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善用法律》教案一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学生能够理解法律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认同我国法律体系在保障公民权 利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法治社会的认同感。2. 通过学习诉讼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司法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从而坚定对我国法 治建设的信心。健全人格:1. 培养学生在面对非法侵害时,保持冷静、理智的心态,避免因冲动而采取不当行为, 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2. 鼓励学生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塑造勇敢、坚强的人 格品质。责任意识:1. 让学生明确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2.引导学生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做 到既保护自己又维护社会正义。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方法:包括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权以及寻求国家法律救济 的具体方式。2. 诉讼的含义、地位和类型:使学生深刻理解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 威的手段,并能准确区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3. 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让学生明白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责任,又要掌握 有勇有谋的斗争方法。难点:1. 正确引导青少年在面对违法犯罪时的行为选择:如何在鼓励学生勇敢斗争的同时,让 他们明白自身的局限性,做到善于斗争,避免受到伤害。2.对不同诉讼类型的准确判断:一些案例可能涉及多种法律关系,需要学生准确分析并判断属于哪种诉讼类型。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讲述一个案例:小明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他的父母非常生气,想要直接去找欺负小明 的同学算账。提问学生:小明的父母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 思考在遇到侵害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不是以暴制暴,而是要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2. 展示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遇到欺诈行为,应该如何维权 等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善用法律。(二)讲授新课1.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展示案例:高三学生王某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遂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 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某村民因村干部想毁约,于是按照合同规定,同村干部 据理力争,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问学生:对比两则案例维权方式的不同,你会怎么应对 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讲解当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求法律帮助。介绍法 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的职能。例如,法律服务所提 供法律服务,如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助出主意,甚至替我们去解决涉及法律的问 题;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能回答法律问题,为我们出主意,当顾问,替我们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 还能受委托帮人打官司,当辩护人;公证处的公证员能够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 亲属关系、学历等的真实性、有效性;法律援助中心则为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的人提供援助。讲解受到非法侵害时,还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 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案例详细 解释控告和举报的含义,如控告是指受犯罪行为侵害的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维 护被害人的利益,向公安司法机关指控犯罪人及其犯罪事实,请求追求其刑事责任的行为;举 报是指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其他知情人向公安司法机关揭露犯罪事实或嫌疑人的行为。2. 诉讼的含义、地位和类型讲解诉讼的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 活动。通过实例说明,比如甲和乙因为合同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最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强调诉讼的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 最后屏障。可以举例说明一些纠纷如果不通过诉讼很难得到公正的解决,如复杂的财产继承纠 纷等。介绍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 纠纷的活动。例如,财产分割、婚姻问题、债务纠纷等都属于民事诉讼的范畴。通过具体案例 分析,如夫妻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问题,法院如何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 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如税务局、公安局等政府部门或其工作人员的侵权等行为引发的诉 讼。可以列举一些常见的行政诉讼案例,如某企业对环保局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诉讼,法院如 何审理此类案件。刑事诉讼: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 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像杀人、放火、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引发的 诉讼就属于刑事诉讼。以一个盗窃案件为例,说明公安机关如何侦查、检察院如何提起公诉、 法院如何审判。3. 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展示情景分析案例:小伟、小宇、小刚是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 看见两个手持凶器的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搜身。小伟说:“别管这事,和我们没关系。”小宇 说:“我们去和两个歹徒拼了。”小刚说:“你俩盯住歹徒,我去报警。”提问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请你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行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 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所以要善于斗争。讲解青少年为什么要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从法律角度,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 公民的责任;从道德角度,见义勇为是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从自身特 点角度,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斗争。介绍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如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犯罪分子的去向; 保护好作案现场等。通过案例分析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比如在一个抢劫案件中,受害者如何通过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为警方提供线索,最终帮助警方破案。(三)课堂小结1. 回顾遇到侵害时依法求助的途径和方法,包括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和寻求国家法律救济。2. 强调诉讼的重要性以及三种诉讼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 总结青少年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责任和有勇有谋的斗争方法。(四)随堂练习1. 小强是一名在校学生,一 天他骑着新买的自行车上街买文具,从商店出来后发现自行 车被盗了。这时小强应该()A. 自己去偷一辆别人的车,以弥补自己的损失B. 自认倒霉,回家去C. 迅速报警,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D. 为避免父母责骂,到同学家去答案:C。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即迅速报警,用法律武器来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采取非法行为或自认倒霉。2. 近来有花季少女惨遭歹徒杀害的报道,青少年要不断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当你意识 到牛高马大的不法分子欲绑架你时,正确的做法是( )①快速向人群奔跑并呼救②与歹徒拼死搏斗③在保证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机智应对④记住歹徒相貌特征,事后及时拨打110报警.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B 。青少年面对不法分子时,体力和心智上不占优势,不应该与歹徒拼死搏斗,而应该 在保证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机智应对,包括快速向人群奔跑并呼救、记住歹徒相貌特征,事 后及时拨打110报警等。3. 目前社会上还有极少数不法分子向未成年人出售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售卖劣质商 品,网络上也有不良信息和游戏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的 正确做法应该是( )A. 忍气吞声,息事宁人B. 可以用非法手段报复C. 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D. 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答案:C。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 法行为,而不是忍气吞声或采取非法手段报复,加大执法力度是相关部门的职责,不是个人的 做法。4.八年级学生小强上完晚自习,在回家的途中被2名不法青年持刀抢劫,小强正确的做 法 有 ( )①为维护自己的权利,勇于与犯罪分子作斗争②留意观察犯罪分子特征,便于事后报警③机智灵活,寻找机会脱险④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设法抓住歹徒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 华音]根据自身情况,小强应该留意观察犯罪分子特征, 便于事后报警;机智灵活,寻找机会脱险;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设法抓住歹徒。但未成 年人在与犯罪分子斗争时,应避免盲目冲动,要先确保自身安全,所以①不正确,答案为 B。5. 最近一段时间,多起校园欺凌和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发生,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教育 部印发通知,将进行为期一周的安全教育活动。2024年要求各校组织的专题活动中,首先就 指出了“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防治”的内容。遭遇校园欺凌正确的做法是()①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②敢于斗争,拼死反抗③寻求仲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④寻找师长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 。遭遇校园欺凌时,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找师长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而不是拼死反抗,校园欺凌不一定适合仲裁方式,所以②③不正确。(五)板书设计1.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法律服务机构 法律服务所 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国家法律救济控告举报起诉2. 诉讼 含义地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3. 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责任方法(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们对善用 法律的相关知识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实际案例和社会热点问题引起 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讲授新课过程中,对重点内容进行 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诉讼的相关知识以及青少年同违法犯罪作 斗争的方法等,通过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在课堂小结环节,对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在随堂练习环节,通过 一些实际的练习题,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们对一些知识点,如在面对违法 犯罪时青少年的正确行为选择和诉讼类型的判断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 中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