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写作指导】五分钟教你学会写新闻报道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写作指导】五分钟教你学会写新闻报道 素材

资源简介

【小学四年级写作指导】五分钟教你学会写新闻报道
一、写作技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它在提醒我们:既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学好社会这所大学里的知识。而要做到“事事关心”,就离不开经常阅读新闻报道。
什么是新闻呢 “新闻”里有个“新”字,代表这些事一定是最近发生的。也就是说,做到快捷迅速地传递信息,对新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你看,《××晚报》就是因为晚上就可以读到这天白天发生的重要事情,所以流通几十年而不衰。还有,你是不是经常看见电视里对大型活动、重要事件进行现场直播 要知道现场直播是需要更大量的准备工作的,大家追求的也是这一个“新”字。那么,除了新,我们写新闻报道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1.标题不一样
我们发现新闻标题和课文标题很不一样。新闻报道有两个标题,上面的叫正标题,下面的叫副标题。细细读这两个标题,会发现它们各司其职。正标题,要让人眼前一亮,主要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上帝的怒火’纯属无稽之谈”,这就是很有吸引力的几个字,很能激发阅读兴趣。读完,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说的是雷暴。再看副标题,“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揭开天火之谜”则揭示本篇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让人一目了然。这样,正副标题各有侧重,不仅
在读者看到它的第一秒俘获眼球,激发阅读下去的兴趣,也传递了此次新闻所要传递的最主要信息。正所谓,有了好的标题,新闻报道就成功了一大半!标题比的就是谁的语言更有表现力!
2.开头不一样
新闻报道的开头虽然短小,但是必须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三个要素,还要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事件,并亮出结果,新闻里把这叫作导语。新闻要求快速传递信息,为了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主要的信息,标题、开头,都要先将事件最关键信息交代清楚。
3.主体不一样
两篇文章进行比较,我们发现,课文的描写要比新闻报道详细得多!新闻报道叙述事情非常简洁,并没有多少具体的描写。是的,新闻报道应该将笔墨集中在主角身上,同时叙述又不能太冗长,必须做到简练清楚。这就要求一篇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尽量聚焦,表达也要精练!换句话说,讲究细节不是新闻的风格!
4.结语不一样
课文只是说了结果,而新闻报道却补充了参与的重要人士名单。这就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结语特色,在新闻结束的时候,你可以补充交代相关内容。如果是对会议进行报道,
我们经常会在结尾读到“参加会议的还有×××、×××等”。新闻讲究的就是信息量,传递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永远是第一位的。
好,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我们都已经讲过了。只要能注意每一部分的写法,你一定也能像大记者一样,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报道。怎么样 写新闻一点儿都不难吧,下面,老师再教大家一首《学写新闻儿歌》,让你牢记不会忘!
学写新闻儿歌
标题要抢眼,导语要精练。
主体瞄主角,结语补相关。
按照规律写,读者把你赞。
二、范文与点评
【范文一】
平凡的英雄
——南湖小学过洋老师勇救猝死老伯
12月17日,体育公园一老伯猝死,南湖小学的过洋老师正好路过。听到呼救声后,过洋老师立即冲了过去,勇救猝死老伯。
视频中,跪在地上、不停给老伯做心肺复苏的帅哥就是过洋老师,事后过洋老师没留姓名就走开了。后来,无锡电视台、无锡资讯频道等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关注和报道!
过洋老师自己在学校里也没有说起这件事情,直到我校有老师看到视频,才知道那个见义勇为的无名帅哥就是我校的过洋老师。老师们说过洋老师平时就是一个热心的人,都纷纷为过洋老师点赞。南湖人因你而骄傲,南湖小学,因你而走向远方!
【点评】点评
本则新闻报道了一位平凡的英雄——南湖小学过洋老师勇救猝死老伯的爱心事迹,内容真实,语言简明,篇幅短小,鲜明地体现了新闻报道该有的基本特征。
【范文二】
范文二缤纷社团嗨翻新年
12月30日,南湖小学校园内一片欢乐祥和,同学们脸上笑开了花。600多名师生和家长齐聚学校大剧院,“金色童年”学生社团在这里隆重向家长们开放,汇报两年来的社团活动成果,用独特的方式喜迎新年的到来。
校百灵鸟合唱团以悠扬的歌声拉开了活动的序幕。随后,各个社团各显身手,根据社团的不同特点,或静、或动,尽情地在舞台上释放各自的美。
两位小团长通过演讲声情并茂地来展示自己的快乐英语社团。漂亮优雅的外教老师带着快乐英语社团的同学们唱起了快乐的英文歌曲,温馨美丽的画面感染了每个人。
看,姜奶奶剪纸艺术社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和家长志愿者姜全娣奶奶一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社团的风采,小团员们还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了现场的来宾。
音乐、舞蹈类社团的同学们也在现场倾情演绎。
最感荣耀的当属快乐排球队和南湖篮球队,他们凭着顽强的精神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校争得了荣誉,此时此刻,他们光荣地接受学校对他们的表彰。
大家在岁末的舞台上同台献艺,为南湖大家庭唱出了一曲欢乐的歌曲。
为了给同学们带去更多的欢乐,学校给大家精心准备了新年礼物,并精心策划了抽奖的方式,请圣诞老爷爷把礼物送给大家。礼物给同学们带来了大大的惊喜,全场掀起了欢乐的高潮。
代表猴年的小猴和代表鸡年的小鸡也来辞旧迎新,祝同学们新年进步。
童心飞扬,圆梦南湖!缤纷社团,嗨翻新年!相信,孩子们美丽的童年之花,在“金色童年”学生社团这块沃土上会越开越美丽,2017年的他们会越来越精彩,梦想会离他们越来越近。
【点评】
点评精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然后聚焦舞台上的几组代表性队伍:校百灵鸟合唱团、快乐英语社团、姜奶奶剪纸艺术社、排球队和篮球队,向我们展现了学校喜迎新年的热闹气氛。
【范文三】
范文三年味中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
随着寒假的到来,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1月22日,南湖小学姜奶奶剪纸艺术社的同学们在大队辅导员邹老师和团员万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社团家长志愿者、无锡民间剪纸艺术家姜全娣奶奶的剪纸工作室,在年味中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
一走进姜奶奶的剪纸工作室,金鸡纳福、大红灯笼、福字、各种各样的窗花映入大家的眼帘,年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一张张充满年味的剪纸作品透出了姜奶奶精湛的剪纸技艺。
姜奶奶热情接待了同学们,并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她如何从一位平凡的普通妇女成长为一名民间剪纸艺术家的经历,话语中充满了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同学们被奶奶的故事打动,更被剪纸艺术的魅力吸引。
随后,大家跟着姜奶奶现场学起了剪窗花,一张张透着吉祥、喜气的窗花从奶奶和同学们灵巧的双手中剪了出来。
同学们拿着剪好的窗花,跟着姜奶奶来到附近的敬老院,把亲手剪出的窗花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给他们送上新年的祝福。他们把美丽的窗花贴到门上、窗户上,原本冷清的敬老院因孩子们的笑脸和窗花的出现而倍增喜庆、祥和,爷爷奶奶们的脸上露出了阳光般的笑容。
姜奶奶剪纸艺术社的同学们用小手剪出了浓浓的年味,感受到了剪纸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到敬老院送窗花、送祝福,体验到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努力做一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中国年中国味让娃娃亲自体验,剪窗花贴窗花让娃娃自己动手制作。奉献爱心、孝心,传承中国孝道文化,把自己亲手剪的窗花献给敬老院,让孤独老人同享幸福年,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中国年味的快乐。
… 【点评】评
年味越来越浓,在辞旧迎新之际,同学们拜访民间艺人——姜奶奶,给姜奶奶拜年,向姜奶奶学习民间剪纸艺术技艺。大家还带着亲自剪好的窗花来到敬老院,向爷爷奶奶们传递新年的祝福和温馨的问候!小作者即时用新闻这一方式将这美好的瞬间定格。
【范文四】范文四
迈开腿快乐实践低下头深入探索
10月14日下午,无锡市连元街小学的孩子们纷纷放下书本、走出课堂,开启了实践月快乐之旅。
瞧,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走出了教室。有的手拉着手,走在校园里,参观校史室,认识玉兰林;有的来到种植园认识蔬菜,对于即将到来的种植活动摩拳擦掌;有的在参观美轮美奂的结艺室,和老师一起学编中国结;有的和扬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一起学习心肺复苏和伤口包扎,做起来有模有样;有的来到南长街上,游“江南水弄堂”,访名人故居……
摸过树皮、踩过落叶、走过古桥……生活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亲身体验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活动体验有助于促进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知行合一。
【点评】点评
秋天,小朋友们手拉手走出教室,来到大自然快乐地张望。校园里、校史室、种植园、江南水弄堂,他们迈开腿快乐实践,低下头深入探索。整则新闻向大众传达出了崭新的教育理念。
【范文五】范文五
演练重在平时,贵在常态
11月7日,无锡市南长街小学举行了常态下的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上午9点43分,学生们正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老师讲课。突然,校园里响起了警报声,各位老师立即到达指定岗位,引导学生快速疏散。各班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弯着腰、猫着步,用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沿着学校指定楼梯口快速前进,有序撤离到教学楼前广场的安全地带,耗时2分35秒,随后各班班主任清点人数,并层层向上汇报,2000多名师生全部安全疏散完毕。
学生撤离到操场后,学校两名老师和两名高年级学生还向全校师生演示了灭火器的使用,最后方校长对此次安全疏散演练活动进行了总结。
【点评】点评
防灾演练,重在平时。此则新闻重在强调学校开展演练只能在常态下进行,并且贵在快速,强调细节,是一次颇有实效的消防安全演练。防灾甚于抗灾,让大家警钟长鸣。
【范文六】范文六
相约在花季
为帮助高年级女生更好地了解青春期变化,更好地认识自己,12月2日下午,南长街小学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无锡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辅导员徐雪莲医生,为五、六年级女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活动中,徐老师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生动的语言,从女生进入青春期后的生理变化讲起,介绍了青春期的生理特点、生理变化,并教育她们要自尊、自爱、自律、自我保护。
相信通过此次活动,步入花季的同学会更加珍惜这如诗如画的青春年华,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点评】
在小学高年级普及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举行相关讲座,这一举措顺应了当今学生生理心理提前成熟的现实,是学校生理卫生工作、健康知识推广走在前列的体现,非常值得成为新闻采写的一大内容。
【范文七】范文七
党报小记者巡游古运河
12月16日下午,无锡市南长街小学的党报小记者们来到位于南长街的“古运河水上游”码头,乘船游览古运河,寻访运河周边的名胜古迹和民间传说。
一艘艘古色古香的精致小船,让小记者惊叹不已。“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伴随着清雅的丝竹声,船两边的景色一览无余,小记者对船娘进行采访。在采访中,船娘向小记者介绍了运河的历史故事、南长街的历史遗迹。孩子们对古运河两边的建筑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看到南长街上的“楼歪歪”,大家兴奋地叫了出来。孩子们纷纷表示要把自己看到的记录下来,让古运河水乡传统风貌得以传承。
悠悠的古运河,已在小记者心中刻下闪光的印记。大家表示,一定要运用手中的笔充分宣传家乡的运河,宣传保护文化的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精华,为繁荣锡城再添新的光彩….…
【点评】点评
新闻追求“新、真、短、快”,它要以简洁的文字,真实的内容,快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本则新闻采写了党报小记者巡游古运河的见闻,表现了新一代小记者积极学习的风貌和愿为家乡效力的昂扬的精神状态。
【范文八】范文八
春天,从诗词中走来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2月13日上午,伴随着春日的暖阳,无锡市南长街小学隆重举行了“春天,从诗词中走来”开学典礼。
首先,浦继丰校长上台致辞,在她满含诗意的话语中,孩子们仿佛听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自然物语,仿佛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图景……春光做伴好读书,浦校长勉励同学们要诵读经典,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诵读中感受诗词之美、体会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全体师生用一首首迎新颂春的诗歌开启了新学期的征程,朗朗的读书声在校园里回荡,如花的笑容在孩子们的脸上绽放。
乘着《中国诗词大会》的东风,南小的孩子们也过了一把“行飞花令”的瘾,8个小主持人分别以“新”“春”为题,抛出了“飞花令”。飞花令一出,孩子们竞相应和,台上台下,诗意沸腾,掀起了开学典礼的高潮。
嘹亮的号声,激发了昂扬的斗志;清脆的鼓声,奏响了童年的乐章。新的征程,我们携手启航!
【点评】点评
题目是新闻的眼睛。为了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愿望,体会到阅读的美感,因此题目要醒目有吸引力。“春天,从诗词中走来”就是一个这样的好题目。此外,语言富有概括性,但在表现力上没有打一点折扣,春天和诗词的碰撞,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次美丽的相约。
【范文九】
爱心与智慧齐飞
2月20日,突如其来的诺如病毒感染,打乱了南长街小学常规的教学秩序。但是南小人用真诚与敬业,赢得了广大家长与社会人士的理解与支持。
七天停课期间,老师们除了每天定时布置学习任务,还利用现代网络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辅导,一个个检查,一个个过关,一个个辅导……细心周到、不厌其烦。真诚暖心的点评让家长感动,更赢得了家长们的支持与肯定,有的家长还利用社交网络表达了对老师与学校的谢意与敬意。
停课在家的孩子们表现也不赖,这次经历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他们借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漫画表达出自己的心声:“病毒害怕好习惯”,“远离诺如,从我做起”,“正确洗手很重要”。
面对这次突发事件,南小人用爱心与智慧、敬业与责任,谱写了一曲爱生之歌。
【点评】点评
新闻事件有大有小,大到国家大事、天下事,小到校内事、身边事。这则新闻关注了诺如病毒席卷校园时学校的应对,反映出老师和学生在突如其来的病灾面前表现出来的沉稳智慧和责任意识。
【范文十】范文十
寻梅访梅
——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3月3日,在飞红流翠写春光的日子里,南湖小学全体师生来到梅园,和春天相约于此,陶醉在寻梅访梅的欢乐中。
走进梅园,满眼梅花怒放,春意盎然。大自然以蓝天为画布描绘的一幅幅梅花图跃入眼帘。孩子们在美景中情不自禁地拿起相机,在盛开的梅花下留下了一个个美丽的身影。他们玩起了自拍、各种摆拍合影,偷偷地把老师摄
入镜头,尽情地享受这美好春光,和春天来一次亲密接触。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尽情地流连于梅花丛中,在美景中游戏、玩耍,快乐洋溢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他们在欣赏美景、快乐游玩的同时没有忘记游览之礼,留下了文明的足迹。高年级的同学在赏花观景过后来到香海轩、念劬塔、诵豳堂等处寻访荣氏家族的遗迹,感受梅园的文化。
春天写在每个孩子的脸上。在短暂的梅园之行活动中,孩子们用行动诠释了快乐游园,留下了文明的足迹,走进了梅园文化,谱写了一曲别样的春之歌。
【点评】点评
新闻要求文章短小,所以小作者时刻不忘小记者的使命,也不忘新闻的基本要求。小作者用镜头记录了美好的寻春寻梅之旅,文字精简,文章短小精悍,也留住了快乐,留住了文化。
三、阅读推荐
《森林报》
《森林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塔利·瓦连季诺维奇·比安基的作品。这部书采用了报刊的形式,按照一年四季12个月份,有步骤、分类别地报道森林中发生的新闻。笔调轻快、内容活泼、引人入胜。
你想知道森林里的飞禽走兽和众多昆虫每天是怎样生活的吗 在严寒的冬季里,没有翅膀的小蚊虫钻出来都干什么事儿了呢 告诉你,这些事情,《森林报》里都可以看到。森林里的新闻可真不少!快来阅读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