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遵守规则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 遵守规则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遵守规则》教案
一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1. 引导学生理解规则是社会秩序的保障,认同遵守规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 性,从而增强对社会制度和规范的认同感。
2. 通过了解规则的制定和改进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规则是与时俱进的,与国家的发展和 进步紧密相关,进而培养学生对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政治认同。
健全人格:
1.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规 则,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是一种美德,是对他人和社会的尊 重,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和个人修养。
责任意识:
1.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有责任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为社会的和谐发 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规则的维护和改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学生明 白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帮助学生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自由是在规则约束下的自由,规则是保障自 由的前提。
2.引导学生掌握自觉遵守规则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 难点:
1. 让学生理解规则的改进是必要的,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过程。
2.如何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同时又能根据实际情 况合理地对规则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需要遵守规则的呢 请大家
举例说明。
学生可能会回答:在学校要遵守课堂纪律,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等 等。
教师进一步引导:那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通过让学生想象没有规则的生活场景,如交通堵塞、课堂混乱、公共场所嘈杂等,让学生初步 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2.教师讲述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村庄,村民们一直以来都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是有一 天,村里的一口水井被污染了,村民们都很着急,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水源。于是,大家决定 一起制定一些规则来保护水井,比如规定在水井周围一定范围内不能倾倒垃圾,不能在水井里 洗衣服等等。从那以后,水井又恢复了清澈。
教师提问: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规则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它可以 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讲授新课
1.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1)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内容包括在公共场所违反规则的行为,如在图书馆大声喧哗、 在马路上闯红灯等。
教师提问:这些行为对其他人有什么影响呢 为什么这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这些行为会影响他人的学习和休息,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等。因为 这些行为违反了图书馆的规定和交通规则。
教师进一步引导:那我们的自由是不是就受到了限制呢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呢
教师讲解: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 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 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例如,我们在马路上有行走的自由,但我们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能 闯红灯,因为闯红灯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违反了法律规定。
(2)教师再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内容包括在规则保障下人们有序地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景, 如在公园内人们按照规定的路线散步、在学校里学生们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学习等。
教师提问:从这些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规则对我们的自由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 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例如,在公园内按照规定的路线散步, 我们可以更安全、更舒适地享受公园的美景,这就是规则保障了我们的自由。
2. 自觉遵守规则
(1)教师提问:既然我们知道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呢
教师讲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他律是指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例如,在 学校里,老师的监督和同学的提醒就是他律。自律是指自我约束。例如,我们自己意识到在图 书馆应该保持安静,即使没有老师和同学的监督,也能自觉做到不喧哗。
(2)教师进一步提问:那我们如何做到自律呢
教师讲解:要做到自律,我们需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思,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例如, 我们如果发现自己在公共场所容易大声喧哗,我们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安静,并且在每 次想要大声喧哗的时候,都要克制自己的行为。
(3)教师展示一些案例,内容包括一些人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自觉遵守规则的事例, 如一些志愿者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认真地进行志愿服务工作,一些道德模范在日常生活中 始终坚守道德底线等。
教师提问: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案例告诉我们,自律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可以让我们在没有外部 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自觉遵守规则,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3. 维护规则
(1)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违反规则的行为,那么我们应该如 何维护规则呢
教师讲解:首先,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例如,如果我们看到有 人在图书馆大声喧哗,我们自己就应该保持安静,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他人。其次,在保护自 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社会规则。例如,我们可以友好地提醒在马路上闯 红灯的人要遵守交通规则,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引起冲突。
(2)教师进一步提问:那我们在维护规则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技巧呢
教师讲解:我们要做到“有礼”“有理”“有节”。“有礼”是指语言文明,态度和善;“有 理”是指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有节”是指要注意适可而止。例如,我们在提醒 他人遵守规则的时候,如果对方不听从,我们不能强行要求,而应该适可而止。
4. 改进规则
(1)教师提问:规则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为什么我们要改进规则呢
教师讲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 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 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例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些关于网络 安全和网络文明的规则;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一些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旧规则需要废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 些关于社会保障和福利的规则需要调整和完善。
(2)教师进一步提问:那我们如何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过程呢
教师讲解: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 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参加社区讨论、提交建议信等方式,参与到规则的改 进过程中。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同时也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2. 自觉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要做到自律需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思,克服已 经发现的不良行为。
3. 维护规则:要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社会规则,并且要做到“有礼”“有理”“有节”。
4.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需要制定、废 除和调整完善一些规则,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过程,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 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四)随堂练习 1. 选择题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这意味着() A. 自由是随心所欲的
B. 自由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C. 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D. 自由是只受法律约束的 答案 :B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其中他律是指()
A. 自我约束
B. 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C. 父母的监督 D. 老师的监督 答案:B
(3)在维护规则时,我们要做到“有礼”“有理”“有节”,其中“有礼”是指()
A. 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B. 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
C. 要注意适可而止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 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 利。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 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他律是指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自律是指自我约束。 要做到自律,需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思,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
(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
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其次,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 监督、帮助他人遵守社会规则,并且要做到“有礼”“有理”“有节”。
(4)为什么要改进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 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五)板书设计
1. 自由与规则 (1)关系
①划定边界
②保障自由
(2)自觉遵守 ①他 律
②自律
2. 维护规则
(1)从自己做起
(2)提醒他人
(3)有礼、有理、有节
3. 改进规则
(1)原因 ①制定
②废除
③调整完善
(2)方法
①沟通交流
②建言献策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分析各种案例和问题,学生对自由与规则的关 系、自觉遵守规则、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等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 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讨 论如何维护规则时,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一些抽象概念时,如规则的改进过程,可能 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直观、形象的 教学手段,如使用更多的案例分析和视频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在课 堂互动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 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和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