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年级上学期月考(一)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小明一家计划于 2024 年 2 月 11 日坐飞机从杭州出发,前往西宁。该日杭州(约 30 °N,120 °E) 的日出时间约为 6:52,西宁(约 36 °N,102 °E )的日落时间约为 18:01。图左示意小明一家计划乘坐 的飞机的航班信息,图右为小明一家乘坐航班的飞行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在航程中为了减少日晒应当采取的选座方式为 ( )
A.杭州一洛阳靠左洛阳一西宁靠右 B.杭州一洛阳靠右洛阳一西宁靠左 C.杭州一洛阳靠左洛阳一西宁靠左 D.杭州一洛阳靠右洛阳一西宁靠右 2.该日杭州与西宁的白昼时长相差最接近 ( )
A.10 分钟 B.20 分钟 C.40 分钟 D.60 分钟
湖泊“皮肤效应 ”是指湖水 0.5 毫米厚表面温度(Ts)与 50 厘米深处水温(T50)的差异(Ts~T50), 差值大于零为“暖皮肤效应 ”,差值小于零为“冷皮肤效应 ”。对太湖的观测表明,“皮肤效应 ” 主要受湖水吸收的太阳辐射、湖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和湖水湍流混合等过程控制。完成下面小 题。
3.在多年平均情况下,太湖最强的“ 暖皮肤效应”和最强的“冷皮肤效应”分别出现在北京时间 ( )
A.0~2 点;15~16 点 B.7~8 点;12~ 14 点
C.15~ 16 点;7~8 点 D.12~14 点;0~2 点
4.有利于增强太湖“皮肤效应” 的天气状况是 ( )
A. 阴天大风 B. 阴天微风 C. 晴天大风 D. 晴天微风
2020 年 5 月 27 日,珠峰(27 °59 ′14N,86 °55 ′26E)高程测量登山队 8 名队员成功登顶,测 得珠峰高度为 8848.86 米。下图是5200 米大本营以上四个观测点春季气温日变化统计。完成下面小 题。
5. 图示坡向谷风最强的时间是北京时间 ( )
A.4 :00 B.14:00 C.17:00 D.24:00
6.某登山队选择在北京时间 2 :00 从大本营开始攀登珠峰,下列从材料中推测出的原因中可能 性最小的是此时 ( )
A.气温较低,天气晴朗 B.温差较小,冰雪稳固
C. 降温较快,风力较小 D.有逆温层大气稳定
7.测量队员从突击营地登顶过程中,理论上大气的 ( )
A.压强逐渐升高 B.温度逐渐上升 C.密度逐渐减小 D.含氧量逐渐上升
每年六月日本南部都会有“五月雨 ”(阳历六月一般为阴历五月),其形成和发展与西北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移动速度密切相关。“五月雨 ”期间温度高、湿度大,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左 右,对水稻生产等农业活动有重要影响。下图为 6 月 29 日 21 时东亚局部地区天气形势图(单位:
b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虚线可以表示此时“五月雨” 出现位置的是 ( )
A. 甲 B. 乙 C.丙 D.丁
9.有些年份“五月雨”持续时间特别长,其原因是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移动和位置与正常年份相 比 ( )
A.4 、5 月移动速度快且 7 、8 月时位置偏北 B.4 、5 月移动速度慢且 7 、8 月时位置偏北
C.4 、5 月移动速度快且 7 、8 月时位置偏南 D.4 、5 月移动速度慢且 7 、8 月时位置偏南
太行山东侧是夏季暴雨灾害频发地区,锋面气旋过境是造成太行山东侧出现持续暴雨的主要原
因。下图示意太行山东侧三个暴雨监测站某次降水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此次太行山东侧锋面气旋移动方向大致为 ( )
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北向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南向北
11. 当此次锋面气旋到达石家庄时,该锋面气旋 ( )
A.势力减弱 B.水汽增多
C.速度加快 D.气温升高
我国东部海域洋流系统较为复杂, 日本暖流(即黑潮)在我国东部海域北上,有一分支即台湾 暖流,北上进入东海海域;另一分支即黄海暖流,进入东海北部后,则影响到了黄海海域。下图为 我国东部部分海区某年 2 月洋流与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示甲、乙、丙、丁四处海域的水温 ( )
A. 甲>乙>丙>丁 B. 甲>丁>乙>丙
C.丁>甲>乙>丙 D.丁>乙>丙>甲
13. 图中 M 沿岸洋流势力最强的季节是 ( )
A.夏季 B.冬季
C.秋季 D.春季
地处中高纬度的波罗的海(下图),在气象、水文等方面不仅与外部海域差异显著,而且内部的
差异也很大。M 表示波罗的海流入北海的洋流,N 表示北海流入波罗的海的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与同纬度的北海、挪威海海域相比,波罗的海冬季气温较低。该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水深度 D.洋流
15.与 N 洋流相比较,M 洋流的特点是 ( )
A.水量大、盐度高 B.水量大、盐度低 C.水量小、盐度高 D.水量小、盐度低
16.与乙海域相比较, 甲海域年内通航特点是 ( )
A.淤积少,通航时间长 B.风浪多,通航时间短
C. 晴天多,通航时间长 D.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二、综合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新德里地处南亚,北临喜马拉雅山,一年分为凉季(10 月至次年 3 月)、热季(4 月至 6 月)和雨季(7 月至 9 月)三季。
材料二:塔尔沙漠周边风成黄土分布广泛。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两地采样,发现甲地黄土粒径 小于乙地。如图为新德里气候资料统计图及塔尔沙漠位置示意图。
(1)指出新德里的气候类型并说明该地热季形成原因。(6 分)
(2)从整体性角度简述印度河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6 分)
(3)研究小组认为形成甲、乙两地黄土粒径差异的主导因素是西南季风,请提供论据。(6 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的中俄边界,是 6500 万年前形成的火山口湖。松阿察河是兴凯湖的 唯一泄流通道,入湖河流中南部河流多而长、流量大,北部河流短促而流量小;湖水含沙量具有明
显的季节性变化。据水文记录显示,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的20 年内.兴凯湖湖水水位逐年上升。图左 示意兴凯湖水系, 图右示意湖水多年平均含沙量季节变化。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兴凯湖的湖水含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6 分)
(2)分析兴凯湖湖水夏季 6 月多年平均含沙量偏低的原因。(6 分)
(3)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的 20 年内,兴凯湖湖水水位逐年上升,请说明原因。(6 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渤海三面环陆, 中部存在水深约20 米的浅滩,浅滩的南北两侧分别存在水深大于25 米和 30 米的洼槽,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受地形、 气候影响,渤海底层水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示意 8 月下旬渤海底层海水温度图。
(1)据图描述渤海底层海水温度分布特征。(2 分)
(2)分析夏季渤海底层中部海水暖中心形成的原因。(8 分)
(3)分析渤海湾海域污染严重的原因。(6 分)地理月考(一)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C D C C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A D B D B D
二、综合题
17.
(1)热带季风气候 4-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雨季未到,晴天多;北部喜马拉雅山阻挡冷空气。
(2)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少;地势低平;河流径流量小;植被稀少。
(3)甲采样点位于乙采样点东北;甲采样点粒径小于乙地;自西南向东北风力搬运作用逐渐减弱。
18.
(1)兴凯湖属于外流湖,湖水更新较快;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入湖河流多,稀释作用强等。
(2)兴凯湖泥沙来源主要为入湖河流携带的泥沙;6月份雨带位于江淮地区,华北和东北地区降水偏少,湖岸河流径流量小;6月份气温高,地表植被生长快,植被覆盖增多,流水侵蚀较弱,6月份由地表径流汇入湖泊的泥沙量较少。
(3)兴凯湖沿岸人口增多,过度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湖水含沙量不断增加;泥沙在湖底长期堆积,湖床不断抬高;泥沙不断向湖口处运移,在湖口前淤积导致湖口抬高,泄洪能力降低,使兴凯湖水位不断上升。
19.
(1)渤海南、西、北部的海湾及中部底层水温较高,其它水域底层水温较低。
(2)渤海海域较封闭,夏季海水热交换能力较低;中部浅滩海水较浅,太阳辐射使底层海水升温快;在夏季风吹拂下,受中部浅滩南北洼槽地形的影响,海水形成顺时针环流,减少了中部浅滩的暖水与周围冷水的热量交换;南北洼槽海水深,冬季的残留冷水量大;黄海底层冷海水的流入,导致南北洼槽海水水温较低。
(3)渤海湾沿岸工业发达, 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海域封闭,水体较浅,水体交换较差;沿岸为淤泥质海滩,污染物易富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