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 10月四校联考
地理学科 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涂);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开普勒186f是一颗环绕红矮星开普勒186的行星,距离地球约492光年,是第一颗在太阳以外的 恒星附近发现的宜居带(适合生命居住的地带,意味着它的温度可能会比较舒适)的系外行星。据 此完成1、2题。
1.该宜居带位于 (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该宜居带的形成条件主要是 ( )
A.与恒星距离适中 B.恒星的质量适中
C.宜居带内的行星有大气层 D.宜居带内的行星有液态水
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2021年5 月15 日,着陆器携带巡视器在火星成功着陆,环绕器则绕火星运行,提供通讯中继服务。据此完成3、 4题。
3.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
①着陆后的着陆器 ②绕火星运行的环绕器 ③着陆后的巡视器 ④火星 ⑤火卫一(火星的卫星)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4.天问一号航天器在行星际飞行过程中 ( )
A.能接触到最多的天体是行星际物质 B.太阳黑子和太阳风影响其安全飞行
C.受太阳辐射影响可能出现通讯中断 D.天问一号飞行过程中穿越小行星带
2022年8月12 日(农历七月十五)23时至13日上午10点左右,著名的“英仙座 ”流星雨达到极盛
时段,每小时约有100--140颗左右流星从英仙座的方向投射而来,在没有灯光及其它因素干扰下, 肉眼可见。据此完成5、6题。
第5、6题图
5.形成“英仙座 ”流星雨的流星体母体应为 ( )
A.英仙座 B.彗星 C.小行星带 D.太阳风
6.此次观测流星雨的最佳时间应为 ( )
A. 黄昏后 B. 子夜 C. 黎明前 D. 日出后
高一地理四校联考试题卷第 1 页 共 8 页
“牛轭湖 ”是“ 河迹湖 ”的一种,是由河流某处演变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读图 , 完成7、8题。
第7、8题图
7.下列关于牛轭湖形成的地质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①④②③
8. 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轭湖的原因是
A .地势较高 B .地势平坦 C .降水较少 D .风沙较大
某中学研究小组在操场组装简单的天文观测设备,用肉眼来观测太阳活动,如图所示。据此完 成第 9 题。
9. 肉眼观测太阳活动是 ( )
A.黑子 B.耀斑 C. 日珥 D.太阳风
第 9 题图 第 10、11 题图
2022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夸父一号”卫星,设计寿命不少于4年,主要用于观测和研究太阳 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尤其是磁暴现象)。上图示意1985-2020年太阳活动周期。据此完成10、11题。 10.产生“磁暴”现象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 )
①黑子 ②耀斑 ③日全食 ④太阳风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夸父一号”在这4年内,可以基本覆盖一次太阳活动周期的 ( )
A. 低谷期 B. 峰年期 C. 全部过程 D. 交替期
由震中向外传播的地震波可以被设在远离震中的地震检波器记录下来。多年以来,无数次地震 的地震波传播到世界各地所花的时间,都被检测器记录了下来,构成了时距曲线(左图),结合地 震波的性质,科学家“透视 ”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右图)。完成12、13题。
(

12、13
题图
2
)第 12、13 题图 1
高一地理四校联考试题卷第 2 页 共 8 页
12.左图中曲线①②代表横波和纵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为横波,传播速度慢 B. 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
C. ②为横波,传播速度快 D. ②为纵波,传播速度慢
13.地球的内部圈层中 ( )
A.地壳与地幔构成岩石圈 B.地壳厚度最薄,地幔厚度最大
C.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读我国南方山区某水系部分河段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流水侵蚀作用比较强烈的地区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冲积扇最有可能形成在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第 14、15 题图
2024 年 1 月,江西赣州赣县区此前发现的一具恐龙化石标本被正式命名为蜥脚类恐龙的新属种 “腔尾赣地巨龙 ”(右图),蜥脚类恐龙起源于约2 亿年前的早侏罗世在约 1.6 亿年前广泛分布一 直延续生存到白垩纪末。据此完成 16 、17 题。
16.“腔尾赣地巨龙 ”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 中生代 D.新生代
17.下列现象发生在“腔尾赣地巨龙 ”广泛分布的地质年代的是 ( )
A.蕨类植物繁盛 B. 出现了三叶虫
C.哺乳动物繁生 D.裸子植物繁盛 第 16、17 题图
非洲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涵盖了非洲大陆的东部和北部 , 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读夜空中尼罗河流域“蝌蚪状 ”灯光夜景图, 完成18、19题。
18 .获取尼罗河流域“蝌蚪状”灯光夜景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技术
B.人工智能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9 .A处为尼罗河流域灯光夜景的“蝌蚪头”(呈“扇形” ),推测其地貌类 型为 ( )
A .冲积扇 B .河漫滩 第 18、19 题图
C .三角洲 D .“V”形河谷
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20、21题。
20.下列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 )
A.冰期① B.冰期② C.冰期③ D.冰期④
21.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时 ( )
A.全球冰川面积较小 B. 图中水域终年封冻 C.海平面下降很明显 D.温带植物北界偏北
第 20、21 题图
高一地理四校联考试题卷第 3 页 共 8 页
22 .下图为2024年6月7日杭州地区月球升起至落下的时间变化示意图。该日杭州地区观测到的月相 最接近的是 ( )
A .
B .
C .
D .
地球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地球四大圈 层关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23题。
23.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下八字门滑坡(下图)是三峡库区重点监测滑坡之一,由于每年受强降雨或持续性降雨影响, 目 前该滑坡仍处于位移变形状态。据此完成 24 、25 题。
第 24 、25 题图
24.要及时获取该滑坡体的微小形变状况,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技术 B.人工智能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5.八字门滑坡体滑动方向是 ( )
A. 由东北向西南 B. 由西北向东南
C. 由西南向东北 D. 由东南向西北
高一地理四校联考试题卷第 4 页 共 8 页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两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 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 分,不选、多 选、错选均不得分 。)
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 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 就是凌日现象(右图)。读图,完成26题。
26.从地球上观看,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是 ( )
A. 水星 B. 金星 C. 火星 D. 木星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能分布状况,完成27、28题。
第 27、28 题图
27. 图中年太阳辐射能最贫乏地区的成因主要是该地 ( )
A.盆地地形,空气中水汽多且不易扩散 B.受沿海台风影响次数多
C.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D.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
28. 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若你推销太阳能热水器,应选择的城市是 ( )
A. 上海、成都 B. 海口、贵阳
C. 昆明、郑州 D. 北京、兰州
当地时间 2023 年 2 月 6 日 4 时 17 分,土耳其接连 发生两次 7.8 级地震,震源深度均为 20 千米。地震造成了 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右图为地震位置示意图。完 成 29、30 题。
29 .造成此次地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的自然因素有 ( )
A.气候类型 B.地震发生的时间
C.地震震级 D. 当地建筑物结构
30 .震后救灾中,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 要作用。BDS 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
A .提供灾区的影像
B .精确统计经济损失
C .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D .为救灾车辆提供导航
第 29、30 题图
高一地理四校联考试题卷第 5 页 共 8 页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 35 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地理实践是地理学习方法之一,某地理实践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某处的地层与化石进行了实践 研学。
活动一:地层与古地理环境
地层是地壳上部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下图为该实践小组绘制的地层柱状剖面图(把一个地区 的地层层序、化石和厚度等,按一定比例尺和图例,用柱状图解的方式表示)。
厚度(m) 地层序号 岩性柱状 岩相特征
25 ① 含粉砂,黑色为煤层
50 ② 含砾石,恐龙化石
16 ③ 水平层理
10 ④ 含珊瑚化石
15 ⑤ 分选中等,沉积物棱角分明
21 ⑥ 水平层理
18 ⑦ 含三叶虫化石
注: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砾石颗粒比粉砂粗)
该小组的实践报告如下:
(1)地层①②由河流堆积作用形成。与地层①形成时期相比,地层②形成时期河流流速较 ▲ (快/慢),判断理由为沉积物颗粒 ▲ (粗/细)。(2分)
(2)在地质年代,该处曾是一片海洋,理由是曾经出现过 ▲ 和 ▲ (填生物名称)。(2分) 活动二:植物化石与古气候
煤的形成需要大量植被的生长和繁殖, 以及合适的堆积环境。
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时期撒出的孢子和花粉总称。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地层①上方表层沉积土 层中含有大量的桦树花粉。
(3)从地层①到其上方表层土的形成阶段,请说出该地气候变化的表现。(2分)
(4)判断: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x ”。(4分)
a.地层①形成时期的气候炎热干燥 ( )
b.地层②形成时间较地层⑦形成的时间早 ( )
c.②地层会发现被子植物化石 ( )
d.④形成时期为海洋环境 ( )
高一地理四校联考试题卷第 6 页 共 8 页
3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牛轭湖是河流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流水侵蚀使河道不断弯曲,最后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 河道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而得名。下图2中天鹅洲古河道为长江干流荆江河道 的牛轭湖。
第 32 题图 1 第 32 题图 2
(1)牛轭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1分)
(2)天鹅洲古河道甲岸曾是河流 ▲ 岸(凹/凸岸)因不断接受 ▲ (侵蚀/堆积) 向北增 长。推测此地曾是发展 ▲ (农业生产/码头建设)之地。(3分)
为改善航运条件,实施了裁弯工程,裁弯后弯曲河道与河流断开,成为废弃河道。如图3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 32 题图 3
(3)实施裁弯工程前,图中各地受洪涝威胁较大的是 ▲ 、 ▲ (填写序号)。(2分) (4)实施裁弯工程后,①地受洪涝的威胁 ▲ (加重/减轻),④地受洪涝的威胁 ▲ (加重/减轻)。(2分)
长江中下游河道存在数量众多的江心洲,下图4为长江中下游某顺直河段处于萎缩状况的江心 洲(三峡水库以下)平面示意图。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该顺直河段江心洲萎缩速度较快。运 用遥感影像定量计算江心洲的面积变化,反映江心洲萎缩或发育过程是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完成
下面小题。
第 32 题图 4
(5)该顺直河段江心洲萎缩过程中,洲头受侵蚀程度 ▲ (大于、等于、小于)洲尾。(1分) (6)三峡水库蓄水后,下游大多数江心洲均呈现面积减少和洲体萎缩的趋势,请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3分)
高一地理四校联考试题卷第 7 页 共 8 页
3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时,多出现图中甲 处所示的峡谷地貌景观;在澜沧江支流汇入的地方,河流流出山 口, 出现图中乙处所示的地貌景观 ; 湄公河注入海洋时,流速减慢, 出现图中丙处所示的地貌景观。



(

1
)
(1)甲处峡谷多为 ▲ 形(峡谷的形态),其特点是河谷两壁险峻陡峭,谷底几乎全部被河床 占据,谷地 ▲ , 深度通常 ▲ (大于、等于或小于)宽度。(3分)
(2)乙处地貌景观名称是 ▲ , 沉积物厚度自扇顶到扇缘 ▲ , 丙处地貌是由流水的 ▲ 作用形成。(3分)
河流阶地是指在河流下切侵蚀作用下,使原先的河谷 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 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 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右图为图1 中甲附近河段的河流阶地。
(3)图中最老的阶地是 ▲ 阶地,阶地是地壳 ▲ (不断地/间歇性)抬升,流水 ▲ (侵蚀/沉积)形成 的。(3分)
(4)分析横断山区人们常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场所的原因。(4分)
高一地理四校联考试题卷第 8 页 共 8 页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四校联考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8
9
10
答案
B
A
Q
A
B
C
A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B
D
C
0
A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D
B
AB
AC
CD
BC
CD
31(10分)
(1)快粗
(2)三叶虫珊瑚
(3)由暖湿变成冷干(气温和千湿各1分)
(4)XXXV
32(12分)(1)流水侵蚀(2)凸堆积农业生产(3)②③(4)减轻加重
(5)大于
(6)(大坝拦截泥沙),泥沙沉积减少(2分),流水不断侵
蚀(1分)。
33(13分)(1)V狭窄大于(2)冲积扇变薄沉积(3)三级间歇性侵蚀
(4)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靠近水源,取水便利;
地势较高,无洪涝之患(每点1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