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3讲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3讲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1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7
04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11
【考点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1.强化考向意识,明确考查重点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类试题主要包括三种考向,每种考向都有其特定的考查方式,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析出不同考向之间的差异点,以便做到有的放矢。例如:行文思路与论证思路和论证结构作答就有所区别。
2.掌握必备知识,提升逻辑能力
在解答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类试题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论点、论据和论证等论述性文本的三要素,更要掌握论述性文本的结构、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将基础知识内化为自身必备知识,从而提升答题准确性和针对性。
3.组合训练,提升答题应试能力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类试题出题方式灵活,出题角度多样。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辨别总结,明确考查的重点和方向,多进行组合性训练,提升自身答题应试能力。
总之,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类试题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以逻辑关系重点的考查题型。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掌握论述性文本三要素、结构,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等基础知识,强化考向意识,在综合训练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答题思路和风格。
【备考策略思维导图】
【知识导图整体框架】
【主要考法归纳】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部分主要有三个细化设题角度。我们不仅要关注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更要明确论证(行文)思路,掌握论证方法和论证特点的相关内容。
【设误类型及辨误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道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或题干要求)的选项。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番改造,改造有“删”“添”“调”“改”“漏”“凑”。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
删(删减):删除原文的定语、状语、补语成分,从而改变原意。
添(添加):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文意曲解。
调(调换)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时间,造成时态混乱等现象。
改(改变):改换词语(名词、代词、副词、关联词等),导致曲解文意。
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
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凑在一起造成错误。
【论述类文本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一、论点
一篇文章往往有几个表达论点的句子,其中表明主要见解,能统率全篇的观点,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只能统率局部的观点,是文章的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
二、论据
(一)事实论据: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二)理论论据: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论据的特点:①确凿性。论据必须是确凿的事实。②典型性。论据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三、论证
(一)一般而言,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向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证明”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论证的基本方式有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自己的主张的论证方式。
2.驳论:通过揭露和驳斥对方论点,论据或者论证过程中的问题,证明对方观点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它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在一篇文本中,立论和驳论往往相互融合,“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础之上,“破”的同时往往也会“立”起自己的主张。
【论述类文本结构】
一篇完整的论述文一般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遵循“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结构模式。接下来,对三个结构的内容进行阐释:
在“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本论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将对本论中常见的结构进行阐释:
【论证方法及作用】
【整体解读技巧】
解答此类题首先需要整体阅读文本,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一定要注意文章标题和出处、开头、结尾以及文章中间出现的观点句、总结句以及议论性语句,针对话题的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可以直接用原文句子得出文本的论点和分论点。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积累考点内容与教材之间的联系,从课文中明确基础知识,从而实现真正的迁移应用。
【考点教材关联分析】
【教考衔接举例分析】
衔接1:分析论证的语言特点
示例: 鲁迅的杂文具有犀利深刻形象幽默等特点。请结合《拿来主义》,举例分析。
【思路提示】“犀利深刻、形象幽默”指向论证的语言特点。可以从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词语锤炼的角度理解作者语言的形象幽默,从文中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反语理解作者犀利深刻的观点态度。
衔接2:联系自身经验,理解文本观点
示例: 概括三篇文章《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人应当坚持正义》的主要观点,并说说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结合课文,联系下列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或谈谈做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礼记·中庸》)
②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告子上》)
③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思路提示】 第一问,要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握三篇文章的观点。如《修辞立其诚》可分层提取文章观点;《怜悯是人的天性》可在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立场;《人应当坚持正义》可抓住其辩证需想,全面分析观点间的联系。第二问,不仅要说出对于不同概念的理解,还要结合实际例子,具体分析。
衔接3:探究论述文“思辨”与“诗意”的统一
示例: 梳理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六篇文章的论述与分析的特点,思考它们是如何体现“理性思辨”和“诗意之美”的有机统一的。
【思路提示】 解答此题可以先梳理作者层层剖析错误现象的思路,理解作者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出观点的;然后从论证方法和语言表达特色的角度思考作者是如何把深刻的思辨说理和灵动的语言文字有机结合,使得理性的思辨语言富有文学韵味的。
【考点: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考点解读】在新高考试题中,此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着重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选项中既有可能出现材料中的论据,也有能出现延伸到文本之外的论据,但基本考查的都是对于论点与论据间关系的把握以及对材料中点的理解。关于论证过程的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从内容上来说,主要考查的是对文本的论证方式、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考点突破】
考点突破1:厘清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论点与论据解题方法
选项论据在文内:步骤一:明确题干中的论点,定位原文段落;
步骤二:根据选项在段落中定位具体句子;
步骤三:比对选项与原文的论据,论证方法是否一致。
选项论据在文外:步骤一:明确材料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及其内涵;
步骤二:分析选项含意,概括选项观点倾向;
步骤三:比对选项和材料的观点是否一致。
考点突破2:梳理行文思路与结构
行文思路与结构解题方法
一、依据文体: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理清论证(行文)思路,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如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递进式等作切分。
二、概括层意:从文章各段内容入手,概括每一段的大意。在此基础上,分析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列,递进,因果、总分等关系),划分出层次,概括层意:同一关系取其“一”,并列关系取其“和”,总分关系取其“总”,偏正关系取其“主”。概括各层大意后便可以把握文章的思路了。
三、分析论点、论据:论述性文本中论点是灵魂,起统率作用,要理清论证(行文)思路,可以分析其论点与论据,论据之间的关系和顺序,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到繁,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总到分,等等。
考点突破3:分析论证方法及论证特点
论证方法特点解题方法
论证方法:有的文本通篇只运用一种论证方法;有的文本以一种或几种论证方法为主,辅以其他论证方法。分称论证方法的特点时,不仅要指出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还要指出运用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论证结构:整体结构:①总分式结构;②对照式结构;③递进式结构;④并列式结构;⑤多种结构相结合。
局部论证结构:可以根据句间关系确立局部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论证方式:论证方式主要有立论与驳论两种。一篇文章的论证方式多数情况下是立、驳结合的。或以立论为主,或以驳论为主;或先立后破,或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
论证语言:语言准确:①概念使用准确;②词语运用准确,感彩恰当,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语言严密:①判断和推理严密,逻辑性强;②句式上多运用修饰限制成分多的长句,表达周密。
语言鲜明:①表述明确,没有模棱两可,尤其是对论点的表述;②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没有含糊不清。 语言形象生动:①适当运用修辞手法;②注意语气变换,灵活运用各种句式(设问句、反问句、祈论证语言 句、陈述句等)。
论点或论题的提出位置、方法及其作用:①在文章标题中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旗帜鲜明,让读者一目了然。 ②在开头的第一句话中提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简洁明快。 ③在第一段的结尾,借助道理论据或事实论据,引出中心论点——顺理成章,自然流畅。 ④在本论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统领后文,重点突出。 ⑤经过一定的论证过程后提出中心论点——自然流畅,有理有据。 ⑥在结尾提出中心论点——卒章显志,水到渠成,让人信服。
【选择题考法实践】
(2022 新高考Ⅰ,T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简答题考法实践】
(2022 新高考Ⅰ,T4) 请简要分析材料—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高考真题分析】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考点主要包括三个考向,分别是梳理行文思路与结构、厘清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分析论证方法及论证特点。在近三年的高考真题中,相对来说考查频率较高,选项的构成经过高度浓缩和加工改造,且融入了命题人的理解和思考以及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的推断与引申,试题难度较大,不易得分。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试题的常见考法和论述类文本的必备知识。接下来,我们精选2022、2023、2024年相应真题,希望同学们从真题中熟悉考法,掌握考题规律,真正提升做题效率和应试能力。
【高考真题示例】
(2023 新课标Ⅱ,T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向:梳理行文思路与结构】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2023 新课标Ⅰ,T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考向:厘清论点与论据关系】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2022 新高考Ⅰ,T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考向:厘清论点与论据关系】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2023 新课标Ⅰ,T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考向:分析论证方法及论证特点】
【高考真题实践】
(2024·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分)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错误,以偏概全,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可知,“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不代表所有“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的必然趋势。
故选B。
【参考答案】
2.A
【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整合信息的能力。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错误,材料一第五段提出日本劣势的理由是“力量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并进一步提出一个观点“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并进行假使假设“如果中国……,那么,日本少数人……”,在删掉大前提的情况下,分析“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属于断章取义、强加因果。
故选A。
【参考答案】
3.D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材料二第三段“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即“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包括“官兵”“民众”。
A.“其他不利的因素”是外部条件。
B.“敌人实际只能占领”是客观局势,属于外部条件。
C.“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是“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属于“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符合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
故选D。
【参考答案】
4.①使用设问句,如“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强调了结论的正确性;
②使用反问句,如“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增强语气,更加鲜明有力地表达观点,强调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扭转劣势的观点。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论证效果的能力。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材料一中的设问句有:“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作答时,举出一个即可。分析时,指出设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反问句的标志除了“难道”外,还可以包括“不是”“怎么”“哪”“凭什么”等,这些标志帮助构成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如加强语势、强调陈述、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等。材料一中的反问句有:“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作答时,举出一个例子即可。分析时,指出反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增强必胜信心,有无可辩驳的力量等。
【参考答案】
5.①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②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
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
④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
⑤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
作答时,要围绕题干“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进行信息筛选。
①从全局视野看,材料一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材料二批判“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可以得出: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或:要从世界整体局势出发考虑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局部利益或冲突,而是要看到长远的、全球的联系和影响。
②从辩证思维看,材料一分析日本在全世界的力量对比下及持久作战下的劣势和中国“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优势,批判了“速胜”论和“亡国论和妥协论”。可以得出: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或:分析问题时,应运用辩证法,既要看到表面的强弱对比,也要深入分析背后的人心向背、正义非正义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随时间推移可能发生的变化。
③从人民立场看,材料一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材料二“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可以得出: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根本,无论是在军事斗争还是社会发展中,都要依靠和发动群众,实现真正的全民动员和参与。
④从动态评估看,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进行整合,可以得出: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或: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局势的判断不应静态不变,而要考虑到各种变量和趋势,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做出灵活应对。
⑤从科学预见看,材料一预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认为这场战争“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材料二“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可以得出: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或:基于对现实的深刻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预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保持战略定力和战术灵活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3讲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1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7
04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12
【考点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1.强化考向意识,明确考查重点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类试题主要包括三种考向,每种考向都有其特定的考查方式,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析出不同考向之间的差异点,以便做到有的放矢。例如:行文思路与论证思路和论证结构作答就有所区别。
2.掌握必备知识,提升逻辑能力
在解答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类试题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论点、论据和论证等论述性文本的三要素,更要掌握论述性文本的结构、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将基础知识内化为自身必备知识,从而提升答题准确性和针对性。
3.组合训练,提升答题应试能力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类试题出题方式灵活,出题角度多样。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辨别总结,明确考查的重点和方向,多进行组合性训练,提升自身答题应试能力。
总之,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类试题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以逻辑关系重点的考查题型。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掌握论述性文本三要素、结构,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等基础知识,强化考向意识,在综合训练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答题思路和风格。
【备考策略思维导图】
【知识导图整体框架】
【主要考法归纳】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部分主要有三个细化设题角度。我们不仅要关注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更要明确论证(行文)思路,掌握论证方法和论证特点的相关内容。
【设误类型及辨误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道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或题干要求)的选项。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番改造,改造有“删”“添”“调”“改”“漏”“凑”。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
删(删减):删除原文的定语、状语、补语成分,从而改变原意。
添(添加):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文意曲解。
调(调换)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时间,造成时态混乱等现象。
改(改变):改换词语(名词、代词、副词、关联词等),导致曲解文意。
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
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凑在一起造成错误。
【论述类文本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一、论点
一篇文章往往有几个表达论点的句子,其中表明主要见解,能统率全篇的观点,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只能统率局部的观点,是文章的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
二、论据
(一)事实论据: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二)理论论据: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论据的特点:①确凿性。论据必须是确凿的事实。②典型性。论据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三、论证
(一)一般而言,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向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证明”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论证的基本方式有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自己的主张的论证方式。
2.驳论:通过揭露和驳斥对方论点,论据或者论证过程中的问题,证明对方观点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它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在一篇文本中,立论和驳论往往相互融合,“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础之上,“破”的同时往往也会“立”起自己的主张。
【论述类文本结构】
一篇完整的论述文一般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遵循“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结构模式。接下来,对三个结构的内容进行阐释:
在“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本论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将对本论中常见的结构进行阐释:
【论证方法及作用】
【整体解读技巧】
解答此类题首先需要整体阅读文本,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一定要注意文章标题和出处、开头、结尾以及文章中间出现的观点句、总结句以及议论性语句,针对话题的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可以直接用原文句子得出文本的论点和分论点。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积累考点内容与教材之间的联系,从课文中明确基础知识,从而实现真正的迁移应用。
【考点教材关联分析】
【教考衔接举例分析】
衔接1:分析论证的语言特点
示例: 鲁迅的杂文具有犀利深刻形象幽默等特点。请结合《拿来主义》,举例分析。
【思路提示】“犀利深刻、形象幽默”指向论证的语言特点。可以从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词语锤炼的角度理解作者语言的形象幽默,从文中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反语理解作者犀利深刻的观点态度。
衔接2:联系自身经验,理解文本观点
示例: 概括三篇文章《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人应当坚持正义》的主要观点,并说说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结合课文,联系下列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或谈谈做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礼记·中庸》)
②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告子上》)
③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思路提示】 第一问,要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握三篇文章的观点。如《修辞立其诚》可分层提取文章观点;《怜悯是人的天性》可在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立场;《人应当坚持正义》可抓住其辩证需想,全面分析观点间的联系。第二问,不仅要说出对于不同概念的理解,还要结合实际例子,具体分析。
衔接3:探究论述文“思辨”与“诗意”的统一
示例: 梳理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六篇文章的论述与分析的特点,思考它们是如何体现“理性思辨”和“诗意之美”的有机统一的。
【思路提示】 解答此题可以先梳理作者层层剖析错误现象的思路,理解作者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出观点的;然后从论证方法和语言表达特色的角度思考作者是如何把深刻的思辨说理和灵动的语言文字有机结合,使得理性的思辨语言富有文学韵味的。
【考点: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考点解读】在新高考试题中,此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着重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选项中既有可能出现材料中的论据,也有能出现延伸到文本之外的论据,但基本考查的都是对于论点与论据间关系的把握以及对材料中点的理解。关于论证过程的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从内容上来说,主要考查的是对文本的论证方式、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考点突破】
考点突破1:厘清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论点与论据解题方法
选项论据在文内:步骤一:明确题干中的论点,定位原文段落;
步骤二:根据选项在段落中定位具体句子;
步骤三:比对选项与原文的论据,论证方法是否一致。
选项论据在文外:步骤一:明确材料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及其内涵;
步骤二:分析选项含意,概括选项观点倾向;
步骤三:比对选项和材料的观点是否一致。
考点突破2:梳理行文思路与结构
行文思路与结构解题方法
一、依据文体: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理清论证(行文)思路,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如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递进式等作切分。
二、概括层意:从文章各段内容入手,概括每一段的大意。在此基础上,分析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列,递进,因果、总分等关系),划分出层次,概括层意:同一关系取其“一”,并列关系取其“和”,总分关系取其“总”,偏正关系取其“主”。概括各层大意后便可以把握文章的思路了。
三、分析论点、论据:论述性文本中论点是灵魂,起统率作用,要理清论证(行文)思路,可以分析其论点与论据,论据之间的关系和顺序,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到繁,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总到分,等等。
考点突破3:分析论证方法及论证特点
论证方法特点解题方法
论证方法:有的文本通篇只运用一种论证方法;有的文本以一种或几种论证方法为主,辅以其他论证方法。分称论证方法的特点时,不仅要指出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还要指出运用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论证结构:整体结构:①总分式结构;②对照式结构;③递进式结构;④并列式结构;⑤多种结构相结合。
局部论证结构:可以根据句间关系确立局部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论证方式:论证方式主要有立论与驳论两种。一篇文章的论证方式多数情况下是立、驳结合的。或以立论为主,或以驳论为主;或先立后破,或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
论证语言:语言准确:①概念使用准确;②词语运用准确,感彩恰当,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语言严密:①判断和推理严密,逻辑性强;②句式上多运用修饰限制成分多的长句,表达周密。
语言鲜明:①表述明确,没有模棱两可,尤其是对论点的表述;②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没有含糊不清。 语言形象生动:①适当运用修辞手法;②注意语气变换,灵活运用各种句式(设问句、反问句、祈论证语言 句、陈述句等)。
论点或论题的提出位置、方法及其作用:①在文章标题中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旗帜鲜明,让读者一目了然。 ②在开头的第一句话中提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简洁明快。 ③在第一段的结尾,借助道理论据或事实论据,引出中心论点——顺理成章,自然流畅。 ④在本论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统领后文,重点突出。 ⑤经过一定的论证过程后提出中心论点——自然流畅,有理有据。 ⑥在结尾提出中心论点——卒章显志,水到渠成,让人信服。
【选择题考法实践】
(2022 新高考Ⅰ,T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
第一步,阅读题干指向的文本材料,把握观点。
综合材料一信息,“诗画异质”的观点是指画只宜于
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
第二步,理解选项内涵,做出判断。
根据对“诗画异质”观点的理解,分析选项中的说法能否支持观点。A 项,强调“空灵”是“妙诗”的标准。B 项,强调文、画的相通之处。C 项,强调诗抒情、画绘景,二者的结合能创造艺术意境。以上三项均和文中“诗画异质”的观点无关。D 项,“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体现了画宜于描写静物;“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体现了诗宜于叙述动作。因此,选D。
【简答题考法实践】
(2022 新高考Ⅰ,T4) 请简要分析材料—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题干中“论证思路”明确了答题方向,“材料一”“材料二”限定了题范围。
第二步,通读文章,梳理结构。
材料一主要阐释了莱辛的“诗画异质”观,采用了递进式的论证结构:第 1 段以莱辛的著作《拉奥孔》引出论点“诗画并不同质”;第2~3段阐释莱辛提出“诗画异质”观的缘由;第 4~6 段通过对比史诗和雕像中的拉奥孔的三点不同,阐释莱辛“诗画异质”观的推论和结论;第7~10段是作者结合个人理解对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具体阐释。论述过程中,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通俗易懂。
材料二第 1 段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接着举例说明中国古人(陆机和邵雍)也曾浮泛地讲过类似观点。第 2 段指出莱辛的议论更加深刻透彻,并列举中国古人的类似论述。由此可见,材料二每段所列举的中国古人的相关论述都与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相照应。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
【高考真题分析】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考点主要包括三个考向,分别是梳理行文思路与结构、厘清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分析论证方法及论证特点。在近三年的高考真题中,相对来说考查频率较高,选项的构成经过高度浓缩和加工改造,且融入了命题人的理解和思考以及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的推断与引申,试题难度较大,不易得分。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试题的常见考法和论述类文本的必备知识。接下来,我们精选2022、2023、2024年相应真题,希望同学们从真题中熟悉考法,掌握考题规律,真正提升做题效率和应试能力。
【高考真题示例】
(2023 新课标Ⅱ,T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向:梳理行文思路与结构】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错误。结合“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分析可知,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
故选B。
(2023 新课标Ⅰ,T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考向:厘清论点与论据关系】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二段观点是: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
A.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点。
B.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
C.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关联不大。
D.可以用来支撑“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
故选A。
(2022 新高考Ⅰ,T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考向:厘清论点与论据关系】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材料一说的是要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
A.说的是“师古圣贤人”,意思是“应当学习古代圣贤”,没有体现与时俱进博采众长。
B.主张以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纲常为根本,注重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政体不变,只学习西方技术,且不是“文化”方面。
C.说的是既要吸取世界的优秀文化,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与材料一观点一致。
D.说到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盛衰兴替这一现象,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
故选C。
(2023 新课标Ⅰ,T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考向:分析论证方法及论证特点】
【答案】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该文探究的核心问题,即西方媒体在关于玻利维亚和秘鲁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
第一段列举西方媒体的报道,提出问题。
第二段先提出质疑的观点,“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然后结合经济学家的相关调查,“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得出恰当的结论,“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第三段则重点探讨了“我”的实地考察,以事实说话,使得阐释更具有科学依据:一方面指出其他地区的人食用藜麦给当地人带来了好处“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另一方面指出当地人并不缺少藜麦,向导说“我们有许多藜麦”。
最后一段进一步指出“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意在强调片面地使用“竞争性真相”会造成更多的伤害,作者在此处用“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的常规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高考真题实践】
(2024·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分)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错误,以偏概全,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可知,“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不代表所有“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的必然趋势。
故选B。
【参考答案】
2.A
【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整合信息的能力。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错误,材料一第五段提出日本劣势的理由是“力量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并进一步提出一个观点“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并进行假使假设“如果中国……,那么,日本少数人……”,在删掉大前提的情况下,分析“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属于断章取义、强加因果。
故选A。
【参考答案】
3.D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材料二第三段“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即“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包括“官兵”“民众”。
A.“其他不利的因素”是外部条件。
B.“敌人实际只能占领”是客观局势,属于外部条件。
C.“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是“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属于“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符合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
故选D。
【参考答案】
4.①使用设问句,如“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强调了结论的正确性;
②使用反问句,如“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增强语气,更加鲜明有力地表达观点,强调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扭转劣势的观点。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论证效果的能力。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材料一中的设问句有:“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作答时,举出一个即可。分析时,指出设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反问句的标志除了“难道”外,还可以包括“不是”“怎么”“哪”“凭什么”等,这些标志帮助构成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如加强语势、强调陈述、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等。材料一中的反问句有:“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作答时,举出一个例子即可。分析时,指出反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增强必胜信心,有无可辩驳的力量等。
【参考答案】
5.①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②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
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
④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
⑤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
作答时,要围绕题干“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进行信息筛选。
①从全局视野看,材料一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材料二批判“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可以得出: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或:要从世界整体局势出发考虑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局部利益或冲突,而是要看到长远的、全球的联系和影响。
②从辩证思维看,材料一分析日本在全世界的力量对比下及持久作战下的劣势和中国“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优势,批判了“速胜”论和“亡国论和妥协论”。可以得出: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或:分析问题时,应运用辩证法,既要看到表面的强弱对比,也要深入分析背后的人心向背、正义非正义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随时间推移可能发生的变化。
③从人民立场看,材料一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材料二“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可以得出: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根本,无论是在军事斗争还是社会发展中,都要依靠和发动群众,实现真正的全民动员和参与。
④从动态评估看,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进行整合,可以得出: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或: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局势的判断不应静态不变,而要考虑到各种变量和趋势,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做出灵活应对。
⑤从科学预见看,材料一预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认为这场战争“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材料二“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可以得出: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或:基于对现实的深刻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预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保持战略定力和战术灵活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