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 赏析环境(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3讲 赏析环境(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3讲 赏析环境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1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8
04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9
【考点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1.分类掌握角度,明确答题方法
赏析环境考点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考向。每个考向概括方法有所不同,自然环境主要从景物“形、声、色”的角度进行分析,而社会环境则从“时、地、物、人、事”五个方向思考。因此,我们需要分类掌握答题要点。
2.积累重点知识,构建答题模板
无论是赏析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考查角度一般有三种:即概括特点、分析手法、赏析作用。有时候,命题者会将这三种角度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因此,学生储备关于小说环境描写的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3.组合考点训练,提升应试能力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概括特点、分析手法、赏析作用单独考查的出题形式和答题思路,还要掌握这三种角度综合考查的情况。
总之,赏析环境类试题考点明确,考法呈现灵活化和综合化趋势。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应明确考查角度,掌握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组合训练的形式,不断提升对考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备考策略思维导图】
【知识导图整体框架】
【主要考法归纳】
赏析环境部分主要有两个细化设题角度,分别是自然环境描写手法、特点及作用、社会环境描写特点和作用。在本设题角度中,我们要联系小说其他要素,重点把握两者的作用。
【概括环境的特点】
【环境描写种类】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泛指自然景物,而社会环境则包括社会背景、历史条件、风土人情等诸多要素。
自然环境:指对日月星辰、山川、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霜雨雪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景物等。
社会环境: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一街一巷,大至一座城市、一个地区。它涉及的内容也很多:室内布局、陈设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的书房的描写;住宅内外的装饰布置,如《红楼梦》中对贾府的描写;当地的风俗民情,如《边城》(节选)中对端午习俗的介绍;等等。
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等所作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所作的描写。
(一)分析概括自然景物的特点
1.要找出小说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其次,要分析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要特别注意那些能揭示景物特点的形容词。概括景物特点时,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从形、声、色等方面进行概括。
2.要把握环境的特点,就要抓最能体现环境特点的景物。比如小说《祝福》中反复出现“云”“雪”,云用“灰白色”“沉重”来形容,给人沉郁、阴冷、压抑的感觉;雪用“阴沉”“满天飞舞”来描写,写出冬季的寒冷、萧瑟,让人感觉沉寂。
补充:自然景物特点常用词语:宁静清幽、安适恬静、宁静祥和、生机勃勃、春机盎然、万物复苏、清新明丽、清新脱俗、轻松和谐、温馨和谐、绚丽多彩、宏伟壮丽、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凄凉、萧瑟、寒冷、凋零、稀疏、单调、萧条、丑陋、衰败、凝重、沉郁、压抑、凄美、恶劣、恐怖、阴森
(二)分析概括社会环境的特点
小说中描写社会环境的文字有集中描写和分散描写两种。分散描写往往分散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社会环境是极其复杂的,通常包含着诸多因素的交织。在分析概括时,我们可以从“时”(时代背景)的特点、“地”(场所、地域)的特点、“物”(主要指建筑物)的特点等角度分析,还可以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世”(主要指社会风气、风情、风俗习惯及意识观念等)的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
(一)自然景物描写的角度与方法
1.从写景顺序角度:空间顺序(远近、高低、俯仰),时间顺序(古今、今昔),时空交错、先从大处着墨,再从小处落笔。
2.从写景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等等
3.从不同感官角度: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可以直接运用不同的感觉对景物进行描写,可以几种感觉同时运用,也可以互相替换进行描写(也就是通感)。例如以视觉写听觉,以感觉写听觉……也可以说是绘形绘声绘色。
4.从运用修辞角度: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5.从描写技巧角度
(1)点面结合:“面”指场景的整体,包括场景中所有的人,事,物;“点”指场景的个别情景,一般是场景中作者描写最为突出的人或物。点面结合,要求场景的描写既注意整体,又要突出重点。
(2)对比映衬:通过场景内的动,静,冷,热,急,缓,人与人的不同特质,或者一个人前后不同的言行的比较,收到突出个性,彰显感情的作用。
(3)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对人物活动的背景或人物本身,不做精细描写,而是用简明的笔墨,勾画特征性的语言,动作,突出人物的个性。
(4)细描:可以用精细的笔墨对环境进行描写,以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或是对人物做精雕细刻,以鲜明地展示其形象,使整个场景为之生辉。 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5)动静结合(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以有声衬无声);
(6)虚实、正侧结合。
(二)社会环境描写的角度与方法
社会环境描写的常用技巧如下:
1.点面结合(“面”是指场景的整体,而“点”是指场景中的个别情景)。点面结合,就是要求场景的描写既要注意整体,又要突出重点。
2.简笔勾勒(也就是白描或细描),就是对人物活动的背景或者人物本身,用简明或精细的笔墨突出其特点。
3.对比映衬,指通过场景内不同人、物的对比,或同一人、物的前后对比,突出相关内容。
【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对自然环境描写的赏析
1.扣住特点,分析作用
①环境方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②人物方面:烘托心情;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暗示小说人物的命运。
③情节方面: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
④主题方面:揭示主题,深化主旨。
2.根据位置,分析作用
可以根据环境描写所处的位置进行判断:
①开头的环境描写,可以引出下文内容(为下文内容作铺垫),与结尾相呼应。
②小说中间的环境描写则可以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深化主题,增添意味。
③结尾的环境描写,可以与上文内容相呼应,给全篇定下情感基调,使结构完整。
注意:小说中某个场景或自然环境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这要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二)对社会环境描写的赏析
赏析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必须建立在对环境特点的把握基础之上,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从环境角度思考,其作用有: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人物成长的社会环境,如社会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从人物塑造角度思考,其作用有:①交代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性格和生活情趣;②影响或暗示人物命运。
从情节发展角度思考,其作用有: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
从表现小说主旨角度思考,其作用有: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深化主题。
【课本衔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环境作用】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①渲染气氛。风雪营造出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强化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悲剧色彩。②烘托人物。风雪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林冲的沉郁心情和危机感。③暗示情节推动发展:通过对风雪的细腻描写,作品透露出了即将发生的情节走向,风雪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课本衔接——《祝福》】
【环境作用】在小说《祝福》中,作者对“祝福”景象的描写有五次,这样描写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五次“祝福”描写都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可结合小说分别进行分析:
①开头描写鲁镇的“祝福”景象,为祥林嫂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暗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展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落后状况即“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
②祥林嫂刚到鲁镇时的“祝福”描写,表现了她被获准参与“祝福”的忙碌、能干与满足;
③祥林嫂再到鲁镇时的“祝福”描写,揭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思想根源。
④祥林嫂捐了门槛后的“祝福”描写,表现此次“祝福”从精神上将祥林嫂彻底击垮,更加清楚地表明封建礼教是杀害祥林嫂的元凶,更具控诉力量。
⑤结尾再现“祝福”的景象,将祥林嫂死的惨象和“祝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我”对“祝福”的悲愤与嘲讽,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同时在布局上首尾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臻完善。
【环境作用】《祝福》结尾一段文字主要描写了鲁镇年全有什么作用“祝福”的景象?
【参考答案】
①情节结构上,首尾呼应,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
②人物形象上,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与文中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③主旨上,以祥林嫂的惨死和歆享了供品的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无限的幸福作对比,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考点三:赏析环境】
【考点解读】赏析环境考点包括分析环境描写手法、特点及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特点和作用两个考向,其解题思路基本一致。接下来,我们总结整理答题方法。
【考点突破——环境描写手法】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根据题干要求,分清考查的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是描写手法还是写景的修辞手法。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从修辞技巧、描写角度、写景手法(包括顺序、角度、动静虚实)等角度,找出文中具体对应的内容。
第三步:据内容,析效果
对手法的赏析,一般都要与手法的表达效果紧密联系,与作者写作的目的紧密相关,据此分析表达效果。
【考点突破——环境描写特点】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此类题目题干中常有显示环境类型的关键词,依据此类关键词,可快速确定题目是概括自然环境特点还是社会环境特点。
第二步:依考向,细分析
(1)概括自然环境特点“三角度”;(2)概括社会环境特点"五个因素”
第三步:做归纳,规范答
小说环境描写往往有诸多修饰性描述,要特别注意抓住修饰性强的形容词(有时是动词)去归纳环境特点。有的可直接选用修饰词语,有的则要提炼后概括。
【考点突破——环境描写作用】
第一步:找原文,明特点
回归原文内容,找到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把握环境的特点。
第二步:多角度,析作用
从小说文体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出发,并结合每一处环境描写出现的位置,多角度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三步:精提炼,分点答
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
例:(2018江苏卷,)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 请简要分析。(6分)
例:(2019 全国Ⅲ,T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高考真题分析】
赏析环境考点主要包括两个考向,分别是自然环境描写手法、特点及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特点和作用。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赏析环境类手法、特点和作用的必备基础知识,与课本内容(《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行了深度衔接分析,梳理了赏析环境类试题的基本考法和答题方法。接下来,我们精选考向相应真题,希望同学们从真题中熟悉考法,掌握考题规律,真正提升做题效率和应试能力。
【高考真题示例】
【2019年全国Ⅱ卷《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8年江苏卷《小哥儿俩》】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
【2021年浙江卷《麦子》】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4分)
【2022年浙江卷《逛》】赏析小说画线的两处描写及两者对比所构成的艺术效果。(6分)
【高考真题实践】
(2020 新高考Ⅰ卷,T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2022 全国甲卷,T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依次写到“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既推进了情节发展,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B.文本一中的老黄是小说叙述者,也是“手术”的实施者,小说通过描写他不敢下手、不敢看等情形,烘托了老胡的刚毅。
C.文本二中陈毅“术”后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这样的话语既带着战争年代的特定色彩,也表现出陈毅的乐观与幽默。
D.通过对老胡和陈毅战胜身体痛苦的描写,两个文本不仅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苦卓绝,更写出了革命信仰的巨大力量。
(2023 新高考Ⅱ卷,T8)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3讲 赏析环境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1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8
04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10
【考点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1.分类掌握角度,明确答题方法
赏析环境考点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考向。每个考向概括方法有所不同,自然环境主要从景物“形、声、色”的角度进行分析,而社会环境则从“时、地、物、人、事”五个方向思考。因此,我们需要分类掌握答题要点。
2.积累重点知识,构建答题模板
无论是赏析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考查角度一般有三种:即概括特点、分析手法、赏析作用。有时候,命题者会将这三种角度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因此,学生储备关于小说环境描写的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3.组合考点训练,提升应试能力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概括特点、分析手法、赏析作用单独考查的出题形式和答题思路,还要掌握这三种角度综合考查的情况。
总之,赏析环境类试题考点明确,考法呈现灵活化和综合化趋势。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应明确考查角度,掌握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组合训练的形式,不断提升对考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备考策略思维导图】
【知识导图整体框架】
【主要考法归纳】
赏析环境部分主要有两个细化设题角度,分别是自然环境描写手法、特点及作用、社会环境描写特点和作用。在本设题角度中,我们要联系小说其他要素,重点把握两者的作用。
【概括环境的特点】
【环境描写种类】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泛指自然景物,而社会环境则包括社会背景、历史条件、风土人情等诸多要素。
自然环境:指对日月星辰、山川、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霜雨雪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景物等。
社会环境: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一街一巷,大至一座城市、一个地区。它涉及的内容也很多:室内布局、陈设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的书房的描写;住宅内外的装饰布置,如《红楼梦》中对贾府的描写;当地的风俗民情,如《边城》(节选)中对端午习俗的介绍;等等。
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等所作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所作的描写。
(一)分析概括自然景物的特点
1.要找出小说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其次,要分析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要特别注意那些能揭示景物特点的形容词。概括景物特点时,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从形、声、色等方面进行概括。
2.要把握环境的特点,就要抓最能体现环境特点的景物。比如小说《祝福》中反复出现“云”“雪”,云用“灰白色”“沉重”来形容,给人沉郁、阴冷、压抑的感觉;雪用“阴沉”“满天飞舞”来描写,写出冬季的寒冷、萧瑟,让人感觉沉寂。
补充:自然景物特点常用词语:宁静清幽、安适恬静、宁静祥和、生机勃勃、春机盎然、万物复苏、清新明丽、清新脱俗、轻松和谐、温馨和谐、绚丽多彩、宏伟壮丽、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凄凉、萧瑟、寒冷、凋零、稀疏、单调、萧条、丑陋、衰败、凝重、沉郁、压抑、凄美、恶劣、恐怖、阴森
(二)分析概括社会环境的特点
小说中描写社会环境的文字有集中描写和分散描写两种。分散描写往往分散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社会环境是极其复杂的,通常包含着诸多因素的交织。在分析概括时,我们可以从“时”(时代背景)的特点、“地”(场所、地域)的特点、“物”(主要指建筑物)的特点等角度分析,还可以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世”(主要指社会风气、风情、风俗习惯及意识观念等)的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
(一)自然景物描写的角度与方法
1.从写景顺序角度:空间顺序(远近、高低、俯仰),时间顺序(古今、今昔),时空交错、先从大处着墨,再从小处落笔。
2.从写景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等等
3.从不同感官角度: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可以直接运用不同的感觉对景物进行描写,可以几种感觉同时运用,也可以互相替换进行描写(也就是通感)。例如以视觉写听觉,以感觉写听觉……也可以说是绘形绘声绘色。
4.从运用修辞角度: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5.从描写技巧角度
(1)点面结合:“面”指场景的整体,包括场景中所有的人,事,物;“点”指场景的个别情景,一般是场景中作者描写最为突出的人或物。点面结合,要求场景的描写既注意整体,又要突出重点。
(2)对比映衬:通过场景内的动,静,冷,热,急,缓,人与人的不同特质,或者一个人前后不同的言行的比较,收到突出个性,彰显感情的作用。
(3)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对人物活动的背景或人物本身,不做精细描写,而是用简明的笔墨,勾画特征性的语言,动作,突出人物的个性。
(4)细描:可以用精细的笔墨对环境进行描写,以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或是对人物做精雕细刻,以鲜明地展示其形象,使整个场景为之生辉。 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5)动静结合(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以有声衬无声);
(6)虚实、正侧结合。
(二)社会环境描写的角度与方法
社会环境描写的常用技巧如下:
1.点面结合(“面”是指场景的整体,而“点”是指场景中的个别情景)。点面结合,就是要求场景的描写既要注意整体,又要突出重点。
2.简笔勾勒(也就是白描或细描),就是对人物活动的背景或者人物本身,用简明或精细的笔墨突出其特点。
3.对比映衬,指通过场景内不同人、物的对比,或同一人、物的前后对比,突出相关内容。
【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对自然环境描写的赏析
1.扣住特点,分析作用
①环境方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②人物方面:烘托心情;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暗示小说人物的命运。
③情节方面: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
④主题方面:揭示主题,深化主旨。
2.根据位置,分析作用
可以根据环境描写所处的位置进行判断:
①开头的环境描写,可以引出下文内容(为下文内容作铺垫),与结尾相呼应。
②小说中间的环境描写则可以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深化主题,增添意味。
③结尾的环境描写,可以与上文内容相呼应,给全篇定下情感基调,使结构完整。
注意:小说中某个场景或自然环境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这要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二)对社会环境描写的赏析
赏析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必须建立在对环境特点的把握基础之上,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从环境角度思考,其作用有: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人物成长的社会环境,如社会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从人物塑造角度思考,其作用有:①交代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性格和生活情趣;②影响或暗示人物命运。
从情节发展角度思考,其作用有: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
从表现小说主旨角度思考,其作用有: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深化主题。
【课本衔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环境作用】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①渲染气氛。风雪营造出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强化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悲剧色彩。②烘托人物。风雪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林冲的沉郁心情和危机感。③暗示情节推动发展:通过对风雪的细腻描写,作品透露出了即将发生的情节走向,风雪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课本衔接——《祝福》】
【环境作用】在小说《祝福》中,作者对“祝福”景象的描写有五次,这样描写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五次“祝福”描写都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可结合小说分别进行分析:
①开头描写鲁镇的“祝福”景象,为祥林嫂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暗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展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落后状况即“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
②祥林嫂刚到鲁镇时的“祝福”描写,表现了她被获准参与“祝福”的忙碌、能干与满足;
③祥林嫂再到鲁镇时的“祝福”描写,揭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思想根源。
④祥林嫂捐了门槛后的“祝福”描写,表现此次“祝福”从精神上将祥林嫂彻底击垮,更加清楚地表明封建礼教是杀害祥林嫂的元凶,更具控诉力量。
⑤结尾再现“祝福”的景象,将祥林嫂死的惨象和“祝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我”对“祝福”的悲愤与嘲讽,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同时在布局上首尾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臻完善。
【环境作用】《祝福》结尾一段文字主要描写了鲁镇年全有什么作用“祝福”的景象?
【参考答案】
①情节结构上,首尾呼应,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
②人物形象上,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与文中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③主旨上,以祥林嫂的惨死和歆享了供品的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无限的幸福作对比,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考点三:赏析环境】
【考点解读】赏析环境考点包括分析环境描写手法、特点及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特点和作用两个考向,其解题思路基本一致。接下来,我们总结整理答题方法。
【考点突破——环境描写手法】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根据题干要求,分清考查的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是描写手法还是写景的修辞手法。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从修辞技巧、描写角度、写景手法(包括顺序、角度、动静虚实)等角度,找出文中具体对应的内容。
第三步:据内容,析效果
对手法的赏析,一般都要与手法的表达效果紧密联系,与作者写作的目的紧密相关,据此分析表达效果。
【考点突破——环境描写特点】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此类题目题干中常有显示环境类型的关键词,依据此类关键词,可快速确定题目是概括自然环境特点还是社会环境特点。
第二步:依考向,细分析
(1)概括自然环境特点“三角度”;(2)概括社会环境特点"五个因素”
第三步:做归纳,规范答
小说环境描写往往有诸多修饰性描述,要特别注意抓住修饰性强的形容词(有时是动词)去归纳环境特点。有的可直接选用修饰词语,有的则要提炼后概括。
【考点突破——环境描写作用】
第一步:找原文,明特点
回归原文内容,找到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把握环境的特点。
第二步:多角度,析作用
从小说文体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出发,并结合每一处环境描写出现的位置,多角度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三步:精提炼,分点答
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
例:(2018江苏卷,)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 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 经济状况良好:家有厨子和花园等。②文化氛围浓厚:家有书房,经常看戏,注重教育等。
③人际关系和谐:尊重孩子,兄弟友爱,主仆融洽等。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由题干中的“家庭环境”可知,本题是考查概括社会环境的特点。
第二步:依考向,细分析。
题干中明确“家庭环境”,所以根据“概括家庭环境环境的四个角度”来寻找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既然如此,读懂文本是首要任务,全文搜索有关的细节。
第三步:做归纳,规范答。
例:(2019 全国Ⅲ,T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参考答案】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氣围的变化及谢、赵一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物的时代气息。
【解题思路】
第一步,找原文,明特点。找到自然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把握环境的特点。小说多处以初夏的山野风光为背景,包谷、布谷、白鹤、流水、水田、泥土……这些意象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醉人的诗情画意。
第二步,多角度,析作用。从小说文体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出发,并结合每一处环境描写出现的位置,多角度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三步:精提炼,分点答。
【高考真题分析】
赏析环境考点主要包括两个考向,分别是自然环境描写手法、特点及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特点和作用。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赏析环境类手法、特点和作用的必备基础知识,与课本内容(《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行了深度衔接分析,梳理了赏析环境类试题的基本考法和答题方法。接下来,我们精选考向相应真题,希望同学们从真题中熟悉考法,掌握考题规律,真正提升做题效率和应试能力。
【高考真题示例】
【2019年全国Ⅱ卷《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解析】本题考查侧重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从环境的渲染、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刻画、主题的暗示等角度考虑,但题干中要求分析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指向性特别明显,解答此题,重点分析环境与情节的作用即可。自然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常常依赖于自然环境的推动。
本文开篇就对卢森堡公园的环境进行描写,公园里幽静宜人,而我“不太喜欢喧闹”,到公园散步“是我最喜爱的享受”,如此美好休闲画面自然为我和老人相遇提供了可能,同时又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背景;我和老人从相遇到了解再到感悟人生都是在苗圃这个特定的环境展开,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消失了的旧时代的芳华,“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这里不仅仅是一座苗圃,还是一个已逝时代的展现,所以苗圃自然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也展现了老人的一生,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我和老人的相失也是因为苗圃被铲平,留白式结尾“他们怎么样了”韵味无穷,容易引起读者思考。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2018年江苏卷《小哥儿俩》】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经济状况良好:家有厨子和花园等;②文化氛围浓厚:家有书房,经常看戏,注重教育等;人际关系和谐:尊重孩子,兄弟友爱,主仆融治等。
【解析】题干问“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要求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关注的是小哥儿俩成长的家庭环境。作答时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如“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说明家有书房,经常看戏,尊重孩子,注重教育等。“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家里有厨子和后院,说明经济状况良好。“‘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说明母亲有爱心,主仆关系融治。从文中小哥俩的言行看,小哥俩之间很友爱。
【2021年浙江卷《麦子》】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4分)
【答案】①交代背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守护边疆荒漠土地的艰难。②衬托人物,用环境的恶劣衬托主人公守土的顽强精神。③暗示主题,通过写整天乱跑的风“挨打”,揭示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主要是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暗示主题等作用。
先看第二段环境的特点。“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房子矮小,说明他们的居住环境差;树都长不高,只能长那种生存能力强的榆树,说明这里自然环境恶劣;
“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发出猛兽似的嚎叫”,这几句运用比喻和比拟手法,形象地写出这里“风大”的特点,通过写树被风吹得“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还有写风声,“疼的满地打滚”“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嚎叫”,通过描写树和风,更体现出自然环境的恶劣。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头和老婆婆在这里坚守了一辈子,环境越是恶劣,越能够衬托主人公守土的顽强精神。
而老头的话,“树抽打他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他们,他们只能哇哇乱叫”“谁让他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则揭示出小说的主题,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
【2022年浙江卷《逛》】赏析小说画线的两处描写及两者对比所构成的艺术效果。(6分)
【答案】①第一处描写,连用三个“那么”,渲染小镇的热闹,从而写出敦厚妈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②第二处描写,连用六个“一”,写尽敦厚守卫的油井之荒凉,从而塑造出他甘守荒凉、一心奉献的品格。③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解释了敦厚在众人眼中“不孝”的原因,也彰显了他为国守油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品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社会环境特点的能力。
第一处描写,“观音镇是真的好,那么宽的路,那么多的人,那么多好吃好喝好穿的”,这段话先总写“观音镇是真的好”,然后具体描写了观音镇的路、人和物质的丰富、事物的繁多热闹,“那么宽的路,那么多的人,那么多好吃好喝好穿的”,连用三个“那么”,渲染小镇的热闹,从而写出敦厚妈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
第二处描写,“这里,就他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好大一座山,一口油井,一节列车式铁皮房,住着敦厚一个看井人,四野茫茫,遥无人迹,比他们的泔河村还荒凉”,这是对敦厚守护的油田环境的描写,“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好大一座山”“一口油井”“一节列车式铁皮房”“一个看井人”,连用六个“一”,写出山之大而空旷,写出单站、油井、铁皮房和敦厚这唯一的看井人的孤独,写尽敦厚守卫的油井之荒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没有过,从没提出过困难”,从而塑造出他甘守荒凉、一心奉献的品格。
观音镇的热闹繁华和油田的空旷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原来敦厚不让他妈来是怕他妈担心,这样两段画线句既解释了敦厚在众人眼中“不孝”的原因,也彰显了他为国守油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品格。
【高考真题实践】
(2020 新高考Ⅰ卷,T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情节的分析,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错误,过度解读主旨,应该是表现了他们想通过滑雪摆脱现实生活的牵绊。
故选D。
(2022 全国甲卷,T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依次写到“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既推进了情节发展,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B.文本一中的老黄是小说叙述者,也是“手术”的实施者,小说通过描写他不敢下手、不敢看等情形,烘托了老胡的刚毅。
C.文本二中陈毅“术”后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这样的话语既带着战争年代的特定色彩,也表现出陈毅的乐观与幽默。
D.通过对老胡和陈毅战胜身体痛苦的描写,两个文本不仅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苦卓绝,更写出了革命信仰的巨大力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错误,文中“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主要是推进情节发展,如一开始“月光一照”才能体现老胡的苍白的脸色,所以有了下文挤脓血的情节;接着“启明星贼亮贼亮的”意味着时间的推移,挤出脓血势在必行;最后“太阳已经出来了”意味着挤脓血的危险过去,所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不能暗示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故选A。
(2023 新高考Ⅱ卷,T8)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答案】①正面描写:如写开锣时磕头焚香、杀牲、烧申神黄表等祭拜仪式,体现社戏的仪式感;写社戏演出的固定内容、顺序、打赏等体现其仪式感。②侧面烘托:写人们看戏时服饰打扮的隆重来表现对社戏的重视;写看社戏时各种卖吃食的热闹场景,和长顺家请客等内容体现其仪式感;写吕家坪的重要人物出场,还备办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来表现社戏的仪式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的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能力。
正面描写:
如“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通过写开锣时磕头焚香、杀牲、烧申神黄表等祭拜仪式,体现社戏的仪式感;
“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通过写社戏演出的固定内容、顺序、打赏等体现其仪式感。
侧面烘托:
如“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通过写人们看戏时服饰打扮的隆重来表现对社戏的重视,体现其仪式感;
“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通过写看社戏时各种卖吃食的热闹场景,和长顺家请客等内容体现其仪式感。
“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通过写吕家坪的重要人物出场,还备办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来表现社戏的仪式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