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1中国的地势特征 教学设计(表格式)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2.1中国的地势特征 教学设计(表格式)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2.1中国的地势特征》第1课时教案
学科 地理 年级册别 八年级上册 共2课时
教材 《地理》八年级上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中国的地势特征。教材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详 细描述了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分布、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特点。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 一章节中国自然地理概况的深化,也为后续学习中国的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打下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中国地势的基本特征,理解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 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正处于身心发 展的关键时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 会对地势特征的描述感到抽象,难以形成直观的地理空间概念。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地图、 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地理空间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课时教学目标 人地协调观 1. 理解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分布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认识到地势特征对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综合思维 1. 能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中国地势的分布规律。 2.能够结合实例,分析地势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认知 1. 掌握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特点。 2. 能够运用地图,识别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 地理实践力 1.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中国地势特征的探究活动。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分布及其特点。 2.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特点。 3. 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 1. 理解地势特征对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2.运用地图,识别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 3.结合实例,分析地势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中国地形图、多媒体课件、地理模型、小组探究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1)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势特 征。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中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吗 ” (3)引导学生思考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 影响。 (4)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中国的地势特 征 。 ” (5)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6)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1.观察中国地形图,思考中国的地势特征。 2.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4.进入学习状态,准备学习新知识。
评价任务 观察准确:☆☆☆ 回答积极:☆☆☆ 目标明确:☆☆☆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明确学习目标。
新课学习 活动一:探究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 展示地图 (1)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势分 布。 (2)讲解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分布及其特点。 (3)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识别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 (4)提出问题:“三大阶梯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 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 ” (5)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6)总结三大阶梯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阶梯进行探究。 (2)提供探究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该阶梯的 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3)引导学生总结探究结果,并进行小组汇报。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探究结果,并进行总结。 (5)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阶梯的地势特征对人类活 动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 (6)总结不同阶梯的地势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活动二:探究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展示地图 (1)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主要山脉 和地形区。 1.观察中国地形图,识别中国地势的三大阶 梯。 2.小组合作,探究不同阶梯的地势特征及其 影响。 3.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并进行总结。 4.观察中国地形图,识别中国主要山脉和地 形区。 5.小组合作,探究不同山脉和地形区的地势 特征及其影响。 6.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并进行总结。 7.观察中国地形图,识别地势特征对气候、 水文的影响。 8.小组合作,探究地势特征对不同气候或水 文要素的影响。 9.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并进行总结。
(2)讲解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特点。 (3)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识别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 区。 (4)提出问题:“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地势特征对自 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 ” (5)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6)总结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主要山脉或地形 区进行探究。 (2)提供探究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该山脉或 地形区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3)引导学生总结探究结果,并进行小组汇报。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探究结果,并进行总结。 (5)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山脉和地形区的地势特征 对人类活动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 (6)总结不同山脉和地形区的地势特征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 活动三:探究地势特征对气候、水文的影响 展示地图 (1)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势特征 对气候、水文的影响。 (2)讲解地势特征对气候、水文的影响。 (3)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识别地势特征对气候、水文 的影响。 (4)提出问题:“地势特征对气候、水文有什么影 响 ” (5)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6)总结地势特征对气候、水文的影响。 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气候或水文要素 进行探究。 (2)提供探究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地势特征 对该气候或水文要素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总结探究结果,并进行小组汇报。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探究结果,并进行总结。 (5)引导学生思考:“地势特征对不同气候或水文要 素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 (6)总结地势特征对不同气候或水文要素的影响。
评价任务 阶梯识别:☆☆☆ 山脉识别:☆☆☆ 影响分析:☆☆☆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课堂总结 总结归纳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分 布及其特点、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特点、地 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 果。 (3)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中国地 势特征有什么新的认识 ” (4)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5)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进行点评。 (6)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中国地势特 征。 2.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3.明确课后作业,准备完成作业。
评价任务 总结准确:☆☆☆ 回答积极:☆☆☆ 作业明确:☆☆☆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习效果,明确课后作业。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完成课本第XX页的练习题。
2.绘制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分布图,并标注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3.查阅资料,分析中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水文的影响。
拓展作业
1.选择一个中国主要山脉或地形区,撰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其地势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设计一个探究活动,探究地势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地势特征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设计
中国地势特征
1.三大阶梯分布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
一第二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一第三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3.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地势高低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
-对水文的影响:地势高低影响河流流向和流量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势高低影响农业生产、交通建设、城市布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