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1 温度【素养目标】物理观念: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 科学思维: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科学探究: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知识点一、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问题把两只手指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这两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如图所示)。手指对“温水”的冷热感觉相同吗 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了解物体的冷热程度。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如下图所示。2.温度计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而这种判断往往很粗略,甚至不可靠。要准确地判断温度高低,就要用温度测量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1)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家庭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2)常用温度计的构造:如图所示,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的并且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一个玻璃泡,玻璃泡内装有适量的测温物质,如水银、带有颜色的酒精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刻度和所用单位的符号。常用温度计的特殊设计结构特征 作用玻璃泡的玻璃壁很薄 可以使玻璃泡内的测温物质的温度很快与被测物体的温度相同玻璃管的内径很细 即使温度变化很小,由于内径很细,很小的体积变化也能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柱的长度发生明显变化,可以提高测量精确度玻璃管的容积相对较大 可以装下较多的测温物质(水银等),以便较小的温度变化也能产生较大的体积变化(3)温度计的种类根据测温物质不同,温度计分为三种:①液体温度计:常见的有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②固体温度计:根据不同金属连接时的温差现象制成的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不同温度下电路导电性不同制成的电子温度计,利用红外线原理制成的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利用不同金属膨胀率不同制成的双金属片温度计等。③气体温度计:多用氢气或氦气作测温物质,精确度很高,多用于精密测量。知识点二、摄氏温度1.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是℃。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2.摄氏温度的规定我们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3.摄氏温度的表示方法在书写摄氏温度时,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在数字的前面加“-”号,如“-10℃”,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省略数字前面的“+”号,如10℃,读作“10摄氏度”或“零上10摄氏度”。特别提醒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只要是冰水混合物,无论是冰多还是水多,其温度都是0℃;2.0℃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与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冷热程度相同,而不是物体没有温度;3.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如10摄氏度,不能读作摄氏10度,也不能读作10度;4.书写摄氏温度单位符号“℃”时,要注意格式,字母左上角的小圆圈不能漏掉,也不能分开或错位,如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37℃,不能写成“37°”或“37C”。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又称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符号为T,是另一种标定、量化温度的方法。热力学温度将-273.15℃定义为0K,分度方法与摄氏温度相同,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73.15℃,即使用热力学温度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15K。知识点三、温度计的使用正确使用温度计要做到“六会”:1.会认:使用前,应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2.会选:测量前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决不能让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过高,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张裂;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过低,则测不出其温度值。3.会拿:在拿温度计时,要拿住温度计的上部,不可让手触及温度计的玻璃泡。4.会放: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侧壁。5.会读: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液体中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6.会记:记录温度值时,不用进行估读,但不要漏写或错写单位,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不要忘记负号。特别提醒图解温度计使用方法知识点四、体温计1.认识体温计体温计用来测量人体的温度。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体温计,其玻璃泡内的测温物质是水银,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2.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和作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殊的细管,如图所示。测量体温时,玻璃泡中的水银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也叫缩口)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即使离开人体,显示的温度也不会变化。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3.使用方法(1)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往下甩几下,让直管内的水银流回玻璃泡内,然后再进行测量。这是因为体温计在正常使用时,示数只升不降,当人体的温度高于体温计原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上升,此时能测量出人体的实际温度。但是,当人体温度低于体温计原示数时,因为体温计的示数不会下降,显示还是之前的温度,将导致测量值偏高。(2)读数时,应把体温计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3)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读数时精确到0.1℃。体温计玻璃泡破裂的处理方法体温计玻璃泡内的测温物质是水银,水银暴露在空气中会挥发成蒸汽,如果这些水银蒸汽被吸入人体内会损坏人的神经系统,大量吸入时还会引发过敏、胸痛、肾脏损伤等。如果体温计玻璃泡被打碎,要第一时间开窗通风透气,然后及时将散落的水银收集并封闭起来交由专门的医疗结构处理。注意处理过程中最好戴上口罩、手套,处理完毕要用硫磺皂洗手以清除皮肤表面残留的水银。题型一:温度的估测1.现在考场内的气温最接近 A. B. C. D.【答案】【解答】解: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左右,考场内的气温感觉舒适,在左右。故选:。2.用自来水洗脸觉到冷。说明自来水的温度 A.低于 B.大约为 C.介于 D.都不对【答案】【解答】解:人体的正常体温大约是,当水温介于时,人感觉水是温暖的,用自来水洗脸觉到冷,说明自来水的温度低于,自来水的温度通常要高于,故正确。故选:。3.贵港市区夏季最高气温约为 A. B. C. D.【答案】【解答】解:贵港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最高气温在,故不正确,正确。故选:。4.人体正常体温为 A. B. C. D.【答案】【解答】解:人体正常体温在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选:。5.下列对生活中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B.人体的正常体温为C.宣恩的昼夜温差可达D.常见冰箱保鲜室的温度为【答案】【解答】解:.洗澡水的温度通常在左右较为适宜,的水温对于洗澡来说过高,容易烫伤皮肤,故不符合实际;.人体的正常体温在左右且变化幅度很小,故符合实际;.宣恩作为一个地区,其昼夜温差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一般来说,除非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昼夜温差很难达到,这样的温差对于人体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故不符合实际;.一般来说,冰箱保鲜室的温度设置在到之间较为适宜,的温度过低,更适合用于冷冻食物而非保鲜,故不符合实际。故选:。题型二:温度计的使用6.如图是某温度计的示数,该温度最有可能是 A.冰熔化时的温度 B.人体的正常体温C.贵阳夏天的室外温度 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答案】【解答】解:根据图中的温度计,分为5个小格,说明分度值为,对应示数即为,是冰的熔化时的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贵州夏天的室外温度大约是,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是,故正确,错误。故选:。7.两支内径粗细不同的温度计,下端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将它们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则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细的升得低,示数也小【答案】【解答】解: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正确。故选:。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用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边缘B.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读数C.将软皮尺用力拉直绷紧后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变小D.测量时使用精度更高的测量工具、更好的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的出现【答案】【解答】解:、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不一定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故错误。、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故错误。、将软皮尺用力拉直绷紧后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变小,故正确;、测量时使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更好的测量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的出现,故错误。故选:。9.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可以用沸水消毒B.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是C.该温度计使用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D.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答案】【解答】解:体温计测量范围是,沸水的温度是左右,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故该温度计不能用沸水消毒,故错误;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是,故正确;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遇热液柱可以通过缩口上升,遇冷液柱会在缩口处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使用之前必须用手向下甩,才能使停在玻璃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错误;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错误。故选:。10.下列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中,有可能出现在淮安冬季的温度是 A. B. C. D.【答案】【解答】解:、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不可能是淮安冬季的温度,故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不可能是淮安冬季的温度,故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不可能是淮安冬季的温度,故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可能是淮安冬季的温度,故符合题意。故选:。题型三:温度计的读数11.如图是某温度计的示数。该温度最有可能是 A.冰熔化时的温度 B.人体的正常体温C.台州夏天的室外温度 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答案】【解答】解:根据图中的温度计,分为5个小格,说明分度值为,对应示数即为,是冰的熔化时的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台州夏天的室外温度大约是,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是,故正确,错误。故选:。12.如图所示为寒暑表,与两条刻度线相距厘米,刻度线与刻度线相距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处应该刻上 B.处应该刻上C.刻度线距处2厘米 D.刻度线距处3厘米【答案】【解答】解:.因为与两条刻度线相距厘米,所以两条刻度线相距温度差为,当厘米时,温度相差,又因为寒暑表越往上示数越大,故示数为,示数为,的示数为,故错误,正确;.与相差,相隔,即在的上面或在下面的距离为,故错误。故选:。13.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某液体的温度,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B.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C.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D.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答案】【解答】解: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某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在图中10和20之间有10小格,故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该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上部是10,下部是20,上小下大,说明液柱上表面在以下,液柱上表面距离有4小格,故温度计读数为,故正确,错误。故选:。14.小明家里的寒暑表能测量的温度范围为。小明将其放在窗台外测量当地气温,一段时间后,寒暑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寒暑表的分度值为B.该寒暑表可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当地的气温为D.该寒暑表比体温计的内径细【答案】【解答】解:、寒暑表一个小格是,分度值就是,故正确;、寒暑表的测量范围是,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所以该寒暑表不可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故错误;、由图可知,20刻度线的上方是10刻度线,说明是在0刻度线下方,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即当地的气温为,故错误;.该寒暑表比体温计的内径粗,故错误;故选:。15.几位同学在用常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其中图甲是温度计的放置方法,图乙是读数时三种读数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②图中温度计的放置方法是正确的B.①图的放法更容易损坏温度计C.只有⑤的读法是正确的D.被测液体的温度是【答案】【解答】解:如图,①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温度计示数可能超过量程更容易损坏温度计,②图中温度计的放置方法是正确的,③是离开了被测液体读数是错误的,④俯视读数会偏大,⑤的读法是正确的,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温度计的示数是,⑥仰视读数会偏小;被测液体的温度是,故是错误的。故选:。1.数九严寒,襄阳某天早上的气温为“”。有关气温的正确读法是 A.摄氏负7度 B.零下摄氏7度 C.摄氏零下7度 D.零下7摄氏度【答案】【解答】解:读作:负7摄氏度或零下7摄氏度。故选:。2.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错误的是 A.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刻度线要紧靠玻璃杯侧壁B.温度计的示数是C.体温计使用之前应该用力向下甩几下D.温度计的示数为【答案】【解答】解:、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要接触烧杯底部或者烧杯壁,故错误;、在图中10和20之间有10小格,故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该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上部是10,下部是20,上小下大,说明液柱上表面在以下,液柱上表面距离有2小格,故温度计读数为,故正确;、体温计使用之前应该用力向下甩几下,故正确;、体温计每大格是,每大格内有10小格,所以分度值是,体温计的液柱末端在刻度线处,读数为,故正确。故选:。3.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解答】解:、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使用方法不正确;、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使用方法不正确;、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浸在被测液体中,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使用方法正确,但读数方法错误;、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方法正确。故选:。4.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A. B. C. D.【答案】【解答】解: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正确。故选:。5.用刻度不清的温度计,可以作如下测量,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水银柱的长度为;将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测得水银柱的长度是;现将它插入某种液体中时,测得水银柱的长度为,则该待测液体的温度是 A. B. C. D.【解答】解:水银柱时的温度是,时的温度是.所以水银柱表示的温度;在液体中水银柱的长度上升了,液体的温度。故选:。6.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解答】解:、温度计不能接触容器壁,故错误;、温度计不能接触容器底部,故错误;、玻璃泡完全浸入液体,故正确;、玻璃泡没有完全浸入液体,故错误;故选:。7.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A. B. C. D.【答案】【解答】解:体温计每大格是,每大格内有10小格,所以分度值是,体温计的读数为,故正确,错误。故选:。8.小明在劳动课上制作了一杯冰奶茶,如图所示,它的温度约为 A. B. C. D.【答案】【解答】解: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冰奶茶中有固态的冰,也有液态的水,所以冰奶茶是一种冰水混合物,它的温度约为。故选:。9.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浸入液体后立即读数B.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C.温度计的感温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D.读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数据准确【答案】【解答】解:使用温度计时,将感温泡浸入热水中,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可能偏小,故错误;读数时,温度计继续留在被测热水中,避免因温度计离开热水导致温度下降,故错误;使用温度计时,感温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正确;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图中俯视读数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错误。故选:。10.关于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B.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不必相平C.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完全浸在液体中【答案】【解答】解:、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错误;、温度计使用时,应该: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错误,正确。故选:。11.在学习《温度》一课时,老师们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气体温度计”。在圆底烧瓶上浇热水时,关于瓶内液面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答案】【解答】解:自制如图所示的“气体温度计”,圆底烧瓶内有密闭的空气,当在瓶底浇上热水时,瓶内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增大,空气压强增大,所以烧瓶内水面会下降,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二.填空题(共7小题)12.如图是甲、乙、丙三支煤油温度计,它们的分度值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乙玻璃泡的容积比甲大,甲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甲的内径比丙细。用它们测同一杯热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示数大小关系是 甲、乙、丙示数相同 ,玻璃管内液柱上升高度最大的是 (填“甲”“乙”或“丙” 煤油温度计。【答案】甲、乙、丙示数相同;乙。【解答】解:(1)甲和乙两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乙的玻璃泡容积比甲的大(即乙中煤油的体积较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煤油在乙温度计内径部分中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因此乙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甲要大;(2)甲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即甲和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煤油,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煤油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内径粗的丙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甲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甲的刻度比丙的刻度稀疏,由于它们量程相同、最小刻度相同,所以甲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丙要大;综合分析乙温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距离最长,乙玻璃泡内煤油上升高度最大;用他们测同一杯热水时,甲、乙、丙示数一样高。故答案为:甲、乙、丙示数相同;乙。13.用体温计测量病人体温前,总要 用力甩几下 ,使水银返回玻璃泡内,这是因为它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做得很细的 ;在室内使用体温计测得小黄的体温如图所示为 。【答案】用力甩几下;缩口;37.8。【解答】解:用体温计测量病人体温前,总要用力甩几下,使水银返回玻璃泡内,这是因为它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做得很细的缩口;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故答案为:用力甩几下;缩口;37.8。14.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不可靠,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要用温度计测量。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图甲为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示数为 ,图乙为体温计,示数为 。【答案】热胀冷缩;;。【解答】解: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上升;液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下降,液柱的高低变化与温度有关,我们就是以此来测量温度的,所以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由图可知,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是,由温度计旁边的数字在上面而10在下面)可以知道,液柱是在以下,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乙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分度值,示数是。故答案为:热胀冷缩;;。15.如图甲所示测量水温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乙所示的、、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答案】;。【解答】解:由图甲知,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底,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未完全浸没到被测液体中;选项符合温度计的使用规则;由图乙知,方式会造成读数偏大,方式会造成读数偏小,方式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平,读数准确。故答案为:;。16.(1)如图1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37.6 。(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答案】(1)37.6;(2)。【解答】解:(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该体温计分度值为,示数为;(2)该温度计分度值为,示数往上变小为零下,则示数为。故答案为:(1)37.6;(2)。17.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热胀冷缩 的原理制成的。现有甲、乙两支玻璃泡大小相同的温度计,而甲温度计毛细管的内径较大,把它们从相同室温下放入同一杯热水中,示数稳定后,两支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甲”、“乙”或“一样” 大,两支温度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 (选填“甲”、“乙”或“一样” 大。如图为陕北某地冬季一日的最低气温,则读数是 。【答案】热胀冷缩;一样大;乙;。【解答】解: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温度计下端玻璃泡中装有测温液体,液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液体体积会膨胀或收缩,所以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把两支温度计从同样的室温状态下放入同一杯热水,则两支温度计测量的温度相同,所以温度计示数稳定后示数相同,即读数一样大。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泡大小相同,装入液体体积相同,温度升高相同时,液体体积膨胀也相同,由于甲的毛细管内径大,乙的毛细管内径小,所以甲中液柱上升高度小,乙中液柱上升高度大。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测量冰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以下两格处,示数为。故答案为:热胀冷缩;一样大;乙;。18.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它的示数为 。【答案】;36.5。【解答】解:体温计是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体温计上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此时的温度为。故答案为:;36.5。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1 温度【素养目标】物理观念: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 科学思维: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科学探究: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知识点一、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问题把两只手指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这两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如图所示)。手指对“温水”的冷热感觉相同吗 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了解物体的冷热程度。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如下图所示。2.温度计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而这种判断往往很粗略,甚至不可靠。要准确地判断温度高低,就要用温度测量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1)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家庭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2)常用温度计的构造:如图所示,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的并且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一个玻璃泡,玻璃泡内装有适量的测温物质,如水银、带有颜色的酒精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刻度和所用单位的符号。常用温度计的特殊设计结构特征 作用玻璃泡的玻璃壁很薄 可以使玻璃泡内的测温物质的温度很快与被测物体的温度相同玻璃管的内径很细 即使温度变化很小,由于内径很细,很小的体积变化也能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柱的长度发生明显变化,可以提高测量精确度玻璃管的容积相对较大 可以装下较多的测温物质(水银等),以便较小的温度变化也能产生较大的体积变化(3)温度计的种类根据测温物质不同,温度计分为三种:①液体温度计:常见的有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②固体温度计:根据不同金属连接时的温差现象制成的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不同温度下电路导电性不同制成的电子温度计,利用红外线原理制成的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利用不同金属膨胀率不同制成的双金属片温度计等。③气体温度计:多用氢气或氦气作测温物质,精确度很高,多用于精密测量。知识点二、摄氏温度1.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是℃。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2.摄氏温度的规定我们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3.摄氏温度的表示方法在书写摄氏温度时,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在数字的前面加“-”号,如“-10℃”,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省略数字前面的“+”号,如10℃,读作“10摄氏度”或“零上10摄氏度”。特别提醒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只要是冰水混合物,无论是冰多还是水多,其温度都是0℃;2.0℃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与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冷热程度相同,而不是物体没有温度;3.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如10摄氏度,不能读作摄氏10度,也不能读作10度;4.书写摄氏温度单位符号“℃”时,要注意格式,字母左上角的小圆圈不能漏掉,也不能分开或错位,如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37℃,不能写成“37°”或“37C”。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又称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符号为T,是另一种标定、量化温度的方法。热力学温度将-273.15℃定义为0K,分度方法与摄氏温度相同,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73.15℃,即使用热力学温度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15K。知识点三、温度计的使用正确使用温度计要做到“六会”:1.会认:使用前,应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2.会选:测量前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决不能让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过高,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张裂;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过低,则测不出其温度值。3.会拿:在拿温度计时,要拿住温度计的上部,不可让手触及温度计的玻璃泡。4.会放: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侧壁。5.会读: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液体中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6.会记:记录温度值时,不用进行估读,但不要漏写或错写单位,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不要忘记负号。特别提醒图解温度计使用方法知识点四、体温计1.认识体温计体温计用来测量人体的温度。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体温计,其玻璃泡内的测温物质是水银,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2.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和作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殊的细管,如图所示。测量体温时,玻璃泡中的水银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也叫缩口)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即使离开人体,显示的温度也不会变化。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3.使用方法(1)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往下甩几下,让直管内的水银流回玻璃泡内,然后再进行测量。这是因为体温计在正常使用时,示数只升不降,当人体的温度高于体温计原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上升,此时能测量出人体的实际温度。但是,当人体温度低于体温计原示数时,因为体温计的示数不会下降,显示还是之前的温度,将导致测量值偏高。(2)读数时,应把体温计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3)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读数时精确到0.1℃。体温计玻璃泡破裂的处理方法体温计玻璃泡内的测温物质是水银,水银暴露在空气中会挥发成蒸汽,如果这些水银蒸汽被吸入人体内会损坏人的神经系统,大量吸入时还会引发过敏、胸痛、肾脏损伤等。如果体温计玻璃泡被打碎,要第一时间开窗通风透气,然后及时将散落的水银收集并封闭起来交由专门的医疗结构处理。注意处理过程中最好戴上口罩、手套,处理完毕要用硫磺皂洗手以清除皮肤表面残留的水银。题型一:温度的估测1.现在考场内的气温最接近 A. B. C. D.2.用自来水洗脸觉到冷。说明自来水的温度 A.低于 B.大约为 C.介于 D.都不对3.贵港市区夏季最高气温约为 A. B. C. D.4.人体正常体温为 A. B. C. D.5.下列对生活中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B.人体的正常体温为C.宣恩的昼夜温差可达D.常见冰箱保鲜室的温度为题型二:温度计的使用6.如图是某温度计的示数,该温度最有可能是 A.冰熔化时的温度 B.人体的正常体温C.贵阳夏天的室外温度 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7.两支内径粗细不同的温度计,下端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将它们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则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细的升得低,示数也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用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边缘B.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读数C.将软皮尺用力拉直绷紧后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变小D.测量时使用精度更高的测量工具、更好的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的出现9.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可以用沸水消毒B.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是C.该温度计使用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D.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10.下列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中,有可能出现在淮安冬季的温度是 A. B. C. D.题型三:温度计的读数11.如图是某温度计的示数。该温度最有可能是 A.冰熔化时的温度 B.人体的正常体温C.台州夏天的室外温度 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12.如图所示为寒暑表,与两条刻度线相距厘米,刻度线与刻度线相距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处应该刻上 B.处应该刻上C.刻度线距处2厘米 D.刻度线距处3厘米13.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某液体的温度,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B.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C.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D.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14.小明家里的寒暑表能测量的温度范围为。小明将其放在窗台外测量当地气温,一段时间后,寒暑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寒暑表的分度值为B.该寒暑表可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当地的气温为D.该寒暑表比体温计的内径细15.几位同学在用常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其中图甲是温度计的放置方法,图乙是读数时三种读数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②图中温度计的放置方法是正确的B.①图的放法更容易损坏温度计C.只有⑤的读法是正确的D.被测液体的温度是1.数九严寒,襄阳某天早上的气温为“”。有关气温的正确读法是 A.摄氏负7度 B.零下摄氏7度 C.摄氏零下7度 D.零下7摄氏度2.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错误的是 A.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刻度线要紧靠玻璃杯侧壁B.温度计的示数是C.体温计使用之前应该用力向下甩几下D.温度计的示数为3.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4.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A. B. C. D.5.用刻度不清的温度计,可以作如下测量,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水银柱的长度为;将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测得水银柱的长度是;现将它插入某种液体中时,测得水银柱的长度为,则该待测液体的温度是 A. B. C. D.6.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7.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A. B. C. D.8.小明在劳动课上制作了一杯冰奶茶,如图所示,它的温度约为 A. B. C. D.9.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浸入液体后立即读数B.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C.温度计的感温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D.读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数据准确10.关于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B.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不必相平C.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完全浸在液体中11.在学习《温度》一课时,老师们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气体温度计”。在圆底烧瓶上浇热水时,关于瓶内液面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二.填空题(共7小题)12.如图是甲、乙、丙三支煤油温度计,它们的分度值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乙玻璃泡的容积比甲大,甲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甲的内径比丙细。用它们测同一杯热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示数大小关系是 ,玻璃管内液柱上升高度最大的是 (填“甲”“乙”或“丙” 煤油温度计。13.用体温计测量病人体温前,总要 ,使水银返回玻璃泡内,这是因为它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做得很细的 ;在室内使用体温计测得小黄的体温如图所示为 。14.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不可靠,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要用温度计测量。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图甲为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示数为 ,图乙为体温计,示数为 。15.如图甲所示测量水温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乙所示的、、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16.(1)如图1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17.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现有甲、乙两支玻璃泡大小相同的温度计,而甲温度计毛细管的内径较大,把它们从相同室温下放入同一杯热水中,示数稳定后,两支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甲”、“乙”或“一样” 大,两支温度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 (选填“甲”、“乙”或“一样” 大。如图为陕北某地冬季一日的最低气温,则读数是 。18.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它的示数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3.1 温度-【学霸提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编学案(学生版).docx 课时3.1 温度-【学霸提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编学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