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 年级 物理 学科导学任务单( 24 )课题 12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学习目标】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知道扩散现象,扩散的成因,了解气态、液态、固态分子的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自主学习】任务一:走进微观19世纪70年代,电子是物理学家 发现的。1911年,原子的核式结构由物理学家 提出。3.有些物质由 组成,有些物质直接由 组成。分子由 组成,原子由 和 组成,原子核由 和 组成。质子和中子由 组成。任务二:看不见的运动(一)合作探究学习课本P219-221实验探究,总结以下结论:1.分子之间存在着 。2.物质由 组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3.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二)物质中的分子状态1.物质的状态常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2.在固体中,分子间力的作用比较强。在液体中,分子间力的作用较弱。在气体中,分子间力的作用更弱了。任务三:探索宇宙自主学习探索的历程、浩瀚的星空课本内容。【随堂练习】1.关于原子的结构,如图所示的几个模型中,描述最接近真实原子结构的是( )A.如图甲所示:原子为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小球B.如图乙所示:原子为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带负电的电子分布在小球的内部C.如图丙所示:由不可再分的实心原子核以及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D.如图丁所示:由质子和中子所构成的原子核以及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2.气压和温度相同时,氢气的密度比氧气的密度小。在装有氧气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装有氢气的瓶子,并放置于0 ℃的环境中,如图所示。快速抽掉玻璃板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气体分子的分布为( ) (第2题) A B C D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3题)A.如图甲所示,注射器内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C.如图丙所示,将一定量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D.图丁和图丙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相同【课堂检测】1.圆圆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如图),请同学们一起观察实验。(第1题)(1)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在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________方,根据________方瓶内的气体颜色变红的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前两空均填“上”或“下”)(2)圆圆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乙所示的是圆圆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______图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3)图丙中,墙表皮的深处也被煤炭染黑说明了固体间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扩散现象。2.【提出问题】分子运动的快慢和温度有无关系?【猜想与假设】猜想1: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无关;猜想2: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茗茗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向其中倒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实验分析】(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热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则________(填“猜想1”或“猜想2”)正确,水杯中颜色的变化是红墨水在水中________的结果。(2)实验过程中,选用两只相同的烧杯,倒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拓展】墨墨提出猜想:分子运动的快慢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4)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墨墨将上述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其具体方法是:①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在其中倒入质量相同、________相同的水和酒精,各滴入一滴红墨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