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高分攻略】备战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8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高分攻略】备战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8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考题统计
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在新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比较低,说明此实验在新高考中属于冷门实验,不是很重要,在2025年全国各省考题的概率不太大。但此实验是我们新高考必须掌握十六个实验之一,希望2025年考生不要心存侥幸,尽可能多的去掌握此实验的基本要求、数据的处理及规律方法以及该实验的创新设计。 2023·全国·高考真题物理试题 2023·浙江·高考真题物理试题 2022·浙江·高考真题物理试题 2021·广东.高考真题物理试题
【网络建构】
【考点梳理】
考法1 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目的
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二、实验原理
弹簧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四、实验步骤
1. 安装实验仪器(如图下所示).
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
3. 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
4. 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5. 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
考法2 数据处理及规律方法
一、数据处理
1. 列表法
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等的.
图象法
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F为纵坐标,描出F、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函数法
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满足F=kx的关系.
二、注意事项
1. 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 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3. 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
4. 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三、误差分析
1. 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 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考法3 实验创新与改进
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命题创新的方向有:
实验器材创新
将弹簧平放在桌面上,消除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利用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得到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图象;
将弹簧换为橡皮条;
利用平面镜光的反射原理,将弹簧的形变转换为反射光线角度的变化。
数据处理创新
运用来处理数据
2. 将“弹力变化量”转化为“质量变化量”;
3. 将“弹簧伸长量”转化为“弹簧长度变化量”
【题型过关练】
题型一 实验基本要求
1.如图所示,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A.弹簧上端必须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B.实验前,必须测量弹簧的质量
C.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弹簧下端对应的刻度尺的读数
D.计算弹簧的弹力与对应的弹簧长度的比值,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2.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绘制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B.劲度系数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D.由劲度系数可知,越大,越大
3.某同学利用甲图装置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的实验,得到了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像如乙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必须先把弹簧水平放置测量其长度
B.图线段斜率的大小即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C.图线中后半部分明显偏离直线是因为弹簧自身有重力
D.若将弹簧总长作为纵坐标,画出图像,仍可以根据图像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
题型二 数据处理及规律方法
4.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记录弹簧自由下垂时下端在刻度尺的位置。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以弹簧的弹力为纵轴,弹簧的长度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弹簧的原长为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5.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如图1所示,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弹簧在不同弹力下的长度(弹簧弹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我们以弹簧的弹力为纵轴、弹簧的长度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如图2所示。已知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2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6.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和,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原长  的原长,的劲度系数  的劲度系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题型三 实验创新与改进
7.某实验探究小组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①将弹簧水平放置,用毫米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出其自然长度如图甲所示,则弹簧的原长  。
②然后按图乙所示自然悬挂弹簧,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读出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即可知道弹簧的长度,用△表示弹簧的伸长量。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实验小组作出了弹簧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丙可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小组分析图象过程中发现图线从点开始发生了弯曲,图线点过后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
④实验小组发现图线,并没有过原点,出现了误差,没能得出弹力与伸长量严格成正比的结论,本误差属于   (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8.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与弹力成正比,即,的值与橡皮筋的原长、横截面积有关。理论与实验都表明,其中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的单位应该是   。
. . . .
(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得该橡皮筋的一些数据,做出了外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  。
(3)若该橡皮筋的原长是,横截面积是,则该橡皮筋的杨氏模量的大小是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
度内弹簧弹力写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2)用纵轴表示钩码质量,横轴表示弹簧的形变量,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乙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重力加速度取。
(3)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和。画出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的原长比的长
.的劲度系数比的大
.的劲度系数比的小
.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真题演练】
一.实验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缓冲装置中弹簧的劲度系数。缓冲装置如图所示,固定在斜面上的透明有机玻璃管与水平面夹角为,弹簧固定在有机玻璃管底端。实验过程如下:先沿管轴线方向固定一毫米刻度尺,再将单个质量为的钢球(直径略小于玻璃管内径)逐个从管口滑进,每滑进一个钢球,待弹簧静止,记录管内钢球的个数和弹簧上端对应的刻度尺示数,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采用逐差法计算弹簧压缩量,进而计算其劲度系数。
1 2 3 4 5 6
8.04 10.03 12.05 14.07 16.11 18.09
(1)利用△,2,计算弹簧的压缩量:△,△,△  ,压缩量的平均值  ;
(2)上述是管中增加   个钢球时产生的弹簧平均压缩量;
(3)忽略摩擦,重力加速度取,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8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考题统计
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在新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比较低,说明此实验在新高考中属于冷门实验,不是很重要,在2025年全国各省考题的概率不太大。但此实验是我们新高考必须掌握十六个实验之一,希望2025年考生不要心存侥幸,尽可能多的去掌握此实验的基本要求、数据的处理及规律方法以及该实验的创新设计。 2023·全国·高考真题物理试题 2023·浙江·高考真题物理试题 2022·浙江·高考真题物理试题 2021·广东.高考真题物理试题
【网络建构】
【考点梳理】
考法1 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目的
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二、实验原理
弹簧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四、实验步骤
1. 安装实验仪器(如图下所示).
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
3. 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
4. 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5. 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
考法2 数据处理及规律方法
一、数据处理
1. 列表法
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等的.
图象法
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F为纵坐标,描出F、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函数法
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满足F=kx的关系.
二、注意事项
1. 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 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3. 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
4. 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三、误差分析
1. 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 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考法3 实验创新与改进
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命题创新的方向有:
实验器材创新
将弹簧平放在桌面上,消除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利用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得到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图象;
将弹簧换为橡皮条;
利用平面镜光的反射原理,将弹簧的形变转换为反射光线角度的变化。
数据处理创新
运用来处理数据
2. 将“弹力变化量”转化为“质量变化量”;
3. 将“弹簧伸长量”转化为“弹簧长度变化量”
【题型过关练】
题型一 实验基本要求
1.如图所示,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A.弹簧上端必须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B.实验前,必须测量弹簧的质量
C.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弹簧下端对应的刻度尺的读数
D.计算弹簧的弹力与对应的弹簧长度的比值,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答案】
【解答】解:.实验探究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根据△,可知弹簧上端可以不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也不用测量弹簧的质量,故错误;
.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弹簧下端对应的刻度尺的读数,故正确;
.计算弹簧的弹力与弹簧形变量的比值,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错误;
故选:。
2.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绘制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B.劲度系数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D.由劲度系数可知,越大,越大
【答案】
【解答】解:胡克发现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故错误;
根据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含义可知,劲度系数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故正确;
根据胡克定律
图像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劲度系数,故错误;
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与、无关,故错误。
故选:。
3.某同学利用甲图装置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的实验,得到了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像如乙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必须先把弹簧水平放置测量其长度
B.图线段斜率的大小即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C.图线中后半部分明显偏离直线是因为弹簧自身有重力
D.若将弹簧总长作为纵坐标,画出图像,仍可以根据图像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
【答案】
【解答】解:、实验前,为了防止因弹簧本身的重力造成的误差,则必须先把弹簧竖直放置测量其原长,故错误;
、根据胡克定律△得:△
图线段斜率的大小即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倒数,故错误;
、图线中后半部分明显偏离直线是因为弹簧的形变量超过弹性限度,故错误;
、根据胡克定律得:△
整理得:
则图像斜率的倒数也为劲度系数,故正确。
故选:。
题型二 数据处理及规律方法
4.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记录弹簧自由下垂时下端在刻度尺的位置。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以弹簧的弹力为纵轴,弹簧的长度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弹簧的原长为  6.00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6.00;43.8。
【解答】解:根据胡克定律有:
根据图线时,
联立解得
该弹簧的原长为
图线斜率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根据胡克定律可得
故答案为:6.00;43.8。
5.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如图1所示,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弹簧在不同弹力下的长度(弹簧弹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我们以弹簧的弹力为纵轴、弹簧的长度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如图2所示。已知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2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 10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答案】10;100。
【解答】解:由图2知,时,,则弹簧自由下垂时的长度
根据胡克定律得
可知图像的斜率大小等于,则
故答案为:10;100。
6.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和,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原长 小于 的原长,的劲度系数  的劲度系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答】解:根据胡克定律得:,其中为弹簧的原长,由此可知在图象上横轴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从图中横轴截距可以看出的原长大于的原长.
根据胡克定律得:,可知图象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的大小,故由图可知的劲度系数较大.
故答案为:小于,大于.
题型三 实验创新与改进
7.某实验探究小组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①将弹簧水平放置,用毫米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出其自然长度如图甲所示,则弹簧的原长 5.00 。
②然后按图乙所示自然悬挂弹簧,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读出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即可知道弹簧的长度,用△表示弹簧的伸长量。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实验小组作出了弹簧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丙可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小组分析图象过程中发现图线从点开始发生了弯曲,图线点过后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
④实验小组发现图线,并没有过原点,出现了误差,没能得出弹力与伸长量严格成正比的结论,本误差属于   (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解答】解:①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可知,图甲示数为:,则弹簧的原长。
②△图象的斜率的倒数表示劲度系数,。
③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胡克定律是成立的,但若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胡克定律将不再适用;图中出现偏折的原因是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④本实验中水平测量原长,竖直悬挂弹簧,由于弹簧的自重使弹簧产生形变量,导致图线不过原点,本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故答案为:①5.00; ②50; ③所挂钩码的重力使弹簧超过了弹性限度;④系统误差。
8.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与弹力成正比,即,的值与橡皮筋的原长、横截面积有关。理论与实验都表明,其中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的单位应该是   。
. . . .
(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得该橡皮筋的一些数据,做出了外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  。
(3)若该橡皮筋的原长是,横截面积是,则该橡皮筋的杨氏模量的大小是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答】解:①由可知,;
故的单位为:,故正确、错误。
故选:。
②,
图象中直线部分符合胡克定律,则可知,。
③根据表达式得:
代入数据解得:
故答案为:①; ②200;③。
9.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
度内弹簧弹力写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刻度尺 。
(2)用纵轴表示钩码质量,横轴表示弹簧的形变量,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乙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重力加速度取。
(3)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和。画出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的原长比的长
.的劲度系数比的大
.的劲度系数比的小
.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解答】解:(1)实验需要测量弹簧伸长的长度,故需要刻度尺。
(2)图线的物理意义是表明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大小成正比。
由。
(3)、在图象中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故的原长比的长,故错误。
、在图象中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的劲度系数比的大,故正确,错误。
、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错误。
故选:。
故答案为:(1)刻度尺;(2)5.1;(3)。
【真题演练】
一.实验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缓冲装置中弹簧的劲度系数。缓冲装置如图所示,固定在斜面上的透明有机玻璃管与水平面夹角为,弹簧固定在有机玻璃管底端。实验过程如下:先沿管轴线方向固定一毫米刻度尺,再将单个质量为的钢球(直径略小于玻璃管内径)逐个从管口滑进,每滑进一个钢球,待弹簧静止,记录管内钢球的个数和弹簧上端对应的刻度尺示数,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采用逐差法计算弹簧压缩量,进而计算其劲度系数。
1 2 3 4 5 6
8.04 10.03 12.05 14.07 16.11 18.09
(1)利用△,2,计算弹簧的压缩量:△,△,△ 6.04 ,压缩量的平均值  ;
(2)上述是管中增加   个钢球时产生的弹簧平均压缩量;
(3)忽略摩擦,重力加速度取,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6.04;6.05;(2)3;(3)48.6。
【解答】解:(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
弹簧压缩量的平均值
(2)与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上述是管中增加3个钢球时产生的弹簧平均压缩量。
(3)单个钢球的质量,弹簧压缩量的平均值
根据胡克定律与平衡条件得:,
代入数据解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故答案为:(1)6.04;6.05;(2)3;(3)48.6。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