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 合理利用网络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 合理利用网络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合理利用网络》教案
一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1. 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网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网络空间中 积极传播正能量,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2. 通过对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法治社会的认同,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维护网络秩序。
健全人格:
1. 帮助学生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的态度,避免沉迷网络,保 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 鼓励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积极与他人交流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形 成健全的人格。
责任意识:
1. 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网络空间中的责任,增强对自身言行的责任感,不传播不良信息, 不参与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识,为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贡献自 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引导学生掌握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提高媒介素 养、学会信息节食、辨析网络信息以及恪守道德和法律等方面。
2.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让学生理解传播网络正能量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网络上传 播正能量,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难点:
1.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网络 信息时,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
2. 如何激发学生传播网络正能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将传播正能量内化为自身的 行为习惯,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都会使用网络吗 都用网络做些什么呢 ” 引导学生 分享自己的网络使用经历。然后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网络活动图片,如上网课、玩游戏、看视 频、社交聊天等。接着教师再提问:“那么,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呢 又可能存在哪些 危害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网络带来的便利有获取信息方便、方便学习和交流、娱乐方式多样等;可能存 在的危害有沉迷游戏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接触不良信息、遭受网络诈骗等。
2. 教师讲述2023年08月11日全国正式上映的《孤注一掷》这部电影,介绍该电影 聚焦于当下屡禁不止的网络诈骗、网赌陷阱、招聘拐骗等,取材自上万例真实诈骗案件,揭示 了诈骗背后的黑暗和残忍。教师提问:“看了这些介绍,同学们对网络的危害是不是有了更深 刻的认识呢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呢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合理利用网 络。
(二)讲授新课
1.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提高媒介素养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媒介素养吗 ”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然后教师详 细解释媒介素养的概念,即人们正确的、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包括面对各种信息时 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教师展示一些不同的媒介信息,如新闻报道、广告、短视频等,并提问:“面对这些信息,我 们应该如何运用自己的媒介素养去处理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要判断信息的真假、要了解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要思考信息背后的意图等。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提高媒介素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获 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学会信息节食
教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过沉迷于某个网站或者 APP, 花费大量时间在上面,从而影响了学 习或者其他事情呢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教师讲述一个案例,如2024年暑假,有学生与短视频相爱相杀,每天至少花10个小时以上 刷短视频,导致忘记打篮球,没有时间看书、写作业等。教师提问:“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 应该怎么办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要控制自己的时间、要减少使用频率等。教师引出“信息节食”的概念,即 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迷网络。教师介绍一些戒掉网瘾的方法, 如提高自控力、安排好时间、暂时关闭网络、让父母监督等,并鼓励学生学会信息节食,提高 自控能力。
(3)辨析网络信息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网络上看到一些‘骇人听闻’的信息时,你们会怎么做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相信一部分、怀疑一部分、去验证等。教师详细介绍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包括 注意信息出处是否权威、及时关注官方信息、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信息源进行多方 验证、辨识信息内容是否疯狂煽情或耸人听闻以及向他人求助(如家长、老师和专家)等方法。 教师展示一个案例,如2023年10月23 日微博管理员发布公告,针对“四川女童被狗咬 伤”事件,有个别用户对女童亲属发布恶意揣测、人身攻击等不友善言论,教师提问:“在这 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辨析网络信息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会伤害他人、会扰乱网络秩序等。教师强调辨析网络信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 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教师提问:“同学们,网络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吗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可能会回答是自由的,但也有限制等。教师强调网络无限,自由有限,要恪守道德、遵守 法律。教师介绍一些网络违法犯罪的案例,如网络诈骗、传播不良信息等,并提问:“这些案 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要遵守法律、不能做违法的事情等。教师强调恪守道德和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 的基本准则,鼓励学生在网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守法的好网民。
2. 传播网络正能量
(1)理解网络正能量的含义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正能量吗 在网络上,什么样的行为算是传播正能量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积极向上的、有利于社会的等。教师详细解释正能量是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
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教师展示一些网络正能量的案例,如北京 冬奥会会徽征集活动通过网络渠道征集到大量设计方案,某单位职工走失后单位官方微博发布 信息,大量网友转发形成爱心接力等。教师提问:“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传播网络正 能量有什么作用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帮助他人等。教师强调传播网络正能量 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行动中来。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微博、政府网站、一些专业论坛等。教师介绍一些通过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 言献策的成功案例,如中国政府网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常设栏目,一些好的意见建议直
接被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网民关于异地补办银行卡困难重重的留言得到银保监会的回复等。
教师提问:“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有什么好处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反映民意、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等。教师强调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 会发展建言献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②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如何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发布积极向上的内容、鼓励他人等。教师详细解释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需要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教师介绍一些网络公益活动,如腾讯“公益真探”活动、爱德基金会的“月首页>项目列 >团儿助”活动等,并提问:“参加这些网络公益活动有什么收获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帮助他人、可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等。 教师强调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方面,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 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不在无关、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 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这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2.传播网络正能量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要在网上传播 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 网络文化。
教师强调合理利用网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正确使用网络,让网络成为 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好帮手,同时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为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
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提高媒介素养就可以了
B. 不需要辨析网络信息,因为网络信息都是真实的
C. 要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迷网络
D.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不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答案:C。提高媒介素养只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一个方面,还需要学会信息节食、辨析网络 信息以及恪守道德和法律等,所以 A 错误;网络信息复杂多样,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需要 辨析网络信息,所以B 错误;恪守道德和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所以 D 错误;要 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迷网络,这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所以 C 正确。
2. 以下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行为是()
A. 在网络上发布恶意揣测他人的言论
B. 参与网络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儿童捐款
C. 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D. 传播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等
答案:B。在网络上发布恶意揣测他人的言论、传播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等都不是传播网络 正能量的行为,所以 A、D 错误;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也不是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行为,所 以 C 错误;参与网络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儿童捐款是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行为,所以 B 正确。
(五)板书设计
1. 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提高媒介素养
②学会信息节食
③辨析网络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2)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网络的作用
(1)便利
(2)危害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网络使用经历以及相关案例,学生 对合理利用网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能够较好地回答 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在一些细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例如,在辨析网络信息时,部 分学生虽然知道要去验证信息的真假,但对于如何从不同信息源进行多方验证还不够熟练,需 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传播网络正能量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其重要性, 但在实际行动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可以 尝试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总 的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还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深度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