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共4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共48张PPT)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考点一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
1.细胞增殖。
细胞分裂
发育
物质准备
周期
2.细胞周期(并非所有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减数分裂和
无丝分裂以及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都没有细胞周期)。
(1)不同种类生物的细胞周期有很大差别。一些外界因素,如
温度、pH 等会影响细胞周期的长短。
(2)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
短,因此观察细胞所处时期时,大部分都处于分裂间期。
(3)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三种去向:继续分裂、暂不分裂、不
再分裂(细胞分化)。
考点二 有丝分裂
1.分裂间期及有丝分裂过程。
蛋白质
染色体
核仁
核膜
纺锤体
染色质丝
纺锤丝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主要是前期和末期不同)。
   纺
锤丝
中心粒
   细
胞板
缢裂
细胞器名称 生物类型 作用时期 生理作用
核糖体 动物、植物 主要是间期 合成相关蛋白质
线粒体 动物、植物 整个细胞周期 提供能量
高尔基体 植物 末期 与细胞壁(板)的形成
有关
中心体 动物、低
等植物 前期 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3.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
4.有丝分裂中细胞结构或物质的周期性变化。
(1)染色体形态及行为变化。
①当有染色单体(间期的 G2 期、前期、中期)时,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核 DNA 数=___________。
②当无染色单体(间期的 G1 期、后期、末期)时,染色体数∶
核 DNA 数=______。
1∶2∶2
1∶1
细胞板与赤道板
(1)赤道板是细胞中央与纺锤体的中轴垂直的一个平面,只表
示一个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细胞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2)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通过囊泡
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它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在显微
镜下能观察到该结构。它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是区别于动物细
胞的标志。
项目 时期
分裂
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核 DNA 2n→4n ______ 4n ______ 4n→2n
染色体 2n 2n ______ ______ 4n→2n
染色单体 0→4n ______ ______ ______ 0
(2)核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以二倍体生物
为例)。
4n
4n
2n
2n→4n
4n
4n
4n→0
染色体的数目始终和着丝粒的数目相等;染色体加倍的原因
是着丝粒分裂。
模型 变化原因 规律分析
a→b:间期 DNA 复制
c→d:末期 DNA 随染色体
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① 间 期 DNA 分 子 复 制 使
DNA 含量加倍,但染色体
没加倍,而是每条染色体上
含有 2 条姐妹染色单体;
②染色体加倍发生在后期着
丝粒分裂时;③DNA 和染
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相同
g→h:后期着丝粒分裂
i→j: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
(3)模型法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的数
量变化。
模型 变化原因 规律分析
①染色体数=着丝粒数,即根据着丝粒数计算染色体数;
②当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1∶2∶2;
③当无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数∶DNA数=1∶1
(续表)
5.无丝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1)过程:__________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为
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为两部分,形成两个子
细胞。
细胞核
染色体和纺锤丝
蛙的红细胞
(2)特点:没有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3)实例:______________的无丝分裂。
后期着丝粒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有丝分裂后期,染
色体着丝粒一分为二,是受生物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一种生理活
动,并不是纺锤丝牵引所致。
【基础测评】
1.易错诊断
(1)有丝分裂有利于保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
定。(
)
(2)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
)
(3)着丝粒分裂一定导致 DNA 数目加倍。(
)
(4)有丝分裂的末期,核膜向内不断凹陷并逐渐形成环沟。
(
)
(5)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可发生在
同一时期。(
)
答案:(1)√ (2)× (3)× (4)×
(5)√
2.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 DNA 比染色体 DNA 更容易复制
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
答案:C
3.(2023 年广东深圳二模) 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以下行为:
①DNA 的复制②着丝粒的分裂③遗传物质进入子代细胞。下列叙
述最合理的是(
)
A.DNA 分子数变化的原因是①②③
B.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①③
C.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②③
D.一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变化的原因是①②
答案:D
4.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看到
的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
板上
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
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 含量相同
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
答案:B
考向 1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期
[典例 1](2020 年山东等级考)CDK1 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
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 DNA 复制开始后,CDK1 发生磷酸化导
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 DNA 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
磷酸化的 CDK1 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
麦黄矮病毒(BYDV)的 M 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 CDK1 的磷酸化水
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 BYDV 的细胞中 CDK1 的磷
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细胞中 DNA 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 CDK1 的去磷酸
化过程受到抑制
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 CDK1 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
化形成染色体
C.感染 BYDV 的细胞中,M 蛋白通过促进 CDK1 的磷酸化而
影响细胞周期
D.M 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 BYDV 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
解析:由题意可知,正常细胞中 DNA 复制未完成时 CDK1 处于磷
酸化状态,即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A正确。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
发生去磷酸化后,使细胞进入分裂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 正
确。由题图可知,正常细胞和感染 BYDV 的细胞中 CDK1 磷酸化水平达
到最高点(二者相同)后均出现下降,但感染 BYDV 的细胞中 CDK1 的磷
酸化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正常细胞中 CDK1 磷酸化水平降低明显,说
明被感染细胞中磷酸化的 CDK1 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故 M 蛋白通
过抑制磷酸化的 CDK1 的去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C 错误。磷酸化的
CDK1 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才能使细胞进入分裂期,故 M 蛋白发挥
作用后,感染 BYDV 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D 正确。
答案:C
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几种常考图形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1)以“时间长短”为衡量指标:图 1 中的 a 和 c、图2中的乙
→甲均为分裂间期;其余的为分裂期。
(2)以“DNA 含量”为衡量指标:图 3 中 a、a~b 处的细胞,
以及 b 处部分细胞,可分别对应图 4 中的 a、b、c,即分别对应
G1 期、S 期、G2 期,均属于分裂间期。
(3)以“mRNA含量”为衡量指标:G1、G2期均有蛋白质合成,
G1 期在前,G2 期在后。
【考向集训】
1.(2023 年广东佛山一模)将变形虫培养在含有 3H 标记的胆碱
(一种构成磷脂的成分)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将带有放射性标
记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到未标记的去核变形虫中,追踪观察一个
细胞周期,发现原有的放射性标记平均分配到子细胞的核膜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供体变形虫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结构只有细胞核
B.在重组变形虫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检测不到放射性
C.在前期核膜解体后,其结构成分磷脂分子也会被分解
D.该实验证明母细胞解体的核膜参与了子细胞的核膜重建
解析:3H 标记的胆碱是一种构成磷脂的成分,则供体变形虫
中细胞中所有的膜结构都有放射性标记,A 错误。虽然细胞分裂
前期核膜解体,但是核膜的成分没有消失,所以在重组变形虫细
胞分裂的中期、后期能检测到放射性,B 错误。在前期核膜解体
后,其结构成分磷脂分子不会被分解,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将
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到未标记的去核变形虫中,
追踪观察一个细胞周期,发现原有的放射性标记平均分配到子
细胞的核膜上”,说明母细胞的核膜参与了子细胞核膜的构建,
D 正确。
答案:D
考向 2 有丝分裂过程和图像分析
[典例 2](2021 年全国乙卷)果蝇体细胞含有 8 条染色体。下列
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间期,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 16 个 DNA 分子
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 2 条染色单体组成,含 2 个 DNA 分子
C.在中期,8 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
色体
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 16 条染色体
解析:已知果蝇体细胞含有 8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 1
个 DNA 分子,共 8 个 DNA 分子,在间期,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
形成 16 个 DNA 分子,A 正确。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故在前期
每条染色体由 2 条染色单体组成,含 2 个 DNA 分子,B 正确。在
中期,8 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
数目清晰,易于观察染色体,C 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
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由 8 条变成 16 条,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D 错误。
答案:D
关注细胞周期中的“加倍”
【考向集训】
2.(2023 年湖南邵阳二中模拟)APC/C 复合物促进有丝分裂进
入后期,为研究其蛋白修饰对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利用药物对
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测定洗去药物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周期时相,
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G1、S、G2 期为 M 期进行物质准备
B.药物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 G1/S 期
C.APC/C 缺失蛋白修饰会阻碍细胞周期顺利完成
D.APC/C 可能在后期将同源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
解析:分裂间期包括 G1、S、G2,主要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
关蛋白质的合成,为 M 分裂期做物质准备,A 正确。分析题图可
知,洗去药物后 0 时,G1 期细胞占比最大,由此可知,药物使大
部分细胞停滞在 G1/S 期,B 正确。APC/C 复合物促进有丝分裂进
入后期,故 APC/C 缺失蛋白修饰会阻碍细胞周期顺利完成,C 正
确。APC/C 复合物促进有丝分裂进入后期,即 APC/C 可能在后期
将姐妹染色单体拉向细胞两极,D 错误。
答案:D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根尖
碱性
甲紫溶液
深色
染色体
2.实验流程。
3.实验注意事项。
(1)选材时,需选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大的植物品种,
剪取根尖时不宜过长,保证选取的是分生区细胞。
(2)解离时间要严格控制,解离时间不能太短,否则细胞间果
胶未溶解,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达不到效果;时间过长则细胞
分离过度、过于酥软,无法取出根尖进行染色和制片。
(3)观察时不可能看到连续的分裂过程,因为在解离过程中细
胞已经死亡,观察到的只是一个固定的时期,要不断地移动装片,
在不同的视野中找到各个时期的分裂图像,所以在制作装片时要
让细胞分散成单层细胞,这样才能找到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
[典例](2022 年广东高考)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以观察细
胞有丝分裂,如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下列实验操作
正确的是(
)
A.根尖解离后立即用龙胆紫溶液染色,以防解离过度
B.根尖染色后置于载玻片上捣碎,加上盖玻片后镜检
C.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高倍镜并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将分裂中期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解析:根尖解离后需要先漂洗,洗去解离液后再进行染色,
A 错误。将已经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后,用镊
子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个载玻片,需要用拇指轻轻
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再进行观察,B 错误。在低倍镜下
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后,再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此时为使视野清晰,需要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C 正确。分裂
中期的染色体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图示中期细胞位于左
上方,故需要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将分裂中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D 错误。
答案:C
【举一反三】
(2023 年湖北高考)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
某同学制作的装片效果非常好,他将其中的某个视野放大拍照,
发给 5 位同学观察细胞并计数,结果如下表(单位:个)。关于表中
记录结果的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学生 间期 分裂期 总计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甲 5 6 3 2 6 22
乙 5 6 3 3 5 22
丙 5 6 3 2 6 22
丁 7 6 3 2 5 23
戊 7 7 3 2 6 25
A.丙、丁计数的差异是由于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某些
细胞所处时期易混淆
B.五位同学记录的中期细胞数一致,原因是中期染色体排列
在细胞中央,易区分
C.五位同学记录的间期细胞数不多,原因是取用的材料处于
旺盛的分裂阶段
D.戊统计的细胞数量较多,可能是该同学的细胞计数规则与
其他同学不同
解析:由于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人为划分的时期并不
能十分精确,故某些细胞所处时期易混淆,A 正确。有丝分裂中
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有利于计数,所以五位同学记录的中期细胞数一致,B 正确。旺
盛的分裂阶段,分裂间期由于所费时间长,故所处细胞数目应相
对较多,C 错误。戊统计的细胞数量较多,可能与该同学的细胞
计数规则与其他同学不同有关,D 正确。
答案: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