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探问人生目标 议题式教学课件(17页)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 探问人生目标 议题式教学课件(17页)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11.1 探问人生目标
提示: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与动物不同。
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人类建造房屋和蜜蜂筑巢的区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蜂巢
国家自然博物馆设计图纸和建成后的国家自然博物馆
1.知道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与动物不同
2.能阐述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重点、难点)
3. 知道人生目标的分类及其关系(难点)
总议题:探问人生目标
子议题1:初探人生目标
子议题2:再寻人生目标
议题一:初探人生目标
张洪21岁失明,40岁开始登山,46岁成为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成功登顶珠峰的盲人。虽然张洪看不见,但他一直有一个信念,要把最好的风景带给他的爱人夏琼。他希望《看不见的顶峰》这部纪录电影,能够带给观众一些鼓励和力量,勇敢去尝试,“做了再说”。同时张洪觉得登顶珠峰的经历,只是自己人生的一个目标而已,并不是人生最高光的一个时刻。最重要的是,要把每天的事情做好,走一步,是一步。
思考:结合材料,分析张洪为什么能够成功登顶珠峰?
有自己的目标规划
(1)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本能的活动。
(2)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人能够积极主动地规划人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
1. 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与动物不同
议题二:再寻人生目标
少年立志造桥的故事
茅以升是我国建造桥梁的专家。他小时候,家住在南京,离秦淮河不远。有一年端午节,秦淮河上举行龙船比赛。因为看热闹的人太多,把河上的那座桥压塌了,好多人掉进了河里。茅以升非常难过。他想:“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永远不会倒塌!”从此以后,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建造桥梁的专家。
正确的人生目标会对我们产生内在激励,指引我们的人生道路。
思考:结合茅以升的故事,分析确立人生目标的原因。
(1)人生目标体现着人在社会实践中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发展方向。
(2)正确的人生目标会带来稳定而持久的内在激励,让我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定前行,少走弯路,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2.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事要一件一件做。
目标的实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要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目标,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人生目标的实现也是如此。
思考:以时间长短为依据划分,人生目标分为哪两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相关链接】我们所设立的近期目标都应指向长远目标。例如,一名中学生想要成为一名 为祖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的科学家,这是需要终生奋斗的目标,即长远目标。实 现这一长远目标,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由此设定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目 标;需要有探究奥秘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执着,由此设定每月阅读数本专业书 籍、每年开展实地调研的目标;等等。这些目标可以被看作近期目标。在实现近 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新的动能,一步步向长远目标靠拢。
①中学生确定目标要明确、适当。我们既要树立近期目标也要树立长远目标,必须做到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有机统一。
②长远目标是分阶段实现的,前一个目标是后一个目标的基础,后一个目标是前一个目标的方向,所有的阶段目标都指向长远目标。
阅读以下内容,说说这段话给你什么启示?
分类:人生目标可以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关系:(1)只有分阶段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才能实现长远目标。
(2)所有近期目标都是围绕长远目标展开的。
(3)实现每一个近期目标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鼓舞我们继续奋发
向上,朝着实现长远目标迈进。
3.人生目标的分类及其关系
探问人生目标
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与动物的不同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的分类及其关系
1.小华在求学过程中总是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计划。因此,他在学习上缺乏上进的动力,成绩一直不太理想。他缺乏动力的原因是( )  
A.学习方法不当
B.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C.教师教学质量不高
D.家庭环境不好
B
2.小丽从小的梦想就是长大后当一名舞蹈家,为此,她每天坚持练习,最终考入了理想中的舞蹈学校。小丽实现梦想的关键是( )  
A.天赋出众
B.运气好
C.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D.得到了名师指导
C
A
3.小张刚步入职场,他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提升职业技能,同时也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晋升为公司中层管理者。他的人生规划体现的人生目标是( )
A.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B.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
C.现实目标和理想目标
D.浅层目标和深层目标
4.14岁时,周恩来在沈阳的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有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即立志。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有人回答:“为名利而读书。”还有人回答:“为做官而读书。”而周恩来却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句响亮的誓言,一个远大的志向,激励着周恩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魏校长为什么要为大家上题目为“立志”的修身课?
答案:魏校长上“立志”修身课的目的在于让大家明白确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因为人生如同航船,把准方向,才能确定航行的线路,驶向幸福的彼岸。人能够积极主动地规划人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人生目标体现着人在社会实践中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