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往事依依》教案(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成长的源头,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2.反复朗读精彩语段,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3.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自觉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辨别下面几句诗所描写的季节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 绿树浓荫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 (夏)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秋)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冬) (学生齐读诗句)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我们一起来 读《往事依依》,跟着于漪老师回到少年时代,一起观画、读诗、赏文……二检查预习,掌握基础知识1. 注意字音字形徜徉 (cháng yáng) 素蛾(é)雨晦(huì) 慷慨(kǎi)谆谆教导 (zhūn zhūn)婵娟(chán juān)雕镂 (lòu)浩渺 (miǎo) 镌刻 (juān)2. 解释下列词语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浩渺:水面辽阔无边。婵娟:仪态美好。 雕镂:雕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解题“往事依依”,“依依”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的意思。作者深情地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 依”往事,心底涌动着一股热流。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提问:于老师回忆了哪几件往事呢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明确:看山水画读《评注图像水浒传》 读《千家诗》听老师讲课3.提问: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都与什么有关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都与读书(画)有关,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四再读课文,赏析内容1.指名学生读第2段2.提问:(1)作者在小时侯看了哪些图 明确:看了山水画、读《评注图像水浒传》(2)作者小时候看图时的感受如何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原话,并齐读。) 明确:看山水画,“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看《评注图像水浒传》,“梁山雄伟险峻…… ”五课堂总结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 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六布置作业1.自读课文,联系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概括文章的主题。(思考 ·探究 ·积累一) 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反复诵读,说出你喜欢的理由。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我们跟着于漪老师看了山水画和《评注图像水浒传》里的插画,感受到了她对自然、生 活的热爱。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去读诗、走进课堂。二再读课文,赏析内容1.指名学生读第4段提问:(1)作者小时侯看图,那么到了学生时代,作者读了哪些书呢 明确:读《千家诗》(2)学生从文中找出作者读了《千家诗》中的哪些诗句 (学生齐读)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浓荫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好的诗句,不仅要多读,还要像于老师那样,在平时要善于积累词句,能够信手拈来, 熟记于心。分组背诵这四组诗句。)(3)这些诗句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 确 :(学生齐答)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4)除了这些好的诗句以外,作者还从《千家诗》中读到了什么 明确:(学生齐读)“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5)作者从读《千家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在原文中寻找答案)明确: (指名学生读原文)“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2. 作者回忆的第三件事是听课。听课给作者的启发是什么 两位老师讲课有何异同 带着 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段。指名学生读第5段 提问:(1)两位国文老师讲课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位是教古文,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位是教白话文,教田汉的《南 归》。(2)两位老师在讲课时的神情是什么样子的 (提示:用文中原话回答。) 明 确 :(指名学生读文中原句)“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3)听课给了于老师什么样的启发 (提示:用文中原话回答。) 明 确 :(学生齐读)“老师入情入理的讲情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三合作探究 提问:1. “往事依依”应该有许多件,为什么作者的往事都是与“读书(画)有关” 讨论明确:因为作者回忆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学生时代是读书学习的时代,回忆起来,当 然离不开读书。再说,读书,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开启了“我” 的心智,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正因为这样, “我”才对学生时代有关读书(画)这些往事留下深刻印象,产生了依依之情。2.通过这篇文章,于老师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唯一)例如:多读书,读好书;课外阅读,开阔视野; 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爱国;四课堂总结“往事依依”,作者回忆了小时候看图、读诗、听课的往事,感慨这些往事带给自己的 深远影响。作者的往事也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五布置作业1. 好的文章往往通过一些精彩的语句来表达感情。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 动你的心,在文中找出来,品味表达效果。(“思考 ·探究 ·积累”第三题)2.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经历让你印象深刻,虽时过境迁仍历历在目 从中选取一 二,仿照课文第2段或第5段写一小段文字。(“思考 ·探究 ·积累”第四题)板书设计往事依依于漪看图——身历其境,乐在其中 读诗——沉醉意境,美不胜收 听课——入情入理,激发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