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讲 必修下《阿房宫赋》《六国论》一轮复习(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6讲 必修下《阿房宫赋》《六国论》一轮复习(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6讲 必修下《六国论》《阿房宫赋》一轮复习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
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
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细读课文,理清作者论述的观点及思路,掌握语言运用规律,提升发展思维和智慧。
2.思维发展与提升:鉴赏《六国论》论证结构,对比《阿房宫赋》的行文结构,学习杜牧借古讽今,苏洵以史为鉴,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与古人思想的火花碰撞,将自己思维的火把点亮。
3.审美鉴赏与创造:朗读课文,感受“赋”和“论”的文体特点,倾听古代仁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性之声。
4.文化传承与理解:思考作者撰文反思历史的现实针对性,借鉴古人,告诫当世,将古人的智慧薪火相传。
知辞赋晓史论
一、知人论世
守城之难,敢于犯颜直谏者谓谁;不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者又谓谁,听,历史之声穿越时空,如惊雷醒世,忧国忧民之声,如钟鼓鸣人。当唐太宗陶醉在“贞观之治”的美梦中的时候,魏征说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当绝大多数天下人包括司马光这样的大人物也在竭力反对变法的时候,王安石不愿“守前所为”,“欲出力助上以抗之”,这时我们又听到了这种声音......这是一种理性的声音
《阿房宫赋》是一篇“赋”,赋的文体特点和作用,诚如《文心雕龙》里所说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苏洵撰写《六国论》,意欲借题发挥,以古喻今,以警示宋仁宗,自然首先要把道理阐述充分,这就要求必须严密论证,强化说理,采用史论的文体形式。两位文士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谈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他们谁的理论更合理,下面我们各抒己见,悟思想明士德。
作者名片
1、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杜牧
(1)生平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诗人。26岁中进士,被授弘文馆校书郎,同年十月赴江西观察使府中担任幕僚,后到淮南节度使府中担任幕僚。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在地方任职时,改革弊政,成绩卓著。
杜牧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格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2)作品
诗歌《赤壁》《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3)称号
唐朝著名文学家,樊川居士。
(4)评价
①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急也。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
②其诗“雄姿英发”。细读杜牧,人如其诗,个性张扬,如鹤舞长空,俊朗飘逸。
——(清)刘熙载
2、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苏洵
(1)生平
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且三人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今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的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文名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道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
(2)作品
《嘉祐集》十五卷。
(3)称号
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评价
①(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宋)欧阳修
②(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日,若引星辰而上也。
——(宋)曾巩
二、背景透视
1、过秦警唐,借古讽今——《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已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致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否则,最终只能落得“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2、叙史明理,借古讽今——《六国论》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租以换取和平。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今山西太原)和瓦桥(在今河北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四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苏洵针对北宋统治者屈辱于契丹和西夏,赂敌求安的行为,借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故事,写下《六国论》,批评北宋对外政策的不当,希望当政者改弦更张,重用人才,维护自己的政权。
三、文学常识
1、赋
“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赋体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多用铺陈夸张手法,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为骈赋。唐宋时,它已经呈现散文化倾向,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从内容上看,赋要通过“体物”达到“写志”的目的,结尾的部分则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赋者,铺也。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也。”意思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通过描墓事物来达到抒写情志的目的。
2、论
“论”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用于发表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鉴。本文即史论。
《阿房宫赋》《六国论》
相 同 点 两篇文章都写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不 同 点 写作文体 辞赋 史论
写作思路 秦之奢-其秦之亡-王之因 弊在赂秦---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六国灭亡原因 骄奢淫逸,不爱其民 弊在赂秦
两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写文时政背景 唐敬宗大兴宫室,广声色 契丹、西夏相挟,北宋以物息事求保全,
写作意图 以史为鉴,呼吁骄淫奢侈灭国,爱民方可治国 以六国灭亡之事,论“无为积威之所劫”的优势
表达方式 描写、记叙、议论 议论
运用手法 铺陈 、排比、比喻、夸张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
2025年备考策略
1、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广度,树立主体意识,参与思考探究。
2、积累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并能以多种形式进行论文的展示
3、倾听古代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理性之声,学习并传承其思想与精神。
任务驱动·攻重点
1、任务驱动一:赏析表达技巧
【知识点拨】认真读古文,整体感知文章,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主旨、情感倾向,读懂每一个句子。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文言文中的修辞运用,注意总结文章的写作技巧。
①《阿房宫赋》第二段中“明星荧荧……焚椒兰也”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参考示例】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人以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的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致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耳目一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作者正是借助于开妆镜、杭晓鬟、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人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人,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人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
②《阿房宫赋》这篇文章由前两段的描写转到后面两段的议论,作者是如何做的?
【参考示例】
先以“嗟乎”发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质问道:“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接着,用了六组“……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经过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
2、任务驱动二:分析论点和论证
【知识点拨】唐德宜《古文翼》卷七:“以赂秦作主,而又补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非利害,了然如指诸掌。至其气雄笔健,段落紧密,尤自出人头地。
①《六国论》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的?用这样的方式提出,有什么好处?
【参考示例】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它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引起人们的思考。
本文分论点有二: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前者是直接提出来的。它的好处是顺应前文,接续自然,道理明晰,使人认识更深一层。后者是在一问一答中提出来的。行文至此,意思有了转折。这种提出论点的方式便于思路的转折,使其转入下一个问题时自然顺畅,同时在一间一答之间也可以引人思考。
②《六国论》中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参考示例】
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
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轻易地拱手与人,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
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做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增强了说服力。
任务驱动·破难点
1、请从观点表达的方法、选材的角度分析《阿房宫赋》和《六国论》的异同点。
【参考示例】
(1)观点表达的方法方面:
相同点:都侧重对历史事件进行评析,总结经验教训,针砭现实。
不同点:①《阿房宫赋》具有诗和散文的特点,用了夸张、排比、对偶等手法,前叙后议,结论提出的方式是顿悟,并没有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的过程。《阿房宫赋》采用纵横交错的对比,虚实相生。将阿房宫建成时的盛况与被焚时的惨景、“一人之心”与“千万人之心”等情况进行对比。②《六国论》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以议论为主,中间有一些形象的描述,那是为议论服务的。《六国论》采用横式对比。将秦于攻取之外所得与战胜而得、六国中赂者与不赂者等情况进行对比,“赂者”与“不赂者”虽同不免灭亡,但情况有别。
(2)选材的角度方面:
相同点: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朝行为而发,规劝当朝者要引以为鉴。
不同点:①《阿房宫赋》选择阿房宫这一具体事物:把其当作秦王朝骄奢淫逸的象征。②《六国论》强调六国破灭的内部原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
我们在研读两篇作品过程中发现很多精妙之处,我们同时也要有质疑精神。
“观诸侯之割地赂秦.....即不割亦未必不亡。”——林纾
你完全赞同两位作者的观点吗 你对他们的观点有补充吗
预设:
①杜牧将秦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奢靡”有点片面,秦朝“商鞅变法”改革激进也是原因。
②苏洵认为赂秦是六国破灭的原因,但我认为是因为“兵不利,战不善”才导致六国贿赂秦国,赂秦实为结果。
3.作为文学家的苏洵和杜牧未尝不知他们的观点不够全面,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
“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剌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一一清·朱川许
“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杜牧《上知己文章启》
明确:不论杜牧写《阿房宫赋》还是苏洵写《六国论》,都是为了警示当朝统治者要吸取教训。这种手法就叫借古讽今。他们写下文章时,杜牧只是个23岁的青年学子,苏洵不过是个平民学士,可我们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对社会的关注和为国谋策的使命。他们心系天下,有见识,有抱负,有担当,有大情怀,这样情理兼胜的文字来自于中国士人精神。
4.六国为强秦所“灭”,秦国“一”统天下。“灭”和“一”这两个字分别在文章里多次出现。请大家找到《六国论》中的“灭”和《阿房宫赋》中的“一”。
思考:你从不同的“灭”“一”字中读出了什么 请在书上做一下旁批。
我从______读出了_________
举例:“破灭”代表破碎灭亡,说明灭亡是从内部开始的,星星点点的。我从“六国破灭”中的“破灭”读出了赂秦三国的结局。
预设:
①“迁灭”有随着变动之意,我从“终继五国迁灭”读出了齐虽不赂秦却不反抗,终随局势变动,失援而亡。
②我从“秦革灭殆尽”读出了秦军势如破竹,感受到燕赵的处境是“智力孤危”。
③我从“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读出了秦王朝的奢靡之态。这里其实是说到处都是楼,到处都有阁,可见阿房宫之大,建造成本之高。
④我从“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中读出了秦王朝的纸醉金迷。宫殿里时时处处都是歌舞带来的热冷不一,将统治者的奢靡之态揭露的淋漓尽致。
⑤我从“楚人一炬”读出了秦王朝的可悲结局。一把火就让一个不可一世的王朝二世即亡,可悲可叹。
5.“六王毕,四海一”,“一统天下”是否在赞美秦朝呢
《孟子》一书有这样的解释: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日:“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儒家思想中的“一”是指以仁政一统天下的“王道”,而实际上,秦王朝“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这怎能是儒家所倡导的“一”呢 这就使得“四海一”中的“一”有了一层讽刺意味:
表面是统一了,但与真正的“一天下”的仁政截然相反。
还有一处也是反讽,你找到了吗 儒家认为,君王应当与民同乐同忧,事实上,秦王的“一人之心”哪里是千万人之心啊,简直就是“独夫之心”!
小结:
六国破灭,秦朝一统天下,然而仅二世而亡。六国“不同的‘抵抗’”最终却是“相同的灭亡”,“细小的‘一’字”,反映出秦朝前后期“巨大的反差”。这些看似普通的用词,其实是老泉和牧之对历史理性反思后独具的匠心,理性的呼唤。
文章疏解
主旨归纳
1、《阿房宫赋》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及对宫中豪华奢侈生活的铺叙,揭示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王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2、《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技法总结
一、阿房宫赋
1、想象、比喻与夸张手法的运用
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这给写“阿房宫”造成了困难,但却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象。这些奇特的想象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象,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骈句散行、错落有致的语言风格
此赋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有表现力。
二、六国论
1、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比较秦和“赂”之国不同的做法与结局,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比:
①数量上: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
②态度、效果上:得难——献易;得一夕安寝——秦兵又至。
③事理上:有限——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三段运用例证法、假设论证法和正反论证法。
分析三个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不同原因,概括举例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论点,并在最后用“向使”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假设三国采取正确的措施,胜负存亡恐怕都是未知数,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做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1.通假字
例句 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①暴霜露,斩荆棘  ①同“曝”,暴露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②同“倘”,如果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钩心斗角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①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 今义: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气候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②天气冷暖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③精英 齐楚之精英 古义:金玉珍宝等物 今义:(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出类拔萃的人
④可怜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④可惜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怜悯;(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⑤其实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的实际数目_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⑥祖父 思厥先祖父 古义:__泛指祖辈、父辈_ 今义:父亲的父亲
⑦智力 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⑧故事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3.多义实词
词语 例句 意义
(1)兵 ①非兵不利,战不善 ①兵器
②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②士兵、军队
③斯用兵之效也 ③战争
④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用兵策略
(2)得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①取得
②此言得之 ②对、正确
③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③能够
④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 ④收获
⑤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⑤实现
⑥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  ⑥得意,满足
⑦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之道》) ⑦处事合宜 
⑧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⑧必须、应该
(3)亡 ①诸侯之所亡 ①丢失
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②灭亡 
③亡去不义,不可不语(《鸿门宴》) ③逃亡
④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苏武传》) ④同“无”,没有
(4)再 ①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①两次 
②愿无复再言(《苏武传》) ②与现代汉语“再”相同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 ③第二次
(5)迁 ①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①改变
②稍迁至栘中厩监(《苏武传》) ②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③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③放逐、征发
④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答司马谏议书》) ④迁移
3.多义实词
(6)幸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①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②宠幸 
③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③幸亏、幸而
④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④希望 
⑤吾幸而得汝(《与妻书》) ⑤有幸、幸运
⑥其不遇祸,幸矣(《论衡》) 侥幸
4.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③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④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⑦不能独完
⑧李牧连却之
⑨义不赂秦
⑩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答案 ①数词作动词,统一 ②名词作动词,龙,出现龙;虹,出现虹 ③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④名词作动词,化成焦土 ⑤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都指金玉珍宝等物 ⑥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⑦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⑧使动用法,使……退却 ⑨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⑩名词作动词,礼遇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秦人不暇自哀
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④苟以天下之大
⑤洎牧以谗诛
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答案 ①被动句,举:被攻占 ②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③判断句,标志词:非 ④定语后置句,标志词:之 ⑤被动句,诛:被诛杀 ⑥被动句,标志词:为……所
6.文化常识
(1)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____________”,侧重写景,借景抒情。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________的见解和主张;二是史论,通过评价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____________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就属于________。
(3)妃嫔媵嫱: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妃,专指皇帝的妾,太子、王侯的妻;嫔,宫廷女官,帝王侍妾;媵,陪嫁的人;嫱,宫廷女官名,实即帝王侍妾。
(4)鼎:青铜器最重要的器种之一,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上升为礼器,成为____________的象征。
(5)锱铢:古代较小的__________单位。一锱等于________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________。
(6)九土: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用作________的代称。
(7)先:对______________的敬称。如先人、先祖、先烈。
(8)郡:古代____________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如“邯郸为郡”中的“郡”是战国后的郡。
答案 (1)体物写志 (2)时政 当时统治者 史论 (3)六国王侯的宫妃 (4)国家政权 (5)重量 六 二十四分之一 (6)中国 (7)去世的尊长 (8)行政区域

析原因,探治国得失
1.两位作者的观点各自在文章的第几段?
在《阿房宫赋》最后一段,在《六国论》的第一段。
2.齐背《阿房宫赋》的最后一段和《六国论》的第一段,提炼作者观点。
“不爱其人” 、 “以地赂秦”
两位作者是怎样得出这样的观点?
《阿房宫赋》:先铺叙阿房宫的奢华及毁灭,后得出观点。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得出结论。
《六国论》:开头直接提出观点,而后论证观点。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部分(第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三部分(第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3.合作探究:杜牧和苏洵这么归因的依据在哪里?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填入表格。
《阿房宫赋》 《六国论》
灭国原因 不爱其人 以地赂秦
依据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2.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1.赔秦而力亏。 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4.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5.“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
《阿房宫赋》
依据: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表达了作者对秦王朝奢靡生活的惊骇之感。
依据: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解析:“剽掠”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六国统治者手段的残暴。
依据: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秦王朝的质问和控诉以及无奈的复杂情感。
《六国论》
依据: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解析: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以“奉之弥繁”与“侵之弥急”作对比,说明了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的影响。
依据:以地事秦,犹抱薪数火、薪不尽,火不灭。
解析:通过引用古人的比喻,说明企图用割让士地的办法阻止秦国的入侵,必然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说理形象生动,易为人所接受。再比如“如弃草芥”这比喻,既表现了韩、魏、楚三国割地的轻率态度,也显示了作者鲜明的批判态度。
……(老师引导学生自主从课文中找到相关依据)
析论证,鉴赏语言艺术
1.《阿房宫赋》和《六国论》都成为了千古名篇,这离不开其高超的论证技巧。请分析两篇文章论证方法上的异同。
两篇文章虽然都运用对比,但方式不同。《阿房宫赋》的对比:阿房宫建成的盛况与被焚时的惨景对比、“一人之心”与“千万人之心”(秦乐与民苦)进行对比。《六国论》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六国中赂者与不赂者等情况进行对比。
《六国论》是横式对比,“赂者”与“不赂者”虽同不免灭亡,但情况有别。《阿房宫赋》中的对比是纵横交错、虚实相生的。
另外,《六国论》中有引证,《阿房宫赋》没有;《阿房宫赋》中有铺张渲染,是夸张的笔法,《六国论》中却不明显。
2.《阿房宫赋》是一篇赋,铺排描写,夸张扬厉,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六国论》是一篇史论,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有着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请结合文体特点,你我来PK(两篇文章的语言艺术)
双方辩手说一说各自所选文章的语言优点。
《阿房宫赋》是文赋的名作。这篇作品用语胼散结合,既有声韵之美,又灵活自然,整齐中有变化,复于变化中见整齐。在描写中综合运用铺叙、夸张、比喻、排比等多种手法,对阿房宫的规模与气派,作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描绘,极尽“铺采摛文”之能事。
文章前半部分长于“体物”,绘形绘声;后半部分侧重“写志”,抒发感慨,议论得失,而归于劝诫。全文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辞采丰富,造语精工。
《六国论》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在增强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的同时,又增加了说服力,为文章增添了文采。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寻启发,感受良士情怀
1.秦和六国灭亡的原因给后世的统治者治理国家以怎样的启示?
六国和秦的灭亡在于统治者骄奢淫逸,不爱百姓,在于国家贫弱因而为强大外部势力所威慑。这告诉我们,国家要长治久安,首先要强国,国家强大了,才有底气,才不会被强大的外部势力威慑。同时还要爱臣民,行仁政,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拥护。
2.不管是杜牧写《阿房宫赋》还是苏洵写《六国论》,都是为了警示当朝统治者吸取教训。这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杜牧总结秦朝覆亡教训,意在针砭时弊;苏洵探究六国破灭缘由,旨在警示当朝。他们心系天下,勇于担当,字里行间可见其拳拳之心。他们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积极建言献策。他们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令后人崇敬景仰。
3.小结:
《阿房宫赋》、《六国论》均为借古鉴今、针砭时弊的名篇。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应当肩负自身的责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4.作业:
请以“时代青年要勇于理性发声”为论点写一段文字,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展开论证分析,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片段。
素材聚焦·挖教材
以秦警唐的《阿房宫赋》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一味贪图享乐,他开始在渭河南岸修建阿房宫,动用民工七十多万人,耗资巨大。在杜牧的笔下,阿房宫规模宏大,“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宫内歌舞繁盛,“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后宫美女如云,“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秦始皇肆意享乐,“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始皇的奢靡纵欲,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以致众叛亲离。秦始皇无道,最终导致农民起义,自取灭亡。杜牧在唐敬宗与秦始皇之间发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写作了《阿房宫赋》,借古讽今,以秦警唐。
[运用角度]以史为鉴、奢与俭、镜子。
人文主题·背名言
①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战国策》
②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见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
——《新唐书》
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
(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_______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那么“_______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杜牧用疑问语气指出了秦朝在财富搜刮与挥霍上的反差行为。
(4)苏洵在《六国论》中,用抱柴救火的比喻强调“事秦”的严重后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洵在《六国论》中对北宋王朝的批评是很尖锐的,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比不上六国国君的智慧。
答案 (1)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4)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 火不灭 (5)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二)语句翻译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却没能坚持到底。(得分点:“五战于秦”,介宾短语后置;“再”,两次;“却”,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诛”,被诛杀;“为”,成为;“终”,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2)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形成的威势胁迫啊!(得分点:“为”,治理;“使”后省略“之”;“劫”,胁迫;“为……所”,被动句)
(3)如果凭着偌大的国家,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得分点:“天下之大”,定语后置;“下”,名词作动词,降低身份;“故事”,旧事;“是”,这)
(三)基础双练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贞观八年冬十一月甲申,吐蕃赞普弃宗弄赞遣使入贡,仍请婚。吐蕃近世浸强,蚕食他国,胜兵数十万,然未尝通中国。弃宗弄赞有勇略,四邻畏之。十二年初,上遣使者冯德遐抚慰吐蕃,吐蕃闻突厥、吐谷浑皆尚公主,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赉金宝,奉表求婚,上未之许。使者还言于赞普弃宗弄赞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弄赞遂发兵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丁丑,命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持节送文成公主于吐蕃。赞普大喜,见道宗,尽子婿礼,慕中国衣服仪卫之美,为公主别筑城郭宫室而处之,自服纨绮以见公主。(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吐蕃请和》,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者还言于赞普/弃宗弄赞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
B.使者还/言于赞普弃宗弄赞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
C.使者还/言于赞普弃宗弄赞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
D.使者还言于赞普/弃宗弄赞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
答案 B
解析 “使者还”为主谓结构,单独成句,后面应断开,排除A、D两项;“入朝”作“吐谷浑王”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B。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遣使入贡”与“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使”字含义相同。
B.“中国”指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与后来泛指中华的“中国”含义不同。
C.“上未之许”与“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许”字含义不同。
D.“尽子婿礼”与“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两句中的“礼”字含义相同。
答案 B
解析 B项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泛指中华。A项使者/命令,派遣。C项均为答应。D项礼节/礼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二十三年十月,越王复伐吴。吴王率群臣遁去,达于秦馀杭山。
越兵至,三围吴。吴王书其矢而射种①之军,辞曰:“吾闻狡兔以死,良犬就烹。今吴病矣,大夫何虑乎?”
大夫种急而攻。大夫种书矢射之曰:“越君勾践下臣种敢言之:昔天以越赐吴,吴不肯受,是天所反。且吴有大过六,以至于亡。伍子胥忠谏而身死,大过一也;公孙圣直说而无功,大过二也;太宰嚭愚而佞,听而用之,大过三也;夫齐晋无返逆行,而吴伐二国,大过四也;吴与越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吴侵伐,大过五也;昔越亲戕吴之前王,罪莫大焉,而幸伐之,不从天命,而弃其仇,后为大患,大过六也。”
大夫种谓越君曰:“中冬气定,天将杀戮,不行天杀,反受其殃。”越王曰:“诺。今图吴王,将为何如?”大夫种曰:“君嗔目大言以执之。”越王乃如大夫种辞吴王,言有顷,吴王不自杀。越王复使谓曰:“世无万岁之君,死生一也。今子尚有遗荣,何必使吾师众加刃于王?”吴王仍未肯自杀。勾践谓种曰:“子何不诛之?”种曰:“臣,人臣之位,不敢加诛于人主。愿主急而命之,天诛当行,不可久留。” 越王复嗔目怒曰:“死者,人之所恶,恶者,无罪于天,不负于人。今君抱六过之罪,不知愧辱而欲求生,岂不鄙哉?”吴王乃太息,曰:“诺。”
吴王临欲伏剑,顾谓左右曰:“吾生既惭,死亦愧矣。使死者有知吾羞前君地下不忍睹忠臣伍子胥及公孙圣使其无知,吾负于生。死必连繴组②以罩吾目,恐其不蔽,愿复重罗绣三幅,以为掩明,生不昭我,死勿见我形,吾何可哉?”
越王乃葬吴王以礼于秦馀杭山卑犹。
(节选自《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第五》)
[注] ①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②繴(bì)组:丝带。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I处外,还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使死者有知吾羞前君地下不忍睹忠臣伍子胥及公孙圣使其无知吾负于生
[答案] BDH [“使死者”后面跟“有知”,句意完整,后面断开,即B处断开;“羞前君地下”是省略句,后面也应断开,即D处断开;“使其无知”前面应断开,即H处断开。]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意为失败,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违己交病”中的“病”意思不同。
B.听,意为听信,与《陈情表》中“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中的“听”意思不同。
C.“大言”,意为夸大的言辞,与现在所说的“大言不惭”中的“大言”意思相同。
D.以为,意为用作,与《石钟山记》中的“自以为得之矣”中的“以为”意思不同。
[答案] C [文中“大言”是“大声说话”的意思。]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军被越兵重重包围,吴王射书信到文种军中,将文种比作狡兔,将自己比作良犬,表明我们彼此都面临相同的厄运,试图以此劝说文种投降。
B.大夫文种认为,昔日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没有接受,是违反天意,如今气数已定,上天将实行杀戮,越王若违反天意,反而会遭受灾祸。
C.大夫文种在信中指出吴国的六大过错,其中越国和吴国在天上对应相同的星宿,在地上同属一个分野,可是吴国却侵略越国,这是第五大罪过。
D.吴王临近自杀时叮嘱身边的人,希望在他死后不仅要用编制的丝带罩住他的眼睛,还要用三幅罗绣遮住他的视线,并且不要暴露自己的形体。
[答案] A [应是将自己比作狡兔,将文种比作良犬,劝文种减缓攻势。]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王乃如大夫种辞吴王,言有顷,吴王不自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君抱六过之罪,不知愧辱而欲求生,岂不鄙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越王于是就按大夫文种所说劝告吴王,说完过了一会儿,吴王没有自杀。
(2)现在你犯有六大罪过,还不知道惭愧羞耻,反而想求生,难道不鄙陋吗?
13.大夫文种身上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谋略过人,善于审时度势,列举吴王六大罪过,准确把握战机;②忠于越国,不受吴王蒙骗,为破吴竭忠尽智;③明白君臣之分,不贪功邀赏,把劝吴王自裁的机会留给越王。
[参考译文]
二十三年十月,越王再次攻打吴国。吴王率领大臣们逃跑,到达秦馀杭山。
越军赶到,把吴王重重包围住了。吴王把书信绑在箭上射到文种军中,信上写到:“我听说狡猾的兔子一旦死光,优良的猎狗就该被烹食了,现在吴国快失败了,大夫还图个什么呢?”
大夫文种加紧进攻。大夫文种也把信系在箭上射给吴王,说:“越王勾践的臣下文种大胆地进言:昔日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肯接受,这是违背天意。况且吴国有六大罪过,以至于亡国。伍子胥因为忠心直谏而被杀死,这是第一个大罪过;公孙圣正直地进言却没有功劳,这是第二个大罪过;太宰嚭愚昧而奸诈,你却听信并重用他,这是第三个大罪过;齐国、晋国没有倒行逆施的行为,可吴国却攻打这两个国家,这是第四个大罪过;吴国和越国在天上对应着相同的星宿,在地上同属一个分野,可是吴国侵略越国,这是第五个大罪过;过去越人亲手杀了吴国的先王,罪过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而吴国侥幸攻克越国,却不顺从上天旨意,反而放过了自己的仇敌,以致后来酿成大患,这是第六个大罪过。”
大夫文种对越王说:“仲冬时节,气数已定,上天将施行杀戮。如果不按上天的旨意进行杀戮,反而会遭受灾殃。”越王说:“是。现在想要吴王死去,将要怎么办?”大夫文种说:“请您瞪大眼睛大声呵斥来将他制服。”越王于是就按大夫文种所说劝告吴王,说完过了一会儿,吴王没有自杀。越王又派使者对吴王说:“世上没有能活万年的君主,死和生都是一样的。现在您还残留一点君主的荣耀,何必非让我的兵众对你动兵刃呢?”吴王仍然不肯自杀。勾践对文种说:“您为何不去杀了他?”文种说:“我处在臣下的位置上,不敢对人君施加杀戮。希望大王加紧命令吴王,上天要施行的杀戮,应当立即执行,不可再久留了。”越王再次瞪着眼睛怒斥道:“死亡,是人所厌恶的。厌恶死亡者,必须是没有得罪上天,没有辜负他人的。现在你犯有六大罪过,还不知道惭愧羞耻,反而想求生,难道不鄙陋吗?”吴王于是长声叹息,说道:“好。”
吴王临近伏剑自杀时,转过头对身边的人说:“我活着也内疚,死了也羞愧啊。假如死人还有知觉的话,我没有脸在地下面对先王,也不忍去见忠臣伍子胥和公孙圣。假如死人没有知觉的话,我也对不起活着的人。我死了以后,你们一定要编织丝带罩住我的眼睛。恐怕这样还不能完全蒙住我的眼睛,希望你们再加上三幅罗绣,用它遮盖我的视线。我活着的时候眼睛不明,死后不要暴露我的形体。不然我可怎么办啊?”
越王于是依照礼仪把吴王埋葬在秦馀杭山的卑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材料一: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诛暴禁非,存亡继绝,而赦无罪,则仁广而义大矣。”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公曰:“攻取之数何如?”管子对曰:“毁其备,散其积,夺之食,则无固城矣。”公曰:“然则取之若何?”管子对曰:“假而礼之,厚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公曰;“致天下之精材若何?”管子对曰:“五而六之,九而十之,不可为数。”公曰:“来工若何?”管子对曰:“三倍,不远千里。”桓公曰:“吾已知战胜之器、攻取之数矣。请问行军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管子对曰:“用货,察图。”公曰:“野战必胜若何?”管子对曰:“以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寡人睹其善也,何为其寡也?”管仲对曰:“夫寡,非有国者之患也。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夫牧民不知其疾则民疾,不忧以德则民多怨,惧之以罪则民多诈,止之以力则往者不反。故圣王之牧民也,不在其多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节选自《管子·小问》)
材料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选自《论语·为政》)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答案]DHL [“质信极仁”“严以有礼”结构基本一致,两者之间需断开,即D、H处断开;“者”一般用于上句末尾,后面断开,即L处断开。]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受鲍叔牙举荐而辅佐齐桓公,使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B.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举天下之豪杰”的“豪杰”意思相同。
C.攻取之数,意为攻取敌人的策略,“数”与《六国论》“胜负之数”的“数”字含义相同。
D.泽命不渝中的“渝”意思是“变更、改变”,与成语“坚贞不渝”中的“渝”含义相同。
[答案]C [B.均为“才能出众的人”。C.错误,含义不同,分别是“策略”和“天数、命运”。D.均为“变更、改变”。]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公问如何治而不乱,明察而不受蒙蔽,管仲认为须明确责任而后安排官职;桓公又问如何富国,管仲回答要努力耕种而顺应农时。
B.桓公询问战胜敌人的武器,管仲认为需选豪杰、聚良器、招巧匠;针对如何攻取敌人,管仲提出烧毁装备、夺取粮食、攻占坚固城池之策。
C.桓公问怎样招致天下的精材,管仲说出高价,不要在价钱上限定数目;问如何招募工匠,管仲说给予三倍的报酬,他们就会不远千里而来。
D.桓公苦于民众太少,管仲认为治国者若不解民生疾苦,缺乏仁德,用刑罚恐吓,靠暴力压制,会使民众多怨多诈,离去的人不愿返回。
[答案]B [“攻占坚固城池”错,原文“毁其备,散其积,夺之食,则无固城矣”,其中“则无固城矣”意思是“就没有什么坚固城池可守的了”,也就是能够攻占敌人的城池了,可见“攻占坚固城池”是结果,不是策略。应换成“散其积蓄”。]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而礼之,厚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想要施行大仁大义,使天下人获利,怎么做才可以呢?
(2)嘉奖并且以礼招待他,厚待而不欺骗他,那么天下的豪杰之士就来了。
18.孔子“为政”强调“德”与“礼”,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强调德,是因为施行仁政民众就能减少怨恨;②强调礼,是因为礼会激发民众赞美国君,同时还会使民众自觉遵守规则且有羞耻心。
[参考译文]
材料一:桓公问管仲说:“怎样才能做到治而不乱,明察是非而不受蒙蔽呢?”管仲回答说:“分清责任来安排官职,就可以做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了。”桓公说:“请问怎样才能使国家富裕起来?”管仲回答说:“努力耕种土地而合于农时,就一定能使国家富裕了。”桓公又问说:“我想要施行大仁大义,使天下人获利,怎么做才可以呢?”管仲回答说:“惩罚暴国,禁止恶行,使覆亡之国复存,斩绝之嗣得续,并赦免无辜的罪人,那就是大仁大义了。”桓公说:“请问关于胜敌的武器问题?”管仲回答说:“选取天下才能出众的人,收集天下的精材,招请天下的良工巧匠,就有胜敌的武器了。”桓公说:“攻取敌人的策略如何?”管仲回答说:“摧毁他们的设备,消散他们的积蓄,夺取他们的粮食,就没有什么坚固城池可守的了。”桓公说:“那么如何选取豪杰之士呢?”管仲回答说:“嘉奖并且以礼招待他,厚待而不欺骗他,那么天下的豪杰之士就来了。”桓公说:“收集天下的精材怎么办?”管仲回答说:“价值五的给六,价值九的给十,不可在价钱上限其定数。”桓公说:“招请良工巧匠怎么办?”管仲回答说:“出三倍的工钱,他们就不远千里而来。”桓公说:“我已经听明白关于胜敌的武器和攻取敌人的策略了,请问出兵袭击城邑时,举措预知先后,不失地利,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要花钱收买耳目,要了解敌国地图。”桓公说:“怎样才能保持野战必胜呢?”管仲回答说:“运用奇兵。”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必须知其疾苦,要厚施德惠,不用刑罚恐吓,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问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
材料二: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6讲 必修下《六国论》《阿房宫赋》一轮复习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
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
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细读课文,理清作者论述的观点及思路,掌握语言运用规律,提升发展思维和智慧。
2.思维发展与提升:鉴赏《六国论》论证结构,对比《阿房宫赋》的行文结构,学习杜牧借古讽今,苏洵以史为鉴,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与古人思想的火花碰撞,将自己思维的火把点亮。
3.审美鉴赏与创造:朗读课文,感受“赋”和“论”的文体特点,倾听古代仁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性之声。
4.文化传承与理解:思考作者撰文反思历史的现实针对性,借鉴古人,告诫当世,将古人的智慧薪火相传。
知辞赋晓史论
一、知人论世
守城之难,敢于犯颜直谏者谓谁;不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者又谓谁,听,历史之声穿越时空,如惊雷醒世,忧国忧民之声,如钟鼓鸣人。当唐太宗陶醉在“贞观之治”的美梦中的时候,魏征说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当绝大多数天下人包括司马光这样的大人物也在竭力反对变法的时候,王安石不愿“守前所为”,“欲出力助上以抗之”,这时我们又听到了这种声音......这是一种理性的声音
《阿房宫赋》是一篇“赋”,赋的文体特点和作用,诚如《文心雕龙》里所说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苏洵撰写《六国论》,意欲借题发挥,以古喻今,以警示宋仁宗,自然首先要把道理阐述充分,这就要求必须严密论证,强化说理,采用史论的文体形式。两位文士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谈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他们谁的理论更合理,下面我们各抒己见,悟思想明士德。
作者名片
1、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杜牧
(1)生平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诗人。26岁中进士,被授弘文馆校书郎,同年十月赴江西观察使府中担任幕僚,后到淮南节度使府中担任幕僚。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在地方任职时,改革弊政,成绩卓著。
杜牧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格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2)作品
诗歌《赤壁》《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3)称号
唐朝著名文学家,樊川居士。
(4)评价
①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急也。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
②其诗“雄姿英发”。细读杜牧,人如其诗,个性张扬,如鹤舞长空,俊朗飘逸。
——(清)刘熙载
2、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苏洵
(1)生平
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且三人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今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的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文名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道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
(2)作品
《嘉祐集》十五卷。
(3)称号
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评价
①(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宋)欧阳修
②(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日,若引星辰而上也。
——(宋)曾巩
二、背景透视
1、过秦警唐,借古讽今——《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已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致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否则,最终只能落得“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2、叙史明理,借古讽今——《六国论》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租以换取和平。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今山西太原)和瓦桥(在今河北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四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苏洵针对北宋统治者屈辱于契丹和西夏,赂敌求安的行为,借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故事,写下《六国论》,批评北宋对外政策的不当,希望当政者改弦更张,重用人才,维护自己的政权。
三、文学常识
1、赋
“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赋体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多用铺陈夸张手法,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为骈赋。唐宋时,它已经呈现散文化倾向,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从内容上看,赋要通过“体物”达到“写志”的目的,结尾的部分则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赋者,铺也。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也。”意思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通过描墓事物来达到抒写情志的目的。
2、论
“论”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用于发表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鉴。本文即史论。
《阿房宫赋》《六国论》
相 同 点 两篇文章都写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不 同 点 写作文体 辞赋 史论
写作思路 秦之奢-其秦之亡-王之因 弊在赂秦---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六国灭亡原因 骄奢淫逸,不爱其民 弊在赂秦
两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写文时政背景 唐敬宗大兴宫室,广声色 契丹、西夏相挟,北宋以物息事求保全,
写作意图 以史为鉴,呼吁骄淫奢侈灭国,爱民方可治国 以六国灭亡之事,论“无为积威之所劫”的优势
表达方式 描写、记叙、议论 议论
运用手法 铺陈 、排比、比喻、夸张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
2025年备考策略
1、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广度,树立主体意识,参与思考探究。
2、积累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并能以多种形式进行论文的展示
3、倾听古代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理性之声,学习并传承其思想与精神。
任务驱动·攻重点
1、任务驱动一:赏析表达技巧
【知识点拨】认真读古文,整体感知文章,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主旨、情感倾向,读懂每一个句子。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文言文中的修辞运用,注意总结文章的写作技巧。
①《阿房宫赋》第二段中“明星荧荧……焚椒兰也”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②《阿房宫赋》这篇文章由前两段的描写转到后面两段的议论,作者是如何做的?
2、任务驱动二:分析论点和论证
【知识点拨】唐德宜《古文翼》卷七:“以赂秦作主,而又补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非利害,了然如指诸掌。至其气雄笔健,段落紧密,尤自出人头地。
①《六国论》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的?用这样的方式提出,有什么好处?
②《六国论》中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任务驱动·破难点
请从观点表达的方法、选材的角度分析《阿房宫赋》和《六国论》的异同点。
我们在研读两篇作品过程中发现很多精妙之处,我们同时也要有质疑精神。
“观诸侯之割地赂秦.....即不割亦未必不亡。”——林纾
你完全赞同两位作者的观点吗 你对他们的观点有补充吗
3.作为文学家的苏洵和杜牧未尝不知他们的观点不够全面,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
“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剌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一一清·朱川许
“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杜牧《上知己文章启》
4.六国为强秦所“灭”,秦国“一”统天下。“灭”和“一”这两个字分别在文章里多次出现。请大家找到《六国论》中的“灭”和《阿房宫赋》中的“一”。
思考:你从不同的“灭”“一”字中读出了什么 请在书上做一下旁批。
我从______读出了_________
5.“六王毕,四海一”,“一统天下”是否在赞美秦朝呢
小结:
六国破灭,秦朝一统天下,然而仅二世而亡。六国“不同的‘抵抗’”最终却是“相同的灭亡”,“细小的‘一’字”,反映出秦朝前后期“巨大的反差”。这些看似普通的用词,其实是老泉和牧之对历史理性反思后独具的匠心,理性的呼唤。
文章疏解
主旨归纳
1、《阿房宫赋》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及对宫中豪华奢侈生活的铺叙,揭示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王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2、《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技法总结
一、阿房宫赋
1、想象、比喻与夸张手法的运用
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这给写“阿房宫”造成了困难,但却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象。这些奇特的想象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象,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骈句散行、错落有致的语言风格
此赋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有表现力。
二、六国论
1、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比较秦和“赂”之国不同的做法与结局,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比:
①数量上: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
②态度、效果上:得难——献易;得一夕安寝——秦兵又至。
③事理上:有限——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三段运用例证法、假设论证法和正反论证法。
分析三个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不同原因,概括举例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论点,并在最后用“向使”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假设三国采取正确的措施,胜负存亡恐怕都是未知数,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做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1.通假字
例句 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①暴霜露,斩荆棘  ①同“曝”,暴露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②同“倘”,如果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钩心斗角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①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 今义: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气候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②天气冷暖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③精英 齐楚之精英 古义:金玉珍宝等物 今义:(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出类拔萃的人
④可怜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④可惜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怜悯;(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⑤其实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的实际数目_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⑥祖父 思厥先祖父 古义:__泛指祖辈、父辈_ 今义:父亲的父亲
⑦智力 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⑧故事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3.多义实词
词语 例句 意义
(1)兵 ①非兵不利,战不善 ①兵器
②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②士兵、军队
③斯用兵之效也 ③战争
④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用兵策略
(2)得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①取得
②此言得之 ②对、正确
③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③能够
④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 ④收获
⑤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⑤实现
⑥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  ⑥得意,满足
⑦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之道》) ⑦处事合宜 
⑧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⑧必须、应该
(3)亡 ①诸侯之所亡 ①丢失
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②灭亡 
③亡去不义,不可不语(《鸿门宴》) ③逃亡
④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苏武传》) ④同“无”,没有
(4)再 ①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①两次 
②愿无复再言(《苏武传》) ②与现代汉语“再”相同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 ③第二次
(5)迁 ①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①改变
②稍迁至栘中厩监(《苏武传》) ②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③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③放逐、征发
④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答司马谏议书》) ④迁移
3.多义实词
(6)幸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①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②宠幸 
③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③幸亏、幸而
④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④希望 
⑤吾幸而得汝(《与妻书》) ⑤有幸、幸运
⑥其不遇祸,幸矣(《论衡》) 侥幸
4.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③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④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⑦不能独完
⑧李牧连却之
⑨义不赂秦
⑩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答案 ①数词作动词,统一 ②名词作动词,龙,出现龙;虹,出现虹 ③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④名词作动词,化成焦土 ⑤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都指金玉珍宝等物 ⑥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⑦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⑧使动用法,使……退却 ⑨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⑩名词作动词,礼遇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秦人不暇自哀
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④苟以天下之大
⑤洎牧以谗诛
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答案 ①被动句,举:被攻占 ②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③判断句,标志词:非 ④定语后置句,标志词:之 ⑤被动句,诛:被诛杀 ⑥被动句,标志词:为……所
6.文化常识
(1)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____________”,侧重写景,借景抒情。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________的见解和主张;二是史论,通过评价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____________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就属于________。
(3)妃嫔媵嫱: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妃,专指皇帝的妾,太子、王侯的妻;嫔,宫廷女官,帝王侍妾;媵,陪嫁的人;嫱,宫廷女官名,实即帝王侍妾。
(4)鼎:青铜器最重要的器种之一,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上升为礼器,成为____________的象征。
(5)锱铢:古代较小的__________单位。一锱等于________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________。
(6)九土: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用作________的代称。
(7)先:对______________的敬称。如先人、先祖、先烈。
(8)郡:古代____________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如“邯郸为郡”中的“郡”是战国后的郡。
答案 (1)体物写志 (2)时政 当时统治者 史论 (3)六国王侯的宫妃 (4)国家政权 (5)重量 六 二十四分之一 (6)中国 (7)去世的尊长 (8)行政区域

析原因,探治国得失
1.两位作者的观点各自在文章的第几段?
2.齐背《阿房宫赋》的最后一段和《六国论》的第一段,提炼作者观点。
两位作者是怎样得出这样的观点?
3.合作探究:杜牧和苏洵这么归因的依据在哪里?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填入表格。
《阿房宫赋》 《六国论》
灭国原因 不爱其人 以地赂秦
依据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2.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1.赔秦而力亏。 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4.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5.“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
《阿房宫赋》
依据: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表达了作者对秦王朝奢靡生活的惊骇之感。
依据: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解析:“剽掠”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六国统治者手段的残暴。
依据: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秦王朝的质问和控诉以及无奈的复杂情感。
《六国论》
依据: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解析: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以“奉之弥繁”与“侵之弥急”作对比,说明了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的影响。
依据:以地事秦,犹抱薪数火、薪不尽,火不灭。
解析:通过引用古人的比喻,说明企图用割让士地的办法阻止秦国的入侵,必然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说理形象生动,易为人所接受。再比如“如弃草芥”这比喻,既表现了韩、魏、楚三国割地的轻率态度,也显示了作者鲜明的批判态度。
……(老师引导学生自主从课文中找到相关依据)
析论证,鉴赏语言艺术
1.《阿房宫赋》和《六国论》都成为了千古名篇,这离不开其高超的论证技巧。请分析两篇文章论证方法上的异同。
2.《阿房宫赋》是一篇赋,铺排描写,夸张扬厉,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六国论》是一篇史论,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有着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寻启发,感受良士情怀
1.秦和六国灭亡的原因给后世的统治者治理国家以怎样的启示?
2.不管是杜牧写《阿房宫赋》还是苏洵写《六国论》,都是为了警示当朝统治者吸取教训。这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3.小结:
《阿房宫赋》、《六国论》均为借古鉴今、针砭时弊的名篇。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应当肩负自身的责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4.作业:
请以“时代青年要勇于理性发声”为论点写一段文字,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展开论证分析,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片段。
素材聚焦·挖教材
以秦警唐的《阿房宫赋》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一味贪图享乐,他开始在渭河南岸修建阿房宫,动用民工七十多万人,耗资巨大。在杜牧的笔下,阿房宫规模宏大,“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宫内歌舞繁盛,“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后宫美女如云,“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秦始皇肆意享乐,“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始皇的奢靡纵欲,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以致众叛亲离。秦始皇无道,最终导致农民起义,自取灭亡。杜牧在唐敬宗与秦始皇之间发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写作了《阿房宫赋》,借古讽今,以秦警唐。
[运用角度]以史为鉴、奢与俭、镜子。
人文主题·背名言
①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战国策》
②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见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
——《新唐书》
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
(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_______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那么“_______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杜牧用疑问语气指出了秦朝在财富搜刮与挥霍上的反差行为。
(4)苏洵在《六国论》中,用抱柴救火的比喻强调“事秦”的严重后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洵在《六国论》中对北宋王朝的批评是很尖锐的,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比不上六国国君的智慧。
(二)语句翻译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双练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贞观八年冬十一月甲申,吐蕃赞普弃宗弄赞遣使入贡,仍请婚。吐蕃近世浸强,蚕食他国,胜兵数十万,然未尝通中国。弃宗弄赞有勇略,四邻畏之。十二年初,上遣使者冯德遐抚慰吐蕃,吐蕃闻突厥、吐谷浑皆尚公主,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赉金宝,奉表求婚,上未之许。使者还言于赞普弃宗弄赞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弄赞遂发兵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丁丑,命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持节送文成公主于吐蕃。赞普大喜,见道宗,尽子婿礼,慕中国衣服仪卫之美,为公主别筑城郭宫室而处之,自服纨绮以见公主。(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吐蕃请和》,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者还言于赞普/弃宗弄赞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
B.使者还/言于赞普弃宗弄赞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
C.使者还/言于赞普弃宗弄赞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
D.使者还言于赞普/弃宗弄赞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遣使入贡”与“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使”字含义相同。
B.“中国”指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与后来泛指中华的“中国”含义不同。
C.“上未之许”与“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许”字含义不同。
D.“尽子婿礼”与“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两句中的“礼”字含义相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二十三年十月,越王复伐吴。吴王率群臣遁去,达于秦馀杭山。
越兵至,三围吴。吴王书其矢而射种①之军,辞曰:“吾闻狡兔以死,良犬就烹。今吴病矣,大夫何虑乎?”
大夫种急而攻。大夫种书矢射之曰:“越君勾践下臣种敢言之:昔天以越赐吴,吴不肯受,是天所反。且吴有大过六,以至于亡。伍子胥忠谏而身死,大过一也;公孙圣直说而无功,大过二也;太宰嚭愚而佞,听而用之,大过三也;夫齐晋无返逆行,而吴伐二国,大过四也;吴与越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吴侵伐,大过五也;昔越亲戕吴之前王,罪莫大焉,而幸伐之,不从天命,而弃其仇,后为大患,大过六也。”
大夫种谓越君曰:“中冬气定,天将杀戮,不行天杀,反受其殃。”越王曰:“诺。今图吴王,将为何如?”大夫种曰:“君嗔目大言以执之。”越王乃如大夫种辞吴王,言有顷,吴王不自杀。越王复使谓曰:“世无万岁之君,死生一也。今子尚有遗荣,何必使吾师众加刃于王?”吴王仍未肯自杀。勾践谓种曰:“子何不诛之?”种曰:“臣,人臣之位,不敢加诛于人主。愿主急而命之,天诛当行,不可久留。” 越王复嗔目怒曰:“死者,人之所恶,恶者,无罪于天,不负于人。今君抱六过之罪,不知愧辱而欲求生,岂不鄙哉?”吴王乃太息,曰:“诺。”
吴王临欲伏剑,顾谓左右曰:“吾生既惭,死亦愧矣。使死者有知吾羞前君地下不忍睹忠臣伍子胥及公孙圣使其无知,吾负于生。死必连繴组②以罩吾目,恐其不蔽,愿复重罗绣三幅,以为掩明,生不昭我,死勿见我形,吾何可哉?”
越王乃葬吴王以礼于秦馀杭山卑犹。
(节选自《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第五》)
[注] ①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②繴(bì)组:丝带。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I处外,还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使死者有知吾羞前君地下不忍睹忠臣伍子胥及公孙圣使其无知吾负于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意为失败,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违己交病”中的“病”意思不同。
B.听,意为听信,与《陈情表》中“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中的“听”意思不同。
C.“大言”,意为夸大的言辞,与现在所说的“大言不惭”中的“大言”意思相同。
D.以为,意为用作,与《石钟山记》中的“自以为得之矣”中的“以为”意思不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军被越兵重重包围,吴王射书信到文种军中,将文种比作狡兔,将自己比作良犬,表明我们彼此都面临相同的厄运,试图以此劝说文种投降。
B.大夫文种认为,昔日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没有接受,是违反天意,如今气数已定,上天将实行杀戮,越王若违反天意,反而会遭受灾祸。
C.大夫文种在信中指出吴国的六大过错,其中越国和吴国在天上对应相同的星宿,在地上同属一个分野,可是吴国却侵略越国,这是第五大罪过。
D.吴王临近自杀时叮嘱身边的人,希望在他死后不仅要用编制的丝带罩住他的眼睛,还要用三幅罗绣遮住他的视线,并且不要暴露自己的形体。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王乃如大夫种辞吴王,言有顷,吴王不自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君抱六过之罪,不知愧辱而欲求生,岂不鄙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大夫文种身上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材料一: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诛暴禁非,存亡继绝,而赦无罪,则仁广而义大矣。”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公曰:“攻取之数何如?”管子对曰:“毁其备,散其积,夺之食,则无固城矣。”公曰:“然则取之若何?”管子对曰:“假而礼之,厚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公曰;“致天下之精材若何?”管子对曰:“五而六之,九而十之,不可为数。”公曰:“来工若何?”管子对曰:“三倍,不远千里。”桓公曰:“吾已知战胜之器、攻取之数矣。请问行军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管子对曰:“用货,察图。”公曰:“野战必胜若何?”管子对曰:“以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寡人睹其善也,何为其寡也?”管仲对曰:“夫寡,非有国者之患也。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夫牧民不知其疾则民疾,不忧以德则民多怨,惧之以罪则民多诈,止之以力则往者不反。故圣王之牧民也,不在其多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节选自《管子·小问》)
材料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选自《论语·为政》)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受鲍叔牙举荐而辅佐齐桓公,使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B.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举天下之豪杰”的“豪杰”意思相同。
C.攻取之数,意为攻取敌人的策略,“数”与《六国论》“胜负之数”的“数”字含义相同。
D.泽命不渝中的“渝”意思是“变更、改变”,与成语“坚贞不渝”中的“渝”含义相同。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公问如何治而不乱,明察而不受蒙蔽,管仲认为须明确责任而后安排官职;桓公又问如何富国,管仲回答要努力耕种而顺应农时。
B.桓公询问战胜敌人的武器,管仲认为需选豪杰、聚良器、招巧匠;针对如何攻取敌人,管仲提出烧毁装备、夺取粮食、攻占坚固城池之策。
C.桓公问怎样招致天下的精材,管仲说出高价,不要在价钱上限定数目;问如何招募工匠,管仲说给予三倍的报酬,他们就会不远千里而来。
D.桓公苦于民众太少,管仲认为治国者若不解民生疾苦,缺乏仁德,用刑罚恐吓,靠暴力压制,会使民众多怨多诈,离去的人不愿返回。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而礼之,厚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孔子“为政”强调“德”与“礼”,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