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2 提高防护能力 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2 提高防护能力 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2课时 提高防护能力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道德修养:理解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与灾难,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
健全人格:日常生活中自觉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和避险逃生能力
责任意识:树立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的意识,提高防护意识和能力
重点
重点
难点
观看视频,思考:公共卫生安全包括哪些方面?对人民有什么意义?
2024年2月23日,南京市某小区发生火灾。家住30楼的王先生听到楼下有人大喊“着火了”。因为不知道具体着火点在哪一层,王先生也不敢轻举妄动。在大体判断逃生方向后,赶紧把枕套打湿,捂着口鼻,睡衣外面套上羽绒服,穿着拖鞋,并降低身体被火焰灼伤的可能性,摸着黑从家出来。下楼过程中,他们碰到了一对爷孙,王先生就帮忙抱着孩子,4个人一起往楼下走。”
提示:面对生活中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思考:王先生成功逃生并救助他人说明提高防护能力有什么重要性?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
结合实例,说说在生活中如何提高我们的防护能力。
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教学目标
生活观察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
分餐制用公筷
勤开窗通风
垃圾分类
免疫接种
注意手卫生
注意食品卫生
思考:判断图片中人物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发生火灾时,使用电梯。
上下楼梯靠左行。
发生火灾,从高处跳下。
提示:图示的三种做法都是错误的。
(2)上下楼梯不能靠左走。因为靠左走,容易发生踩踏。
(1)发生火灾,不能从高处跳下。因为从高处跳下会造成摔伤或摔死。
(3)火灾不能使用电梯,因为火灾可能导致停电,被困在电梯里。
观看视频,思考:面对危险,我们能不能通过科学的预判,减少危险的发生呢?
(3)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如何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知识归纳
(1)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
(2)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
思考:视频中的意外是怎样发生的?是否可以避免?
首先搬运工应该提高危险预判能力,不乱扔烟头。
提示:可以避免。
其次,其他小动物们应该提高避险和逃生的能力,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不慌乱。
动画警示视频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避险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提示: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等。
某地发生5.9级地震,当室内天花板将要掉落时,小洋迅速跑到墙角,堵在冰箱和斗柜之间的安全区域,等到安全后才逃出房间。小洋的学习每年都会进行应急演练,他知道当地震来临时,如果不能立刻撤离到安全空旷区域,可就近寻找牢固的掩体,如桌子、床、柜子等,躲在掩体与地面之间形成的三角区域内,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被楼板墙体砸伤,在这次地震中,小洋就根据演练中学到的方法来避险的。
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清醒,就近、快速逃离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
迅速抱头、闭眼,躲在课桌下或墙角,尽量蜷曲身体,保护头部。
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做?
教学目标
相关链接
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后,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发生火灾时,应该怎么做?
教学目标
相关链接
2023年11月13日上午10时许,河南省武陟县兴华中学初一初二部分男生在期中考试间隙如厕时,因上下楼梯发生拥挤摔倒受伤,涉及的学生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接受检查治疗。1名学生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1名受伤较重学生正在全力救治,4名学生受轻微伤住院观察治疗。
思考:这个案例给我们中学生什么启示?
提示:我们要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
方法与技能
不凑热闹,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停留;不随意喊叫,不搞恶作剧,不制造恐慌气氛。
发现人群蜂拥而来时
先稳住双脚,保持平衡,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的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
若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 前进方向
上下楼梯、台阶时抓牢扶手
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绊倒,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一旦摔倒无法站立起应尽量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护颈,手臂护头,双膝蜷缩至胸前,护住胸腔和腹腔。
01
02
03
04
不要盲目奔跑或逆流前进,应马上避让到一旁,靠墙或抓住牢固的物体,等待人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
鱼刺卡喉“五不要”
1.不要吞咽馒头、饭团等大块食物。
2.不要大口喝水、喝汤。3.不要用手指抠挖。
4.不要喝醋。
5.不要耽误太久。
异物入眼不要揉
如果玻璃入眼、眼被异物击伤,不要试图自行处理,要立即就医;如果是化学品溅入眼中,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然后及时就医诊治。
煤气泄漏先开窗
发现家中煤气泄漏,应尽快打开门窗,关闭煤气、液化气阀门,迅速离开现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切不可在家中打开任何电器,也不能拨打手机或室内座机,以免引起爆炸。
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知识归纳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01
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02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03
提高防护能力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原因
能保护自己的生命,
能救助他人的生命
做法
1.(2023山东泰安中考)在高 温环境下,人的体温容易出现调节障碍。遇到高温天气,我们应该( )
①不要在烈日下暴晒,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②要定时饮水,及时补充水分
③一直待在空调房内,防止中暑
④浑身大汗时,立即用冷水洗澡降温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D
2. 康康所在学校每学期都积极开展消防演练和地震演练。对于学校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有( )
A.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
B.提高了危险预判能力
C.提高了避险和逃生能力
D.学习了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C
3. 具有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下列情形能体现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强的是( )
①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
②去电影院时,留意观察安全出口、消防通道
③骑自行车时,不相互攀扶,不多车并行
④在野外遇到雷电时,到大树下躲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4、小丽所在的学校不定期进行各种逃生演练活动。对此,小丽觉得生活中很少发生意外,没有必要练习,还不如省下时间多上几节课。对此,同学们发表了观点。其中你赞同的是( )
①小东: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必须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②小乐:掌握逃生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③小琼:自然灾害非人力可抗拒,应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④小敏: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