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沸腾了 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水沸腾了 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

资源简介

《水沸腾了》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理解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学生学会组装实验装置,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等实验器材进行水的沸腾实验,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能够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高科学表达和分析能力。
(一)教学重点
水加热过程的变化,掌握水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气泡产生和破裂等现象。
正确组装和使用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二)教学难点
理解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再变化的原理,掌握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
准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水的沸腾现象的图片、视频、资料,实验器材的介绍和使用方法的动画演示,水的状态变化的原理等内容。
(一)导入新课
生活情境引入
教师播放一段烧开水的视频,视频中有水壶在炉灶上烧水的场景,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升温,最后沸腾起来。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这个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烧开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水的沸腾有关的现象呢?”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看到的烧开水的场景,思考水的沸腾现象。
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有的说看到了水壶在炉灶上烧水,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升温,最后沸腾起来;有的说烧开水的时候会看到水壶里有气泡产生,水面上有热气冒出;有的说在生活中见过温泉里的水在沸腾,还有煮火锅的时候水也会沸腾。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说:“同学们说得很对,水的沸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水在沸腾的时候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水沸腾了这个课题。”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课题。
引发思考
教师提问:“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水在沸腾的时候的现象呢?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沸腾现象,回忆生活中与水的沸腾有关的场景。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说水在沸腾的时候会有很多气泡产生;有的说水在沸腾的时候会冒热气;有的说不知道水在沸腾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水在沸腾过程中的变化。
(二)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
预测活动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请同学们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
学生们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说水里会看见气泡,水面上会看见白色的气体等;有的用画图的形式表示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认识实验器材
教师展示实验装置,介绍实验器材的名称及作用。教师说:“同学们,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的变化,我们需要进行一个实验。这个实验需要用到一些实验器材,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实验器材。这个是三角架,它可以用来支撑烧杯;这个是石棉网,它可以使烧杯受热均匀;这个是烧杯,我们用来装水;这个是酒精灯,它可以用来加热水;这个是温度计,我们用来测量水的温度;这个是硬纸盖,它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大家要记住这些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作用,为后面的实验做好准备。”
学生们认真观察实验器材,记住它们的名称和作用。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记住这些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作用了吗?谁能说一说三角架是用来做什么的?石棉网有什么作用?烧杯呢?酒精灯呢?温度计呢?硬纸盖呢?” 引导学生巩固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作用。
了解酒精灯的使用
教师结合微课或其他视频,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教师说:“同学们,酒精灯是我们这个实验中很重要的一个实验器材,但是酒精灯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我们要正确使用酒精灯。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微课,了解一下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教师播放微课,视频中详细介绍了酒精灯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们认真观看微课,学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从微课中学习到了酒精灯的哪些使用方法呢?使用酒精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学生总结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师结合 PPT,介绍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师说:“同学们,温度计是我们用来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器材,但是温度计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现在我们来看一下 PPT,了解一下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师播放 PPT,图片中展示了如何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如何读取温度计的示数等内容。
学生们认真观看 PPT,学习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从 PPT 中学习到了测量水温的哪些方法呢?测量水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学生总结测量水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提示
教师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教师说:“同学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在我来给大家强调一下实验安全注意事项。首先,酒精灯的使用要非常小心,不能用酒精灯去点燃其他物品,也不能用嘴去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次,在加热水的时候,要避免被热水烫伤,不要用手去触摸烧杯和热水。最后,在实验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指挥,不要随意乱动实验器材。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学生们认真听讲,记住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记住实验安全注意事项了吗?谁能说一说使用酒精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加热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在实验过程中要听从谁的指挥?” 引导学生巩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教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组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每个小组要按照实验步骤,正确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实验步骤:
组装实验装置:将三角架放在实验台上,将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将温度计插入烧杯中的水中,用硬纸盖盖住烧杯口。
加入适量的水: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不要加得太满,也不要加得太少。
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将酒精灯放在三角架下面,调整酒精灯的位置,使火焰对准石棉网。
观察实验现象: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可以观察水的温度变化、气泡的产生和破裂、水面的变化等现象。
熄灭酒精灯:当水沸腾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准确记录。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实验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呢?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你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和体会呢?”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及它们与实验假设之间的关系。
(三)研讨:实验发现
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教师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学生们回答问题,有的说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有的说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用图片和动画演示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水的沸腾现象。
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教师提问:“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水的沸点。
学生们回答问题,有的说水在达到 100℃时沸腾;有的说不知道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说:“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在正常压强下,水在达到 100℃时沸腾。同时,我们也要明确温度计的 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那么,水在沸腾过程中还有什么现象呢?”
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现象
教师提问:“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现象。
学生们回答问题,有的说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有的说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水面上有很多热气产生;有的说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的气泡不断上升,到水面时破裂。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用图片和动画演示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现象,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水的沸腾过程。
水变成水蒸气的体积变化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水变成水蒸气的体积变化。教师说:“同学们,我们知道水在沸腾的时候会变成水蒸气,那么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呢?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演示实验。” 教师将一个装有少量水的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直到水沸腾。然后,教师用一个漏斗将水蒸气收集起来,导入一个塑料袋中。学生们可以看到塑料袋逐渐膨胀起来,说明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教师提问:“通过这个演示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的结论。
学生们回答问题,有的说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有的说不知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说:“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我们通过这个演示实验,可以得出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的结论。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呢?”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对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化的理解。
(四)拓展:水的沸腾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提问:“水的沸腾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沸腾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生们回答问题,有的说烧开水是水的沸腾现象的应用;有的说煮食物是水的沸腾现象的应用;有的说温泉是水的沸腾现象的应用;有的说蒸汽机是水的沸腾现象的应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用图片和动画演示水的沸腾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际意义。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对。水的沸腾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了解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我们的科学技术意识和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