生产规模大 , 经济效益高 。下图示意伊比利亚半岛年等降水量线分布。【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地理 第 5页(共 6页)】 25—T—072C(1)解释伊比利亚半岛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特点的成因 。 (6分)(2)与北部地区相比 , 分析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气候的不同之处 。 (4分)(3)指出伊比利亚半岛中部地区的气候类型 , 并分析原因 。 (8分)19.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 (18分)冠茅山,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境内山间盆地中,是一个海拔约 500米,宽度 15到 20米,与两侧谷地相对高度约 200米的板状丹霞峰墙(如下图所示) 。该峰墙由硅质砂岩组 成,其风化物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山体裂隙发育典型。峰顶有两处天池,池底布满厚厚的淤 泥层,池水甘甜,水质优异,水体成分与南部山脚石门湖,东北部山脚九龙湖基本相同。 近年 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湖区和天池昼夜温差逐渐减小,该地两个湖区与天池的水文环境逐渐发生较大变化。(1)简述冠牙山两天池的补给水源并说出判断理由 。 (6分)(2)指出冠牙山两天池旱季与雨季时水位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 (6分)(3)根据湖区周边的自然环境 , 解释天池水质优良的原因 。 (6分)【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地理 第 6页(共 6页)】 25—T—072C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区域内新建造纸厂和炼铝厂等,这些工厂需水量大,沿河分布用水更便捷,枚开发区域沿河分布,方便工厂布局。2.D大规模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导致植被破坏,会引起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3.A为应对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出现的环境问题并协调经济发展,最合理的措施是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实现森林资源的更新及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4,B据材料及图可知,沙摩西岛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多巴湖内的湖中岛,所处纬度位置较低,全年高温多雨,故高跷屋是为了应对当地炎热潮湿的环境而建的。5.A据图及上题分析可知,当地高温多雨,高晓屋是沙摩西岛的传统民居,窗户宽大能通风透气,屋脚悬空,可以抵抗潮湿,防止虫蛇侵人等。6.C相较于高跷屋,徽派建筑所在地纬度较高,降水较苏门答腊岛少,故徽派建筑的屋脊坡度较和缓,屋角上翘角度较小,徽派建筑没有悬空屋脚,高跷屋的窗户较宽大。7.B黄土高原地区地表起伏较大,黄土结构松散、孔隙大、湿陷性强,抗侵蚀能力弱,加之夏季降水集中,植被覆盖率低,导致该地区滑坡灾害多发。8.C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修建截水沟和排水沟,拦截斜坡上的地表流水,并沿排水沟把水引出滑坡体,就可以消除诱发滑坡的因素,起到减少滑坡灾害的作用:黄土高原地区应建设水土保持林9.B据图可知,I处气团为来自于印度洋的湿润气团,Ⅱ处气团为来自于西伯利亚南下的干冷气团,Ⅲ处气团为来自于渤海海域的冷湿气团,故相较Ⅱ和Ⅲ,I处气团的性质是暖湿。10.D据图分析可知,图中华北锢囚锋控制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影响大,降雪量大,云层厚,降温幅度较大。11.A1月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华北地区多受西伯利亚单一冷气团控制,且冷气闭势力强盛,使得1月华北锢囚锋出现的概率很小。12.D据图分析可知,2021年10~12月关键海区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低于气候平均状态0.5℃,即进入拉尼娜状态。13.B进入拉尼娜状态时,东南信风势力增强,吹动表层暖海水向西流动,太平洋西部海域海表温度升高,潮湿空气积累易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使得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台风频次增加;南美洲西海岸大量冷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渔业增产;关键海区海表温度异常变冷,而太平洋西部海域海表温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5-T-072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试题.docx 地理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