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

资源简介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天气是不断变化的,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了解气候和天气的概念区别。
学生学会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掌握统计、分析天气数据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学生能够利用整理后的天气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掌握科学表达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利用整理后的天气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掌握科学表达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难点
分析、概括天气变化的规律,掌握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理解气候和天气的概念区别,掌握科学知识和概念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
(一)探究式教学法
(二)直观教学法
(三)小组合作法
(四)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天气的变化规律和特点的图片、视频、资料,气候和天气的概念区别的动画演示,天气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的案例分析等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视频中有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和预报信息。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这个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呢?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天气有关的现象呢?”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看到的天气预报和与天气有关的场景,思考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教师提问:“大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都记录了哪些天气信息呢?你们觉得这些天气信息有什么用呢?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整理和分析这些天气信息呢?”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记录的天气信息,回忆记录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这些信息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说记录了气温、降水量、云量、风向、风速等天气信息;有的说这些天气信息可以让我们了解天气的变化,做好相应的准备;有的说不知道如何整理和分析这些天气信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整理和分析天气信息的方法和步骤。
(二)探索:天气情况的统计
观察学习
教师提前在教室布置一些学生的天气日历,让学生课上观摩学习。教师提问:“你认为张贴的天气日历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优点?自己的天气日历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学生们认真观察张贴的天气日历,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说有的同学记录信息很详细,值得学习;有的说有的同学还关注到空气质量等其他因素,可以作为补充;有的说自己的天气日历记录不够规范,可以改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和学习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
(三)研讨:整理发现
数据分析
教师让学生反馈交流各项天气因素的数据分析。教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反馈交流一下各项天气因素的数据分析。每个小组可以推选一名代表,介绍你们小组统计整理的天气数据和分析结果。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认真倾听,提出问题和补充意见。”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进行反馈交流。代表们依次介绍自己小组统计整理的天气数据和分析结果,如晴天、阴天、多云、雨天的天数,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大降水量、最小降水量、平均降水量,风向、风速的分布情况等。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提出问题和补充意见,如数据的准确性、分析的合理性、遗漏的项目等。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交流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进行小结:“同学们的统计整理和分析很认真。我们通过统计整理和分析杭州地区 8 月份的天气数据,了解了这个月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我们发现,8 月份的天气以晴天和多云为主,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风向以东南风为主,风速较小。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杭州地区的天气特点和变化规律,也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提出问题
教师提问:“在我们的记录中,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一种天气最多?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主要刮的是哪个方向的风?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这一个月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气温有什么特点?” 激发学生对天气数据的深入思考和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天气数据。
学生们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说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一种天气最多;有的说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不多,主要刮的是东南风,通常刮微风;有的说这一个月的降水量较少,分布不均匀,气温较高,变化不大。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天气数据的变化规律和原因。
解释分析
教师提问:“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你们这样分析的理由是什么?” 激发学生对天气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解释,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和方法去描述和解释天气数据的变化规律和原因。
学生们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说这段时间的天气以晴天和多云为主,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风向以东南风为主,风速较小;有的说这样分析的理由是根据统计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以及对天气变化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进行小结:“同学们的描述和解释很准确。我们通过统计和分析天气数据,发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可以用科学的语言和方法去描述和解释这些规律和特点,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天气的变化和原因。”
生活影响
教师提问:“说一说这段时间里,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响。” 激发学生对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的思考和分析,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天气的影响。
学生们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说天气对我们的出行、穿着、饮食、活动等方面都有影响;有的说晴天可以出去玩,雨天要带伞,气温高要穿薄衣服,气温低要穿厚衣服,降水量多要注意防洪,降水量少要注意节约用水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进行小结:“同学们的回答很全面。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做好相应的准备和调整,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安全。”
地区比较
教师播放图片:四季如春的云南风景、长年炎热的撒哈拉沙漠、冰天雪地的南北极、四季分明的杭州。教师提问:“观察这四个地方一年的天气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激发学生对不同地区天气的比较和分析,引导学生从地区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天气的差异和原因。
学生们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说这四个地方的天气变化很大,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变化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有的说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不同,导致天气的变化也不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进行小结:“同学们的观察和分析很深入。我们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变化,发现不同地区的天气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我们要了解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天气特点和变化规律。”
概念区别
教师小结:“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变化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那么,气候和天气有什么区别呢?” 激发学生对气候和天气的概念区别的思考和分析,引导学生从概念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气候和天气的差异和联系。
学生们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说天气是指短期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有的说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有的说天气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气候影响我们的生存环境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进行小结:“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气候和天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我们要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原因。”
(四)拓展: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播放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二十四节气歌。教师说:“同学们,我们知道天气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用来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现在我们来看一个视频,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歌。”
学生们认真观看视频,欣赏二十四节气歌的旋律和歌词。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从视频中学习到了二十四节气歌的哪些内容呢?二十四节气歌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总结二十四节气歌的内容和作用。
分发资料
教师分发二十四节气图(每小组一份),教师简单讲解二十四节气来源:“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后的产物,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二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古人通过它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二十四节气于上古时代便确立,是干支历中用以表示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是上古时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学生们认真接收二十四节气图,听教师讲解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和作用。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从二十四节气图中看到了哪些节气呢?这些节气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 引导学生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特点和作用。
总结拓展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了解了天气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以及气候和天气的概念区别。我们还学习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作用,了解了古人对天气和气候的观察和研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天气的变化,做好科学观察和记录,了解更多的天气知识和文化。”
教师拓展:“同学们,你们可以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观察自然、采访长辈等方式,了解更多的关于天气和气候的知识和文化。你们也可以制作自己的天气日历,记录自己身边的天气变化,分析和总结天气的规律和特点。你们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如绘画、写作、制作手抄报等,展示自己对天气和气候的认识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观察信息:云量、降水量、温度、风(风速、风向)
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