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2024高二政治高效课堂优质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精练(统编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2024高二政治高效课堂优质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精练(统编版必修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2、科学精神:准确把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区别,理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3、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要自觉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四、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从二十大报告看人民生活新图景》,思考二十大报告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要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
2、【学习过程】
总议题:从携手抗洪看社会历史的主体
议题一:万众一心,携手共“晋”,为了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探究与分享:
情境: 2023年7月29日前后,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7月2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是中央气象台2010年启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发布的第二个暴雨红色预警。多地多部门迅速行动,全面开展防汛排涝、抢险救援工作。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7月31日,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北京永定河及支流清水河、拒马河及支流大石河,河北滏阳河支流北澧河,山西滹沱河支流松溪河等16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多地多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到达现场后,官兵第一时间研判形势,紧锣密鼓地装运沙袋、封堵缺口、加固大堤。由于道路被淹,车辆无法进入,只能依靠人力将沙袋搬运到缺口处。经过连续6小时奋战,200米长的大堤堆满了沙袋,缺口被堵住,险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探究问题:
结合教材和材料,分析万众一心,携手共“晋”,为了谁?为什么要携手共“晋”?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点拨:
(一)人民群众:
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2.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在,创造了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知识小结:
板书:“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细节提示:
议题二: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探究与分享:
结合视频《万众一心,携手共“晋” —— 抗洪_》和教材知识,概括总结:
1、什么是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2、山西抗洪救灾过程中是如何践行好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点拨:
(三)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重要性(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3.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重要性: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4.基本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知识小结:
板书:“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
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个作用),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情感升华: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2022·浙江6月选考)党员干部始终要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回应民生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④人民群众能够主宰社会发展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春·吉林长春·高一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校考期中)2023年起中共中央在全党开展“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主题教育的扎实推进有利于( )
①不断提升党履行国家职能的能力
②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③不断促进党永远保持生机与活力
④使党成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春·浙江·高二校联考期中)《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从此在实践上正式开启了社会养老、企业年金养老和个人养老三自助并行的时代。我国出台《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的依据是( )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ACB
【布置作业】
(一)必做:
1、整理本节课知识,并理解记忆。
2、完成分层作业第一部分:基础检测10个小题.
(二)选做: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结合所学知识并搜索资源,以“新时代新青年如何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教后反思】
结合情境材料, 设计问题链, 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分析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使学生在自 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 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 中,可以使学生逐步 学会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 生进行核心素养提升。
情感升华环节,将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全部教学过程,坚定群众观 点和群众路线提升综合运用哲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并 促进学生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