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 尊重他人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 尊重他人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尊重他人》教案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1. 理解尊重他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认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 是构建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
2. 通过对尊重他人行为的学习和理解,增强对积极健康社会风尚的认同,培养学生对良 好社会秩序的向往和追求。
健全人格:
3.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包容、友善的人格特质。
4. 引导学生通过尊重他人来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塑造自尊且尊重他人的健康人格。 责任意识:
5.让学生意识到尊重他人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履行这一责 任的意识。
6. 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主动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对自身行为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2.掌握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意义。
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切实做到尊重他人。
2. 帮助学生理解尊重是相互的,且是一个持续的行为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讲述一个小故事:在公交车上,一位年轻人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旁边站着一位老 人,年轻人却视而不见。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年轻人的行为对吗 为什么
这个行为是不对的。因为老弱病残孕专座是为有需要的人设置的,年轻人坐在上面却不给老人 让座,没有考虑到老人的需要,这是不尊重老人的表现。
2.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不尊重他人的图片(如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插队等), 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问题 这些行为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从这些图片中可以看到一些人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在图书馆大声喧哗会影响他人学习,在公共 场所插队会破坏公共秩序,给其他遵守秩序的人带来不公平感,侵犯了他人的权利。
(二)讲授新课
1. 尊重他人的含义和表现
(1)提出问题:什么是尊重他人 它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尊重他人即尊敬、重视他人。它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具体体现在尊重他人的人格、 权利等方面。例如,尊重每一份职业,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环卫工人;尊重竞争对手,在比 赛中遵守规则,认可对手的实力;尊重他人学习的权利,不在他人学习时故意打扰等。
(2)展示一些体现尊重他人的事例图片(如国家主席弯腰颁奖、搀扶科学家坐前排、亲切慰 问环卫工人等),提问: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尊重他人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
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尊重他人表现为对他人的尊敬和重视。国家主席弯腰颁奖体现了对获 奖者的尊重;搀扶科学家坐前排体现了对科学家的尊重和重视其贡献;亲切慰问环卫工人体现 了对环卫工人这一职业的尊重。这些行为都展示了对他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提出问题: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呢
首先,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往往自身也具有较高 的修养。其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我们尊重他人,也 是希望他人能够尊重我们。最后,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2)假设一个情景:如果在一个班级里,同学们之间都不互相尊重,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如果班级里同学们之间都不互相尊重,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会经常发生争吵和矛盾,同学 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很紧张,学习氛围也会受到影响。大家都不愿意和不尊重自己的人一起学习 和交流,这样会阻碍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也不利于班级的整体发展。
3.如何尊重他人
(1)提出问题:既然尊重他人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呢
首先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这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 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 热情的帮助。例如,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要认真解答,而不是敷衍了事。
(2)提出问题: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呢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 重他人人格,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 他人。比如,不能因为同学家庭贫困就歧视他,也不能因为某个同学身体有残疾就嘲笑他。
(3)提出问题:当我们与他人意见不合时,应该怎么做呢
当我们与他人意见不合时,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 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例如,在小组 讨论中,如果与同学有不同意见,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尝试理解对方的想法,而不是强行 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4)提出问题:我们除了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我们还应该学会欣赏他人。要看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人肯定和赞美。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闪光点,通过欣赏他人,我们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也能让自己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 尊重他人的含义是尊敬、重视他人,表现为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我们要尊重他人是因为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且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3. 如何尊重他人包括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四)随堂练习 1.单项选择题
(1)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 A. 对人有礼貌
B.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C.尊重他人的人格
D. 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
答案:C。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尊重他人的人格。
(2)下列行为中,体现尊重他人的是()
A. 小辉在图书馆大声喧哗
B. 小明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C. 小刚在课堂上随意打断老师讲课
D. 小丽在考试中作弊
答案:B 。小明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而小辉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小刚 在课堂上随意打断老师讲课、小丽在考试中作弊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2. 简答题
(1)请简要阐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品德和素养。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 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他人也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此外,尊重使社会 生活和谐融洽,它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能够减少摩擦,消除 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尊重他人的。
在生活中,我会积极关注他人的需求。例如,当同学有困难时,我会主动询问并提供帮助。我 也会平等待人,不会因为同学的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因素而区别对待。当与他人意见不合时, 我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尝试理解对方的观点。同时,我也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给予 他人肯定和赞美。
(五)板书设计 尊重他人
1. 含义:尊敬、重视他人
2.表现:人格、权利等 3.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 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4. 如何尊重他人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平等待人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欣赏他人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述、图片展示、情景假设等,引导学生 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尊重他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能够较好地回答问题,并且对尊重他人的概念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在教学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可能由于性格内向等原因,参与度不 够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另外,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尊重是相 互的这一概念,学生可能理解得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更多的实例和互动来加深 学生的理解。总体而言,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还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进一步优 化和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