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1讲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1讲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1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6
04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12
【考点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1.明确考法出题规律,掌握答题方法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类试题有不同的考查方向和出题规律,同学们需要掌握主要考法及解题步骤,如概括内容要点、下定义等的考查。通过对规律和方法的把握,提升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类试题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2.回归基础知识,理解文本内容结构
解答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类试题不仅仅需要做对题目,还需要对文本的整体结构和基本语法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大部分信息类文本阅读字数在1000字左右,如果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提升阅读效率,还能帮助我们系统梳理关键词句,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准确把握原文含义。
3.组合训练,提升答题应试能力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类试题有选择题和简答题两种考查方式,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我们要尝试组合不同类型的训练题组,系统化分析题目的考查方向(概括要点、下定义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从而帮助我们逐渐深入感知文本内容,提升答题应试能力。
总之,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类试题考作为必考题型,考查形式多样,我们要灵活掌握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同时要筑牢语法基础和课本基础,在试题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学习能力质的提升。
【备考策略思维导图】
【知识导图整体框架】
【主要考法归纳】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部分主要有两个细化设题角度,分别是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材料异同的比较。在本设题角度中,我们不仅要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抽象、转化和归纳。
【设误类型及辨误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道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或题干要求)的选项。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番改造,改造有“删”“添”“调”“改”“漏”“凑”。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
删(删减):删除原文的定语、状语、补语成分,从而改变原意。
添(添加):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文意曲解。
调(调换)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时间,造成时态混乱等现象。
改(改变):改换词语(名词、代词、副词、关联词等),导致曲解文意。
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
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凑在一起造成错误。
【句子成分及梳理实例】
一、句子的成分
句子的成分和短语的成分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只是相对来说更复杂一些,一般概括为如下几大类: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例:(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英语)作业。
(注:此例处所标识的主语和谓语均只指向了主谓语的中心词。这是用的中心词分析法,按层次分析法,符号“|”之前的全部都是主语,之后的全部为谓语。后四类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前两种的深入划分,是修饰、补充和说明前两者,以组成句子完整语意的成分。
1.主语:主语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一般位于句首,回答“谁或“什么”等问题。主语可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成分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等,多指人或事物。
例如:沙锅|可以炖豆腐。(名词) 九|是三的三倍。(数词)
我们|打算今天去郊游。(代词)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用来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通常由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谓词性词语充当。例如: 你|瞧。(动词) 太阳|红艳艳的。(形容词)
3.宾语:在句子中,动词多充当谓语,但真正单独做谓语的情况并不普遍,很多情况下,动词后都接宾语。宾语是动作行为所支配,影响和关涉的对象,宾语必须依托动词性谓语中心词存在,宾语能回答“谁”或“什么”等问题。一般也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例如: ③ 他在拍桌子。(名词)我真不想告诉他。(代词)这间客厅有二十平方米。(数量短语)
4.定语(标志:的):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在句中多用来对主语或宾语起描写和限制作用。(往往有“的”字作为标志)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料、数量等。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当。
5.状语(标志:地):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在句中也多用来修饰谓语中心语。状语除了由副词外,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特别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充当;介宾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也可以做状语。
6.补语(常用标志字:得):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常由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短语来充当。“得是补语的标志。下面以补语的构成谈谈其组成。
二、真题实例
(2024年新高考Ⅰ卷)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梳理内容:共产党人提出持久战战略及实施方法,在开展游击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特别注意】在梳理内容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分析句子成分,还要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关注“例如”“因此”等明显标志词,帮助我们快速梳理文本内容。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关键点】
关键点(一) 学会审题,明确解题方向
这类题目的题干,不论是连续性文本还是非连续性文本,基本分为两部分:一是答题内容的指定范围,或针对一则材料,或针对所有材料;二是答题要求,如“概括”“分析”“说明”等。要从题干中领悟、明确答题的具体要求及解答思路。若题干问材料的“侧重点是什么”,则答题形式以“对象+特征”为佳;若题干问“有哪些作用(影响)”,则答题形式以“举措+结果”为佳;若题干问“哪些原因(相关条件、方面)”,则答题形式以“概括分类+举例分析”为佳。
关键点(二) 学会筛选,注重全面概括
审题之后,进入筛选信息、整合概括信息的环节。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筛选信息
(1)明确筛选范围,避免旁逸斜出
题干通常会明确答题内容的指定范围,或就某则(段)材料,或就几则(段)材料。返回阅读原文时,务必提醒自己勾画出筛选范围,以免超出指定范围答题以至于劳而无功,还会因此耽误宝贵的时间。
(2)抓住关键部位,联系整体揣摩
新闻类文本,新闻的导语、文中陈述的事实文字等都是关键部位。论述类文本、科普类作品、演讲稿的段首、段尾,通常是说明的中心或观点性内容,也是关键部位。
(3)注意前后勾连,挖掘隐性信息
材料的所有段落都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因而对某些问题的阐释,有些是显性信息,有些则隐含在或牵涉到其他问题的评述中。阅读筛选时,注意材料中的前后联系,特别是有关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价值倾向之间的相同、相反、反证、互补等的论述。
2.分条列点,规范作答。
关键点(三) 学会阅读,多样阅读结合
寻读又称查读,同略读一样,寻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寻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个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据等)而对其他无关部分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对关键信息寻读,对重点语段精读,对举例概述略读,将多种阅读方式相结合,提升阅读的效率和做题准确率。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答题意识】
(一)强化三种答题意识
1.多点意识:这类题的答案要点一般是三到四个,答题时要筛选全面。当然,这种“多点意识"不是生硬地把一点拆成几点,而是要注意“多点”,且“点”不交叉、不重复。
2.角度意识:这类题目在作答时要尽量找到每一个要点的角度,如不同对象、不同侧正点、不同措施等。如果没有“角度意识”,很可能答点重复,角度单一。
3.上位意识:概括时,尽量为每一个要点寻找一个上位概念,所谓上位概念,就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能够包含这个层次内容的概念。如“植物”是“花”的上位词,“电器”是“电视”“空调”的上位词。
(二)抓住答题内容重点
(1)了解论述文中常见的论述角度。
常见的论述角度有正面论述和反面论述,但不同文章选取的论证角度不尽相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有的文章从国家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从个人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文章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文章从时间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从空间的角度进行论述.……判断论述的角度,需要我们细心阅读文本,认真辨析判断。
(2)寻找、发现文本的不同角度的常见方法。
①关注各选文标题(出处),注意标题(出处)中是否透露出选文论证分析的角度。
②注意文章中表示内容侧重点转换的标志性词语,如指示代词、顺序词、范围(时间、空间)词、类别词、关联词等,区别不同内容的重点。
③找出关键语句,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观点句、中心句,等等,提取不同文本的要点。
【考点考向一:信息筛选、整合】
【考点解读】信息筛选、整合部分的选择题,题干和选项既有可能辐射全篇材料,也有可能针对某一段的细节设题。前者难度稍大,是新高考的主要考查方式。这一类题的简答题,可分为分析概括类和下定义类。题干一般指向的都是理解文本以及信息整合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整体把握原文的上抓住关键点,提取,整合相关信息。
【考点突破】
选择题解题方法
步骤一:审题并明确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圈画选项中的关键词。
步骤二:整体浏览,梳理文章脉络,根据关键词定位原文。
步骤三:比对、辨析原文和选项的描述角度,比对、辨析选项是否存在错误。
分析角度:
1.内容角度:选项和原文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选项和原文的程度,范围限制词是否一致。
2.逻辑角度:选项与原文的逻辑关系是否一致,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转折关进关系、解释关系、比较关系等。
简答题(概括类)解题方法
步骤一:通读文本,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勾画。
步骤二:检索全文,对文本的关键句段进行筛选,合并同类项,去除修饰。
步骤三:划分层次,转化语言,分点作答
简答题(下定义类)解题方法
步骤一:分析材料,确定邻近属概念。首先在文本材料中找出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如果提供的材料中没有恰当、现成的邻近属概念,就需要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邻近属概念。
步骤二:筛选信息,提取种差。在这一步骤中,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如特征、功用、成因及范围等组成的复杂属性,提取这些属性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步骤三:整合信息,规范表述。把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用“是”“叫”等连接词连接起来,使之符合下定义的格式。注意:①下定义的句子必须是单句。②下定义一般用表肯定的判断句,不能用否定句、比喻句。
【选择题考法实践】
(2021新高考Ⅰ,T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简答题考法实践】
例:(2024 新高考Ⅰ,T5)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6 分)
【参考答案】①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②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
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
④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
⑤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
【解题思路】
第一步,通读文本,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勾画。
作答时,要始终围绕题干“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进行信息筛选。
第二步,检索全文,对文本的关键句段进行筛选,合并同类项,去除修饰。
我们从全局视野、辩证思维、人民立场、动态评估、科学预见等几个方面全面检索材料一、二中的关键信息。
第三步,划分层次,转化语言,分点作答。
将关键信息划分为五个层次,注重对要点的分析和概括。
例:(2020 新高考Ⅰ,T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参考答案】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材料,确定“历史地理学”的邻近属概念。
根据材料一第 5 段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历史地理学”的邻近属概念应该是“现代地理学”。由此可知,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第二步,筛选信息,找出“历史地理学”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也就是“种差”。
结合材料一第 5 段中的关于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性质的阐述,以及材料二所揭示的历史地理学的特征、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来确定“历史地理学”的种差。
第三步,整合信息,规范表述。
【考点考向二:材料异同的比较】
【考点解读】信息筛选、整合部分的选择题,题干和选项既有可能辐射全篇材料,也有可能针对某一段的细节设题。前者难度稍大,是新高考的主要考查方式。这一类题的简答题,可分为分析概括类和下定义类。题干一般指向的都是理解文本以及信息整合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整体把握原文的上抓住关键点,提取,整合相关信息。
【考点突破】
材料比较题解题方法
观点间的比较:
步骤一:点明两种观点及其内涵;
步骤二:分析两种观点在范围、角度等方面的共性;
步骤三:分析两种观点的区别。
材料间的比较:
步骤一:比较材料的内容侧重点;
步骤二:比较材料的论证方式;
步骤三:比较作者的观点倾向。
【材料之间关系】新高考信息性文本阅读题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围绕同一话题而呈现出来的多则材料。这些材料虽话题相同,但侧重点、角度各异。比较材料异同就是要扣住这"同”中之“异”,从而把握材料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各则材料之间的关系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
互补关系:即每则村料内容上各有侧重,围绕同一个话题或对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展开,材料之间互相补充,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中心话题或陈述对象。例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信息性文本阅读的两则材料都谈及“历史地理学”,但材料一侧重陈述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侧重陈述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两则材料的内容互相补充,让读者阅读后能了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前景、研究对象三个方面的内容。
统领关系:一则材料为宏观策略或理论,其他的材料为微观实例。宏观策略或理论统领微观实例,微观实例则印证宏观策略或理论。如2022年新高考Ⅰ卷信息性文本阅读的材料:材料一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两则材料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组合。但材料一采用宏观视角,侧重理论指导彰显价值引领;材料二采用微观视角,侧重事实分析。材料一的观点统摄并涵盖了材料二,材料二的实例印证了材料一的理论、观点。
递进关系:即每则材料呈现的内容之间是层层深人的关系,引导读者深人思考。例如:2019年山东模考围绕科幻小说选材,第一则材料是对刘慈欣的科幻作品的评论,第二则材料是关于科幻小说是否缺少文学性的讨论,第三则材料是对科幻文学风格的评论。三则材料讨论的都是科幻作品的文学性问题但思维朝向纵深发展,让人们对科幻作品文学性的认识不断深人。
【简答题考法实践】
例:(2022 新高考Ⅱ,T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①霍克思追求译文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最大程度的接近,因此其译文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忠实于原著的“篇章层面”②杨宪益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其译文力求保持与原著形神皆似。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题干中“材料二”限定了答题区域,“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明确了比较点“简要说明”明确了答题方式。答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材料二中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这一问题的观点。
第二步,筛选信息,分别概括杨宪益和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
结合材料二中的“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等可概括出霍克思的观点。
【高考真题分析】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考点主要包括两个考向,三种类型习题,分别是概括内容要点题、下定义题以及信息比较题。在近三年的高考真题中,属于必考考点。通过建立思维框架,梳理具体考法,同学们基本已经掌握了考试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我们精选2022、2023、2024年相应真题,希望同学们从真题中熟悉考法,掌握考题规律,真正提升做题效率和应试能力。
【高考真题示例】
(2024年新课标Ⅱ卷,T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向:信息筛选、整合】
A.土星5号“体型”庞大,因为它需要把逃逸塔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不过在飞行途中它会不断地分离,以减轻自重。
B.鹰号的着陆过程并不顺利,飞船飞过了预定着陆区,前方情况不明,但是两位宇航员镇定、冷静地解决了突发问题。
C.2013年,“嫦娥三号”搭载“玉兔一号”在月球安全着陆,这为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D.“玉兔二号”在月球的生存时间已经超过了“玉兔一号”,它探测到了全新的科学数据,为人类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因为它需要把逃逸塔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不过在飞行途中它会不断地分离,以减轻自重”曲解文意。土星5号的庞大体型不仅是为了送逃逸塔和登月舱入轨,还包括其他设备和燃料的需求,从而满足其巨大的推力和运载能力,以便将宇航员和飞船送入太空。而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的分离是为了完成不同的任务阶段,而不是为了减轻自重。
故选A。
(2023 新课标Ⅰ卷,T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考向:信息筛选、整合】
【答案】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②《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③《卫报》和《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由题干中“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可确定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其次要理解“竞争性真相”这一概念的含义。即第四段中的“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而这些“方式”在上文中有所体现,如“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等。
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段所涉及的西方媒体的报道通过哪些方式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比如《独立报)以“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这一片面的事实和数据,得出“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有侈品”这一结论;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
《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独立报》用“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一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标题来强调黎麦价格上涨对黎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2022新高考Ⅰ卷,T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考向:信息筛选、整合】
【答案】①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固本健体才可以消化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②与时俱进。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③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外为中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材料二第二段和第三段“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 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可知,要想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传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找到立身之基。由第二段“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可知,需要与时俱进,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
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可知,可以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2023 新课标Ⅱ卷,T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考向:材料异同的比较】
【答案】①材料一侧重于调查应从实际出发,而非带着现成“调子”;材料二侧重于不能把客观曲解为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
②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有的立场和目的而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比较材料异同的能力。
从调查的方法来看,结合材料一“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分析可知,材料一侧重于调查应从实际出发,而非带着现成“调子”;结合材料二“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分析可知,材料二侧重于不能把客观曲解为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
从调查主体来看,材料一“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表明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言的;材料二“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表明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有的立场和目的而言。
【高考真题实践】
(2024·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分)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错误,以偏概全,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可知,“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不代表所有“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的必然趋势。
故选B。
【参考答案】
2.A
【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整合信息的能力。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错误,材料一第五段提出日本劣势的理由是“力量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并进一步提出一个观点“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并进行假使假设“如果中国……,那么,日本少数人……”,在删掉大前提的情况下,分析“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属于断章取义、强加因果。
故选A。
【参考答案】
3.D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材料二第三段“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即“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包括“官兵”“民众”。
A.“其他不利的因素”是外部条件。
B.“敌人实际只能占领”是客观局势,属于外部条件。
C.“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是“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属于“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符合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
故选D。
【参考答案】
4.①使用设问句,如“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强调了结论的正确性;
②使用反问句,如“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增强语气,更加鲜明有力地表达观点,强调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扭转劣势的观点。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论证效果的能力。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材料一中的设问句有:“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作答时,举出一个即可。分析时,指出设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反问句的标志除了“难道”外,还可以包括“不是”“怎么”“哪”“凭什么”等,这些标志帮助构成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如加强语势、强调陈述、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等。材料一中的反问句有:“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作答时,举出一个例子即可。分析时,指出反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增强必胜信心,有无可辩驳的力量等。
【参考答案】
5.①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②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
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
④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
⑤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
作答时,要围绕题干“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进行信息筛选。
①从全局视野看,材料一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材料二批判“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可以得出: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或:要从世界整体局势出发考虑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局部利益或冲突,而是要看到长远的、全球的联系和影响。
②从辩证思维看,材料一分析日本在全世界的力量对比下及持久作战下的劣势和中国“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优势,批判了“速胜”论和“亡国论和妥协论”。可以得出: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或:分析问题时,应运用辩证法,既要看到表面的强弱对比,也要深入分析背后的人心向背、正义非正义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随时间推移可能发生的变化。
③从人民立场看,材料一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材料二“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可以得出: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根本,无论是在军事斗争还是社会发展中,都要依靠和发动群众,实现真正的全民动员和参与。
④从动态评估看,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进行整合,可以得出: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或: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局势的判断不应静态不变,而要考虑到各种变量和趋势,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做出灵活应对。
⑤从科学预见看,材料一预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认为这场战争“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材料二“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可以得出: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或:基于对现实的深刻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预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保持战略定力和战术灵活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1讲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1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6
04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10
【考点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1.明确考法出题规律,掌握答题方法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类试题有不同的考查方向和出题规律,同学们需要掌握主要考法及解题步骤,如概括内容要点、下定义等的考查。通过对规律和方法的把握,提升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类试题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2.回归基础知识,理解文本内容结构
解答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类试题不仅仅需要做对题目,还需要对文本的整体结构和基本语法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大部分信息类文本阅读字数在1000字左右,如果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提升阅读效率,还能帮助我们系统梳理关键词句,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准确把握原文含义。
3.组合训练,提升答题应试能力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类试题有选择题和简答题两种考查方式,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我们要尝试组合不同类型的训练题组,系统化分析题目的考查方向(概括要点、下定义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从而帮助我们逐渐深入感知文本内容,提升答题应试能力。
总之,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类试题考作为必考题型,考查形式多样,我们要灵活掌握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同时要筑牢语法基础和课本基础,在试题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学习能力质的提升。
【备考策略思维导图】
【知识导图整体框架】
【主要考法归纳】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部分主要有两个细化设题角度,分别是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材料异同的比较。在本设题角度中,我们不仅要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抽象、转化和归纳。
【设误类型及辨误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道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或题干要求)的选项。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番改造,改造有“删”“添”“调”“改”“漏”“凑”。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
删(删减):删除原文的定语、状语、补语成分,从而改变原意。
添(添加):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文意曲解。
调(调换)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时间,造成时态混乱等现象。
改(改变):改换词语(名词、代词、副词、关联词等),导致曲解文意。
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
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凑在一起造成错误。
【句子成分及梳理实例】
一、句子的成分
句子的成分和短语的成分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只是相对来说更复杂一些,一般概括为如下几大类: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例:(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英语)作业。
(注:此例处所标识的主语和谓语均只指向了主谓语的中心词。这是用的中心词分析法,按层次分析法,符号“|”之前的全部都是主语,之后的全部为谓语。后四类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前两种的深入划分,是修饰、补充和说明前两者,以组成句子完整语意的成分。
1.主语:主语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一般位于句首,回答“谁或“什么”等问题。主语可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成分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等,多指人或事物。
例如:沙锅|可以炖豆腐。(名词) 九|是三的三倍。(数词)
我们|打算今天去郊游。(代词)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用来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通常由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谓词性词语充当。例如: 你|瞧。(动词) 太阳|红艳艳的。(形容词)
3.宾语:在句子中,动词多充当谓语,但真正单独做谓语的情况并不普遍,很多情况下,动词后都接宾语。宾语是动作行为所支配,影响和关涉的对象,宾语必须依托动词性谓语中心词存在,宾语能回答“谁”或“什么”等问题。一般也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例如: ③ 他在拍桌子。(名词)我真不想告诉他。(代词)这间客厅有二十平方米。(数量短语)
4.定语(标志:的):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在句中多用来对主语或宾语起描写和限制作用。(往往有“的”字作为标志)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料、数量等。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当。
5.状语(标志:地):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在句中也多用来修饰谓语中心语。状语除了由副词外,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特别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充当;介宾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也可以做状语。
6.补语(常用标志字:得):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常由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短语来充当。“得是补语的标志。下面以补语的构成谈谈其组成。
二、真题实例
(2024年新高考Ⅰ卷)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梳理内容:
【特别注意】在梳理内容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分析句子成分,还要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关注“例如”“因此”等明显标志词,帮助我们快速梳理文本内容。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关键点】
关键点(一) 学会审题,明确解题方向
这类题目的题干,不论是连续性文本还是非连续性文本,基本分为两部分:一是答题内容的指定范围,或针对一则材料,或针对所有材料;二是答题要求,如“概括”“分析”“说明”等。要从题干中领悟、明确答题的具体要求及解答思路。若题干问材料的“侧重点是什么”,则答题形式以“对象+特征”为佳;若题干问“有哪些作用(影响)”,则答题形式以“举措+结果”为佳;若题干问“哪些原因(相关条件、方面)”,则答题形式以“概括分类+举例分析”为佳。
关键点(二) 学会筛选,注重全面概括
审题之后,进入筛选信息、整合概括信息的环节。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筛选信息
(1)明确筛选范围,避免旁逸斜出
题干通常会明确答题内容的指定范围,或就某则(段)材料,或就几则(段)材料。返回阅读原文时,务必提醒自己勾画出筛选范围,以免超出指定范围答题以至于劳而无功,还会因此耽误宝贵的时间。
(2)抓住关键部位,联系整体揣摩
新闻类文本,新闻的导语、文中陈述的事实文字等都是关键部位。论述类文本、科普类作品、演讲稿的段首、段尾,通常是说明的中心或观点性内容,也是关键部位。
(3)注意前后勾连,挖掘隐性信息
材料的所有段落都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因而对某些问题的阐释,有些是显性信息,有些则隐含在或牵涉到其他问题的评述中。阅读筛选时,注意材料中的前后联系,特别是有关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价值倾向之间的相同、相反、反证、互补等的论述。
2.分条列点,规范作答。
关键点(三) 学会阅读,多样阅读结合
寻读又称查读,同略读一样,寻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寻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个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据等)而对其他无关部分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对关键信息寻读,对重点语段精读,对举例概述略读,将多种阅读方式相结合,提升阅读的效率和做题准确率。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答题意识】
(一)强化三种答题意识
1.多点意识:这类题的答案要点一般是三到四个,答题时要筛选全面。当然,这种“多点意识"不是生硬地把一点拆成几点,而是要注意“多点”,且“点”不交叉、不重复。
2.角度意识:这类题目在作答时要尽量找到每一个要点的角度,如不同对象、不同侧正点、不同措施等。如果没有“角度意识”,很可能答点重复,角度单一。
3.上位意识:概括时,尽量为每一个要点寻找一个上位概念,所谓上位概念,就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能够包含这个层次内容的概念。如“植物”是“花”的上位词,“电器”是“电视”“空调”的上位词。
(二)抓住答题内容重点
(1)了解论述文中常见的论述角度。
常见的论述角度有正面论述和反面论述,但不同文章选取的论证角度不尽相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有的文章从国家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从个人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文章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文章从时间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从空间的角度进行论述.……判断论述的角度,需要我们细心阅读文本,认真辨析判断。
(2)寻找、发现文本的不同角度的常见方法。
①关注各选文标题(出处),注意标题(出处)中是否透露出选文论证分析的角度。
②注意文章中表示内容侧重点转换的标志性词语,如指示代词、顺序词、范围(时间、空间)词、类别词、关联词等,区别不同内容的重点。
③找出关键语句,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观点句、中心句,等等,提取不同文本的要点。
【考点考向一:信息筛选、整合】
【考点解读】信息筛选、整合部分的选择题,题干和选项既有可能辐射全篇材料,也有可能针对某一段的细节设题。前者难度稍大,是新高考的主要考查方式。这一类题的简答题,可分为分析概括类和下定义类。题干一般指向的都是理解文本以及信息整合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整体把握原文的上抓住关键点,提取,整合相关信息。
【考点突破】
选择题解题方法
步骤一:审题并明确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圈画选项中的关键词。
步骤二:整体浏览,梳理文章脉络,根据关键词定位原文。
步骤三:比对、辨析原文和选项的描述角度,比对、辨析选项是否存在错误。
分析角度:
1.内容角度:选项和原文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选项和原文的程度,范围限制词是否一致。
2.逻辑角度:选项与原文的逻辑关系是否一致,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转折关进关系、解释关系、比较关系等。
简答题(概括类)解题方法
步骤一:通读文本,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勾画。
步骤二:检索全文,对文本的关键句段进行筛选,合并同类项,去除修饰。
步骤三:划分层次,转化语言,分点作答
简答题(下定义类)解题方法
步骤一:分析材料,确定邻近属概念。首先在文本材料中找出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如果提供的材料中没有恰当、现成的邻近属概念,就需要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邻近属概念。
步骤二:筛选信息,提取种差。在这一步骤中,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如特征、功用、成因及范围等组成的复杂属性,提取这些属性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步骤三:整合信息,规范表述。把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用“是”“叫”等连接词连接起来,使之符合下定义的格式。注意:①下定义的句子必须是单句。②下定义一般用表肯定的判断句,不能用否定句、比喻句。
【选择题考法实践】
(2021新高考Ⅰ,T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简答题考法实践】
例:(2024 新高考Ⅰ,T5)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6 分)
例:(2020 新高考Ⅰ,T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考点考向二:材料异同的比较】
【考点解读】信息筛选、整合部分的选择题,题干和选项既有可能辐射全篇材料,也有可能针对某一段的细节设题。前者难度稍大,是新高考的主要考查方式。这一类题的简答题,可分为分析概括类和下定义类。题干一般指向的都是理解文本以及信息整合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整体把握原文的上抓住关键点,提取,整合相关信息。
【考点突破】
材料比较题解题方法
观点间的比较:
步骤一:点明两种观点及其内涵;
步骤二:分析两种观点在范围、角度等方面的共性;
步骤三:分析两种观点的区别。
材料间的比较:
步骤一:比较材料的内容侧重点;
步骤二:比较材料的论证方式;
步骤三:比较作者的观点倾向。
【材料之间关系】新高考信息性文本阅读题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围绕同一话题而呈现出来的多则材料。这些材料虽话题相同,但侧重点、角度各异。比较材料异同就是要扣住这"同”中之“异”,从而把握材料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各则材料之间的关系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
互补关系:即每则村料内容上各有侧重,围绕同一个话题或对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展开,材料之间互相补充,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中心话题或陈述对象。例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信息性文本阅读的两则材料都谈及“历史地理学”,但材料一侧重陈述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侧重陈述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两则材料的内容互相补充,让读者阅读后能了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前景、研究对象三个方面的内容。
统领关系:一则材料为宏观策略或理论,其他的材料为微观实例。宏观策略或理论统领微观实例,微观实例则印证宏观策略或理论。如2022年新高考Ⅰ卷信息性文本阅读的材料:材料一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两则材料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组合。但材料一采用宏观视角,侧重理论指导彰显价值引领;材料二采用微观视角,侧重事实分析。材料一的观点统摄并涵盖了材料二,材料二的实例印证了材料一的理论、观点。
递进关系:即每则材料呈现的内容之间是层层深人的关系,引导读者深人思考。例如:2019年山东模考围绕科幻小说选材,第一则材料是对刘慈欣的科幻作品的评论,第二则材料是关于科幻小说是否缺少文学性的讨论,第三则材料是对科幻文学风格的评论。三则材料讨论的都是科幻作品的文学性问题但思维朝向纵深发展,让人们对科幻作品文学性的认识不断深人。
【简答题考法实践】
例:(2022 新高考Ⅱ,T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4分)
【高考真题分析】
信息筛选、整合、辨析考点主要包括两个考向,三种类型习题,分别是概括内容要点题、下定义题以及信息比较题。在近三年的高考真题中,属于必考考点。通过建立思维框架,梳理具体考法,同学们基本已经掌握了考试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我们精选2022、2023、2024年相应真题,希望同学们从真题中熟悉考法,掌握考题规律,真正提升做题效率和应试能力。
【高考真题示例】
(2024年新课标Ⅱ卷,T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向:信息筛选、整合】
A.土星5号“体型”庞大,因为它需要把逃逸塔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不过在飞行途中它会不断地分离,以减轻自重。
B.鹰号的着陆过程并不顺利,飞船飞过了预定着陆区,前方情况不明,但是两位宇航员镇定、冷静地解决了突发问题。
C.2013年,“嫦娥三号”搭载“玉兔一号”在月球安全着陆,这为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D.“玉兔二号”在月球的生存时间已经超过了“玉兔一号”,它探测到了全新的科学数据,为人类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2023 新课标Ⅰ卷,T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考向:信息筛选、整合】
(2022新高考Ⅰ卷,T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考向:信息筛选、整合】
(2023 新课标Ⅱ卷,T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考向:材料异同的比较】
【高考真题实践】
(2024·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分)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